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1)
2023(3034)
2022(2549)
2021(2229)
2020(1905)
2019(4368)
2018(4144)
2017(7249)
2016(3789)
2015(4405)
2014(4186)
2013(4065)
2012(3660)
2011(3311)
2010(3071)
2009(2833)
2008(2830)
2007(2569)
2006(2278)
2005(2130)
作者
(13748)
(11572)
(11425)
(10834)
(7071)
(5593)
(5260)
(4474)
(4359)
(3945)
(3936)
(3908)
(3764)
(3657)
(3655)
(3600)
(3535)
(3507)
(3325)
(3264)
(3052)
(2944)
(2849)
(2716)
(2681)
(2550)
(2498)
(2489)
(2429)
(2386)
学科
(12788)
经济(12777)
管理(9191)
(8581)
(7621)
企业(7621)
方法(5563)
数学(4608)
(4558)
数学方法(4480)
业经(4160)
(3507)
理论(3451)
中国(3328)
(3046)
贸易(3044)
(3002)
地方(2986)
(2563)
(2535)
教学(2459)
(2418)
农业(2353)
技术(2287)
环境(2210)
信息(2144)
(2121)
教育(2068)
产业(2053)
(2017)
机构
大学(56723)
学院(56636)
研究(21209)
管理(19087)
(17227)
理学(16711)
经济(16677)
科学(16672)
理学院(16466)
管理学(15784)
管理学院(15680)
中国(15095)
(14729)
(12485)
业大(11935)
农业(11892)
(11614)
研究所(10898)
中心(10036)
(8721)
技术(8320)
(8088)
(7923)
(7841)
(7785)
北京(7777)
师范(7725)
(7670)
农业大学(7632)
(7343)
基金
项目(42686)
科学(32785)
基金(30589)
(29129)
国家(28959)
研究(26618)
科学基金(24114)
自然(17731)
(17630)
自然科(17344)
自然科学(17335)
自然科学基金(16998)
基金项目(16022)
社会(15541)
(15240)
社会科(14669)
社会科学(14665)
教育(12477)
资助(12342)
重点(10342)
计划(10044)
编号(9930)
科技(9459)
(9236)
(8934)
科研(8613)
创新(8406)
(8228)
成果(7716)
(7487)
期刊
(17991)
经济(17991)
学报(15603)
(13186)
中国(13088)
研究(12492)
科学(11693)
大学(10890)
学学(10416)
农业(9268)
管理(7739)
教育(6793)
(5826)
(5713)
技术(5406)
业大(4921)
农业大学(4127)
图书(4115)
(4045)
科技(3804)
(3581)
金融(3581)
资源(3375)
自然(3359)
情报(3086)
业经(3074)
统计(2982)
(2928)
经济研究(2866)
林业(2853)
共检索到8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疆  王果  陈芳育  
采用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草炭水溶解态有机质与 Cu2 +、Pb2 +、Zn2 +、Cd2 + 4种金属离子 ,在 2种 p H条件下的络合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金属离子与草炭水溶解态有机质通常形成混合或多核络合物 ;2种 p H条件下的络合配位数和稳定常数序列均为 :Cu2 + >Pb2 + >Zn2 + >Cd2 + ,高 p H条件下 ,络合配位数和稳定常数均明显增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疆  王果  林志亮  陈晓婷  
草炭有机质提取物胡敏酸、富里酸、水溶解态有机质的红外光谱研究显示 ,三者的含氧官能团组成相似 ,但基团含量差异较大 .胡敏酸、富里酸、水溶解态有机质与金属离子 (Cu2 +、Cd2 +、Pb2 +、Zn2 + )络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 ,除 -COOH外 ,-OH、C=O、-NH2 等官能团也参与了对金属离子的络合 ,但不能很好地揭示哪种金属离子具有形成络合物的最大倾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陈礼辉  黄六莲  
研究了Na+、Ca2+和Al3+及其和阳离子聚合物对杨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使DCS的稳定性下降,而且价数越高,DCS失稳需要的用量越少.其中Al3+对DCS稳定性的影响还受到体系pH值和Al3+浓度的影响.一定含量的金属离子能促进阳离子聚合物对DCS的失稳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商帅帅  郭璠  邱景琮  王鑫晴  王诗淇  王春梅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壤冻融格局的改变,而冻融作用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深刻的影响。【方法】以高寒泥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式开展了两种冻融条件下(日冻融:-3℃/5℃,12 h/12 h,30次;深度冻融:-24℃/5℃,20 d/10 d,1次)的试验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EEM-PARAFAC)分析探究土壤DOM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结果】(1)经过30 d培养后,两种冻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日冻融和深度冻融条件下土壤样品的DOC含量分别为183.26和187.06mg/kg,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80%和21.26%(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宁尔  吴胜春  梁鹏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因子下土霉素(OTC)与汞(Hg)络合后溶解性气态汞(DGM)的变化特征,可了解抗生素与汞的复合污染问题。【方法】利用实验室模拟实验,以OTC(1μmol·L~(-1))和氯化汞(HgCl_2 1μmol·L~(-1))溶液为材料,以pH、光照、盐度和氧化还原为不同影响条件,探究反应后DGM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环境因子对水体DGM的影响起主要作用,DGM随pH的增加呈减少趋势,酸性条件下的DGM显著高于碱性条件。光照条件下DGM略高于黑暗条件。淡水条件中的DGM显著高于海水条件。厌氧条件下的DGM在试验初期低于好氧条件,在第10天之后高于好氧条件。【结论】OTC与汞会发生络合反应,且络合反应有利于DGM的形成。不同环境因子也会影响两者络合后产生的DGM。OTC与Hg络合后反应生成的DGM要高于对照组,但OTC的影响程度低于本身环境因子的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俊  杨红  王春峰  
长江口沉积物总有机碳(TOC, Total Organic Carbon)含量会随着外源磷的输入而发生变化。采用泥(沉积物)水质量比约为1:1,周期为56d的室内模拟试验系统设置包括对照组在内的6个输入过磷酸钠的浓度梯度试验组,研究不同水平的外源磷输入所引起的沉积物中TOC含量的变化特征。同时,运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方法研究含磷物质的加入对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沉积物TOC含量在第56天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60%、7.08%、8.09%、9.33%、11.80%,表明随着外源磷输入量增加,长江口沉积物中TOC加速分解。在试验周期内,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芳香化程度最大值与磷的输入量呈正相关。溶解有机质分子量和芳香环结构变化幅度与外源磷的输入量呈正相关,说明外源磷输入量的增大能够加快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变化。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不同磷水平溶解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呈现先上升,随后开始下降的趋势;而溶解有机质的分子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其芳香环取代基上的取代基逐渐替换为更具有活性的官能团。表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减少过程中先生成腐殖质,随着腐殖质继续分解,其腐殖化程度降低,且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具有同一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博  郭梦京  周孝德  郑兴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和区分二者的影响是水科学、环境科学重大热点问题。针对气候变化(降雨、径流、气温)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两个驱动因子,介绍了河流DOM来源和特征;分别综述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两者综合对河流DOM影响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DOM影响的已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方法中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情景交叉重复、缺乏对河流DOM转化机理研究和与生源要素耦合模型研究等问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丽阳   王羽凡   陈苇   朱卓毅  
该文将科技前沿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设计了水体DOM碳汇潜力解析探索型实验。该实验设计采集典型水体的DOM样品,开展生物降解培养实验,综合运用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分子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总体溶解有机碳(DOC)的生物可降解性,解析DOM中有色组分和不同类型荧光组分的降解转化特征。实验结果可用于环境DOM的碳汇潜力评估和机理解析。该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碳中和前沿科学理论,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原理、操作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琦  江源  丁佼  侯兆疆  付岚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天然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分构成及含量能够反映河流污染特征。研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2014年3—4月东江流域8条一级支流下游DOM的荧光组分进行分析。通过寻峰法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识别出两种类腐殖质组分(PeAk A和PeAk B)和两种类蛋白质组分(PeAk C和PeAk D);并结合常规水质指标,探索各支流的主要污染源,为东江流域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东江流域淡水河和石马河两种类蛋白质显著高于其他支流,两种类腐殖质出现缺失现象。2)8条支流样点的DOM中,PeAk C、PeAk D与各常规水质参数相关性显著,说明东江流域DOM能够较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文良  罗固源  许晓毅  朱虹  杜娴  
应用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激发-发射光谱矩阵(EEMs)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长江重庆段主城水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吸收指数E2/E3、荧光指数f450/f500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指纹等参数,对长江重庆段主城水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来源、组成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以类胡敏酸为主,其他的类富里酸、水体微生物代谢物质和类蛋白物质均有检出,陆源输入为水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DOM)主要来源,并且荧光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佟飞  张秀梅  吴忠鑫  李超  陈慕雁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4个人工增殖区中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前肠内含物溶解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从DOM的来源与组成等方面对人工增殖区仿刺参饵料环境状况进行评价。4个人工增殖区仿刺参前肠内含物DOM的紫外光谱数据E3/E4范围为1.56~2.98;DOM的腐殖化程度、芳香性及相对分子量平均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莱州、双岛、天鹅湖、俚岛;各海区仿刺参前肠内含物DOM在280 nm紫外可见吸光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仿刺参所摄食沉积质中溶解有机碳(DOC)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4个资源增殖区提供给仿刺参DOC的能力相近。对仿刺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东香  张一鸣  王锐诚  赵炳炎  张志麒  黄咸雨  
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泥炭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北方泥炭地,而对亚热带季风区泥炭地DOC动力学的认识十分有限。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研究了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孔隙水的DOC浓度与化学组成及其影响因素。EEM-PARAFAC的结果表明:大九湖泥炭地孔隙水DOC主要包含3种类腐殖质组分。紫外可见光和荧光指标表明,泥炭孔隙水DOC表观分子较小,而芳香度较高。深度剖面数据表明,泥炭孔隙水DOC浓度随深度降低,0~10 cm深度浓度最高为24. 16 mg/L,150~160 cm深度浓度最低为9. 72 mg/L,并且深层DOC以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新鲜有机物为主,具有较低的腐殖化度。此外,氧化还原电位(ORP)与DOC浓度及化学性质关系密切。以上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泥炭地中,微生物来源或受微生物改造的有机物是泥炭孔隙水DOC的重要组成部分;垂向输送或选择性保存是影响该亚热带亚高山泥炭地DOC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成卫  李忠佩  刘丽  车玉萍  
【目的】研究溶解性有机质(DOM)对红壤水稻土碳、氮矿化作用的影响,为正确认识红壤碳、氮循环的过程机制、制订科学的养分管理措施及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发育于第四纪红粘土的水稻土,以旱地红壤为对照,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去除DOM土和原土间有机碳、氮的矿化差异。【结果】去除DOM使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在培养前期(12d)下降了6.3%~8.9%(平均7.5%),但整个培养期内仅降低3.6%~6.1%(平均5.0%),其影响不显著。去除DOM对不同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影响不同。3种水稻土在去除DOM后,土壤有机氮的累积矿化量显著下降,降幅为11.2%~18.3%(平均1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汉  冯建国  徐勇  李静  吴学民  
采用重量法测量了280.55~318.75K印楝素A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印楝素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但随温度升高增加相对不明显;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溶解度最大的乙酸乙酯最适合作为印楝素A的提取溶剂。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理想溶液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这2种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试验数据。根据关联方程计算表明冷却结晶理论收率较高的无水乙醇和甲醇适合作为冷却结晶纯化印楝素A的溶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磊  陈欣  唐建军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生态学开放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的有机质分解测定实验。该实验探究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拓宽了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认知,有助于学生了解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设计、参与相关生态学实验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