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2)
2023(3847)
2022(3389)
2021(3082)
2020(2715)
2019(6093)
2018(6054)
2017(10243)
2016(6577)
2015(7578)
2014(7480)
2013(7217)
2012(6727)
2011(6286)
2010(6489)
2009(5670)
2008(5828)
2007(5127)
2006(4516)
2005(3935)
作者
(23362)
(19800)
(19597)
(18494)
(12768)
(9707)
(8814)
(7710)
(7669)
(7303)
(6961)
(6871)
(6629)
(6545)
(6538)
(6327)
(6103)
(5830)
(5818)
(5734)
(5422)
(5232)
(5127)
(4571)
(4509)
(4485)
(4419)
(4374)
(4326)
(4200)
学科
(19775)
经济(19754)
(11965)
管理(11603)
方法(10162)
(9640)
数学(8930)
数学方法(8760)
(8395)
企业(8395)
(7159)
理论(6454)
教育(5460)
教学(5171)
中国(5109)
农业(4784)
业经(4253)
环境(3610)
学法(3568)
教学法(3568)
地方(3423)
(3357)
贸易(3357)
(3237)
(3234)
学理(3206)
学理论(3206)
技术(3156)
研究(3065)
(2931)
机构
学院(97393)
大学(97343)
研究(39348)
(31883)
科学(30971)
(29261)
经济(28507)
管理(28396)
农业(25956)
理学(24996)
中国(24560)
理学院(24510)
管理学(23583)
业大(23523)
管理学院(23441)
(23421)
研究所(22169)
(21363)
农业大学(17194)
(16367)
中心(16167)
技术(15520)
(14911)
(14896)
师范(14553)
(14512)
(13761)
实验(13657)
(13628)
实验室(13123)
基金
项目(70991)
科学(52665)
基金(48338)
(46037)
国家(45678)
研究(45022)
科学基金(36069)
(30901)
(26559)
自然(26483)
基金项目(25897)
自然科(25842)
自然科学(25819)
自然科学基金(25356)
社会(24491)
教育(23281)
社会科(23033)
社会科学(23022)
资助(20194)
重点(17747)
编号(17420)
计划(17149)
科技(16530)
(15398)
(15148)
(14640)
成果(14531)
(14360)
科研(14343)
课题(14335)
期刊
(30517)
经济(30517)
学报(29687)
(28645)
研究(23335)
科学(22599)
中国(22489)
大学(20433)
农业(20048)
学学(19589)
教育(17772)
(11319)
业大(10067)
管理(9142)
农业大学(8661)
技术(8579)
(8152)
(7936)
林业(5957)
科技(5913)
自然(5734)
中国农业(5576)
职业(5473)
资源(5002)
自然科(4814)
自然科学(4814)
业经(4741)
财经(4691)
(4484)
金融(4484)
共检索到13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文元  翟玉柱  赵凤岩  
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ennea Persoon)在 21~25℃下 pH 3~4的霉菌生长培养基中培养产生毒素,致使草莓愈伤组织细胞的活性丧失。产生毒素的高峰期在静置培养20 d,培养滤液用氯仿萃取,所得粗提物稀释90倍后仍有毒性存在,30倍稀释的毒素溶液处理愈伤组织,用荧光法观察,1.0h细胞致死率达86%,2.5 h细胞致死率高达99.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海  张鑫  邹杭  杨海艳  曹晶晶  安德荣  
【目的】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该药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40%多菌灵(WP)、50%异菌脲(WP)和40%嘧霉胺(WP)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测定了以上5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0%多菌灵、50%异菌脲和40%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分别为946.28,757.19,75.36,8.95和5.53μg/mL,对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分别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安  齐志广  马春红  阎芝芬  魏建昆  
采用根尖伸长抑制法,对比了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获得的菌丝滤液的致病力大小,即毒素产量高低。结果表明,黑暗静止条件下毒素产量最高,随后依次为光照 12 h-黑暗 12 h-静止条件、光照摇动、光照静止、黑暗摇动。但光照摇动和光照静止条件无显著差异。在有光培养条件下,摇动和静止差异不显著;在黑暗条件下,静止比摇动更有利于毒素产量;在静止培养条件下,黑暗比光照更有利于毒素产量;在摇动条件下,光照比黑暗更有利于毒素产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凤  周湘  范闻春  张立钦  叶建仁  
为探明喜树碱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毒理效应,应用生长速率法、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喜树碱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细胞壁结构的影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叶片经喜树碱处理后接种番茄灰霉病菌,观察药剂对病菌侵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喜树碱为3.13 mg·L-1时就能强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菌率达45.49%,差异显著(P<0.05);可显著影响番茄灰霉病菌对番茄活体叶片的侵染活性;喜树碱处理可导致菌体细胞壁表面出现破损、穿孔,细胞内含物外渗等现象。喜树碱能破坏菌丝体细胞结构,从而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而在活体叶片可显著影响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宇俊  程智慧  
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菌株5-4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振荡培养方式等条件下产生毒素的情况,并用番茄种子发芽法检测了毒素的毒性。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晚疫病菌粗毒素培养的培养基为黑麦液体培养基,培养基pH值为6.0-7.0,培养温度20-22 C,在黑暗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16 d时产生的粗毒素的毒性最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鄢洪海  张茹琴  迟玉成  林海洋  许曼琳  夏淑春  
为了明确花生黑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及致病机制,对该病菌分泌的毒素进行了提取和生物学特性测定。通过对花生黑斑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筛选和优化,采用氯仿提取、硫酸铵和柱层析分离纯化病菌产生毒素。结果表明:花生黑斑病菌在V8培养液、光/暗交替、静止条件下培养20 d产毒活性最强,用等量的氯仿提取,再经过8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透析和柱层析纯化,可以获得较高活性的花生黑斑病菌毒素。初步分析显示,毒素由A和B 2种成分构成,但仅A成分对花生有致病性,B成分没有,A成分是毒素的主要成分;另外,病菌毒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较强的极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张红心  崔四平  王立安  魏建昆  
稻瘟病菌90-2菌株系是从大田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上分离的对野败型(W)CMS专化致病的生理小种。研究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本试验测定了此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中培养对毒素产生的影响、毒素的热稳定性及pH值变化对毒素活性的影响等。离体叶片法测定毒素活性发现毒素使离体叶段褪绿和细胞坏死,珍汕97A褪绿程度大于珍汕97B,进一步测定了毒素对W珍汕97A、97B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和对W珍汕97A、97B呼吸作用的影响,初步测定了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用根冠细胞法测定了90-2菌株毒素对一套4种同核异质CMS材料的致病力,表明稻瘟病菌90-2菌株是CMS野败型的专化生理小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贡常委  秦旖曼  屈劲松  王学贵  
【目的】灰霉病是草莓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论文旨在明确四川省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频率以及抗性机制,为草莓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从四川成都、德阳、眉山、乐山及雅安等地采集草莓灰霉病样本,并分离纯化得到188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采用区分计量法测定188株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咯菌腈对代表性菌株的毒力和渗透压敏感性,采用甘油铜比色法测定经咯菌腈处理的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甘油含量,采用分段测序对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Ⅲ型组氨酸激酶基因BOS1(BC1G_00374)扩增测序,采用Swissmodle和I-TASSER预测和评价突变对BOS1的结构影响。【结果】188株灰霉病菌菌株中有8株表现为高抗,9株为中抗,43株为低抗,其余表现为敏感;咯菌腈对代表性菌株的EC50介于0.03—0.62μg·mL~(-1),代表性菌株的抗性倍数范围为2.2—45.9。NaCl浓度在1.25—10 g·L~(-1)可刺激敏感菌株生长,浓度在1.25—20 g·L~(-1)范围可刺激抗性菌株生长,但>40 g·L~(-1)时则抑制菌丝生长,尤其对抗性菌株,抗性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正常条件下各代表性菌株甘油含量介于0.0025—0.0148μg·mL~(-1),且菌株的甘油含量与咯菌腈抗性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但在使用咯菌腈处理(0.1μg·mL~(-1))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后,甘油含量均上升,且抗性菌株甘油含量上升幅度明显低于敏感菌株。低抗菌株YAHY-13、CDCZ-2以及中抗菌株CDCZ-42在TAR和HAMP区域均发生突变,中抗菌株CDCZ-20和高抗菌株MYFC-10、CDCZ-43在TAR和REC区域均有突变,但CDCZ-20菌株在TAR区域位点是I365N,而两株高抗菌株在TAR区域位点是I365S。不同突变位置对BOS1区域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F127S、I365N、I365S、V1136I、A1259T均处于BOS1区域结构的无规则卷曲,但TAR区域I365N和I365S使区域结构无规则卷曲发生整体偏移。【结论】四川省已有部分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产生了抗性;相比敏感菌株,田间抗性菌株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增加,但当浓度超过耐受范围后对渗透胁迫高度敏感,药剂胁迫下田间抗性菌株甘油含量增加量显著小于敏感菌株;组氨酸激酶BOS1突变的位置和方式与灰霉病菌菌株对咯菌腈的抗性水平存在必然联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惠  张凤云  董金皋  商鸿生  
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灰葡萄孢及其毒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用抑菌圈法测定毒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用浸渍法测定毒素的杀虫活性 ;以种子幼根幼芽生长抑制率为活性指标 ,测定毒素对杂草种子发芽力的抑制活性及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在杂草出苗后喷施毒素 ,测定毒素对杂草幼苗的杀伤活性和对出苗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 ,3d内灰葡萄孢毒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 5 6 %以上 ;1d内毒素对马铃薯环腐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6 mm,对白菜软腐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9m m;毒素原液对黏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杀伤活性很小 ,对反枝苋和牵牛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怀青  陆承平  赵肖  
嗜水气单胞菌是引人注目的人-兽-鱼共患病的新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致病菌株,不管来源如何,均可产生一种相同或相近的外毒素。外毒素与细菌的致病性关系密切,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作者从患暴发性传染病的病鱼中分离到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发现该菌能产生一种具有溶血性、肠毒性、细胞毒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外毒素,并将其命名为 HEC 毒素。嗜水气单胞菌 HEC 毒素的提纯、特性分析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已有报道,然而该毒素产生的调控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文报道了培养条件对嗜水气单胞 HEC 毒素产量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刘灵芝  王辉  鲁婷婷  张玉龙  
采用多种筛选方法,从保护地土壤和番茄病果上,分离筛选对灰霉病菌有营养竞争和抑制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在分离获得的细菌165株、真菌93株、放线菌210株中,细菌、真菌以营养和空间竞争作用为主,而放线菌生长缓慢,以产生抑菌物质为主,约有20%的放线菌表现出有抑菌作用;离体叶筛选灰霉病生防菌结果表明,细菌x24、x28,真菌z45、z120与放线菌f15f、111f、163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璐  焦文莉  周如军  李元杰  许梦雪  傅俊范  
为明确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种类、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对花生疮痂病菌毒素进行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薄层色谱分析,以提取液中的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毒素的较优提取工艺,并采用离体叶片测定毒素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花生疮痂病菌毒素提取液呈红色,遇碱变绿,遇酸恢复为红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长扫描,发现在460nm、525nm、565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薄层色谱分析中出现5条清晰条带,Rf值分别为0.68,0.50,0.35,0.22和0.08。初步明确花生疮痂病菌所产毒素为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花生疮痂病菌毒素以超声振荡法提取效果最佳,提取液中毒素含量为3.11mg·g~(-1),较优提取工艺为:提取试剂为丙酮,菌丝粉碎细度为60目,液料比为100∶1,超声温度为40~55℃,超声时间为60min,超声功率为70~100W,超声提取2次。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够产生与病原菌侵染相似症状,病斑扩展与毒素接种浓度呈正相关,表明毒素痂囊腔菌素是花生疮痂病菌的重要致病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学贵  罗维  冯晓菲  赵芸  刘书华  陈诗瑶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北京、山东、江西等7个地区31株灰霉菌株和1株实验室标准菌株(BO5.10)对腐霉利的毒力。结果表明,32个供试灰霉菌株中,8个菌株对腐霉利属中等抗性,20个菌株属于低等抗性,4个菌株为敏感菌株。进一步测定了个别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高盐渗透压、甘油含量以及电导率之间的差异。供试抗性及敏感菌株在1.25~10 g/L Na CL浓度范围内可刺激菌落生长,超过此浓度界线抑制菌落生长,且对抗性菌株抑制率大于敏感菌株。抗腐霉利菌株甘油含量和电导率均高于敏感菌株。以上结果为灰霉病的抗性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鸿浩  徐超  林智慧  顾钢  周挺  梁颁捷  陈承亮  石妍  刘国坤  肖顺  
从福建省6个烟区的烟草灰霉病叶上分离得到30株菌株,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腐霉利、异菌脲及嘧霉胺对这些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计算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值,进而评价分离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的30株烟草灰霉病菌菌株均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其对供试的3种药剂均敏感.其中,异菌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EC_(50)平均值为0.71μg·mL~(-1);腐霉利和嘧霉胺对菌丝生长的EC_(50)平均值分别为0.91和0.96μg·mL~(-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楠  王剑  尹丹韩  高观朋  王伟  
【目的】探索和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同时检测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三重PCR检测体系,为3种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引物,研究多重PCR的影响因素,优化PCR退火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3个引物组、TaqDNA聚合酶、dNTP和Mg2+六因素三水平优化多重PCR体系。【结果】建立并验证适合上述草莓主要病原菌的三重PCR最佳检测体系,可分别扩增出729、539和450bp的特异条带,最适退火温度为50℃,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