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3)
- 2023(8048)
- 2022(6586)
- 2021(6158)
- 2020(5030)
- 2019(11765)
- 2018(10973)
- 2017(20858)
- 2016(10867)
- 2015(12635)
- 2014(12025)
- 2013(12360)
- 2012(11940)
- 2011(11180)
- 2010(11125)
- 2009(10509)
- 2008(10271)
- 2007(8995)
- 2006(7808)
- 2005(6734)
- 学科
- 济(58833)
- 经济(58770)
- 业(31496)
- 方法(28701)
- 管理(27815)
- 农(26593)
- 数学(26518)
- 数学方法(26452)
- 企(20567)
- 企业(20567)
- 农业(17621)
- 中国(17329)
- 业经(13768)
- 贸(12600)
- 贸易(12589)
- 易(12367)
- 财(11563)
- 制(10729)
- 学(9237)
- 发(9044)
- 地方(9023)
- 融(8743)
- 金融(8743)
- 银(8444)
- 银行(8431)
- 行(8171)
- 策(7737)
- 发展(7699)
- 展(7693)
- 体(7650)
- 机构
- 大学(169412)
- 学院(167161)
- 济(82262)
- 经济(81160)
- 管理(64307)
- 研究(60077)
- 理学(56371)
- 理学院(55820)
- 管理学(55269)
- 管理学院(54955)
- 中国(47795)
- 财(35331)
- 京(34361)
- 科学(32084)
- 农(31377)
- 财经(29219)
- 所(28648)
- 经济学(28136)
- 中心(27266)
- 经(27054)
- 研究所(26113)
- 经济学院(25618)
- 农业(23594)
- 业大(23461)
- 财经大学(21988)
- 北京(21877)
- 江(21857)
- 范(20863)
- 师范(20658)
- 院(20611)
- 基金
- 项目(113072)
- 科学(91604)
- 基金(87729)
- 研究(83951)
- 家(75902)
- 国家(75292)
- 科学基金(64966)
- 社会(59540)
- 社会科(56427)
- 社会科学(56418)
- 基金项目(45479)
- 省(39798)
- 自然(38825)
- 自然科(37985)
- 自然科学(37973)
- 教育(37931)
- 自然科学基金(37387)
- 资助(35907)
- 划(34210)
- 编号(31110)
- 部(27964)
- 国家社会(26770)
- 成果(26010)
- 重点(25222)
- 教育部(24752)
- 中国(24587)
- 发(24570)
- 人文(23438)
- 创(23297)
- 大学(22365)
共检索到24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前恒 魏文慧
本文基于大样本农村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草根组织经历与其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拥有草根组织经历的中国农村居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村庄选举投票。而且,不同类型的草根组织经历对农村居民参与投票选举的影响存在差异。拥有经济类草根组织经历的农村居民参与村庄选举投票的概率更高,而娱乐类和管理服务类草根组织经历则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庄选举投票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说明,发展经济类乡村草根组织是促进农村居民政治参与和提高基层民主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草根组织 政治参与 村庄选举 投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艳 姚洋
运用1986—2002年间8省48村和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村庄选举的引进如何影响村一级的收入分配,发现引进选举制度使村级基尼系数降低6·4%—8%。我们也分析了选举的时间效应,发现首届选举后的第3—6年间,选举降低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最显著。这些结论对正确地认识和完善村庄选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村庄选举 收入分配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险生 李宁
民主能否提高产权安全性是一项重要而经典的研究议题。在农地集体所有制下,土地调整有可能成为民主破坏产权的制度土壤。故而,需要研究村庄民主对地权安全性的影响。我国农地确权实践为此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为此,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的数据,从民主的广度层面,采用村庄投票率衡量村庄民主,定量研究了村庄民主对农地确权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庄选举参与率与村庄确权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从性别视角来看,女性投票参与率的提升更能显著提高村庄确权率;从产权稳定性视角来看,土地调整对土地确权有负面影响,在有土地调整的村庄民主对确权未发挥出更多的功效。同时,在发生了征地的村庄,民主也并非更能促进确权。据此,为了保护农户土地权益,仍需扩大农户的政治参与,特别是要动员女性群体参与到乡村政治。
关键词:
村庄民主 产权安全 确权 土地调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磊 朱志勇
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个重要问题。理论研究表明,作为教育的非货币收益之一,公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政治参与程度,但是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还相当少。基于政治社会化理论,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研究了学校教育在公民政治选举投票参与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和政治选举投票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针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行的工具变量估计以及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果并没有显著发生变化。本文从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选举制度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政治参与 政治社会化 投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广财 田传浩 顾海英
土地确权和村庄稳定是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两个重大议题,土地产权安全是维护村庄稳定、推动村庄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调查数据,考察了土地产权保护对村庄稳定的影响,使用村庄民主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农地确权可以显著降低村庄犯罪的发生概率。计量检验表明:农地确权村比未确权村发生犯罪事件的概率下降27.1%,农地确权改革使得发生犯罪事件的村庄犯罪人数减少46.3%,整体的村庄犯罪率下降9.9%。机制分析发现:土地产权保护会通过减少农户间土地流转摩擦、降低征地冲突、改善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村庄贫困等渠道,减少村庄犯罪。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完善土地产权保护类型和提高土地产权保护质量,降低农民维权成本,为农村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立彬 秦博宇
现有理论认为,换届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能够导致公司投资水平降低,但鉴于我国中央政府换届选举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同,我国中央领导人换届是否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为天然试验田,采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央政府领导人权力交接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换届的年份,全体样本公司的投资支出相比其他年份显著下降;进一步地,根据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检验后发现,在中央领导人换届年份,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支出所受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这表明,非国有企业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不确定性更为敏感,中央政府换届对其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不但在国内将领导人换届选...
关键词:
政治选举 不确定性 公司投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甘犁 徐立新 姚洋
本文研究个人和社会风险分担机制对中国农民消费保险的影响。运用1400户家庭的独特面板数据,我们发现消费保险在下列情况下比较完全:(1)家庭拥有较多的财产;(2)村庄通过选举产生村领导;(3)村民可以获得非正规贷款。另外,获得银行贷款不会影响消费保险。这些发现表明了本地信息和村庄治理在保障农村消费保险方面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消费保险 健康 村庄选举 融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侯二秀 秦蓉 王国青 长青
"草根群体"参与管理的首要前提就是"草根们"会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被企业采纳将有助于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自己也会在过程中受益。这一点就是所谓的主人翁意识。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东煤炭集团)是中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宇 孙学涛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村庄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从高标准农田建设角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讨论了其内生性。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规模的扩大,而且还会吸纳更多的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高标准农田建设还会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和降低农业劳动强度的方式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新型职业农民之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最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从高标准农田建设角度提出了三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付阳奇 朱玉春 刘天军
本文基于推拉理论剖析了村庄产业融合对农地再配置的影响,并利用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Tobit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村庄产业融合对农地再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村庄产业融合对农户退出农地经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并未促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扩大农地转入规模;村庄产业融合促进了农地从低生产效率农户流入高生产效率农户;农地细碎化程度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均在村庄产业融合对农地转入情况的影响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地方组织干预强化了村庄产业融合对农户退出农地经营的促进作用,弱化了村庄产业融合对农户扩大农地转入规模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产业融合进程中,应高度重视外来资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转入农地方面的重要作用,适时引入地方组织干预,重点关注如何保障农地细碎化程度较高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的农户进行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农地优化配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为剖析宗族与地方行政力量在土地产权实施过程中的互动特征,文章利用2014年CLDS数据,分析了宗族和行政力量对村庄地权实施的影响。在以民主选举表征民主治理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宗族的存在会抑制土地法律文书的发放,并激励土地调整。在引入民主选举对宗族作用的调节效应后发现,在实施民主选举的村庄中,因传统惯习内嵌于基层治理,导致宗族对土地法律文书发放的抑制性增强。研究还发现,族权与行政权"合谋"会抑制土地法律文书的发放和土地调整,但民主选举会通过约束行政权和放活自治权,使二者的关系由行政权"绑架"族权变为宗族发挥自治功能。为避免行政权与族权"合谋"造成的治权资本化,并对非正式社会安排的自我实施功能加以合理利用,建议通过行政权让位自治权,政府治理扶持村民自治,治理单元多元化和自治功能下放等方式,发挥非正式社会安排在村庄地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宗族 民主选举 民主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志刚 刘明兴 陶然
基于中国6省116个村庄1949名村民随机抽样样本,笔者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最优选举规则偏好。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对选举规则的偏好因村庄和个人而存在非常大的变异,那些理论上或一般被认为是最优的选举规则并未成为所有村民的选择。理论上最优的选举规则未必适合所有村庄,村庄最优选举规则表现出很强的非一致性。可见,农村选举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和实践应当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选举 偏好 最优选举规则 差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高雄伟 董秘刚
虽然FDI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现象。现有文献从多个视角对此做出了解释,却忽略了地方官员特征的作用。在地区分权威权体制下,地方官员面临发展经济的双重激励,他们会竞相争取FDI流入本地,而具有留学经历的地方官员可以利用其留学经历所赋予的优势去吸引FDI流入本地。文章利用1986~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官员留学经历对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留学经历的省长1确实能显著地促进FDI流入本地,而具有留学经历的省委书记对FDI却没有显现出作用。此外,稳健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同样支持该结论。至于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二者在经济工作中的角色差异造成的,即前者侧重于战略上的把握而后者偏向于具体事务的执行。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留学经历 FDI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荣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48个农村1987~2000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集,利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村庄选举对村级公共支出和管理效率的影响。经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选举能够有效地提高村庄公共支出,减少管理费用;在村庄公共支出和管理效率方面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村民代表推举的方式有利于增加公共支出,却造成了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
关键词:
村庄选举 公共支出 乡村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