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4)
2023(13656)
2022(11368)
2021(10642)
2020(8757)
2019(20190)
2018(20166)
2017(39476)
2016(21707)
2015(24352)
2014(24523)
2013(23772)
2012(21741)
2011(19435)
2010(19483)
2009(17792)
2008(17224)
2007(15086)
2006(13480)
2005(11946)
作者
(61938)
(51298)
(50747)
(48714)
(32831)
(24443)
(23182)
(20271)
(19502)
(18385)
(17412)
(17254)
(16288)
(16257)
(15875)
(15837)
(15389)
(15357)
(14664)
(14612)
(12824)
(12639)
(12476)
(11671)
(11546)
(11457)
(11404)
(11345)
(10373)
(10143)
学科
(83553)
经济(83453)
管理(61591)
(60631)
(48263)
企业(48263)
方法(35694)
数学(30670)
数学方法(30269)
(28231)
中国(23898)
(21041)
业经(20298)
农业(18685)
(18571)
地方(17880)
(15468)
(15050)
贸易(15043)
(14617)
理论(14199)
(14049)
(13361)
技术(13139)
环境(13017)
(13009)
财务(12936)
财务管理(12915)
(12739)
银行(12704)
机构
学院(302735)
大学(302632)
管理(121696)
(118780)
经济(116063)
理学(105344)
理学院(104211)
管理学(102434)
研究(102002)
管理学院(101899)
中国(75052)
(64481)
科学(63816)
(54416)
(51179)
(50864)
研究所(46402)
业大(46160)
中心(45990)
(44690)
财经(43275)
(41137)
北京(40792)
师范(40772)
农业(39782)
(39364)
(37036)
(36424)
经济学(34259)
师范大学(32718)
基金
项目(208149)
科学(163452)
研究(154812)
基金(149888)
(129885)
国家(128715)
科学基金(110635)
社会(95864)
社会科(90661)
社会科学(90640)
(81308)
基金项目(79438)
自然(71793)
教育(70619)
自然科(70060)
自然科学(70044)
自然科学基金(68784)
(68378)
编号(64821)
资助(61279)
成果(53136)
重点(46228)
(45512)
(44768)
课题(44333)
(42965)
创新(39971)
项目编号(39470)
科研(39219)
教育部(38937)
期刊
(132330)
经济(132330)
研究(89968)
中国(56225)
(48053)
学报(47182)
科学(44292)
管理(43971)
(39405)
教育(36319)
大学(35870)
学学(33579)
农业(33324)
(27090)
金融(27090)
技术(25959)
业经(23284)
经济研究(20334)
财经(20145)
问题(17706)
(17086)
图书(16997)
(16825)
理论(15086)
科技(14825)
现代(14331)
(14146)
技术经济(14131)
实践(13973)
(13973)
共检索到44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圣坤  刘娟  
本文以内蒙古一个典型的嘎查(村)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和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牧民为什么在双权一制承包后的自家草场上仍然选择超载放牧的原因和行为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圣坤  
本研究选取了内蒙古中部的一个典型牧区作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来详细考察了牧民对草场利用和管理的认知与实践。结果表明:双权一制政策的实施激发了牧民的经济理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使草场资源由丰富变成了短缺,出现了超载过牧;牧民对草场使用权的认知经历了由不充分到充分的过程,并通过围栏遏止了"公地悲剧";牧民普遍关注草场利用,草场管理意识比较差;牧民对草场退化有十分清楚的认知,但几乎所有牧民还存在着对草场利用的短期行为。这些为我们的政策和技术研究提出了若干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先东  李录堂  苏岚岚  夏咏  
草场流转是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草场资源的方式之一,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和内蒙古的调研样本为例,从总收入、牧业收入、非牧收入剖析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收入,转入草场对非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对牧业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出草场对非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牧业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低收入层级牧民,转入草场对高收入层级牧民牧业收入的作用更大,并可能扩大牧民贫富差距,而转出草场对此影响不显著。由此建议政府加强草场流转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强调流转效率的同时,不能盲目主导草场资源向大户、企业流转,仍需兼顾低收入牧民、避免贫富分化,落实牧区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先东  李录堂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保障感知、社会信任对牧民生态保护参与意愿、参与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牧民社会保障感知得到提升,并对参与草场生态保护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是联接部落间牧民生产合作的重要纽带,并对牧民生态保护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生态保护方式决策上,相对于延长圈养,保障感知、社会信任对牧民选择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影响显著,具有较高的选择概率。延长圈养是"农牧生产结合"的创新产物,短期内虽增加了养殖成本,但从长期看农业生产的玉米及其秸秆成为牲畜优质的饲料来源,既能获得生产补贴弥补收入损失,又能发展畜牧养殖缓解草场生态压力。针对这些发现,提出完善牧民基本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规范政策实施流程的监管、树立政府公信力,既利于提高牧民草场生态保护,又利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琴琴  摆万奇  张镱锂  刘林山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域草地退化被认为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牧民作为牧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对草地退化的感知和应对措施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黄河源地区达日县143户牧户进行调查,分析牧户对气候变化和草地退化的感知、响应、应对措施,以及牧户草场建设的参与性等。结果表明:牧民对气候变化感知敏锐,特别是极端天气变化感知强烈;牧户对草地退化意识较强,但对草地退化原因理解不够全面,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及引导;牧民对草地退化治理措施感知各异,多从自身需求考虑,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枫  朱立志  
以牧民收入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采用分位数回归对甘南牧区的牧户生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与纯牧区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存在较大不同。农牧交错区牧民收入在不同分位点上受到家中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家中常住人口数量、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放牧牲畜的数量、有无科技培训、有无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影响呈现不同。纯牧区牧民收入只受家中常住人口数量的显著影响。总体看来,牧民对补贴和放牧依赖度高,难以转变生计结构,为促进增收需倡导舍饲养殖,转变原有粗放的牧业生产结构,谋划牧业发展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博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少宁  文军  康悦  
黄河源区涵盖青海省南部和甘肃南部部分地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对下游的社会经济和水资源供给有着重要影响,而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黄河源区草场已经出现退化严重和草场承载力明显降低的趋势,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产生了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对造成黄河源区玛曲草原植被退化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的草场退化,自然原因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在推行"围栏放牧"的过程中,因为当地文化、宗教、牧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原因导致牧民为了增加收入而不得不超载放牧是造成该地区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牧场管理制度与当地经济环境的不协调,是造成黄河源区草场退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新  
本文在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深入研究了内蒙古牧民在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前后生产、生活变化情况。运用模型对牧民家庭的经济收入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国家资本投入对牧民增收的贡献率,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力其  姜志德  王建浩  
生态认知是草畜平衡维护行为的基础,但认知与行为往往不具备一致性,这对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本文通过引入生态情感因素,检验了生态认知与情感对牧民家庭不同草畜平衡维护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考察了牧民生态情感在生态认知影响家庭草畜平衡维护行为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草畜平衡维护行为分为放牧替代行为和减畜行为,生态认知与情感对这两种行为的影响机制不同;②生态情感分为环境情感、自身情感和他人情感3个维度,环境情感与他人情感更能激发牧民家庭采取草畜平衡维护行为;③放牧替代行为取决于外界情感因素(环境情感、他人情感),其中,环境情感具有保健因素的特征,而他人情感具有激励因素的特征;④他人情感在生态认知影响牧民家庭减畜行为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由于牧民是被动地接受减畜政策,生态认知程度越高的牧民越容易对减畜行为产生排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雪  杨建林  潘桂英  
草场禁牧政策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收入来源。目前,"如何养老"是牧区居民现实面对着但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走访禁牧户、发放问卷等形式,对牧民该如何养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尝试构建一种禁牧区居民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以实现政府、儿女、社区、市场四方的优势互补,进而满足牧区老人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养老需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龚毅帆  曹建军  杨书荣  许雪贇  李梦天  
研究牧民对动物骨头和鸟类数量的认知,有助于了解草地磷源的变化趋势。以青藏高原牧区(玛曲县、碌曲县、那曲县和当雄县)牧民为调查对象,对其关于近20年草地磷源变化的认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1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24份。结果显示,近20年来,动物骨头数量减少了10%~40%,鸟类数量减少了10%~50%,说明青藏高原草地磷源呈萎缩趋势;地域和性别对磷源变化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与玛曲县和碌曲县相比,那曲县和当雄县牧民认为鸟类数量的下降幅度更大。与男性相比,女性认为动物骨头和鸟类数量的下降幅度都较大。因此,加强动物尤其是鸟类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草地磷源持续萎缩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瑞瑞  高娃  沈贝贝  张宇  王淼  朱晓昱  辛晓平  
【背景】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其中草甸草原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在我国温性草甸草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然再生资源。且内蒙古草原在我国温性草甸草原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大部分是放牧场。放牧是人类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过度的放牧会导致草原群落发生逆行演替,草地的生产性能不断降低,从而限制了草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目的】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放牧场退化状况,为维护和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方法】通过总结草地放牧场退化演替规律及驱动机制,采用层次分析、专家调查以及比较矩阵分析方法,构建了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指标体系,包括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植物种数、枯落物量、退化指示植物比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共8个指标。基于评估综合指数模型的建立,提出对照基准指标的参数,利用定量评估的综合指数反映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的整体状况。同时,探讨和研究了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以呼伦贝尔谢尔塔拉控制放牧试验为基础,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研究得出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评价指标体系的8项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退化指示植物比例、植物种数、枯落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增加比例。草甸草原退化分级可以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个等级,当放牧等于零或很轻的放牧状态时草地属于未退化草地范围。当放牧为90%以上时草原属于重度退化草地范围。【结论】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更长时期的探讨,对基准参考值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对放牧场退化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有利,可以为放牧场退化定量评估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立新  李刚  李少博  宋志韬  段文标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林结构的配置、不同林龄草牧场防护林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寻找最佳草牧场防护林结构的配置方式。[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草牧场防护林和无林草牧场(对照)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林龄为15年距林带0 m处,网格状草牧场防护林的胡敏酸和富里酸总碳量、胡敏酸碳组分、富里酸碳组分和胡敏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的活性等测定指标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70.26%、120.97%、73.76%、139.84%、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培恩,徐如涓  
人种退化对策何在陆培恩,徐如涓据新华社伦敦1996年4月5日电,伦敦大学史蒂夫·琼斯教授在英国科学周上发表报告指出,二次大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自然选择的威力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失效,人种已开始退化。过去由于人类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低下,导致新生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