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0)
- 2023(14686)
- 2022(12864)
- 2021(11880)
- 2020(10072)
- 2019(23239)
- 2018(22875)
- 2017(44533)
- 2016(23872)
- 2015(26779)
- 2014(26395)
- 2013(25844)
- 2012(23372)
- 2011(20890)
- 2010(20451)
- 2009(18608)
- 2008(17722)
- 2007(14919)
- 2006(12749)
- 2005(10605)
- 学科
- 济(96191)
- 经济(96091)
- 管理(72011)
- 业(65948)
- 企(55120)
- 企业(55120)
- 方法(50495)
- 数学(44844)
- 数学方法(44292)
- 农(25209)
- 财(24903)
- 中国(22301)
- 学(21248)
- 环境(20657)
- 业经(20482)
- 地方(18984)
- 农业(16918)
- 务(16669)
- 财务(16601)
- 财务管理(16569)
- 贸(16376)
- 贸易(16372)
- 企业财务(15777)
- 易(15765)
- 和(15545)
- 划(15398)
- 技术(15333)
- 理论(15280)
- 制(14452)
- 融(12411)
- 机构
- 大学(333958)
- 学院(332950)
- 管理(137108)
- 济(131436)
- 经济(128799)
- 理学(121152)
- 理学院(119906)
- 管理学(117715)
- 管理学院(117140)
- 研究(104504)
- 中国(75200)
- 京(68737)
- 科学(66771)
- 财(58256)
- 农(53253)
- 业大(52186)
- 所(50382)
- 财经(48699)
- 中心(48448)
- 研究所(46627)
- 江(45299)
- 经(44568)
- 范(42748)
- 北京(42467)
- 师范(42310)
- 农业(41895)
- 经济学(40055)
- 院(38482)
- 州(37588)
- 财经大学(36734)
- 基金
- 项目(243211)
- 科学(192167)
- 基金(178533)
- 研究(174809)
- 家(155696)
- 国家(154466)
- 科学基金(134258)
- 社会(111266)
- 社会科(105593)
- 社会科学(105564)
- 基金项目(95474)
- 省(94741)
- 自然(89050)
- 自然科(86944)
- 自然科学(86922)
- 自然科学基金(85353)
- 教育(80329)
- 划(79760)
- 资助(73553)
- 编号(70361)
- 成果(54303)
- 重点(54126)
- 部(53561)
- 发(51042)
- 创(50631)
- 创新(47274)
- 课题(47189)
- 科研(47124)
- 教育部(46138)
- 国家社会(46100)
- 期刊
- 济(130714)
- 经济(130714)
- 研究(89268)
- 学报(53932)
- 中国(53313)
- 科学(49270)
- 管理(46886)
- 农(46516)
- 财(43413)
- 大学(41023)
- 学学(38946)
- 农业(32835)
- 教育(32099)
- 技术(28632)
- 融(22906)
- 金融(22906)
- 财经(22845)
- 业经(22644)
- 经济研究(20889)
- 经(19326)
- 问题(17346)
- 业(17182)
- 图书(16563)
- 科技(16362)
- 资源(16272)
- 版(15675)
- 理论(15649)
- 技术经济(15620)
- 统计(15181)
- 商业(14491)
共检索到45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振通 孔德帅 焦金寿 靳乐山
随着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以及国家"四化"的提出,研究草场流转和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和甘肃省天祝县的209户牧户样本数据,对草场流转和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显示,草场超载的主体是草场面积较小且未进行草场流转的牧户,草场流转有助于草原生态保护。为了达到草原生态保护,在禁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的基础上,应考虑将草场流转纳入到草原生态保护的制度中去,给予一定的重视。
关键词:
草场流转 生态环境效率 甘肃 内蒙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退耕还林还草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连阁 王学渊
本文根据甘肃省张掖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典型灌区2007年的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单一投入要素技术效率测定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客观评价被调查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并对两个典型灌区农户在灌溉用水方面存在的效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生产目的、收入水平及来源、种植业能力等家庭特征,配水、输水设施条件与灌溉方式等生产条件与价格水平、水权安排等用水管理制度因素是导致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发展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优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扩大市场在农业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灵活便捷的灌溉供水系统是微观层面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宝希吉日 根锁 乌日根巴雅尔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三个旗(市)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草场承包到户政策实施以来,牧户的草场经营行为发生的变化,以及对牧户选择草场经营方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草场面积、是否打草、户主的放牧经验和草场是否围栏等因素对牧户选择不同的草场经营方式有显著影响。作为牧户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草场的合理利用对牧民的收入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轮牧次数、牲畜数量和户主学历等三个因素对牧户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牧户 草场经营方式 轮牧 定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巩芳 王芳 长青 刘鑫
草原生态补偿意愿是确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理论上补偿意愿包括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和补偿对象的受偿意愿。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内蒙古地区居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是23.10元/hm2.年;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民的受偿意愿是1 944.75/hm2.年。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是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学历水平)、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和家庭人口;影响受偿意愿的因素主要是牲畜饲养方式和牧民居住地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的距离。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偿意愿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涛 杨璐嘉 李京轩 梅卫威
运用农户模型构建兼业对耕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的分析框架,在分离性成立的前提下,以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分组比较、数据包络等方法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之间的耕地利用行为和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业类型对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和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农户的投入、管理行为和土地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兼业农户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等高于纯农户,在兼业户中兼业户Ⅱ高于兼业户Ⅰ;不同的耕地利用行为又导致了耕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在分离性成立的条件下,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的技术效率表现为纯农户大于兼业户Ⅰ,且两者均大于兼业户Ⅱ。
关键词:
兼业农户 分离性 耕地利用行为 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敏
利用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县1999—2004年面板数据,研究贫困地区农民动态贫困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县农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短期贫困,同时,农民收入不稳定,收入面临风险较大;不同地区导致动态贫困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动态贫困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土地面积和家庭的基期、户主民族收入对两省区动态贫困影响都显著,土地面积大、基期收入高的家庭更容易远离贫困;丘陵、山区地形、户主汉族、没有扶贫项目都更容易使内蒙古贫困县农户陷入长期贫困;劳动力个数多、家庭负担重等因素更容易使甘肃省贫困县农户陷入长期贫困。因此,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课题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学宏 曹艳芳 陈素华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出现了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气候变暖使内蒙古地区无霜期延长,积雪、冰雹、雷暴、大风、沙尘暴日数减少,降水量也出现由少转多的变化,对草原类型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湿润度几乎没有变化。近几年来草原退化、沙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草原开垦,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1999-2001年连续高温干旱加剧了草原退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原退化的趋势和格局。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生态环境 气候因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中华 邹婧喆
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构建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14年间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却较低,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雪雁
产业转型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甘肃省产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980年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动,经历了2次产业转型;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属于中等,1980年以来出现2次大的波动,存在降低后又反弹现象;产业转型轨迹与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着一致性,都呈明显的“波浪形”;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滞后于产业转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转型任务相当艰巨,亟需实施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产业政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甘肃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林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农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研究农民的教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民教育期望观、男女教育观、农民的学校教育观、农民的教育投资观、农民的教育政策观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山东、四川、内蒙古、甘肃四省区部分地区农民教育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进。
关键词:
农民 农村 教育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庞英 叶依广 张全景 高艳梅
西部大开发4年来的退耕还林(草)战略的实施,不仅使西部区草原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章旨在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确定生态环境与我国西部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森林面积每增加1%,则农业总产值增长6.3303个百分点。这对于我国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草)战略、改善西部区域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伊茹 马占新
文章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了依据效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问题,并对内蒙古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4~2004年内蒙古省会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比较高,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