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1)
2023(14874)
2022(12923)
2021(12065)
2020(10218)
2019(23428)
2018(23143)
2017(44137)
2016(24424)
2015(27227)
2014(26845)
2013(26714)
2012(24589)
2011(22156)
2010(21747)
2009(19711)
2008(18927)
2007(16341)
2006(14291)
2005(12270)
作者
(73558)
(60917)
(60639)
(57589)
(38897)
(29704)
(27403)
(24133)
(23426)
(21635)
(20959)
(20662)
(19719)
(19203)
(18947)
(18844)
(18826)
(18173)
(17541)
(17337)
(15650)
(14861)
(14663)
(13993)
(13699)
(13607)
(13552)
(13378)
(12393)
(12331)
学科
(92992)
经济(92889)
管理(65676)
(61411)
(49088)
企业(49088)
方法(42279)
数学(36717)
数学方法(36305)
(27676)
(24530)
中国(23350)
地方(22772)
(21895)
业经(20728)
农业(18854)
环境(17868)
(17020)
贸易(17012)
(16440)
(15329)
(15271)
理论(14776)
技术(14408)
(13445)
(13374)
财务(13314)
财务管理(13292)
企业财务(12496)
(12430)
机构
大学(340402)
学院(337950)
管理(130726)
(126616)
经济(123756)
研究(118872)
理学(114254)
理学院(112815)
管理学(110533)
管理学院(109964)
中国(85580)
科学(80751)
(74169)
(68844)
(61778)
业大(60143)
研究所(57276)
农业(54680)
(54617)
中心(53869)
(49058)
北京(46583)
(45738)
师范(45114)
财经(44503)
(43493)
(40559)
(40356)
(37232)
技术(36902)
基金
项目(245179)
科学(189534)
基金(176189)
研究(170260)
(158239)
国家(156932)
科学基金(132001)
社会(104732)
社会科(98933)
社会科学(98903)
(96486)
基金项目(95070)
自然(90280)
自然科(88036)
自然科学(88005)
自然科学基金(86413)
(82822)
教育(76939)
资助(71746)
编号(68392)
重点(55691)
成果(53647)
(52777)
(52259)
(50668)
计划(48192)
科研(47930)
创新(47315)
课题(47254)
大学(44161)
期刊
(136246)
经济(136246)
研究(93414)
学报(66670)
中国(63546)
(61908)
科学(58052)
大学(48241)
学学(45741)
管理(44865)
农业(42853)
(39372)
教育(35002)
技术(26529)
(24969)
金融(24969)
业经(23456)
(22674)
经济研究(21053)
财经(20329)
科技(18711)
业大(18613)
(18346)
图书(18201)
问题(18176)
资源(18049)
(17301)
林业(15548)
理论(15508)
技术经济(14986)
共检索到48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赖玉珮  李文军  
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人、草、畜三者紧密关联,草场承包政策阻碍了牲畜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移动,长期而言不但使草地生产力下降,也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草畜矛盾、改善牧民生计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市场手段,流转是否能解决草场承包带来的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困境,对草原管理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牧区人、草、畜关系特征的角度,在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剖析草场流转给牧民生产生活和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探讨用市场方法整合草场、恢复牲畜移动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草场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协调草场承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雷  彭新宇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霞  卢欣石  
为了对草原态环境脆弱程度进行分析,以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陈巴尔虎旗为例,以多元空间信息为基础,采用GIS技术手段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引入了水热条件、土壤、土地覆盖、地貌状况4个方面的7个指标,通过空间随机取样并对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来构建模型。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将该地区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级;表明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差,并沿着海拉尔河和额尔古纳河的两岸呈条带状辐射分布,这一变化与水热等气候因素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变化趋势有较强的相关性;各草原类型为单元的分类结果表明,沙地植被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差,其CEVI(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沙炎  陈涛涛  赵清  刘光辉  
为研究气象因子变化对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的影响,利用呼伦贝尔市5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通过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分析月尺度干旱特征基础上,利用Sobol′全局敏感性方法分析SPEI对平均温度、温差、相对湿度、风速、冠层表面净辐射量和降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近56a来平均干旱强度为-1.19,且平均干旱强度以-0.03·10a-1速率不显著递减。极限干旱强度累计值多年波动范围为-7.33~-0.80,且每10a递减速率为-0.12。多年干旱频率波动范围为8%~58%,平均干旱频率为33%。尽管呼伦贝尔市整体上呈现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较为明显。Sobol′全局敏感分析表明,除降水最敏感外,SPEI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次敏感因子分别为: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平均温度。年际SPEI对降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温差、冠层表面净辐射量的总敏感性分别为:0.71,0.13,0.12,0.11,0.03,0.01。年际SPEI与温差、相对湿度、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1(p<0.01),0.551(p<0.01),0.872(p<0.01),相关性强;平均温度、冠层表面净辐射量、风速与SPE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1,0.086,-0.150,呈弱相关。通过SPEI与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及相关性分析可知,呼伦贝尔市年际SPEI受降水、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受冠层表面净辐射影响较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海乐  徐艳  周翼  张国梁  陈鑫  
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为例,系统构建了综合生态空间重要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生态空间的定量识别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生态空间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找寻研究区生态空间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研究区生态空间重要性指数整体偏高,研究期间核心型和重要型生态空间占总面积的比例始终处于50%水平之上,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研究区生态空间的综合活跃程度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大的过程,其中2015—2018年生态空间的综合活跃程度尤为强烈。(3)核心型、重要型和非关键型生态空间的稳定性较好,并且各类生态空间都主要向着重要性指数较高的生态空间类型进行转换。(4)生态空间重要性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期间重要性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的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兴安岭林区和核心水体区,而重要性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的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牧区和东部农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莉  
为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展状况,本文从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今后教师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开拓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宝瑞  朱立博  李刚  胡跃高  辛晓平  
该文利用草地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了物种综合优势比、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数量指标,对两种草甸草原样地三种放牧强度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物种水平分析,羊草草甸草原样地(LM)和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样地(SM)的建群种的综合优势比随放牧强度加大而下降,而退化标志物种,如寸草苔、糙隐子草及冷蒿等呈上升趋势。从群落水平分析,LM样地比SM样地物种多样性维持能力弱,耐牧性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聂莹莹  辛晓平  徐丽君  杨桂霞  
[目的]研究围封条件下植物群落中物种变化的分布特征,有助于解释退化草地在不同围封阶段演替规律。[方法]本研究以温性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位随机采样方法,调查群落生物量、植物物种种类、密度、盖度及高度,探讨时间尺度封育状态下的温性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封育措施显著增加了群落盖度,比围栏外的自由放牧样地提高了13.79%~114.75%,且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群落盖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而封育措施对群落密度没有显著性影响。封育显著增加了植被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禾草生物量,其中地上生物量较围栏外的自由放牧样地提高了66%~887.3%,禾草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降低-增加-降低的波动变化,地下生物量在监测年份下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封育措施可以提升植物多样性,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封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甸草原恢复的有效措施,但退化草地在长期围封后,应进行适度利用来维持较高的生产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宇晨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首先定量分析三地区牧民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出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牧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各地区相对应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应动态确定合理载畜量以及实施贷款优惠政策对牧民进行补偿;中部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转变养殖模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宣传,提高牧民保护草原思想意识;西部地区应给予牧民饲草料价格补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崑  朱辉  马建章  高中信  
本文采用数量化分析方法 ,对呼伦贝尔草原黄羊春季采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影响呼伦贝尔草原黄羊春季采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放牧家畜干扰、水源、人为干扰 ,其次是坡度、坡位、坡向、植被类型、食物丰盛度 ,风向也有一定影响。其采食生境选择的倾向性依次为 :放牧家畜干扰距离 >2 0 0 0m ,水源距离≤ 10 0 0m ,坡度 5~ 2 5° ,人为干扰距离 >10 0 0m ,坡位在中坡 ,植被类型是针茅或针茅 +羊草群落 ,食物丰盛度中等以上 ,阳坡或半阴半阳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云鹏  娜日苏  刘朋涛  陈素华  
利用1988年以来的遥感资料和近50年的气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事实和气候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植被指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指数下降幅度明显,中部地区下降0.2,西部地区下降0.2~0.4;呼伦贝尔草原每年的退化速度达到1.35%,草原退化由人口密集区向外扩展,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比重下降。气候分析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干旱频发,是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德平  
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邻中蒙、中俄边境,北起额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边界,东西300公里,南北200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信建  张利明  
当前呼伦贝尔草原土地沙化仍呈扩展和恶化趋势。土地沙化造成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牧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造成土地沙化既有地质、气候原因,最重要的是人为因素。针对目前防治现状,建议国家启动实施防治专项工程,并将呼伦贝尔沙区天然乔灌林纳入生态公益补偿范围,建立固定监测站加强沙化土地动态监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董孝斌  王维  冯晓洁  朱立博  刘英俊  
应用H.T.Odum能值理论对呼伦贝尔典型牧区-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1982—1985年及1991—2002年能值投入及产出、种植业系统能值变化、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及主要能值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旗无偿环境能值投入占总能值的90%以上;从能值产出看,2002年其总能值产出达到1.29Z0sej/a,是1982年的8.4倍;就种植业系统而言,2002年单位面积小麦和油菜能值产出分别为382.6Gsej/年和2.89Tsej/年,比1982年分别增加113.9%和296.8%;在畜牧业系统内,2002年奶业、肉牛及肉羊能值产出分别占畜牧业总能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建川  张浩  王宗礼  张英俊  
为了解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分布特点,指导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地区草地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Fe、Na、Ca、K、Mg、Mn、P、Zn、V、Cr、B、Ni、Cu、Co和Sn,其中Ca的变异性最强,K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Ca、K、Mg、P、Fe、Na、Sn、Mn、Cr、B、Zn、Ni、Cu、V和Co,其中Na的变异性最强,Ni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Co的含量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Mg、P、K、Mn和Cu的含量只能满足或部分满足家畜基本生长发育的需要,Na和Zn的含量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而植物中Fe的含量对家畜可能是过量的。放牧和割草利用对草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显著提高了植物中P、Fe、Na、V、Co、Mn、Cu、Zn和Cr的浓度(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