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6)
- 2023(13601)
- 2022(12037)
- 2021(11395)
- 2020(9695)
- 2019(22369)
- 2018(22231)
- 2017(42092)
- 2016(23176)
- 2015(26178)
- 2014(26307)
- 2013(26035)
- 2012(23992)
- 2011(21693)
- 2010(21438)
- 2009(19763)
- 2008(19027)
- 2007(16634)
- 2006(14650)
- 2005(12762)
- 学科
- 济(87165)
- 经济(87037)
- 管理(64855)
- 业(59037)
- 企(47717)
- 企业(47717)
- 方法(38789)
- 数学(33184)
- 数学方法(32737)
- 农(26691)
- 学(23582)
- 中国(22599)
- 地方(22013)
- 财(21738)
- 业经(19670)
- 农业(18122)
- 制(17199)
- 环境(16915)
- 理论(15036)
- 和(14935)
- 贸(14178)
- 贸易(14168)
- 易(13682)
- 技术(13438)
- 务(12995)
- 划(12974)
- 财务(12922)
- 财务管理(12894)
- 银(12715)
- 银行(12661)
- 机构
- 大学(325915)
- 学院(323003)
- 管理(125592)
- 济(118734)
- 经济(115731)
- 研究(112645)
- 理学(108589)
- 理学院(107282)
- 管理学(105204)
- 管理学院(104657)
- 中国(82585)
- 科学(75248)
- 京(71140)
- 农(62382)
- 所(58115)
- 业大(55370)
- 财(54741)
- 研究所(53344)
- 中心(51696)
- 农业(49150)
- 江(49072)
- 北京(44899)
- 范(44678)
- 师范(44148)
- 财经(43214)
- 院(41336)
- 州(39709)
- 经(39165)
- 省(37490)
- 师范大学(35906)
- 基金
- 项目(228996)
- 科学(177234)
- 基金(163719)
- 研究(162841)
- 家(145314)
- 国家(144116)
- 科学基金(121624)
- 社会(98825)
- 社会科(93160)
- 社会科学(93132)
- 省(91521)
- 基金项目(88098)
- 自然(82417)
- 自然科(80300)
- 自然科学(80275)
- 自然科学基金(78830)
- 划(77229)
- 教育(73994)
- 资助(66973)
- 编号(66515)
- 成果(53650)
- 重点(51842)
- 部(49018)
- 发(48914)
- 创(46965)
- 课题(46363)
- 科研(44081)
- 创新(43899)
- 计划(43658)
- 大学(41660)
- 期刊
- 济(133290)
- 经济(133290)
- 研究(91943)
- 中国(66364)
- 学报(59913)
- 农(56508)
- 科学(53424)
- 管理(44333)
- 大学(44072)
- 学学(41375)
- 财(41018)
- 农业(39116)
- 教育(36628)
- 技术(27479)
- 融(25556)
- 金融(25556)
- 业经(22232)
- 业(20576)
- 财经(19951)
- 经济研究(19106)
- 图书(19019)
- 问题(17399)
- 资源(17260)
- 版(17212)
- 科技(16963)
- 经(16874)
- 业大(16355)
- 理论(15422)
- 林业(14723)
- 技术经济(14470)
共检索到474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卓 陈兴鹏 善孝玺
以玛曲县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风险效益成本比较法,分析各乡(镇)实施生态补偿的参与成本和草地生态服务的贡献,并计算出各乡(镇)的风险效益成本比R。以各乡(镇)的行政边界为生态补偿的空间边界,以风险效益成本比R为生态补偿的优先程度,将玛曲县的8个乡(镇)分为一类补偿区、二类补偿区、三类补偿区,采取有差别的补偿政策。在生态补偿初期以参与成本为补偿标准,在生态补偿中后期以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为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生态补偿初期尼玛、欧拉、曼日玛为一类补偿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补偿标准分别是3811.20元/(hm2a)、3889.77元/(hm2a)、3763.20元/(hm2a);②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静 尉元明 孙旭映
文章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通过对该县草地状况的分析,以玛曲县20世纪80年代草地状况作为过牧前状态,目前草地状况作为过牧后状态,探讨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县草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即食物生产、调节大气、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控制侵蚀、涵养水源、环境污染净化六大功能。最后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过牧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玛曲县由于过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食物生产1.50×108元,调节大气1.04×109元,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0.99×108元,控制侵蚀1.02×107元,涵养水源3.94×108元,环境污...
关键词:
过牧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玛曲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惠兰 祁应军
超载放牧已成为当前中国草地退化的主要诱发因素,牧民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是产生超载放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牧户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草原超载主体的异质性,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发现,以中小规模牧户为主的单户、小联户和大联户在草地超载率和超载程度上都是草原超载的主体。为了维持家庭收支平衡和应对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不可知风险,中小规模牧户的实际最小牲畜数量高于理论最小牲畜数量,因此,单户的超载率和超载程度明显高于联户,而以大规模牧户为主的中联户的超载率和超载程度最低。以草畜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雪雁
人文因子是引起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甘肃省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影响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可归纳为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等3个因子;②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与草地退化呈正相关,牧业结构调整因子与草地退化呈负相关;③牧业结构调整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减弱作用远低于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对其的加速作用。其中,牧民家庭支出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草地沙化面积、固定沙丘面积、流动沙丘面积、沙化率分别增加0.869、0.765、0.809、0.883个单位;载畜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上述指标分别增加0.362、0.574、0....
关键词:
草地退化 人文因素 牧业结构 玛曲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宗鑫
以甘肃玛曲县为例,对牧民参与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结果表明,现行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设计并未充分尊重牧民的核心利益,对其承担的损失和成本并未予以充分考虑,以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对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可持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引入可置信的承诺,如对牧民因参与草原生态补偿项目而损失的经济利益和承担的成本进行充分的补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强化对牧民的经济激励。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政府 牧民 成本收益 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丽霞 沈海涛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
草地生态补偿 政策 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韦惠兰 宗鑫
以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玛曲县为例,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为分析背景。运用最小数据方法,以草地水源涵养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单位面积禁牧草地水源涵养量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推导了禁牧草地水源涵养量供给曲线。结果表明:1)实施生态补偿可以激励牧户自愿禁牧,禁牧比例大小随补偿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禁牧草地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目标则随禁牧比例的变化而变化;2)玛曲县在现有禁牧面积17.67×104hm2上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目标为77 383.998 0×104m3,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按1 751.7元/hm2的补偿标准对牧户进行补偿,总计30 950.503 8×104元,此外还包括实施成本...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军 陶华旸 李文杰 任珺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全球碳循环、碳储存和气候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基于2000–2010年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监测资料,采用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较大,河西走廊草地植被覆盖度较低,甘南高原草地覆盖度较高,说明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存在极重度和重度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可以用于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格局,为退化草地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元村 王秀红 岳耀杰
本文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依据,以黄土高原正宁县为案例区,开展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类型与生态系统间有良好耦合关系,是进行土地生态评价,构建区域合理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依据。文章最后以构建正宁县土地合理生态系统结构与发挥生态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了该县生态建设战略和对策措施,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彬如 李全新
[目的]耕地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农民和地方政府是耕地保护的两个利益主体。为提高耕地保护效果,需要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分别确立不同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以西北的甘肃省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依据,分别确立农民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机会成本法等核算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结果] 2015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之和为117. 36万元/hm~2,结合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确定甘肃省农民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12. 82万元/hm~2。测算出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5. 51万元/hm~2,以此确定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 76万元/hm~2。[结论]耕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社会价值是其GDP的6. 11倍,地方政府应加大耕地保护方面的支出。研究结果为甘肃省政府出台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西北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起鹏 王倩 张春花 卓玛兰草
草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规律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玛曲草地覆盖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0年,草地覆盖度整体呈减小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草地植被普遍存在退化趋势,低覆盖草地植被只局部有修复现象,出现稳定存在趋势。(2)玛曲草地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有:光、热、水等自然因子,超载放牧以及社会经济因子。水热不匹配增加了草地蒸散量,影响了植被的生长,进而影响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鼠虫害对牧草和土壤的结构产生影响,致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降低了草地生产力;非法采...
关键词:
玛曲草地 植被覆盖度 驱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辛晓睿 曾刚 滕堂伟 程进
波特的钻石模型已成为区域竞争力培育的有力工具,但对于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而言,钻石模型的适应性尚待检验。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以传统畜牧业和新兴旅游业为对象,论证产业发展过程中钻石模型各因子条件不足,该类区域使用钻石模型培育产业竞争力会失灵。在分析玛曲县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后,指出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等多因素叠加的区域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应该充分重视文化保护、生态产业衍生、政府链结与高端市场定位。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钻石模型 玛曲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吴香炼
牧区内生制度对高原草原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多样性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牧区内生制度的供给、结构和维护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游牧民族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培养了他们合作的行为倾向,而丰富的放牧经验培养了牧民的智慧,二者结合产生了有利于草原发展的内生制度。内生制度规定了社区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占有、使用和管理,廉价的信息流通是设计良好的制度得以存续的根本。
关键词:
内生制度 草地管理 社区 牧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其文
生态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研究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和支撑性研究,对建立高效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国内在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很少专门研究补偿对象的选择问题,这种不考虑空间异质性对整个补偿区域实施统一的标准补偿势必会影响到补偿的效率。有鉴于此,基于补偿资金效率考虑,构建以土地所有者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土地所有者的参与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受损风险为参数的空间选择模型,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为例,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州划为五大等级补偿区:优先补偿区、次级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临界补偿区和潜在补偿区或可能补偿区。对各级补偿区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
生态补偿对象 空间选择 甘南藏族自治州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炜 王玉芳 刘晓光
通过对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依据的比较分析,认为生态补偿应以成本补偿为主,并考虑森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分、林龄等自然属性来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区位和森林生态效益调整系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并对伊春林管局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市场决定理念下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城市规划区为例
气象干旱对甘肃省榆中县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
天然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甘肃省肃南县为例
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的方法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视角
国家生态屏障区PESREn系统协调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以甘南地区为例
高校野外台站服务本科实践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