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3)
- 2023(14383)
- 2022(12238)
- 2021(11084)
- 2020(9751)
- 2019(22152)
- 2018(21830)
- 2017(41662)
- 2016(22717)
- 2015(25559)
- 2014(25334)
- 2013(24938)
- 2012(22987)
- 2011(20503)
- 2010(20155)
- 2009(18759)
- 2008(18416)
- 2007(16249)
- 2006(13606)
- 2005(11615)
- 学科
- 济(94397)
- 经济(94283)
- 管理(65115)
- 业(65037)
- 企(52950)
- 企业(52950)
- 方法(51288)
- 数学(46163)
- 数学方法(45613)
- 财(27561)
- 农(24900)
- 中国(21631)
- 学(20796)
- 业经(18634)
- 贸(18422)
- 贸易(18419)
- 易(17927)
- 务(16977)
- 财务(16931)
- 农业(16925)
- 财务管理(16888)
- 企业财务(16037)
- 地方(15638)
- 制(15089)
- 技术(14224)
- 环境(13673)
- 和(13410)
- 融(13000)
- 金融(12997)
- 理论(12947)
- 机构
- 大学(329754)
- 学院(327857)
- 济(133305)
- 经济(130843)
- 管理(129366)
- 理学(113796)
- 理学院(112574)
- 管理学(110451)
- 管理学院(109887)
- 研究(106597)
- 中国(78487)
- 科学(69293)
- 京(67461)
- 农(63639)
- 财(59554)
- 业大(55900)
- 所(54302)
- 农业(50973)
- 中心(50517)
- 研究所(50154)
- 财经(49136)
- 江(46609)
- 经(44864)
- 经济学(41608)
- 北京(41274)
- 范(39905)
- 师范(39312)
- 经济学院(38091)
- 院(38042)
- 财经大学(36841)
- 基金
- 项目(233498)
- 科学(183466)
- 基金(172721)
- 研究(159502)
- 家(154756)
- 国家(153270)
- 科学基金(130896)
- 社会(102571)
- 社会科(97430)
- 社会科学(97399)
- 基金项目(91816)
- 省(90709)
- 自然(89099)
- 自然科(87107)
- 自然科学(87076)
- 自然科学基金(85550)
- 划(77547)
- 教育(73759)
- 资助(71230)
- 编号(61508)
- 重点(52963)
- 部(51670)
- 发(48597)
- 创(48532)
- 成果(47827)
- 科研(46521)
- 计划(45679)
- 创新(45524)
- 教育部(43876)
- 国家社会(43362)
- 期刊
- 济(130928)
- 经济(130928)
- 研究(83497)
- 学报(60768)
- 农(55450)
- 中国(54239)
- 科学(53118)
- 财(46919)
- 大学(44684)
- 管理(43662)
- 学学(42919)
- 农业(37492)
- 技术(27287)
- 教育(24876)
- 融(24646)
- 金融(24646)
- 财经(23965)
- 经济研究(21927)
- 业经(21609)
- 业(20910)
- 经(20437)
- 统计(18322)
- 问题(17936)
- 版(17797)
- 策(16652)
- 技术经济(16356)
- 业大(15851)
- 科技(15762)
- 决策(14916)
- 商业(14857)
共检索到450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秦昌胜 武延琴 李芙凝 周雪 唐增
草地流转有利于优化草地资源配置和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实证分析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对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青海和甘肃两省牧区的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分析了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草地规模和收入水平下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效应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1)草地转入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收入,草地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2)草地转入对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6 576元,可促使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提高47.25%;草地转出对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处理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草地转入对较大规模和高收入水平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更大,低收入和草地面积较小的牧户无法从草地流转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可能扩大牧民收入差距。据此提出,应当发挥草地流转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制度在草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草地流转中租金的确定机制,保护低收入牧户在草地流转中的利益,提高草地流转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成章 王小鹏 周伟 高福元 黄勇 王兴国
农户家庭收入结构转型效益的研究对于揭示政策影响下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的内在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从不同退牧还草模式的角度,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数据采集方法与分位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家庭收入结构的转型效益。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方式与收入转型需求错位,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家庭收益普遍降低,补偿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受农牧民家庭经济特征影响,各种收入来源对农牧民家庭的收入效益贡献不一;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的地区差异,以及当地传统生产生活习惯与退牧还草政策的影响,各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家庭收入结构转型效益存在差异。退牧还草生态工程体系缺乏完善,尤其替代生计补偿缺乏针对性,有碍于农牧民家庭收入结构的有效转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桂丽 孙前路 刘天平 杨文凤
土地权益和社会保障被认为是农民的两大核心利益。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情况及流转行为对农牧民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范的土地流转行为能够促进农牧民养老方式由家庭走向社会。即土地流转对象越正规、流转期限越长、土地流转方式越主动、流转关系越规范、土地流转后收入增加越多、对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了解越多,农牧民越偏好非家庭养老方式。因而,欠发达地区需要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促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牧民非农收入,弱化土地保障功能;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引导农牧民转变家庭养老观念,逐步实现养老社会化。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养老偏好 农牧民 西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雪 董芮彤 秦昌胜 唐增 王丽佳 张岩
联户经营是青藏高原常见的经营方式,通过联户可以节约劳动力。但该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是继续留滞牧区成为闲置劳动力,还是向非农部门转移,并通过非农就业提高牧民收入?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甘肃和青海牧区357户牧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回归和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联户经营对牧户非农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联户经营可有效促进牧户非农就业,并通过增加牧民非农收入显著提高家庭收入水平(P <0.01),但作为一种自发组织存在,联户经营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建议,应加强优化牧民合作组织行为,正规化牧民合作组织,提升规模效益;推动牧区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适宜非农工作岗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慧玲 孔荣
本文从收入增长效应视角阐释了正规借贷影响农户家庭消费的机理,基于山东省622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农户参与正规借贷的影响因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测算了正规借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影响效应,比较了影响效应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下的组群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增长效应视角下正规借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亲友供职于信用社或银行、家庭资产、对正规借贷的了解情况、未来三年融资需求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正规借贷;正规借贷会促使农户家庭总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分别显著提升82.1%、164.3%和71.1%,对生产性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活性消费的促进作用。组群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年龄段与受教育程度的户主,正规借贷对户主年龄处于45~55岁、户主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此外,农户获取正规借贷后通过增加收入进而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得以验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悦 周侃 湛东升 张海峰 洪辉
从居民主观感知视角的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是精准提升农牧区宜居水平、增进农牧民福祉的科学前提,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人地关系可持续调控具有重要价值。论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社会服务、政策支持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的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指标体系,基于877户农牧民家庭问卷调查刻画宜居性感知特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主体需求侧和客体供给侧定量测度宜居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农牧民对宜居性基本满意,且牧民家庭满意度高于农民家庭,各要素满意度呈政策支持、环卫设施、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依次递减。(2)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受交通出行、公共服务与家庭特征等主客体因素综合影响。家庭健康状况和民族属性主体因素对宜居性感知呈显著影响。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两大客体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宜居性感知,且交通出行通过中介变量公共服务间接影响宜居性感知。(3)公共服务和交通出行对农牧民家庭宜居性感知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民家庭主要受饮用水供应设施、快递物流服务和基础教育服务影响,牧民家庭则对快递物流服务、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基础医疗服务、饮用水供应设施、通讯设施配置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精准优化农牧民宜居性感知体验、整治提升高原农牧区人居环境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恒彦 卫龙宝 郭延安
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揭示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农户社会资本可细分为12个维度,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有8个维度即认同感、资源网络、互惠、关系满意度、冲突处理、网络密度、关系延续性和网络邻近性等会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并且,资源网络和关系延续性会作为中介因子对其他维度影响农户收入的过程产生中介作用。资源网络对关系满意度影响农户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认同感影响农户收入则只是部分中介;关系延续性则对认同感、互惠、网络邻近性、网络密度和冲突处理等影响农户收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两个变量的中介作用可同时起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户收入 影响 中介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雯雯 于法稳
随着中国耕地市场的逐步完善,耕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通过耕地流转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途径和工作机会。因此,通过分析农民对耕地流转产生的经济行为研究,来判断其是否对家庭收入存在正向影响。利用全国1500个样本农户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耕地流转面积为依托来测度农地流转对家庭总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耕地流转面积对非农收入和基于土地的收入都有促进作用,进而有利于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关键词:
耕地流转 农户 家庭总收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锋 张永辉 霍学喜
本文以农户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结构调整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其中,粮食种植收入比重的增加通过减少家庭在其他高附加值产业的获利机会而减少农民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而提高农民收入,劳动力比重的提高也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与增加生产性资产相比,扩大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该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非农收入的总量和比重;充分利用各地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鼓励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户家庭生产性资产的集聚;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提高农业的市场...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结构调整 农业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楠 张帅华
金融素养有助于居民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质,基于良好的金融态度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全国范围内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西部地区居民相比其他地区居民从金融素养提升中获得的收益更高,为提高居民收入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收入 工具变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关键词:
土地流转决策 农村收入差距 家庭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王济民 谢双红
本文在提出研究框架并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运用模型深入研究了牧民对草地保护和建设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仍以牧业收入为主;②牧民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关系很大;③牧民文化程度对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地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涵义:①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②积极推进与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关的基本制度的落实;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④应更加关注牧区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北方牧区 保护草地 牧户层次 因素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继红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文芳 孟梅 唐洪松 李静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随着"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牧草地流转也逐渐普遍,因此对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牧草地合理利用、牧民增收以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新疆福海县156户牧民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牧民牧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牧民年龄、流转意愿和牧民对当前牲畜价格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子女数、养殖牲畜头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和现有牧草地面积对牧草地转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牧民年龄、现有牧草地面积和牧民对当前牲畜价格满意度对牧草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子女数和牧民对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居民家庭能源消费时空差异性研究——基于居民家庭收入、区域气候差异与碳减排相关性分析
健康冲击、劳动参与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京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储蓄分析与预测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加入心理因素的城乡比较分析
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
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
数字能力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效应的分析
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
商业保险对中国中老年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基于PSM方法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