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2)
2023(7868)
2022(6496)
2021(5945)
2020(4981)
2019(10852)
2018(10533)
2017(18717)
2016(10779)
2015(11867)
2014(11494)
2013(11194)
2012(10281)
2011(9160)
2010(8877)
2009(8032)
2008(7870)
2007(6775)
2006(5831)
2005(4916)
作者
(35748)
(30128)
(29843)
(27987)
(18919)
(14801)
(13363)
(11940)
(11479)
(10522)
(10459)
(10202)
(9917)
(9571)
(9521)
(9346)
(9005)
(8852)
(8640)
(8615)
(7935)
(7339)
(7248)
(6734)
(6712)
(6710)
(6605)
(6574)
(6265)
(6240)
学科
(35371)
经济(35329)
管理(28907)
(28380)
(22135)
企业(22135)
方法(16749)
数学(14701)
数学方法(14564)
(12886)
(11997)
(10054)
中国(9884)
业经(8598)
农业(8139)
(8101)
贸易(8099)
(7889)
技术(7633)
(6946)
环境(6614)
(6562)
财务(6535)
财务管理(6528)
企业财务(6191)
(6178)
银行(6111)
地方(5818)
(5748)
理论(5604)
机构
学院(151603)
大学(150557)
研究(56162)
管理(54616)
(54478)
经济(53330)
理学(47880)
理学院(47301)
管理学(46204)
管理学院(45985)
(43932)
科学(41513)
中国(40259)
农业(35515)
业大(34767)
(32389)
(31148)
研究所(29301)
中心(25305)
农业大学(23855)
(23315)
(22518)
(20681)
(20553)
北京(19819)
(19455)
财经(19111)
技术(19095)
(18461)
科学院(18347)
基金
项目(115570)
科学(87768)
基金(82525)
(78355)
国家(77730)
研究(72555)
科学基金(63430)
(46664)
自然(45596)
基金项目(44624)
社会(44513)
自然科(44491)
自然科学(44468)
自然科学基金(43711)
社会科(42151)
社会科学(42141)
(40271)
教育(33112)
资助(32856)
重点(27150)
编号(26552)
计划(26371)
科技(25025)
(24622)
(24234)
(24033)
科研(23305)
创新(23141)
(22376)
(20953)
期刊
(52435)
经济(52435)
学报(40811)
(38377)
研究(35065)
科学(32321)
中国(30597)
大学(28610)
学学(27800)
农业(26099)
(17535)
管理(17476)
(14997)
业大(13024)
教育(12882)
技术(11445)
农业大学(10754)
(10497)
(10466)
金融(10466)
科技(9936)
业经(9650)
林业(9511)
经济研究(8941)
财经(8747)
资源(8411)
自然(7490)
(7478)
问题(7245)
中国农业(7178)
共检索到210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樊星  蔡捡  刘金平  伍德  宗人旭  
以不同优势种的6个草地植物群落中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为材料,通过测定基株、母株、无性系3个等级的构件数量性状及生物量结构,分析鹅绒委陵菜在不同群落中的空间拓展及生物量分配差异,探讨其应对草地群落组成差异的生长策略。结果表明,1)群落组成对母株根系有极显著影响(P<0.01),6个群落中母株根长和根数均显著下降(P<0.05),基株的子株数及子株根长也显著降低,但子株根数未受显著影响。2)群落组成对无性系匍匐茎茎长、茎直径及间隔子长有显著影响(P<0.05),群落中鹅绒委陵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天燕  贾碧莹  胡云龙  杨秋  毛伟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剧烈且植被生长依赖于地下水分补给,因此植被地下部分的生长受限于地下水位埋深的高低。为探明植被地下部分(根系生物量)与生长环境因子(土壤养分和pH)及其相互关系受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在科尔沁沙质草地进行了地下水位埋深梯度倍数递增(0.5、1.0和2.0 m)控制试验。结果表明:1)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控制试验中土壤全氮、全磷和pH均随年际变化而上升,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总体上均随地下水位埋深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而pH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上升,但变化差异不显著。2)根系生物量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深度中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3)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与根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H与根系生物量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本研究证明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梯度处理对不同的土壤养分类型影响不一,但科尔沁沙质草地地下水位埋深会加快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丧失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宝音陶格涛  刘美玲  
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后17年的群落生物量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耕翻处理后地上生物量增长与恢复年限呈单峰型曲线,且在演替的前期和中期,群落生产力与降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物量的高低主要受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群落地上生物量组成中禾本科占主导地位,藜科、菊科和蔷薇科在恢复前期和中后期比例增加,且与禾本科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从生活型组成来看,根茎禾草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0%以上,群落初级生产力及其年度动态与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2个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就群落生物量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组成来看,中旱生、旱生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群落地上生物量与中旱生植物、旱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培栋   张良键   张晓亮   李鸣   张陈洁   王忠  
为研究江西省草地资源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文在赣北山区鄱阳湖流域设置了61个2 m×2 m的草地群落样地,包含废弃农田、山坡草地和杂草地三种样地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样地之间物种组成差异,并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分别探究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本区域内草地植物41科93属111种。草地植物群落组成相对简单,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明显;2)三种样地的土壤总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山坡草地土壤总碳和土壤总氮含量较低,而废弃农田土壤总磷含量较高;3)植物物种和群落两个水平上,三种样地的植物C、N、P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废弃农田样地植物N含量较低,P含量较高;而山坡草地植物C含量较高、P含量较低;4)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是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本研究对江西北部草地资源状况进行调查,为该区域草地资源保护及恢复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对湖南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其生物量具有以下特点: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133.6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36.7、1624.7、1400.8和171.4kg/hm2,分别占其坡地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的20.9%、24.1%、50.6%和4.4%.2)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占乔木总生物量、灌木总生物量和草本总生物量的80.2%和19.8%,52.4%和47.6%,43.6%和56.4%.3)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在不同立地条件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只在下坡存在;中...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欣雨  朱泽群  袁雅欣  姬文翔  宋岑雨  陆洪伟  赵茜蕾  卞庆瑶  孙子墨  宜树华  孙义  
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是多年生蔷薇科草本植物,在黄河源区分布较为广泛,是青藏高原主要的野生经济植物之一。目前鲜有在区域尺度上刻画鹅绒委陵菜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没有适宜的大范围开展高精度观测方法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路径规划和信息提取系统(Frag MAP)于2018–2020年在黄河源区获取了> 3 000个观测样本(航拍照片)。基于高分辨率(0.55 mm)航拍照片,人工识别鹅绒委陵菜出现与否作为基础数据(即0, 1型数据集),利用BIOMOD物种分布集成预测平台,结合气候、地形、土壤3类环境数据预测黄河源区鹅绒委陵菜的分布特征,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模拟2050年和2070年源区内鹅绒委陵菜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组合物种分布模型能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较好地模拟黄河源区鹅绒委陵菜的空间分布特征。2)鹅绒委陵菜在黄河源区的潜在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南部,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为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3)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黄河源区鹅绒委陵菜极适宜生境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在区域尺度上刻画了鹅绒委陵菜分布特征,为高寒草地经济作物的合理管理与利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以及黄河源区生态恢复和高寒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静  左李娜  程军回  刘耘华  盛建东  赵红梅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对其的记录信息,在ArcGIS软件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用生物区划法计算新疆草地优势种地理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在物种、功能群和分类水平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本研究所涉及的169种优势种植物,按地理分布范围可分为窄布种(0.15万~5.4万km~2)]、中等分布种(5.5万~13.9万km~2)、广布种(14.1万~30.8万km~2)]和极广布种(31.5万~96万km~2)] 4类。其中,窄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各包括42个优势种,而中等分布种有43个优势种。2)在科水平上,窄布种和中等分布种主要由菊科植物组成,而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禾本科植物组成。3)在光合途径和生活型方面,窄布种、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均由C4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在生态型方面,窄布种主要由中生植物组成,而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旱生植物组成。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阎尚博  钱永强  张艳  闫丽  董丽  
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观赏价值,是我国华北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乡土植物。本研究以绢毛匍匐委陵菜(P.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匍匐委陵菜(P. reptans)、匍枝委陵菜(P. flagellaris)和鹅绒委陵菜(P. anserin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4种委陵菜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为这类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设置田间持水量(FC)为25%、50%和75%3个水分梯度,在试验第15天测定其生长及生理指标。4种委陵菜在75%FC和50%FC处理均长势良好。匍枝委陵菜50%FC处理长势最好,75%FC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25%FC处理下,绢毛匍匐委陵菜长势良好;鹅绒委陵菜总生物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匍匐委陵菜和匍枝委陵菜株高降低,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加。结果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因较强的水分维持能力在各处理下长势良好;水分亏缺下,匍枝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及匍匐委陵菜均通过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缓解水分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峰  沙志鹏  关法春  张宇阳  段晶  
为探索移栽措施对"一江两河"地区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草地生物量、功能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影响,以"一江两河"地区达孜县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开展苜蓿与草木樨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显著提高了草地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处理间差异显著(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丽霞  *田赟  刘新月  张克斌  
【目的】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是维持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放牧方式下植物功能群组成与结构的研究,深入了解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的构建、分布和环境适应机制,为草地生态系统群落演替方向的预测和永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家庭牧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禁牧、休牧和常牧样地中草地植被的物种、株数、高度、密度和生物量进行观测,并采用植物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功能群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放牧样地的群落特征、功能群的物种组成和综合优势比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区内共记录物种35种,隶属于11个科,5种生活型,3种水分生态型。其中,菊科物种最多,占25.7%,禾本科占20%。常牧样地中寸草苔的重要值最高,而禁牧样地中羊草的重要值最高。休牧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禁牧和常牧样地。从植物生活型功能群来看,一、二年生草本功能群在常牧样地的综合优势比显著高于休牧和禁牧样地,而多年生丛生禾草功能群在常牧样地的综合优势比较低。从水分生态型功能群来看,本研究中植被类型以旱生植物为主,其综合优势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中生植物功能群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研究区草地群落中多年生根茎禾草功能群的物种均为中生植物,而一、二年生草本功能群的物种多为旱生植物。与长期禁牧相比,休牧显著提高了草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促使多年生禾草和中生植物功能群逐渐取代一、二年生草本和旱生植物功能群。因此,科学的休牧制度有助于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健  刘国彬  
对黄土丘陵区3个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植被群落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样方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植物群落的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植物种群相似系数。调查共记录植物82种,隶属32个科;其中,乔木植物5科,6种;灌木植物8科,11种。经过20 a左右的植被恢复重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的植被群落均呈现良好演替趋势;人工植被柠条灌丛和刺槐林恢复模式对沟谷地草本层盖度和群落枯落物盖度及生物量方面作用效果较好;而天然草地对沟谷地草本层生物量方面作用效果较好;沟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人工植被恢复模式效果优于自然恢复,而且人工柠条灌丛植被恢复模式优于人工刺槐林植被恢复模式。柠条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钟永德  王怀采  黄家兰  
在湖南省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选取6个游憩点进行植被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调查,其中包括4条游径、1个烧烤场和1处游客休息地。结果表明:游憩活动会对生态旅游区植被的群落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同一水平距离带上,活地被物层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出现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的规律;草本层植被的生物量(x)与其盖度(y)正相关,并可用经验方程y=5.0392x+8.8824来表示。图1表3参14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芳草  董全民  冯斌  刘玉祯  俞旸  杨晓霞  张春平  曹铨  刘文亭  
放牧是草地利用与管理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放牧方式对草地优势物种存在不同的影响。探究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地植物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关系,对研究草地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依托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在中度放牧压力下,设置了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藏羊1:2混牧、牦牛藏羊1:4混牧、牦牛藏羊1:6混牧以及不放牧处理,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营养枝与生殖枝的高度、数量、重量及权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高度、数量和重量的相关指标变化中,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植株总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牦牛与藏羊1:4混牧的植株数据总体低于其他处理;2)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指数,牦牛与藏羊1:4混牧是除不放牧外时最低的,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权衡指数倾向于营养枝,牦牛单牧、藏羊单牧和牦牛藏羊1:2混牧处理的权衡指数倾向于生殖枝,不放牧和牦牛与藏羊1:4混牧时营养枝与生殖枝之间协同生长。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牦牛与藏羊1:4的家畜组合是较为不利于草地健康的放牧方式。本研究提出有利于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放牧利用调控方式,为高寒草甸草原合理利用和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彤   段媛媛   李捷   李婕娜   王小正   郭正刚  
光伏电站建设时受损植物和土壤性质恢复是光伏电站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陕西省靖边县建成的“伊当湾100 MW光伏电站”为试验区,分析了光伏建设及其不同光伏阵列类型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植物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板间和未干扰区(CK)没有显著差异,但植物群落的盖度、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板下显著低于未干扰区(P<0.05);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在板下显著提高(P<0.05),板间土壤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盖度、地上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表现为平单轴跟踪光伏阵列板下显著高于固定可调光伏阵列(P<0.05),而两类光伏阵列的板间表现无显著差异。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平单轴跟踪光伏阵列板下显著高于固定可调跟踪光伏阵列板下(P<0.05),但两类阵列在板间的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植物群落恢复状况和土壤质量恢复综合评价均表现为板间高于板下。综上,光伏阵列的板下和板间应该依照恢复程度的不同分类施策,平单轴跟踪光伏阵列更有利于荒漠草地的生态恢复。本研究为荒漠草地光伏电站建设中光伏阵列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雷隆举  赵锦梅  张雪  徐长林  刘垠霖  
为明晰不同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结构,以祁连山东段高山灌丛及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对6种不同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以及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计有草本植物22科55属91种,灌丛植物3科4属6种;不同灌丛植物群落密度、盖度、物种数等特征有显著差异(P 0.05)。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间无显著差异(P> 0.05),地下生物量表现为阳坡柳(Salix)灌丛草地阴坡杜鹃灌丛,地下生物量阳坡柳灌丛<0.05)。不同植物群落灌丛地上生物量均随着灌丛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线性关系。可见,研究区不同植物群落受气候、环境的以及物种分布的共同影响,从而形成差异显著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结构。该结果为祁连山东段高寒灌丛草地群落生产力估测以及植被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