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0)
- 2023(9873)
- 2022(7776)
- 2021(7035)
- 2020(5862)
- 2019(12909)
- 2018(13105)
- 2017(24303)
- 2016(14129)
- 2015(15459)
- 2014(15726)
- 2013(14954)
- 2012(14192)
- 2011(12590)
- 2010(12899)
- 2009(11864)
- 2008(11888)
- 2007(10714)
- 2006(9755)
- 2005(8909)
- 学科
- 济(53485)
- 经济(53409)
- 管理(34497)
- 业(31836)
- 企(24972)
- 企业(24972)
- 方法(19025)
- 学(17739)
- 农(17220)
- 中国(17160)
- 数学(15335)
- 数学方法(15090)
- 业经(13505)
- 制(13011)
- 财(12422)
- 地方(12323)
- 体(11658)
- 农业(11296)
- 理论(10001)
- 融(9585)
- 金融(9577)
- 银(9372)
- 银行(9308)
- 行(8990)
- 产业(8734)
- 发(8453)
- 和(8272)
- 贸(7940)
- 贸易(7933)
- 体制(7876)
- 机构
- 大学(204951)
- 学院(202319)
- 研究(78912)
- 济(74451)
- 经济(72698)
- 管理(68330)
- 理学(58404)
- 理学院(57512)
- 中国(56197)
- 管理学(56031)
- 管理学院(55687)
- 科学(53371)
- 农(46098)
- 京(45883)
- 所(42672)
- 研究所(39422)
- 农业(36673)
- 业大(36614)
- 财(35102)
- 中心(34043)
- 江(32928)
- 范(30100)
- 师范(29635)
- 院(28927)
- 北京(28471)
- 财经(27703)
- 州(25619)
- 省(25453)
- 经(25133)
- 师范大学(24051)
- 基金
- 项目(139985)
- 科学(108760)
- 基金(100751)
- 研究(96387)
- 家(92183)
- 国家(91514)
- 科学基金(75590)
- 社会(59646)
- 社会科(56350)
- 社会科学(56336)
- 省(55066)
- 基金项目(53113)
- 自然(50678)
- 自然科(49478)
- 自然科学(49455)
- 自然科学基金(48527)
- 划(47553)
- 教育(44310)
- 资助(40355)
- 编号(37607)
- 重点(33093)
- 成果(32099)
- 发(30726)
- 部(30009)
- 创(28279)
- 课题(28087)
- 计划(27784)
- 科研(26760)
- 创新(26703)
- 国家社会(25330)
共检索到306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甘露 尹淑霞
为给草地早熟禾及其空间诱变矮化突变体的生理、抗性及分子研究提供基础,对草地早熟禾野生型及矮化变异株系叶片的外观形态、表面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2个矮化突变株系叶片均明显增宽、厚度减小;上表皮细胞的长宽比明显减少;同时,矮化突变株系的叶片气孔密度增大,单个气孔面积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矮化株系叶片宽度增加可能是因为细胞数目的增加和表皮细胞的增宽。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甘露 苏浩天 凌欣闻 尹淑霞
锈病是草坪草的重要病害,且病原菌种类多,鉴定困难。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野生型和矮化突变材料中的感病株系为对象,通过观察锈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ITS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其中ITS序列的同源比对分析和β-tubulin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种与小麦禾柄锈菌的同源关系接近,所以初步认定该菌株属于禾柄锈菌,这是国内对禾柄锈菌引起草地早熟禾锈病的首次报道。同时,我们对病原菌诱导后草地早熟禾PR1L、NPR1L基因的表达变化和PRs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发现PR1L、NPR1L基因在病菌诱导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杨华 祁志云 袁亮 柯剑鸿 张亚勤
利用航空诱变处理糯玉米自交系S147,获得矮秆突变体,并对其株高、叶片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矮秆突变在整个生育期的不同发育阶段与对照的株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并且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株高的差异逐渐加大;航空诱变还影响突变体叶片的发育进程,但成株期总叶片数保持不变。
关键词:
玉米 空间诱变 株高 叶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蕾 孙振元 郭燕 佟一超 李银凤 彭镇华
将"神舟"三号(SZ 3)飞船搭载的草地早熟禾品种纳苏干种子地面种植后,根据形态变化进行初步筛选,并通过分株扩繁出突变株系PM1、PM2和PM3。对这三个草地早熟禾突变株系的叶片解剖结构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三个变异株系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加使叶片宽度明显增加;叶肉细胞平均直径降低使叶片厚度减少;PM2、PM3株系叶片泡状细胞的增多,改变了叶片的形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CK有11条,迁移率为4 63%~47 22%;PM1有21条谱带,迁移率为2 78%~68 52%;PM2有18条谱带,迁移率为2 78%~67 59%;PM3有20条谱带,迁移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苗苗 谢明芳 白邦琴 眭顺照 马婧
为确定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Lolium perenne ‘Accent’)和高羊茅‘赤道’(Festuca arundinacea ‘Equator’)种子的最佳条件,获得性状稳定的突变材料和后代。利用不同浓度EMS在不同时间下诱变两个草坪草种,根据半致死浓度确定诱变组合。通过形态学、SCoT分子标记和生理指标测定筛选M_1和M_2代突变苗。结果表明:使用0.8%EMS溶液处理两个草坪草种36 h后播种,发芽率接近50%,诱变效果最佳。以该参数大规模诱变后,M_1代两个草坪草种诱变株移栽成活933株,再经短期干旱胁迫,共筛选出18株耐旱单株。对M_2代诱变株形态学分析发现,有叶面狭窄型和根长增长型两种突变类型。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验证M_2代诱变株发现,筛选的5条SCoT标记引物对20份草坪草样品扩增后,多态性比率为84.09%。其中SCoT-35引物扩增产物条带最为清晰稳定,诱变株与野生型差异明显。M2代三叶期变异单株经干旱、高温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最终得到两株多年生黑麦草耐旱突变体A5和A8,1株高羊茅耐旱突变体B9;两株多年生黑麦草耐热突变体A8和B9,1株高羊茅耐旱耐热突变体B9。本研究结果为草坪草抗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帮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萍 李飞 颜谦
【目的】定向选择马铃薯抗寒突变体。【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结合添加L-羟脯氨酸(L-Hyp)培养筛选,定向选择抗寒突变体。【结果】诱变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的最佳EMS浓度是0.8%,处理时间4 h;L-Hyp最佳浓度为0.5%。经检测诱变后代再生苗脯氨酸含量明显高出对照,而电解质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结论】用EMS诱变处理马铃薯愈伤组织可获得抗寒突变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梁志强 宋武林 黄健 马平 有賀佑勝
坛紫菜叶状体经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少量色素体颜色发生变异的细胞,它们呈点状无规则地镶嵌在野生型细胞中。培养3周后,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并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 其颜色呈桔红、桔黄、浅黄褐、浅红、紫红、紫褐、黄绿、绿色等。在辐射剂量0-1 100 Gy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的出现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辐射剂量增至1400 Gy时,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说明1 100 Gy是合适的辐射剂量。在同一个叶状体的不同部位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从基部到稍部,随着部位的上移而逐渐增加。用酶解法把含色素变异细胞的叶状体细胞单个分离出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照斌 宁俊 吕建洲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经不同浓度S3007(0,8,15,25mg·L-1)处理的3a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气孔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3007处理后的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气孔密度越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密度比CK减小10%~20%。不同浓度S3007处理的早熟禾叶片气孔开度不同程度减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小,比CK减小20%~35%。分析认为,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减小,使气孔蒸腾阻力增加,有利于降低叶片水分散失,提高叶片含水量,增强草坪草的抗旱能力。
关键词:
S3307 草地早熟禾 气孔 扫描电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孝波 谢佳 张晓琼 田维江 何沛龙 刘思岑 何光华 钟秉强 桑贤春
【目的】对一个水稻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进行鉴定与基因定位,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剑叶形态发育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库中筛选到一个隐性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命名为dcfl1(dwarf and curled flag leaf 1)。田间小区种植,全生育期内观察dcfl1和野生型的株型变化。苗期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鞘内表皮细胞大小;孕穗期和抽穗期利用石蜡切片观察剑叶基部形态;开花期测定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绿素含量;成熟期考查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
关键词:
水稻 矮化 剑叶卷曲 遗传分析 精细定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秋强 于曙光 柯兰兰 潘大仁
以水稻品种明恢86和明恢86转基因水稻正常叶植株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叶片横截面组织结构的观察发现,单位面积突变体外卷叶片的上表皮泡状细胞数量增加,推测外卷是由于泡状细胞数量增加引起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卷叶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外源基因在卷叶突变体中为单拷贝,并且外源基因与卷叶性状共分离,说明卷叶性状是T-DNA插入引起的.T-DNA插入位点分析结果显示插入位点位于水稻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非基因区,是一个新的与水稻卷叶相关的突变位点.
关键词:
卷叶突变体 泡状细胞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志勇 蒲志刚 王平 向跃武 蔡平钟 张志雄
将航天诱变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定,以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定的籼型水稻9311基因组序列为对照,利用SOAPsnp、SOAPindel和SOAPsv软件对序列进行SNP、InDel和SV等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型中出现SNPs 348966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2 298个,结构变异9962个;突变体材料中出现SNPs 452173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6 977个,结构变异10336个。分析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的诱变作用基本上平均分布,它与各对染色体的大小呈正相关。突变体中发生的诱变类型是SNPs>InDel>SV,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中单碱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艳 江玲 沈贝贝 冯志明 王新华 万建民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无休眠粳稻品种‘南粳35’,对M2代5 238个单株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和发芽势筛选,并对发芽势和表型与‘南粳35’具有明显差异的材料在M3和M4代进行表型验证和分子标记验证。通过表型验证获得4个休眠性增强的突变体,7 d发芽率约50%~70%,比野生型‘南粳35’的7 d发芽率低30%~50%。获得抽穗期延迟突变体2个,分别在播种(130±1)d和(135±2)d开始抽穗,比‘南粳35’迟抽穗约30和35 d。获得株高突变体1个,其株高为(77.3±2.41)cm,比‘南粳35’矮约25 cm。获得穗顶端退化突变体1个,成熟后其穗长与南粳35穗长差异极显著。获得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开 陈宇峰 封昱均 唐瑭 杨超 华夏 张冬平 陈云 吕冰
【目的】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武运粳8号”水稻的M2和M3代根系突变后代多样性和群体变异情况为切入点,归纳水稻根系性状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以期强化根系发育对植株表型和作物产量影响的认知,为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武运粳8号水稻品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EMS诱变水稻突变株系7 d龄幼苗根系表型及其形态指标、成株表型及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另对14个突变株系及其野生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多维偏好分析。【结果】突变株系之间在苗期根系性状、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群体变异较丰富,其中单株产量和幼苗总根尖数变异系数均大于20%;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突变株系的单株产量主要与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粒数、百粒重以及幼苗根平均直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突变株系分为5类,类Ⅰ包含W8与RM6等5个株系,类Ⅱ为RM4和RM9共2个株系,类Ⅲ包含RM1等5个株系,而RM3和RM13各成一类;最后,通过多维偏好分析筛选出6份相对理想的育种与试验材料。【结论】EMS诱变对水稻株高、穗长、粒长、百粒重、幼苗总根长和总根尖数等性状都有较好的正向诱导效果。此外,从幼苗根系表型更为粗短的材料中选育后期高产水稻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玮 于澄宇 胡胜武
为了揭示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的黄化机理,通过田间统计、叶绿素测定和同工酶分析,初步研究了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L638-y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原始材料L638-g相比,黄化突变体L638-y的子叶宽度、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产量均减少,始花期推迟1 d,生育期减少1 d,说明叶片黄化突变对植株发育的进度影响较大;黄化突变体L638-y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锐减,说明突变影响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变;黄化突变体L638-y与原始材料L638-g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条带数目以及条带亮度均无明显差异。提示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黄化突变体 叶绿素 同工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