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9)
2023(5985)
2022(4427)
2021(3871)
2020(3149)
2019(6914)
2018(7200)
2017(13191)
2016(7474)
2015(8464)
2014(8776)
2013(8328)
2012(7248)
2011(6419)
2010(6504)
2009(6112)
2008(6058)
2007(5481)
2006(5060)
2005(4763)
作者
(23574)
(19705)
(19259)
(18644)
(12247)
(9576)
(8902)
(7934)
(7539)
(6895)
(6801)
(6723)
(6434)
(6258)
(6138)
(6002)
(5983)
(5733)
(5650)
(5617)
(4917)
(4901)
(4828)
(4512)
(4466)
(4426)
(4415)
(4313)
(4126)
(4006)
学科
(31058)
经济(31025)
管理(18495)
(18052)
(14158)
企业(14158)
方法(12384)
数学(10253)
中国(9994)
数学方法(9984)
(9706)
(8986)
业经(8052)
地方(6751)
农业(6704)
(6235)
(5967)
(5584)
理论(5502)
土地(5344)
(4996)
环境(4811)
发展(4701)
(4687)
(4456)
(4251)
产业(4246)
资源(4130)
教育(3980)
技术(3978)
机构
大学(108435)
学院(107829)
研究(39533)
管理(39391)
(39034)
经济(38016)
理学(33452)
理学院(33000)
管理学(32049)
管理学院(31894)
中国(29430)
科学(27373)
(24578)
(22730)
(20980)
研究所(19309)
业大(19061)
中心(17893)
农业(17851)
(17647)
(17429)
(15727)
北京(15573)
师范(15545)
(14570)
财经(13923)
(13615)
(13315)
(12544)
师范大学(12537)
基金
项目(74443)
科学(57853)
基金(52582)
研究(51967)
(47412)
国家(47037)
科学基金(39625)
社会(32087)
社会科(30338)
社会科学(30327)
(29707)
基金项目(27113)
自然(26169)
自然科(25528)
自然科学(25519)
(25203)
自然科学基金(25012)
教育(23454)
资助(21531)
编号(21124)
重点(17303)
成果(17023)
(16269)
(15389)
课题(15114)
计划(14612)
(14348)
科研(14156)
创新(13575)
国家社会(13517)
期刊
(44780)
经济(44780)
研究(29952)
中国(25508)
(20666)
学报(20408)
科学(18895)
大学(15039)
农业(14181)
学学(14070)
管理(13962)
(13660)
教育(13388)
技术(10200)
(8537)
(7997)
金融(7997)
业经(7404)
统计(7233)
资源(6914)
经济研究(6617)
(6415)
财经(6363)
(6217)
图书(6058)
问题(5940)
决策(5933)
技术经济(5672)
业大(5662)
(5534)
共检索到163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世魁   张宇豪   王冠聪  
针对当前草地健康与草地退化概念混淆不清、评价方法科学性不强、评价结果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辨析了草地健康和草地退化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构建了用于草地健康和草地退化评价的不同指标体系,解决了长期固化的两者定义和评价混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草地健康和草地退化的分步评价方法,可以从遥感和地面调查实现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精准评价,提出简明、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草地健康和草地退化判断标准。这有助于解决我国草地健康诊断、草地退化预警及退化草地修复的管理需求问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云飞  李猛  李少伟  邸迎伟  沈振西  张宪洲  余成群  严俊  席永士  武建双  
针对退化草地进行禁牧封育是现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科学地评估禁牧成效并探究其对气候的响应机制对于未来禁牧工程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藏那曲和阿里两地市2 413块禁牧地为对象,计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前(2000–2009年)和政策实施后(2010–2017年)禁牧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均值差(ΔMean_(NDVI))和趋势差(ΔTrend_(NDVI))来评价禁牧有效性,并结合两个时段内生长季温度和降水的均值差和趋势差探讨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禁牧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前后两个时段禁牧有效ΔMean_(NDVI)> 0和ΔTrend_(NDVI)> 0地块比例分别为67.3%和40.5%,禁牧出现负面影响,ΔMean_(NDV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博  
草地退化是在过牧、开垦等人为活动及不利自然因素影响下草地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的一种过程,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在讨论了草地退化指标及其等级划分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北方退化草地分布图。据此图计算,北方草地退化面积达137.77万km2,占该区草地总面积的50.24%,近15年来以每年1.9%的速度在扩大退化。为此提出了防治对策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道纬  卢文喜  夏丽华  吴正方  李建东  祝延成  
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草地退化、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现存的生态问题和急需开展的研究项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  韩建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赵英伟  谢花林  
本文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状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作了分析 ,并根据草地退化的形式、原因等划分为六个草地退化区域 ,针对各区域的退化草地特征 ,作者提出了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宏观对策 ,对实现我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淑英  那晓东  李雁  冯仲科  
为探讨资源型城市大庆市草地退化驱动机制,找出驱动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为科学保护现有草地资源和有效治理退化草地提供依据和参考.该文在定性描述大庆地区草地退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选取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并比较容易获取的数据作为变量,对大庆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程度,影响因子排序为:畜牧业产值>人口密度>油井个数>总人口>大牲畜存栏>人均居住面积>GDP>工业产值>盐碱、沙化.并且根据大庆地区1988—2001年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面积与驱动因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合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艳珍  王钊齐  杨悦  李建龙  张颖  章超斌  
为了实现大面积遥感定量评估蒙古高原草地退化状况,利用NDVI数据反演1982-2013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并以1982-1985年覆盖度作为基准数据,计算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草地退化指数。结果表明,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蒙古高原草地覆盖度分别达到14.60%和18.43%,呈上升趋势;1986-1999年显著(P<0.05)和极显著(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尹东  邓振镛  张秀云  李侠  
黄河在甘肃玛曲县境内形成了一个长433km“U”字形的第一弯,这里拥有大面积亚高山草甸类草场和沼泽湿地,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但是,近50年来黄河首曲草地生态逆向演替,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利用黄河首曲玛曲县草地与湿地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表明: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环境蠕变。玛曲县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明显趋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草地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梅玲  王玉琴  鲍根生  尹亚丽  刘生财  杨有武  杨铭  王宏生  
近年来,狼毒型退化草地在青海省境内分布广泛,对天然草地生产力及畜牧业发展危害严重。本研究通过采取不同的草地管理措施,包括自由放牧(对照)、禁牧(禁)、禁牧+防除狼毒(禁+防)、禁牧+刈割(禁+刈)、禁牧+防除狼毒+刈割(禁+防+刈)5种方式,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的草产量、草地群落多样性以及牧草品质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期探究对狼毒型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较有利的管理措施。所得结果如下:1)总的地上生物量在禁+防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禁+防处理条件下,此3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而粗灰分含量则在禁与禁+防处理条件下显著高于对照(P<0.05)。可见,若获得较高的草产量则禁+防处理最佳,而若要维持较高的群落多样性则宜采取禁+刈处理。该结果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的恢复以及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毒杂草的控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峰  李建龙  钱育蓉  杨齐  金国平  
草地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植被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草地退化、荒漠化治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适合于天山北坡典型草地植被覆盖度监测模型,便于对草地及时、快速的监测分析,研究利用新疆阜康市2008年9月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和相应的实测数据,分别探讨5种植被指数(NDVI、RVI、GNDVI、SA-VI和MSAVI)与植被覆盖度的线性和非线性(二次多项式、指数、对数以及幂函数)关系,以便获得最佳监测草地状况的植被指数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MSAVI和GNDVI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好(P<0.01),而NDVI和RVI较差;通过5种植被指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秀  仝川  张鲁  苗百岭  丁勇  张远鸣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对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范围内32个草地植物群落样点的样方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析,根据数量分析结果将研究区草地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3个不同等级。分析了单位面积草地地上生物量干重与退化等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划分草地不同退化等级的生物量判别指标值。利用2004年的TM遥感数据,结合同期地面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比较了不同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盖度的相关性,建立了研究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产模型,估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方晖  赵凌平  谭世图  魏楠  赵芙蓉  
[目的]比较灌草立体配置模式下3种不同生境的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根系相关参数的差异,探究灌草立体配置30年对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以及植物根系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位于黄土高原云雾山国家草原自然保护区种植30年的人工柠条和野山桃搭配灌丛带样地为研究对象,采集灌丛带内部、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不同土层的土样和植物根系,比较3种位置下土壤水分、养分含量和植物根系特征的差异,并分析了根长与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0~80 cm土层,灌丛带内部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在0~80 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丛带3个位置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同一土层,灌丛带内部的全氮、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均明显高于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在灌丛带内部、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3个位置,植物根系生物量呈减小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灌丛带内部、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0~15 cm土层的植物根系生物量分别占0~40 cm土层植物根系生物量的90.86%,90.79%,92.91%,说明植物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分布于0~15 cm土层。3个取样位置中,灌丛带内部植物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灌丛带植物根长与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0~80 cm土层碱解氮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黄土高原退化草地上进行灌草立体配置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蕊  李飞  王媛  马丽娜  桑潮  王力  郭瑞英  赵学勇  尚占环  
生物量碳密度是生态系统表征碳截存能力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为明晰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选取源区内3个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的退化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区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其碳密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地上生物量高于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生物量都低于天然草地和退化人工草地。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总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719.47、706.57和2 233.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周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的变化作了一个简略的总结性评论。第二部分指出草地管理存在的产权界定单一化、围栏范围扩大化、草地生态破碎化等问题,提出调整产权界定方式、慎用草地围栏方式、恢复草地村落共管等建议。第三部分指出草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补偿内容繁杂、补偿周期偏短、缺乏简明的监督评估对象等问题,提出按牧民调减的牲畜量补偿、重点补偿专业牧户、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等建议。第四部分指出我国草地监测尚未瞄准草地产权主体、尚未关注影响草地变化的因素和尚未发挥村社草地监测的作用等问题,提出开展牧区村社牲畜量监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监测、建立三位一体的草地监测队伍和草地监测披露制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