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0)
2023(11979)
2022(10706)
2021(10223)
2020(8709)
2019(20533)
2018(20675)
2017(39011)
2016(21795)
2015(24711)
2014(24740)
2013(24563)
2012(22486)
2011(19982)
2010(19871)
2009(18195)
2008(17977)
2007(15844)
2006(13970)
2005(11984)
作者
(63240)
(52240)
(51843)
(49480)
(33370)
(25360)
(23767)
(20789)
(19991)
(18851)
(18240)
(17647)
(16645)
(16638)
(16114)
(16058)
(16031)
(15432)
(15015)
(14885)
(13148)
(12830)
(12612)
(11893)
(11810)
(11656)
(11635)
(11493)
(10717)
(10498)
学科
(80127)
经济(80045)
管理(69423)
(61216)
(53206)
企业(53206)
方法(38337)
数学(32512)
数学方法(32106)
(22733)
(21494)
(20020)
中国(19505)
地方(19128)
业经(18492)
(15878)
财务(15805)
财务管理(15771)
(15423)
企业财务(14904)
理论(14904)
(14826)
农业(14574)
环境(13798)
(13151)
技术(12483)
(12165)
贸易(12159)
(11796)
银行(11760)
机构
大学(298412)
学院(296199)
管理(123178)
(107116)
理学(104745)
经济(104254)
理学院(103534)
管理学(101784)
管理学院(101231)
研究(96617)
中国(73902)
(66263)
科学(64793)
(50949)
(49781)
(49223)
业大(47574)
中心(45377)
研究所(45108)
(44972)
北京(42317)
(40408)
师范(40030)
财经(39949)
农业(38647)
(37398)
(36135)
(35934)
师范大学(32350)
技术(32298)
基金
项目(206417)
科学(159786)
研究(149284)
基金(146438)
(128208)
国家(127109)
科学基金(108569)
社会(89363)
社会科(84436)
社会科学(84407)
(81815)
基金项目(79400)
自然(73495)
自然科(71575)
自然科学(71557)
自然科学基金(70242)
(69003)
教育(68023)
编号(62437)
资助(60363)
成果(49840)
重点(45820)
(43995)
(43213)
课题(42635)
(42099)
科研(39625)
创新(39217)
计划(38033)
项目编号(37983)
期刊
(120910)
经济(120910)
研究(83217)
中国(59345)
学报(49629)
科学(45937)
管理(45410)
(42777)
(41056)
大学(36572)
教育(34125)
学学(33902)
农业(29673)
技术(26905)
(23884)
金融(23884)
业经(20358)
图书(20340)
财经(18122)
(18055)
资源(17173)
经济研究(16531)
问题(15629)
科技(15614)
(15314)
理论(15148)
技术经济(14638)
(14293)
实践(14189)
(14189)
共检索到439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其质量评价是重点和难点。研究以界定草原资源资产管理的概念为逻辑起点,试图揭示出衡量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指标,建立起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评价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草原的监测信息,通过分析草原监测样点的草地型、植被盖度、多样性、产草量指标的变化,对草原资源资产的稳定性和退化性做出评价,提出草原资源资产管理和监测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评价中,基于产权单元的资源资产信息的可获得性是重要基础;(2)制定出与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特征相匹配的政策,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效管理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金发  尤联元  陈浩  周金星  陆中臣  
近几十年来,锡林浩特市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严重,是首都北京沙尘暴的主要沙源之一。该文从起沙角度出发,借鉴风蚀理论,建立了本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包括土壤粒径组成,有机质含量,植被覆盖度及水分条件。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的基础上,按地块采集各指标数据,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数据库,并利用44个样地数据,运用模糊关联法,估算出各指标与生态安全的关联度,进而计算了各地块生态安全系数。最后,利用GIS技术,参照已知样地,运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全部地块生态安全等级评定,编制完成了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图。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市生态不安全区面积约798 39km2,较不安全区面积3340 81km2,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霞  卫智军  运向军  
首次对锡林浩特市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为锡林郭勒大区域内提供时间长跨度、空间小尺度的案例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数学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程度变化模型和结构的空间变化模型对分类系统中的Ⅰ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研究。1)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明显;2)测算得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土地开发度、土地耗减度等指标显示,锡林浩特市2000—2010年是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时期;3)影响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的调整。锡林浩特市30年来土地利用程度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指标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指标均大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云花  苏日娜  许黎莉  杨志坚  王明利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云花  苏日娜  许黎莉  杨志坚  王明利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但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却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没有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佳佳  黄甘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的草原生态、产业结构和牧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锡林浩特市(以下简称锡市)作为锡林郭勒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发展变化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推动草原城市可持续研究的发展,本文对研究地可持续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牧户福祉、气候变化与灾害、产业结构与发展、城市生态研究。综述发现,在气候变化、灾害和草地产权政策调整的影响下,锡盟和锡市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尤其是供给服务呈下降趋势,对牧民的收入和福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系列旨在恢复草地的管理政策出台后,草地恢复初见成效。当地主要产业包括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畜牧业是绝大多数牧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受草原生态系统、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采矿业增加了政府收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但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何将采矿业的发展转化为当地居民的福祉,提高可持续性,是研究地面临的一大挑战。旅游业所占份额不大,但是增长迅速,有望成为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增加生计多样性。综述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针对某个单一议题开展,关于可持续性的综合研究较少,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提高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改清  李素英  赵园园  王冉  任丽娟  常英  王继伟  
为研究土壤分形维数是否会影响草原植物生长,本文多角度地剖析了草原土壤分形维数与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2012年在锡林浩特地区采集了88个土样,分别计算分形维数值,采用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各粒级颗粒含量、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分形维数与粗砂粒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细砂粒含量不相关,与粉粒、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分形维数对于各粒级含量的反映程度不同,主要反映黏粒含量;(2)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适应方式,将草原植物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群,生活型功能群中多年生丛生禾草、小半灌木、一、二年生植物的生物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艳丽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阐述了禁牧舍饲项目和"生态恢复禁牧区"项目中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剖析了我国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制定不尽合理以及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①科学合理制定补偿办法;②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巴图娜存  胡云锋  毕力格吉夫  刘纪远  甄霖  
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草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12年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对蒙古高原乌兰巴托—锡林浩特草地样带上植物物种类型和数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样带上共有33科103种植物,蒙古国有29科87种,中国内蒙古地区有22科62种。中国内蒙古境内植物物种数量的绝对数值低于蒙古国,但中国内蒙古境内的垂向百米物种数、百公里物种数及多年生物种占全部物种比例、可食性牧草物种占全部物种比例等指标均高于蒙古国境内的相应指标;2样带上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U字形;具体到不同物种,则其分布形态略有差异:禾本科物种数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多,菊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月臣  
过度放牧等人类干扰活动是目前干旱、半干旱区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草场保护区,对过度放牧等人类行为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是防止草原退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以及相关数据,提出了一种遥感技术和BPNN-CA模型技术相结合建立草场保护区的新方法,并在中国内蒙古锡林浩特草原进行了实例研究。该方法包括:①通过遥感技术监测研究区草原现状,提取覆盖度高,质量好的区域作为种子区;②利用BPNN-CA模型,根据政府规划草场保护区总量要求,模拟建立草场保护区。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取草场保护区,在快速监测草原状况的基础上,能够同时兼顾草场内在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昌文  
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和内蒙古地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区域开发”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8月3~11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首府锡林浩特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各高等院校、中学、出版、国土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等48个单位的68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42篇,内容主要是近年来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区域开发、国土整洁、自然资源评价、土地规划、生态建设、土地承载力、农业发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学等方面的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立东  那顺  
文章以1987年、2000年及2006年三期TM影像(Landsat 5)为信息源,基于GIS技术对锡林浩特市市区及其近郊进行景观分类并生成景观类型图,将景观类型划分为10大类。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3.3从类型和景观两个水平上计算各类景观指数,并计算景观转移矩阵,定量揭示了整个景观格局与类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20余年内,研究区内居民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用地、园林用地及商业文化用地等人工景观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长了5.12km2、8.56km2、2.92km2、1.00km2和1.65km2,以草地为主的其他景观近20年减少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8.54%。在景观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琰玮  甄江红  峰一  陶云  马晨阳  韩帅  
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构建耦合模型对研究区UGB进行划定。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外部约束的角度,划分不同等级"源",构建生态阻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生态禁建区的分布,通过UEER模型构建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取城市用地刚性增长边界;另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内生机制的角度,选取适当驱动因子,通过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扩展进行模拟,提取城市用地增长边界;通过耦合阻力与驱动力对城市用地扩展的模拟结果,并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划定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增长边界。结果表明,2025年城市增长边界内的面积共514.65 km~2,剩余可建设用地面积57.38 km~2。该耦合模型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用地克服种种生态阻力进行扩展的结果,又可以反映出城市自身发展运动的趋势。此方法可为同类生态环境脆弱的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亦可为其他城市UGB的划定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隋燕娜  杨海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草原退化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生态移民,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贫困现象。文章以迈克尔(Michael M.Cernea)的贫困风险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因素对牧区生态移民可能面临的贫困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贫困风险规避提供有益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承霖  
随着中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一些生产经营基础较好的农户已具备家庭农场雏形。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奶牛养殖专业户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家庭农场的规模收益、农场规模、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对当地小型、中型和大型3类家庭农场开展了组间和组内分析。研究发现,小型家庭农场存在不稳定性,且中小型农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产出和人力的同步流失。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度规模经营背景下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