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9)
- 2023(9551)
- 2022(7721)
- 2021(7090)
- 2020(6054)
- 2019(13967)
- 2018(13891)
- 2017(27287)
- 2016(14532)
- 2015(16280)
- 2014(15888)
- 2013(15795)
- 2012(14092)
- 2011(12166)
- 2010(12615)
- 2009(11975)
- 2008(12155)
- 2007(10949)
- 2006(9588)
- 2005(8921)
- 学科
- 业(78010)
- 企(72133)
- 企业(72133)
- 济(70533)
- 经济(70457)
- 管理(60749)
- 方法(35784)
- 数学(28280)
- 数学方法(27793)
- 业经(25743)
- 财(24723)
- 农(23800)
- 务(19068)
- 财务(19037)
- 财务管理(19020)
- 企业财务(17781)
- 农业(17190)
- 技术(16359)
- 贸(15764)
- 贸易(15756)
- 易(15436)
- 中国(13805)
- 策(13429)
- 理论(13306)
- 制(13269)
- 划(13108)
- 和(12335)
- 出(11962)
- 经营(11880)
- 企业经济(11080)
- 机构
- 学院(214840)
- 大学(206777)
- 济(95373)
- 经济(93855)
- 管理(91979)
- 理学(79604)
- 理学院(78967)
- 管理学(77711)
- 管理学院(77349)
- 研究(61457)
- 中国(51603)
- 财(43697)
- 京(42325)
- 农(38214)
- 科学(36223)
- 财经(34779)
- 江(33077)
- 业大(31790)
- 经(31556)
- 所(30352)
- 农业(30071)
- 中心(28806)
- 经济学(28408)
- 研究所(27185)
- 商学(26332)
- 商学院(26111)
- 经济管理(26082)
- 北京(26055)
- 经济学院(25879)
- 州(25845)
- 基金
- 项目(139209)
- 科学(112117)
- 基金(103690)
- 研究(101054)
- 家(88980)
- 国家(88211)
- 科学基金(78967)
- 社会(66897)
- 社会科(63834)
- 社会科学(63819)
- 省(56070)
- 基金项目(54137)
- 自然(51603)
- 自然科(50545)
- 自然科学(50536)
- 自然科学基金(49732)
- 教育(45550)
- 划(44656)
- 资助(43183)
- 编号(39642)
- 业(34644)
- 创(32480)
- 部(30592)
- 重点(30479)
- 发(29692)
- 创新(29459)
- 成果(29111)
- 国家社会(28078)
- 制(26894)
- 人文(26858)
- 期刊
- 济(106032)
- 经济(106032)
- 研究(58904)
- 管理(39363)
- 财(38335)
- 中国(38186)
- 农(35686)
- 科学(28363)
- 学报(26921)
- 农业(24914)
- 技术(22587)
- 大学(21703)
- 学学(21032)
- 业经(20492)
- 融(18508)
- 金融(18508)
- 财经(17551)
- 业(17233)
- 经济研究(16885)
- 经(15173)
- 技术经济(14882)
- 教育(14258)
- 问题(13864)
- 统计(12902)
- 策(12325)
- 财会(12312)
- 贸(12036)
- 商业(11548)
- 现代(11268)
- 世界(11086)
共检索到31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荣 肖海峰
为推进我国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本研究以绒毛用羊为例,基于内蒙古、甘肃、新疆、辽宁、河北和四川6省371户绒毛用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报酬、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草原畜牧业适度经营规模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政府技术培训情况及禁牧政策实施情况下,现阶段调研地区绒毛用羊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较大规模农牧户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为适度的绒毛用羊经营规模。此外,技术培训有助于农牧户生产产出和利润的增加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禁牧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其生产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草原畜牧业养殖规模,增加技术培训次数,开发饲料饲草资源,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立中
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提高牧户经营收益的同时,有利于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本文在充分考虑草原区人口、草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探索了实现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结合适度规模经营关键环节,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中 潘建伟 陈建成
本文基于我国温性草原区牧户家计调查数据,通过家畜饲养成本与效益核算,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草原类型区家畜饲养的经济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草原类型区户均占用草原面积、草地承载力、市场需求等限制因子,分别确定了温性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草原区牧户绵羊、山羊或肉牛的适度饲养规模以及草地的适度经营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明 罗丹 陈洁 谢颜
本文基于22个省(区、市)134个村庄1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效益、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农户更接近"理性经济人"假设,水稻规模经营在不同目标导向下存在差异化的适宜标准,现代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农业劳动力富余现象趋于消减,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水稻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稻种植利润和产出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应当权衡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取向,以不同目标导向产生的交集合理确定适度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高龄化对水稻生产短期无虞,但从长远看应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水稻规模经营,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耕地整理和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辛国昌
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长期以来 ,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使得草原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行 ,饲养周期长 ,浪费资源 ,无效率。同时导致饲养规模大起大落 ,削弱了应变能力 ,无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 ,牲畜出栏与市场要求脱节 ,很难参与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所以在结构调整的同时 ,推行模式化经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试图对草原畜牧业模式化经营的可行性与障碍性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经营方式 模式化经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洁 方炎
传统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代畜牧业才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畜牧业。文中论述了现代畜牧业的特征和它与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围绕着发展现代畜牧业,在产权制度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强化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生产经营方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富林 鬼木俊次 Dagys Kadirbyek
在不同草地产权制度下,牧户畜牧业经营有何区别?本文利用对中国和蒙古两国入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两国畜牧业经营存在的区别。人口密度大则放牧强度高,人口密度相同之下,中国内蒙古放牧强度相对低于蒙古;中国内蒙古小畜比例大于蒙古,而大畜比例呈相反表现;中国内蒙古牲畜出栏率高,每头牲畜饲草料供给量也大,即集约化程度高;中国内蒙古牲畜销售收入比率大,成本也大于蒙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人、畜、草是构成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三者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牧草如同工厂里的原料,牲畜犹如一座座微型加工厂。通过牧民的劳动,牲畜把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牧草转化成肉、奶、皮、毛等动物性产品为人类所用。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平衡,即草畜平衡和人畜平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振海 李明 张英俊 曾珉 刘翔洲
根据中美农业合作交流年度安排,2014年7月24日至8月6日,由农业部畜牧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和人员组成的草原保护和草原畜牧业考察团,赴美国开展专题考察和交流。考察团与美国农业部有关司局进行了宏观层面会谈,前往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农牧民、合作社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从考察情况看,美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到位,草原监测等基础工作扎实,草原管理与科技紧密结合,草原权属清晰,经营利用方式多样,实现了草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美国在草原保护与利用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中国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
关键词:
美国 草原保护 草原畜牧业 发展经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郝益东
草原畜牧业历史上以逐水草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长期粗放经营,发展极不稳定,产出及效益低下。解放以来,草原畜牧业逐步实现了定居轮牧,使生产力水平出现了一次巨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牧区普遍推行了草场和牲畜承包到户,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再次跃上新台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克涛,乌仁,吴梅荣
草原畜牧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其从业者———牧民,依靠天然的水草及合理利用这些水草生存和发展。但由于人为破坏草场和超载过牧,恶化了草原生态环境,导致了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牧民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范式,创新经营草原畜牧产业,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促使牧民收入的递增是一个便捷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学 创新经营 收入递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建伟 张立中
根据不同的草原畜牧业类型,将内蒙古牧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草甸草原畜牧业区、中部典型草原畜牧业区、西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畜牧业区。在分析不同地区牧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地区牧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实物消费差异、住房条件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牧民消费 地区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刘彦随,阎建苹
草原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殊区域.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它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严重的草原荒漠化,致使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我国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途径.势在必行。基于对草原牧区功能、现状与困境分析,提出了牧区畜牧业与乡村发展须依托本地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培育、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等政府政策服务系统建设为支撑.重点发展优质绿色畜牧业和草原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并以此带动源头与下游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和乡村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草原 牧区 畜牧业 乡村发展 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