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7)
2023(15665)
2022(13544)
2021(12628)
2020(10470)
2019(24065)
2018(24163)
2017(45958)
2016(24859)
2015(28074)
2014(28286)
2013(28106)
2012(26394)
2011(24093)
2010(24354)
2009(22138)
2008(21364)
2007(18755)
2006(17004)
2005(15258)
作者
(74118)
(61572)
(61099)
(58228)
(39514)
(29749)
(27828)
(24226)
(23588)
(22157)
(21111)
(20934)
(19979)
(19674)
(18992)
(18960)
(18129)
(18080)
(17665)
(17500)
(15444)
(15401)
(14905)
(14226)
(13846)
(13745)
(13700)
(13590)
(12590)
(12204)
学科
(117513)
经济(117406)
管理(66531)
(62957)
(49982)
企业(49982)
方法(42707)
数学(36509)
数学方法(36150)
地方(31866)
中国(31068)
(29806)
(25949)
业经(25053)
(22166)
农业(20398)
(18911)
(18371)
贸易(18354)
(17613)
地方经济(17585)
环境(17523)
(17052)
(16803)
金融(16800)
(16684)
银行(16642)
理论(16625)
(16044)
技术(15496)
机构
大学(356640)
学院(355488)
(145719)
经济(142502)
管理(135729)
研究(129430)
理学(115751)
理学院(114328)
管理学(112417)
管理学院(111770)
中国(96430)
科学(80976)
(78546)
(66601)
(64324)
(61352)
研究所(60466)
中心(57621)
(54056)
业大(53719)
北京(50694)
财经(50678)
(49648)
师范(49170)
农业(47659)
(46881)
(45845)
(44457)
经济学(43240)
师范大学(39861)
基金
项目(237326)
科学(184655)
研究(173636)
基金(169208)
(147882)
国家(146588)
科学基金(124351)
社会(107604)
社会科(101743)
社会科学(101715)
(92926)
基金项目(90300)
自然(80668)
(78674)
自然科(78638)
自然科学(78617)
教育(78428)
自然科学基金(77176)
编号(71294)
资助(69346)
成果(58294)
(55016)
重点(53404)
(51234)
课题(50029)
(48535)
创新(45306)
科研(44595)
发展(43729)
大学(43596)
期刊
(174020)
经济(174020)
研究(111113)
中国(74323)
学报(57201)
(56166)
科学(53752)
管理(51474)
(47346)
大学(42533)
教育(41303)
学学(39843)
农业(38879)
(33273)
金融(33273)
技术(31627)
业经(27676)
经济研究(27365)
财经(24678)
问题(22482)
(21163)
(20939)
图书(20053)
技术经济(18167)
资源(17687)
理论(17252)
科技(17204)
现代(16776)
世界(16022)
(15935)
共检索到549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恩和  阿拉坦格日乐  
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原传统畜牧业经济一直寻求新的转型方式,但至今传统游牧经济体系的内部机制还没有被更高一级的自我发展方式所替代。反而,外在原因(如矿产开发)的影响下草原畜牧业可继续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现代草原畜牧业走出"困惑"的对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修长柏  
草原畜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草原退化严重、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家畜个体重量减轻、牧民收入增加较慢和牧区社会发展缓慢等。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政府在资金、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对实现牧区发展目标非常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  高芬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并具有明显波动性;2000—2017年间两大系统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表明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另外,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相比,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因此,未来国家应继续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将二者的耦合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晓青  
自2011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来,从政府公布的宏观层面信息来看,政策实施已经带来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草原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政策持续性问题,政策过分简单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监管力度小等问题。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一期项目即将结束时,选取了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后旗进行实证研究,对生态奖补政策在方案选择、实施效果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晓青  
自2011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来,从政府公布的宏观层面信息来看,政策实施已经带来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草原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政策持续性问题,政策过分简单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监管力度小等问题。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一期项目即将结束时,选取了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后旗进行实证研究,对生态奖补政策在方案选择、实施效果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这不仅阻碍了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过度开采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文章首先对于全要素生产理论和资源型地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理论、文献综述,然后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在生态经济背景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年和2013年巴彦淖尔市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该市的生态型主导产业。最后提出以巴彦淖尔市为代表的资源依赖型地域经济应采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为主导的单一发展路径转为纺织服装、酒饮料和茶制造、水生产供应、医药制造等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这不仅阻碍了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过度开采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文章首先对于全要素生产理论和资源型地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理论、文献综述,然后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在生态经济背景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年和2013年巴彦淖尔市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该市的生态型主导产业。最后提出以巴彦淖尔市为代表的资源依赖型地域经济应采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为主导的单一发展路径转为纺织服装、酒饮料和茶制造、水生产供应、医药制造等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这不仅阻碍了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过度开采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文章首先对于全要素生产理论和资源型地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理论、文献综述,然后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在生态经济背景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年和2013年巴彦淖尔市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该市的生态型主导产业。最后提出以巴彦淖尔市为代表的资源依赖型地域经济应采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为主导的单一发展路径转为纺织服装、酒饮料和茶制造、水生产供应、医药制造等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利民  杜富林  原英  
近年来 ,内蒙草地退化严重 ,直接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也对内蒙经济及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今后内蒙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 ,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沙景华  马惠新  严丽娟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2001年之前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2003年以来,该旗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资产优势,通过发展矿业产业经济,一跃成为人均GDP超上海的富裕县,从农牧业为主县转变为工业为主县。这一转变是对草原及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齐华矿业公司经济发展经验,提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模式",该模式达到了工业发展起点高、污染破坏最小化的目标,同时经济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文胜  
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由草原存量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量决定,牧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行为会加大草原环境的负荷,必然导致简单劳动—资源掠夺式生产—牧户生产效率性下降的恶性循环局面。通过增加牧户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草原保护利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达丽   田新茹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近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高平原为主,有6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开然草场,18.7万平方公里森林,是中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在这里有着独特的优势,是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红志  刘佳  
巴彦淖尔市以系统化思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建立与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并积极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功能。巴彦淖尔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经验包括:协调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优化农业发展布局,统筹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多途径解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资金约束。从巴彦淖尔市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看,我国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应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的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对种粮生产主体的利益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汉琨  张心灵  范文娟  刘宇晨  
草原生态补偿的关键在于界定生态服务的上游供给方和下游受益方,并根据各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建立差异性补偿标准,以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个牧业盟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内蒙古各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再以草原生态外溢价值为依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奖财政资金在不同牧业盟市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构建跨区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稳居前4位的盟市分别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平均每年生态外溢价值依次为7.69×10~(24)太阳能焦耳、3.92×10~(24)太阳能焦耳、2.54×10~(24)太阳能焦耳和2.20×10~(24)太阳能焦耳,其他盟市的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的排名不断波动;(2)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以及西部地区鄂尔多斯市长期处于补偿赤字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赤字分别为11.33亿元、4.75亿元、2.48亿元和5.24亿元;而东部地区通辽市和赤峰市以及西部地区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长期处于补偿盈余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盈余分别为2.99亿元、3.93亿元、1.84亿元和7.27亿元。文章提出在新一轮补偿标准设定时,应适当降低补偿盈余地区的补偿资金,向补偿赤字地区转移,进一步提升赤字地区的补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供给量建立区域差异性生态补偿标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及政策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