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5)
2023(11940)
2022(9521)
2021(8818)
2020(7442)
2019(16937)
2018(17227)
2017(33326)
2016(18200)
2015(20794)
2014(20919)
2013(20224)
2012(17966)
2011(15656)
2010(16292)
2009(15424)
2008(15700)
2007(14481)
2006(12978)
2005(12377)
作者
(51724)
(42886)
(42673)
(40887)
(27656)
(20563)
(19470)
(16559)
(16200)
(15854)
(14608)
(14542)
(13949)
(13901)
(13251)
(13077)
(12888)
(12703)
(12610)
(12190)
(10767)
(10732)
(10658)
(10023)
(9829)
(9700)
(9626)
(9438)
(8721)
(8620)
学科
(81396)
(78696)
经济(78588)
(73860)
企业(73860)
管理(67487)
方法(34129)
业经(28537)
(27491)
数学(25764)
(25540)
数学方法(25156)
中国(20668)
(19493)
农业(19477)
财务(19433)
财务管理(19398)
企业财务(18260)
(17625)
理论(17450)
技术(17394)
(15232)
(14486)
(14143)
(13353)
地方(13121)
(12777)
贸易(12766)
(12362)
经营(12327)
机构
学院(263860)
大学(254786)
(106141)
管理(104095)
经济(103914)
理学(88017)
理学院(87192)
管理学(85469)
管理学院(85013)
研究(79465)
中国(66353)
(54076)
(52058)
科学(47822)
(44181)
(43491)
(40406)
财经(40221)
中心(37601)
业大(37005)
(36103)
研究所(35690)
(35079)
北京(34303)
农业(34233)
(31718)
师范(31404)
经济学(31039)
财经大学(29121)
技术(28936)
基金
项目(161686)
科学(127747)
研究(121608)
基金(115376)
(98511)
国家(97578)
科学基金(85756)
社会(76132)
社会科(72084)
社会科学(72063)
(66411)
基金项目(59991)
教育(56327)
自然(55027)
自然科(53821)
自然科学(53812)
(53245)
自然科学基金(52892)
编号(51107)
资助(47825)
成果(41036)
(36376)
重点(36073)
(35871)
课题(35326)
(35157)
(34305)
创新(33118)
项目编号(31292)
(30868)
期刊
(130104)
经济(130104)
研究(78124)
中国(54229)
管理(45485)
(45243)
(42882)
学报(34760)
科学(34638)
教育(30192)
农业(28994)
技术(27980)
大学(27599)
(26804)
金融(26804)
学学(25942)
业经(25096)
财经(20318)
经济研究(19461)
(18086)
(17587)
问题(16954)
技术经济(15736)
财会(14328)
现代(13687)
商业(13488)
统计(13454)
(12704)
(12543)
(12202)
共检索到40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辛国昌  
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长期以来 ,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使得草原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行 ,饲养周期长 ,浪费资源 ,无效率。同时导致饲养规模大起大落 ,削弱了应变能力 ,无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 ,牲畜出栏与市场要求脱节 ,很难参与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所以在结构调整的同时 ,推行模式化经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试图对草原畜牧业模式化经营的可行性与障碍性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立中  
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提高牧户经营收益的同时,有利于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本文在充分考虑草原区人口、草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探索了实现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结合适度规模经营关键环节,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中  潘建伟  陈建成  
本文基于我国温性草原区牧户家计调查数据,通过家畜饲养成本与效益核算,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草原类型区家畜饲养的经济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草原类型区户均占用草原面积、草地承载力、市场需求等限制因子,分别确定了温性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草原区牧户绵羊、山羊或肉牛的适度饲养规模以及草地的适度经营规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洁  方炎  
传统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代畜牧业才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畜牧业。文中论述了现代畜牧业的特征和它与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围绕着发展现代畜牧业,在产权制度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强化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富林  鬼木俊次  Dagys Kadirbyek  
在不同草地产权制度下,牧户畜牧业经营有何区别?本文利用对中国和蒙古两国入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两国畜牧业经营存在的区别。人口密度大则放牧强度高,人口密度相同之下,中国内蒙古放牧强度相对低于蒙古;中国内蒙古小畜比例大于蒙古,而大畜比例呈相反表现;中国内蒙古牲畜出栏率高,每头牲畜饲草料供给量也大,即集约化程度高;中国内蒙古牲畜销售收入比率大,成本也大于蒙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人、畜、草是构成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三者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牧草如同工厂里的原料,牲畜犹如一座座微型加工厂。通过牧民的劳动,牲畜把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牧草转化成肉、奶、皮、毛等动物性产品为人类所用。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平衡,即草畜平衡和人畜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荣  肖海峰  
为推进我国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本研究以绒毛用羊为例,基于内蒙古、甘肃、新疆、辽宁、河北和四川6省371户绒毛用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报酬、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草原畜牧业适度经营规模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政府技术培训情况及禁牧政策实施情况下,现阶段调研地区绒毛用羊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较大规模农牧户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为适度的绒毛用羊经营规模。此外,技术培训有助于农牧户生产产出和利润的增加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禁牧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其生产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草原畜牧业养殖规模,增加技术培训次数,开发饲料饲草资源,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振海  李明  张英俊  曾珉  刘翔洲  
根据中美农业合作交流年度安排,2014年7月24日至8月6日,由农业部畜牧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和人员组成的草原保护和草原畜牧业考察团,赴美国开展专题考察和交流。考察团与美国农业部有关司局进行了宏观层面会谈,前往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农牧民、合作社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从考察情况看,美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到位,草原监测等基础工作扎实,草原管理与科技紧密结合,草原权属清晰,经营利用方式多样,实现了草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美国在草原保护与利用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中国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克涛,乌仁,吴梅荣  
草原畜牧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其从业者———牧民,依靠天然的水草及合理利用这些水草生存和发展。但由于人为破坏草场和超载过牧,恶化了草原生态环境,导致了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牧民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范式,创新经营草原畜牧产业,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促使牧民收入的递增是一个便捷的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建伟  张立中  
根据不同的草原畜牧业类型,将内蒙古牧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草甸草原畜牧业区、中部典型草原畜牧业区、西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畜牧业区。在分析不同地区牧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地区牧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实物消费差异、住房条件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刘彦随,阎建苹  
草原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殊区域.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它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严重的草原荒漠化,致使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我国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途径.势在必行。基于对草原牧区功能、现状与困境分析,提出了牧区畜牧业与乡村发展须依托本地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培育、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等政府政策服务系统建设为支撑.重点发展优质绿色畜牧业和草原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并以此带动源头与下游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和乡村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乔颖丽  孙芳  
高寒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逆境 ,荒漠化趋势严峻。做为区域重要生产部门之一的草原畜牧业赖以存在的草原已成为一种濒危资源 ,比耕地资源更为稀缺 ,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耗竭利用方式已刻不容缓。本文论证了区域草原畜牧业饲料供给中农副产品的重要地位 ;提出通过预期收入增加、构建投资激励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鸿燚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对于以畜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大草原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传统生态与民俗文化极具特色。一旦将畜牧业融入到旅游业,草原将成为"绿色金子"。然而目前草原的畜牧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财政自给率低、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因而寻求联合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一条可选的出路。本文站在发展草原牧区经济的角度,力求找准草原畜牧业与旅游业的契合点,克服草原畜牧业融入旅游业的制约因素,找到畜牧业融入旅游业的路径,最终实现草原畜牧业与旅游业的互利双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达丽   田新茹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近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高平原为主,有6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开然草场,18.7万平方公里森林,是中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在这里有着独特的优势,是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学礼  
去年6月和11月,我们先后两次去内蒙古巴林右旗进行草原建设和牧业经济调查,看到该旗巴彦他拉公社巴彦他拉大队第三生产队和巴图孟和等四户牧民联合贷款建设草原,并当年收到经济效益的情况。在生产责任制、草原建设和信贷管理等问题方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现在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