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2)
- 2023(9029)
- 2022(7400)
- 2021(6569)
- 2020(5428)
- 2019(11868)
- 2018(11481)
- 2017(21759)
- 2016(11340)
- 2015(12641)
- 2014(12493)
- 2013(12460)
- 2012(12015)
- 2011(11140)
- 2010(11822)
- 2009(11499)
- 2008(10424)
- 2007(9786)
- 2006(9192)
- 2005(8340)
- 学科
- 济(69787)
- 经济(69635)
- 管理(30936)
- 业(26695)
- 融(25722)
- 金融(25720)
- 企(22722)
- 企业(22722)
- 银(22543)
- 银行(22524)
- 中国(22201)
- 行(21962)
- 方法(21211)
- 地方(20511)
- 数学(16683)
- 数学方法(16545)
- 业经(15509)
- 学(15277)
- 农(14230)
- 财(12860)
- 制(12845)
- 环境(12830)
- 地方经济(12728)
- 中国金融(11079)
- 理论(11008)
- 和(10692)
- 农业(10004)
- 体(9265)
- 发(8378)
- 经济学(8117)
- 机构
- 大学(173467)
- 学院(173208)
- 济(81967)
- 经济(80367)
- 研究(66733)
- 管理(59947)
- 中国(55374)
- 理学(50299)
- 理学院(49644)
- 管理学(48745)
- 管理学院(48443)
- 科学(38995)
- 财(37111)
- 京(36264)
- 所(34207)
- 研究所(31035)
- 中心(30626)
- 财经(29393)
- 农(28562)
- 经济学(27574)
- 江(26976)
- 经(26427)
- 经济学院(24476)
- 北京(23402)
- 院(23294)
- 业大(23259)
- 范(23030)
- 师范(22793)
- 州(21909)
- 农业(21833)
- 基金
- 项目(109372)
- 科学(85855)
- 研究(80106)
- 基金(79711)
- 家(69302)
- 国家(68728)
- 科学基金(58181)
- 社会(54957)
- 社会科(51060)
- 社会科学(51040)
- 省(42636)
- 基金项目(41622)
- 划(35276)
- 自然(34944)
- 教育(34768)
- 自然科(33988)
- 自然科学(33976)
- 自然科学基金(33381)
- 资助(32295)
- 编号(30351)
- 发(25808)
- 重点(25587)
- 成果(25513)
- 部(23703)
- 国家社会(23106)
- 创(22492)
- 课题(22050)
- 发展(21219)
- 创新(21160)
- 展(20897)
共检索到28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永刚 卢英 宋凌峰
面对由草原退化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牧区经济增长受阻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项目,进一步促进草原生态恢复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据此,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念和构想,设计相关的制度,创新性地构造结构化的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在"草原统一规划、项目市场化运作、生产分散进行、资金统筹使用"的政策安排原则下,应用杠杆原理,采取"政府引导、牧户经营、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将草原生态恢复、牧户安稳致富和草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草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原生态恢复 金融工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智荣 闫敏 李平
为探索新时期促进草原牧区乡村振兴、实现牧区生态生活生产互促共赢的新思路,文章首次将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草牧业产业三大子系统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以全国五大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五大牧区来看,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3107增长到2020年的0.4758,年均增长3.1%,表明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1537增长到2020年的0.5800,年均增长10%,增速显著,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草牧业产业系统评价指数稳定在0.35左右,总体呈稳步发展态势,产业提升空间较大。(2)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2006年的0.4812增长为2020年的0.6605,提升37%,耦合关系整体发展显著。(3)从耦合系统发展阶段来看,2020年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值均大于0.6,演进为协调发展状态,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关系不断加强。(4)五大牧区三大子系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2020年内蒙古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其他牧区为草牧业滞后型。因此,提出坚持以草定畜、走精养少养之路、量水而行发展节水型草牧业、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饲草种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草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冠军 侯振虎
目前,草原生态治理中的资本化运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更为外来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条件。生态资本化运营趋势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草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但也会容易割裂生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凸显牧民生计脆弱性,削弱基层社区的公共性,容易引发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在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要矫正"资本化自然"的认识误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监管职能、社会资本制衡机制和牧民主体能动作用,有效规避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上述意外后果。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资本化 现实过程 规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冠军 侯振虎
目前,草原生态治理中的资本化运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广泛实施更为外来资本的进入创造了条件。生态资本化运营趋势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草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但也会容易割裂生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凸显牧民生计脆弱性,削弱基层社区的公共性,容易引发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在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要矫正"资本化自然"的认识误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监管职能、社会资本制衡机制和牧民主体能动作用,有效规避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上述意外后果。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资本化 现实过程 规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刘夏波 王昕
本文分析论证了"公共地悲剧"是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内在原因,并着重运用博弈模型和数学模型探讨沙尘暴的成因"公共地悲剧"的产生,论证了制度在防治"公共地悲剧"中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明确产权和发行可交易的畜牧权。
关键词:
草原 生态系统 公共地悲剧 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政 李军 张也
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与草原生态的保持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基础上,对中国草原生态问题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文章首先测算出我国1978~2009年的草地生态足迹,然后通过广义差分法对EK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压力与经济增长呈现倒N型关系,但在实际观察值范围内,二者正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目前仍未跨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位置。这说明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草原生态压力,但要改变其总体恶化的趋势,还需通过积极的政策响应来实现。
关键词:
草原生态 经济增长 EK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学宏 曹艳芳 陈素华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出现了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气候变暖使内蒙古地区无霜期延长,积雪、冰雹、雷暴、大风、沙尘暴日数减少,降水量也出现由少转多的变化,对草原类型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湿润度几乎没有变化。近几年来草原退化、沙化的过程是伴随着草原开垦,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1999-2001年连续高温干旱加剧了草原退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草原退化的趋势和格局。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生态环境 气候因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会萍 肖人瑞 罗媛月
本文基于农牧交错带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同时应用激励相容理论,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与农户增收之间的激励相容。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与农户增收之间并未实现激励相容,其中人工饲草项目的实施使得农户由种粮改为种草,导致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和总收入有所降低。舍饲棚圈项目的实施对农户的养殖规模并无显著的激励效应,对农户收入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外出务工方面,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并未导致农户外出务工人数的减少,对农户外出务工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于单一政策,人工饲草和舍饲棚圈对农户总收入和种植业收入的联合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今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分类制定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高财政补贴的精准度,发挥草原生态补奖的政策效果,实现与农户收入间的激励相容。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奖 农户收入 激励相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袁明龙 王玉祥 张博 蒋平安
新疆是我国草业重地,是我国传统的“六大牧区”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之人类各种活动致使新疆草地的生态问题突出,严重威胁新疆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为系统总结、全面反映近年来新疆草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绩,《草业科学》编辑部组织出版了“新疆草业高质量发展”专辑。专辑共收录了28篇研究论文,涉及南北疆的天然草地和栽培草地,聚焦天然草地监测与生态保护、天然草地资源与利用、牧草资源与评价和牧草栽培与利用4个研究领域,较好地反映了新疆草原与草业研究现状。专辑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和草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疆 草地 草业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尔查 朵兰
本文分五个部分 ,分别对正镶白旗的草原生态经济条件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草原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 ,草原生态建设的主要发展对策等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和评论
关键词:
草原 生态 建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素华 宫春宁
气候作为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之一,对生态系统的演化常常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至阿拉善盟两部的气候变化特点,指出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各个气候带都形成了一套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表现为土壤、动物和植物分布特征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气候 生态系统 自然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标志着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率先建立。2012年,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河北等5个省区的牧区半牧区县。这是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三年来,各项政策任务进展顺利,实施成效显著,得
[期刊] 改革
[作者]
靳乐山 胡振通
在禁牧地区,禁牧补助只能补偿草场的要素价值,通过配套政策措施帮助牧民转产再就业是禁牧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现有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未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这会造成减畜和补偿的不对等关系,进而降低草原生态补偿的生态效果。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监管体系是草畜平衡框架下的数量监管体系,呈现出弱监管的特性,会影响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草场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与草原生态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 牧民生活质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新宇
草原生态保护对于辽西北地区乃至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异常重要。自2009年辽宁省启动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要保持辽西北地区生态平衡,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思想认识、政策法规、后期管护、资金来源等。在深入分析问题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辽西北草原生态保护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