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4)
- 2023(7969)
- 2022(6670)
- 2021(6010)
- 2020(5052)
- 2019(11289)
- 2018(10810)
- 2017(20305)
- 2016(10796)
- 2015(11809)
- 2014(11420)
- 2013(11066)
- 2012(10225)
- 2011(9194)
- 2010(9528)
- 2009(9072)
- 2008(9240)
- 2007(8334)
- 2006(7608)
- 2005(7207)
- 学科
- 济(39471)
- 经济(39377)
- 管理(37580)
- 业(33321)
- 企(29522)
- 企业(29522)
- 财(14872)
- 制(14851)
- 方法(12769)
- 中国(12043)
- 农(11457)
- 体(10716)
- 业经(10485)
- 数学(10161)
- 数学方法(10008)
- 体制(8997)
- 务(8737)
- 财务(8713)
- 财务管理(8690)
- 学(8509)
- 银(8385)
- 银行(8376)
- 企业财务(8269)
- 融(8113)
- 金融(8111)
- 行(7985)
- 划(7654)
- 贸(7238)
- 贸易(7233)
- 易(7074)
- 机构
- 大学(153100)
- 学院(150008)
- 济(63289)
- 经济(61986)
- 管理(56033)
- 研究(54083)
- 理学(47302)
- 理学院(46782)
- 管理学(46029)
- 管理学院(45734)
- 中国(41614)
- 财(34911)
- 京(32563)
- 科学(29653)
- 所(26459)
- 财经(26184)
- 中心(24399)
- 江(24239)
- 经(23707)
- 农(23406)
- 研究所(23341)
- 北京(20669)
- 经济学(20136)
- 院(19746)
- 业大(19737)
- 财经大学(19484)
- 范(19227)
- 师范(19029)
- 州(18543)
- 经济学院(17914)
- 基金
- 项目(97620)
- 科学(77943)
- 研究(73602)
- 基金(72637)
- 家(64028)
- 国家(63062)
- 科学基金(53844)
- 社会(49238)
- 社会科(46579)
- 社会科学(46564)
- 基金项目(37176)
- 省(36607)
- 教育(33806)
- 自然(32783)
- 自然科(31978)
- 自然科学(31967)
- 自然科学基金(31413)
- 划(31154)
- 资助(28524)
- 编号(28465)
- 制(25318)
- 成果(25259)
- 部(22541)
- 重点(22524)
- 国家社会(21388)
- 创(20751)
- 课题(20644)
- 发(20320)
- 性(19904)
- 教育部(19877)
共检索到245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理
在草原地区简单套用农区家庭承包制存在严重的弊病,承包以后没有解决反而恶化了草原的"公地的悲剧"问题,这是导致草原近几十年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研究表明,"公地的悲剧"问题恶化和相应的草原退化并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恰恰相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不彻底。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应由政府和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维护产权排他性的责任,同时,草原地区的家庭承包制要有所创新,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草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颖 赵珩 Peter Ho
本文以产权为视角,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前至今的草原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产权是否明晰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制度形式而非制度功能,并进一步分析草原承包制施行中存在的不足。虽然草原承包制明晰产权在初期可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牧民生活水平,然而忽视功能推行草原承包制则会引发草原管理问题。本文从制度功能的独特视角探讨产权明晰,分析中国草原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草原管理政策提供帮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金亚 薛建良 尚旭东 李秉龙
借用"产权模糊"概念性框架,将个人行为能力、技术、社会制度与政策等因素纳入分析,系统解剖我国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草原退化问题。一手牧户调查数据证实,以产权明晰为特征的草原家庭承包制具有遏制草原退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效应,家庭承包经营与小规模利用草地没有必然的联系。确保草原环境可持续需要进一步强化牧户草原产权的法律支持,提高草原边界界定技术水平,保护牧民的产权行为能力,建立经济社会支持政策体系和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要把草原上过多的人口转移出去。
关键词:
产权模糊 草畜双承包 农场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西林
为了阻止我国草原资源持续恶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牧区,本文从草原资源利用的现实背景出发,对草原资源共有无偿利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草原 家庭承包经营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石宏伟 马新丽
本文通过对在广大农村实行了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阐述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伟大贡献,有着符合社会和农业自身要求的合理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关键词:
完善 承包责任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柏齐
我国农村改革影响最为深远的成果,是把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下简称家庭联产承包制),这种责任制为农村集体经济找到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形式,推动着农业生产攀登新的高峰,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再三强调,必须把家庭联产承包制作为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然而,当前有些地方没有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致使家庭联产承包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中平 韩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茆巍
甘南玛曲在实行草原承包制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虫草也遭到了毁灭性采挖,玛曲的变化并不能用公地悲剧来解释,它恰恰说明了产权的缺陷,用产权理论来解决公地悲剧必须满足相应的客观前提、主观前提和文化前提。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林权改革,这三个前提同样存在有缺陷与不普适性,必须由此充分地警惕可能给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在后林权时代,应积极借鉴草原承包中国家生态保护方面的得失,对产权进行规制,并作出相应应对之策。
关键词:
产权 玛曲 草原承包 林权 生物多样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特日格勒
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都以草原为同一个客体,必然面临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的法律协调保护的问题。对此作者认为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轮牧、适度放牧过程中既应考虑保护环境权也应考虑到保障承包经营权。为此,政府应完善财政体制和设立环境税收的制度,对草原承包权和环境权予以协调保护。
关键词:
草原承包经营权 草原环境权 环境税收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汉民
90年代以来,我东北等地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先后进入俄罗斯远东地区,承包建筑工程和农业劳务等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许多公司已在俄远东地区站稳了脚跟,树立了良好的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晓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希望通过草场承包的方式避免草原"共有地悲剧"的结果。但是,草原承包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因为承包打破了草原的整体性,破坏了草原牧区的地方规范,加剧了草原利用的冲突。从2000年以后,国家积极地介入草原生态保护中,试图通过补贴和干预牧民的微观生产行为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但是,违规行为普遍存在,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国家干预的失败在于国家决策的简单化和决策过程的再集中。
关键词:
草原 保护 再集中 退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作华
进一步确立农民土地使用者主体地位的思考──从现行土地承包制谈起杨作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国家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农民以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的身份活跃在农村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客观上要求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老和经营青,这也是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颜昭
2010年起,我国提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安排资金134亿元用于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及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等。截至目前,内蒙古、新疆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笔者在调研中看到,在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机制的鼓励下,内蒙古许多牧民借助牧业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