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1)
2023(5028)
2022(4340)
2021(3888)
2020(3304)
2019(7387)
2018(7282)
2017(13825)
2016(7484)
2015(8306)
2014(7960)
2013(7722)
2012(7501)
2011(6827)
2010(6779)
2009(6534)
2008(6425)
2007(5734)
2006(5283)
2005(4962)
作者
(24154)
(20254)
(20178)
(19193)
(12991)
(9950)
(8952)
(7864)
(7811)
(7302)
(7052)
(6931)
(6814)
(6641)
(6481)
(6336)
(6239)
(6078)
(6054)
(5906)
(5362)
(5100)
(5086)
(4683)
(4624)
(4566)
(4559)
(4464)
(4233)
(4204)
学科
(28325)
经济(28296)
管理(25866)
(21088)
(18513)
企业(18513)
方法(11219)
环境(10275)
数学(9407)
(9339)
数学方法(9296)
(8255)
(7662)
(7300)
(6869)
中国(6497)
地方(6366)
业经(6363)
(5786)
(5725)
财务(5720)
财务管理(5709)
企业财务(5442)
(5432)
贸易(5430)
(5283)
(4976)
农业(4950)
(4901)
(4893)
机构
大学(110013)
学院(108857)
(40975)
研究(40721)
经济(40076)
管理(38384)
理学(32611)
理学院(32237)
中国(31685)
管理学(31605)
管理学院(31455)
科学(27895)
(25795)
(24263)
(22426)
农业(20640)
研究所(20319)
业大(20102)
(18853)
中心(18208)
(17448)
北京(15338)
(15206)
财经(14926)
(14758)
(13882)
(13563)
(13074)
农业大学(13005)
师范(12793)
基金
项目(75094)
科学(57716)
基金(54718)
(50608)
国家(50194)
研究(49484)
科学基金(41463)
社会(31332)
社会科(29647)
社会科学(29631)
(29443)
自然(28930)
基金项目(28569)
自然科(28089)
自然科学(28072)
自然科学基金(27590)
(25690)
资助(22753)
教育(21240)
编号(18197)
重点(17469)
(16286)
计划(16045)
(15928)
(15437)
科研(14979)
成果(14884)
创新(14601)
科技(14345)
(13669)
期刊
(47811)
经济(47811)
研究(29594)
学报(24923)
中国(24522)
(23445)
科学(20982)
大学(17813)
学学(17095)
农业(15585)
(15459)
管理(15045)
(10522)
金融(10522)
(8882)
教育(8271)
业经(8042)
财经(7904)
技术(7308)
业大(6982)
经济研究(6861)
(6835)
(6758)
问题(6478)
国际(6037)
资源(5977)
科技(5872)
农业大学(5753)
(5546)
林业(5533)
共检索到168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特日格勒  
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都以草原为同一个客体,必然面临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的法律协调保护的问题。对此作者认为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轮牧、适度放牧过程中既应考虑保护环境权也应考虑到保障承包经营权。为此,政府应完善财政体制和设立环境税收的制度,对草原承包权和环境权予以协调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西林  
为了阻止我国草原资源持续恶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牧区,本文从草原资源利用的现实背景出发,对草原资源共有无偿利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茆巍  
甘南玛曲在实行草原承包制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虫草也遭到了毁灭性采挖,玛曲的变化并不能用公地悲剧来解释,它恰恰说明了产权的缺陷,用产权理论来解决公地悲剧必须满足相应的客观前提、主观前提和文化前提。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林权改革,这三个前提同样存在有缺陷与不普适性,必须由此充分地警惕可能给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在后林权时代,应积极借鉴草原承包中国家生态保护方面的得失,对产权进行规制,并作出相应应对之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晓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希望通过草场承包的方式避免草原"共有地悲剧"的结果。但是,草原承包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因为承包打破了草原的整体性,破坏了草原牧区的地方规范,加剧了草原利用的冲突。从2000年以后,国家积极地介入草原生态保护中,试图通过补贴和干预牧民的微观生产行为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但是,违规行为普遍存在,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国家干预的失败在于国家决策的简单化和决策过程的再集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梦溪  李岩  
作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形式,承包权入股不得超出承包剩余期限。因此,承包权期限性与投资的长期性、与企业债权保护形成了制度冲突。关于协调冲突的方案,目前有永包制、有期限股权两种主流观点。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应确认股份合作企业与承包权人之间的法定租赁关系,破解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的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燕  赵吟  
本文以重庆"股田制公司"土地改革试验为例,从法律的视角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问题做了分析,深入解析了这些问题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冲突,进而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对《公司法》进行特别规制等措施来建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公司的制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凌云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立法呈现出逐渐放宽的特点,但仍存在着严重法律障碍,所以导致入股实践步履维艰。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障碍应继续坚持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的路径。《农村土地承包法》应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剔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入股土地应当退回原承包农户"的规定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颖  赵珩  Peter Ho  
本文以产权为视角,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前至今的草原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产权是否明晰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制度形式而非制度功能,并进一步分析草原承包制施行中存在的不足。虽然草原承包制明晰产权在初期可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牧民生活水平,然而忽视功能推行草原承包制则会引发草原管理问题。本文从制度功能的独特视角探讨产权明晰,分析中国草原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草原管理政策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理  
在草原地区简单套用农区家庭承包制存在严重的弊病,承包以后没有解决反而恶化了草原的"公地的悲剧"问题,这是导致草原近几十年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研究表明,"公地的悲剧"问题恶化和相应的草原退化并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恰恰相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不彻底。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应由政府和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维护产权排他性的责任,同时,草原地区的家庭承包制要有所创新,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草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伟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维薇,侯向阳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西部草原的地位、面临的问题和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西部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要坚持保建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技先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区域布局上,实行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不同区域和类型各有侧重,协调推进;区域之间耦合互补,协调发展。同时为保证草原保护和建设顺利实施,提出政策、法制、宣传、工程建设及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朋  
农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是指众多农户将其享有承包经营权的农地委托给专业的农地信托公司,由其为农户利益对所汇集的农地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农地集合信托改变了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信托公司的强大的信托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有利于发挥农地集合功能,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更加有利于对农户利益的保障。农地集合信托具有委托人的集合性、委托人与受益人同一性、信托财产的特殊性以及信托管理运用的集合性等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索婷  程亮  
由于现行法律制度与物权理论对农村财产制度的规范和阐释并不契合,农民在行使自身所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权时还受到诸多法律限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是较为现实与可行的手段。论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重构、培育和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准确定位政府、银行等主体角色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探索农村地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权利抵押来进行融资的新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