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7)
- 2023(6680)
- 2022(5502)
- 2021(5484)
- 2020(4338)
- 2019(10214)
- 2018(10605)
- 2017(19026)
- 2016(11051)
- 2015(12093)
- 2014(12545)
- 2013(11947)
- 2012(10961)
- 2011(9981)
- 2010(10501)
- 2009(9580)
- 2008(9742)
- 2007(8857)
- 2006(8180)
- 2005(7512)
- 学科
- 农(45024)
- 济(40047)
- 经济(39989)
- 业(32568)
- 农业(29909)
- 管理(20758)
- 业经(14943)
- 制(13506)
- 企(12741)
- 企业(12741)
- 中国(12378)
- 地方(10909)
- 体(10185)
- 农业经济(10178)
- 发(9334)
- 村(9117)
- 方法(9111)
- 农村(9104)
- 财(8825)
- 土地(8219)
- 教育(7821)
- 发展(7806)
- 展(7791)
- 数学(7657)
- 数学方法(7546)
- 银(7250)
- 银行(7246)
- 策(7226)
- 教学(7196)
- 学(7157)
- 机构
- 学院(143820)
- 大学(136080)
- 济(55525)
- 经济(54078)
- 研究(50869)
- 管理(50345)
- 农(45066)
- 中国(42379)
- 理学(41523)
- 理学院(41052)
- 管理学(40282)
- 管理学院(40010)
- 农业(33771)
- 科学(30664)
- 京(30612)
- 业大(27365)
- 财(26769)
- 所(26675)
- 江(26555)
- 中心(25292)
- 研究所(23157)
- 范(21916)
- 师范(21748)
- 州(20916)
- 省(20783)
- 农业大学(20509)
- 北京(19498)
- 财经(18875)
- 院(17395)
- 技术(17337)
- 基金
- 项目(86067)
- 研究(71205)
- 科学(65708)
- 基金(56861)
- 家(48368)
- 国家(47698)
- 社会(41525)
- 科学基金(40044)
- 社会科(38515)
- 社会科学(38504)
- 省(36636)
- 编号(34302)
- 教育(33173)
- 基金项目(30396)
- 划(29050)
- 成果(28431)
- 农(26744)
- 课题(23650)
- 自然(23243)
- 自然科(22553)
- 自然科学(22548)
- 自然科学基金(22135)
- 资助(21943)
- 发(20400)
- 年(20097)
- 性(19586)
- 重点(19332)
- 部(18892)
- 制(18084)
- 创(17795)
共检索到246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树
荆沙市农科所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张同树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国第二次科学大会提出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为科研体制改革指明了的方向。近十年来,从我所走过的历程看,由于它具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所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剑平
努力开创荆沙市能源供需新局面余剑平"八五"期间,荆沙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1991-1995年的能源统计资料显示,我市能源生产、供应、消费逐年增长,能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由于荆沙是一个耗能大市,又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能源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世忠 尹银火 邵光清
应采取什么政策扶持粮棉油主产地经济发展──对湖北省荆沙市改革以来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陈世忠,尹银火,邵光清当前在由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对此,国家应采取什么政策加以扶持?为此,我们对荆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聪明
人们知道,华佗为关公医治箭伤的典故一直为世人传为佳话,或许人们有所不知,千余年后的今天,还是在当年刮骨疗毒的旧址上,华佗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千百个再世华佗就学习生活在耸立此间的荆沙市中心医院,而目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谢维绪就是其中之一。 谢维绪,这位1963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的共产党员,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血吸虫重疫区为群众防病治病,为原荆州地区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继红 熊景业 张学辉 苏若鸣 彭霞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长沙是一个季节性、水质性缺水的城市,已被国家列为第三批节水型试点城市。为此,长沙市从2012年2月1日起实施了综合水价改革,主要包括调整供水价格、简化用水分类、提高污水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梁丽 马瑞燕 赵志国 何云峰 王建明
教学模式事关教学质量的提高,课题组经过十余年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三维互动"教学模式,并在农科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阐述教学实践实施的发展特点及流程,对其实践效果进行了描述分析与总结反思,证明"三维互动"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满足高校教育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三维互动 教学模式 农科高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仁礼
本文通过对江苏丘陵地区农科所等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认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才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科技创新 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雨
<正>新农科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回应新时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高校必须加快新农科建设,摒弃过时的办学定位、僵化的办学体制、陈旧的办学格局,打造新乡村、新农业、新农民三要素耦合的新生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远超过往的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成果。其中,英语作为在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在不断结合学科本位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柳松 刘春桃
近年来我国农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矛盾逐渐凸现,主要原因是农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农科毕业生多为单一规格的理论型人才,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差。农科类高校应尽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实践内容、加大实践经费投入、完善实践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提高农科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实践教学改革 就业能力提升 农科类高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牟少岩 刘焕奇 李敬锁
"新农科"是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工科"和"新文科"与传统农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新农科"人才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举。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专业结构、师资结构、产业需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建设 内涵 思路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振陆 赵茂锦 夏红 束剑华 尤伟忠 刘海明
"四化同步"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求专业课程转型升级。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接二连三"专业体系、践行"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构建农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项目载体"课程教学等举措,进行了专业课程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专业 课程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树宏
近几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城镇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增多,地价逐年攀升。与此同时,拆迁安置工作推进越来越难,已成为制约望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望城区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通过建设"拆迁安置限价商品房"(以下简称限价商品房)来解决拆迁难的路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长丽 于书洁 常莉萍
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制改革的实践,从农科研究生学制缩短原因的角度重新思考新时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并通过采取修订培养方案、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加强教学改革、优化培养环节和加强过程管理等,提出了保证二年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杰
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要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新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等不同维度深入理解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农业高校在新农科建设中要树立核心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坚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坚持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互相支撑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专业改革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紧密融合、坚持高校与区域发展紧密融合。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改革实践为案例,进一步探讨地方农业高校新农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把立德树人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扎根东北服务东北突出新农科建设与行业企业协同,以学生为本重点关注学生阶段成长发展目标、强化专业自评估实现专业动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注重四个教育模块融合、突出学教融合实现学生学习回归与教师教育人回归融合。
关键词:
新农科 地方农业高校 教育改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吉宇 谢文刚 张建全 张正社
草类植物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试验能力提升在培养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标新农科建设要求,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这种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种业发展对高水平育种人才的需求。教学团队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教材编写,引入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以及引进育种专业软件DeltaGen和国际智力等手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经过课程改革,学生对草类植物育种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科教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农科“433”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思考——以旱作栽培与作物生态山西省重点创新团队的实践为例
沙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科技推广项目的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实践与探索——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
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土壤肥料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上虞市建筑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
区域视角下职业教育质量监控标准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新农科”视域下农业电气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例
新农科背景下新型农学专业的创建与实践探索——以江苏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