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0)
2023(4169)
2022(3597)
2021(3355)
2020(2982)
2019(6485)
2018(6511)
2017(11833)
2016(6398)
2015(7545)
2014(7615)
2013(7312)
2012(7000)
2011(6236)
2010(6424)
2009(6029)
2008(5990)
2007(5351)
2006(4990)
2005(4545)
作者
(20673)
(17182)
(17098)
(16242)
(11066)
(8408)
(7839)
(6936)
(6587)
(6581)
(6330)
(5859)
(5819)
(5600)
(5425)
(5358)
(5300)
(5105)
(5069)
(4996)
(4418)
(4380)
(4202)
(4197)
(4126)
(4016)
(3882)
(3825)
(3602)
(3430)
学科
(25146)
经济(25130)
管理(20011)
(16056)
(13353)
企业(13353)
地方(10291)
方法(8807)
(7927)
(7150)
(7018)
数学(6958)
数学方法(6833)
中国(6756)
业经(6545)
理论(5294)
环境(5159)
地方经济(4968)
(4950)
财务(4931)
财务管理(4918)
农业(4906)
(4820)
企业财务(4710)
(4590)
信息(4581)
(4416)
银行(4411)
资源(4317)
(4188)
机构
学院(92942)
大学(91938)
管理(35600)
研究(33621)
(30172)
理学(29447)
经济(29314)
理学院(29032)
管理学(28323)
管理学院(28156)
中国(26001)
科学(23464)
(21940)
(21648)
(17481)
(17423)
中心(17114)
研究所(15947)
业大(15794)
(15601)
(13663)
农业(13617)
(13580)
师范(13467)
(13431)
(12627)
北京(12570)
技术(11835)
财经(11727)
师范大学(10774)
基金
项目(65300)
科学(50682)
研究(46511)
基金(45628)
(40881)
国家(40578)
科学基金(34479)
(27570)
社会(27482)
社会科(25909)
社会科学(25904)
基金项目(24672)
自然(23662)
自然科(22954)
自然科学(22944)
自然科学基金(22504)
(22448)
教育(20562)
编号(20312)
资助(18307)
成果(17075)
重点(15157)
(14084)
(13914)
课题(13856)
(12855)
(12792)
计划(12597)
项目编号(12493)
科研(12235)
期刊
(35952)
经济(35952)
研究(23727)
中国(21903)
学报(17512)
科学(14424)
(14233)
(13272)
管理(12319)
大学(11758)
学学(10811)
图书(10546)
教育(10158)
农业(9539)
(9248)
金融(9248)
技术(8815)
情报(7478)
书馆(7186)
图书馆(7186)
资源(7176)
业经(6015)
(5697)
理论(5427)
财经(5249)
实践(5157)
(5157)
(4983)
经济研究(4790)
科技(4768)
共检索到147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华  苏布达  原峰  郭业友  
荆江分蓄洪区适时分蓄超过荆江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确保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安全,为长江防洪做出了贡献。为有效开展分洪管理防洪决策信息支持,构建了一套分蓄洪区的防洪基础地理信息演示系统。分析了以往构建系统中需求分析和信息组织的不足,较为详细地进行了需求分析,科学地进行数据组织及数据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原型法进行系统设计。最后利用控件Mapobjects,将GIS功能嵌入Visual Basic 6.0编制的应用程序中,实现用户需求的各种功能。系统整合了分蓄洪区基础地理数据、水利设施以及安全建设等数据,较好地反映了荆江分蓄洪区的现实特点和意义。系统的运行得到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长安  
分蓄洪区是平原防洪的一种重要措施。20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长江中游地区共规划分蓄洪区 14 处,其中荆江分洪区、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为国家确定的重点蓄滞洪区。随着长江上游三峡等一系列大型电站的兴建,中游堤防加固工程的实施,长江中游仍需要200×108m3 分蓄洪区。基于地学规律和长江中游目前的防洪形势,从有效的防洪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考虑,建议取消荆江分洪区和其它一般分蓄洪区,仅保留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重点建设洪湖分蓄洪区。建议按照“梯级化”和“垦殖和养殖区”进行洪湖分蓄洪区规划和建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鲁峰  
沿淮行蓄洪区频繁受灾 ,经济落后 ,社会形象差 ,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开发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行蓄洪区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充分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更新思想观念 ,辩证地防洪用洪 ,做到既能解决洪水出路 ,又为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峰  姜彤  
通过1986、1996和2002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图像,分析得到荆江分洪区1986~1996年和1996~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17年来,荆江分洪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通过吞食大量耕地、林地而得到迅速增加,年均增幅达到9.66%;林地大规模减少,主要向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转变;由于研究区域水旱轮作,水田、旱地年际变化很大,主要根据市场行情决定作物种植。水域和滩涂也逐年减少,年均减幅分别为1.85%和3.34%。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荆江分洪区在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九大  
淮河滩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现有大量居民,经常遭受洪水威胁,不能安居乐业。2003年,灾后40万移民迁建为我们解决行蓄洪区人的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从实际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行蓄洪区居民的居住安全,为解决沿淮"三农"问题创造必要条件,是一项必须认真研究而又势在必行的工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慧萍  
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人口安置不仅关系到其及时运用,更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单退适度集中农业就近安置为例,系统分析人口安置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了外迁安置点评价指标体系,用AHP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公民意愿的评价队伍结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单指标评价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安置点优选模型。用该优选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朝敏  庄伟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m;湖区减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人权  梁杏  陈国金  龚树毅  
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及人工围堤的相互作用下,长江中游盆地地质环境系统分割为演变方向不同的两部分:堤外水域成为人工过饱盆地,堤内垸地成为人工饥饿盆地。因此,长江某些区段及洞庭湖洪水位抬升,垸地高程不断降低,洪涝渍害不断加剧。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重建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的思路与防洪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国金  殷鸿福  李长安  陈松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高堤防高洪水位(高出堤内地面大于13m)危险态势的形成,是由于一方面在地质构造控制下堤内地面沉降,另一方面大堤不断加高,荆江洲滩不断淤积抬高和洞庭湖出流顶托,造成同流量水位不断升高,结果是洪水位与堤内地面势差不断加大,形成恶性循环。三峡水库建成后,具有调蓄长江上游洪水的巨大空间和能力,但没有改变形成荆江高洪水位的地质作用及过程。在高堤防高洪水位形势下,加上大堤管涌、岸崩、地震等致灾地质因素的作用,荆江有向北溃决,自然分流的趋势,其中尤以沙市湾迎流顶冲的盐卡段更具有危险性。为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地质环境灾害,协调人、地、水关系,给水沙以出路和洪水资源化已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树坤  
长江、松花江大水,持续了50余天,电视里不断地播放一幕幕军民英勇抗洪的感人场面,全国人民的视线都集中到了抗洪第一线。但是,许多人会感觉到,我们的抗洪战士几乎还是在用人拉肩扛的办法与洪涛巨浪在拼搏,采用的还是人海战术,我国的防洪抢险技术真的如此落后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斧  
长江流域是一个人口稠密、自然资源被强度开发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其自然能流过程是一个水的势能从山坡、干流和各级支流的不同高度逐级转化和汇集为动能的过程。其自然物流主要是水资源的流动、汇集与再分配及泥沙的搬运与再分配。本文认为要从这个系统的整体着眼确立标本兼治的治理洪灾的策略,并全面探讨了由全流域植被与水源生态工程、干流生态工程、沿干流湖泊调蓄生态工程、一二级大支流流域生态工程、小流域分类综合治理开发生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及总体调控的信息网络工程构成的生态工程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瑞娜  
文章从和谐度的角度,研究城市防洪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防洪、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和谐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鞍山1979—2003年各系统间的和谐度,并为防洪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强  刘招  闫正龙  于兴杰  
【目的】提高洪水预报子系统风险分析的可信度,探讨将洪水预报信息用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可行性。【方法】针对水库洪水资料样本不足的问题,引入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方法,并以安康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为实例,对6 h入库洪水预报信息应用于安康水库洪水预报调度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提出了水库防洪预报调度风险分析的内容和定义,求得基于6 h洪水预报信息的安康水库调洪风险率约为25%,能满足水资源系统对风险率的规定要求。【结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中的洪水预报子系统进行风险分析时,采用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预报信息样本不足的问题,充分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将洪水预报信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贤则  周子晨  
分蓄洪区是平原防汛防洪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其工程建设普遍滞后,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群体和个人等投资不足密切相关。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用纳什均衡模型来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分蓄洪区工程建设投资中出现的博弈问题,并以洪湖分蓄洪区为例,按不同的投资规模具体解释在蓄洪工程建设投资中主要依靠中央政府、而分蓄洪区政府投资不足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分蓄洪区走出工程建设投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