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1)
2023(5807)
2022(4951)
2021(4426)
2020(3737)
2019(8312)
2018(8146)
2017(15466)
2016(8654)
2015(9697)
2014(9656)
2013(9366)
2012(8486)
2011(7680)
2010(7760)
2009(7346)
2008(7281)
2007(6588)
2006(5843)
2005(5429)
作者
(24989)
(20964)
(20903)
(19844)
(13296)
(10073)
(9534)
(7975)
(7920)
(7505)
(7129)
(7046)
(6829)
(6657)
(6542)
(6435)
(6381)
(6192)
(6042)
(6001)
(5287)
(5146)
(4974)
(4717)
(4686)
(4676)
(4659)
(4625)
(4255)
(4126)
学科
(31573)
经济(31508)
管理(30074)
(26223)
(22350)
企业(22350)
方法(13424)
(11802)
数学(11739)
数学方法(11634)
(11502)
(9144)
业经(8255)
(8235)
中国(8065)
(6995)
体制(6988)
财务(6975)
财务管理(6956)
企业财务(6622)
(6237)
银行(6216)
环境(6196)
(5977)
(5914)
(5733)
金融(5731)
(5706)
农业(5691)
(5521)
机构
大学(125620)
学院(124969)
(52262)
经济(51193)
管理(47141)
研究(41411)
理学(40675)
理学院(40232)
管理学(39641)
管理学院(39402)
中国(30764)
(26942)
(25564)
科学(24165)
(22255)
财经(20722)
(20610)
(19682)
业大(19328)
中心(18800)
(18751)
研究所(18456)
农业(17387)
经济学(16530)
北京(15567)
财经大学(15424)
(15103)
师范(14937)
经济学院(14886)
(14651)
基金
项目(83821)
科学(66474)
基金(61738)
研究(61252)
(53754)
国家(53318)
科学基金(45964)
社会(40638)
社会科(38641)
社会科学(38632)
(33232)
基金项目(32913)
自然(28845)
教育(28839)
自然科(28171)
自然科学(28162)
自然科学基金(27712)
(27492)
资助(24380)
编号(23813)
(21706)
成果(20089)
(19358)
重点(19077)
(18107)
国家社会(17349)
(17335)
创新(17007)
课题(16988)
教育部(16887)
期刊
(58282)
经济(58282)
研究(37430)
中国(27248)
(22466)
学报(20840)
(20627)
科学(18449)
管理(18204)
大学(16379)
学学(15556)
农业(13588)
教育(13447)
(11848)
金融(11848)
财经(11006)
技术(10152)
(9433)
经济研究(8893)
业经(8870)
问题(7712)
(6859)
(6811)
科技(6340)
(5819)
技术经济(5644)
财会(5590)
理论(5551)
业大(5531)
现代(5424)
共检索到187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远  卢向阳  屈姝存  黄彬  罗泽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军  呼世斌  冯贵颖  朱丹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动物蹄甲超声水解制取复合氮基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与采用动物蹄甲常规酸水解法相比,采用动物蹄甲超声水解法制取复合氨基酸,能缩短水解时间3~7 h,降低能耗近 40%,减少硫酸用量1/3。生产成本降低,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石书奎  欧阳韶晖  魏益民  
【目的】为提高荞麦淀粉制备过程中淀粉与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实现对荞麦粉中主要营养和功能物质的高效分离与综合利用。【方法】采用乙醇同步提取黄酮与碱性蛋白酶水解蛋白相结合的荞麦淀粉分离工艺对荞麦淀粉进行分离,并与水提法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荞麦黄酮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荞麦黄酮提取量为0.951 mg/g,黄酮浓缩物中的黄酮和蛋白含量分别为46.99 mg/g和303.8 g/kg;水解温度、pH、加酶量和水解时间对荞麦淀粉中的残留蛋白含量均有极显著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静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生产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大量使用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水质的优劣影响药品质量。工艺用水制备技术是制药工艺的重要技术支撑。注射用水是配制注射剂的主要溶媒,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注射剂的质量,特别是大输液,国家对此要求很高、很严。随着科学技术及检测手段的迅速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萍  郭大勇  杨军  周永初  肖军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TGP ,并对脂溶性茶绿色素制备水溶性茶绿色素的 2个主要工序———皂化、铜代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用 1%NaOH在 80℃水浴 90min是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 ;将pH值调为 3.0 ,在 80℃水浴 6 0min ,可使叶绿素铜钠盐的得率较高 ,产品质量较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曾维超  孟燕  向班贵  
采用传统加工和新加工的方法测定了藤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的进程,黄酮、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传统工艺加工过程黄酮和叶绿素破坏量较大,不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和色泽品质的形成,藤茶茶汤黄暗、香味浓浊。藤茶新工艺比传统工艺更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加工出的藤茶有效成分保留较多,色绿、香高、味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雍  蒲俊文  
为了提高竹制溶解浆粕的纤维素纯度,该文以四川慈竹为原料,利用预浸硫酸盐(KP)法和非预浸KP法制备溶解浆粕,并对两种工艺条件下浆粕的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确定了预浸KP法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预浸时间30 min、蒸煮用碱量18%、硫化度20%为预浸KP法的最佳工艺条件。预浸KP浆粕α-纤维素含量较非预浸KP浆粕有较大提高,能够达到91%以上;且经漂白后,预浸KP浆粕α-纤维素含量能够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浆粕纤维素纯度,可以达到溶解浆粕纺丝的要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秋萍  金心怡  黄丹樨  程淑华  
为解决目前茉莉花茶生产的难题,研发了茉莉花茶新的赋香方式.结果表明: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雾化法花茶和拌和法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拌和法花茶.复合汽化法花茶的香气组分总量,酯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雾化法花茶,低于拌和法花茶;芳樟醇、乙酸苄酯、苯甲醇、α-法呢烯、苯甲酸叶醇酯、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7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组分含量大小为:复合汽化法花茶(89.04%)>拌和法花茶(87.56%)>雾化法花茶(74.15%).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感官品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宗庆  张桂龙  齐锋  
高接换优是实生低产核桃园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项研究针对核桃高接技术难度大,传统的高接技术工艺系以个人为操作单元,嫁接成活率低而不稳,往往因嫁接者技术水平而异等问题,研制出核桃枝接削穗器并改进接穗保湿材料与接口保湿方法,从而形成了一套新的核桃高接工艺.其既可保证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又可大大提高嫁接工效和降低劳动强度,并且简单易行,易为群众掌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聂志理  张爱平  李靖  
以深孔注浆为例,介绍以建设单位为主导开展的北京轨道交通不降水(少降水)堵水新工艺的定额测算分析流程与方法,并分析该定额测算实践对企业管理的相关意义,为建设单位处理类似新工艺的造价问题及应对造价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以油茶饼粕为原材料,采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温度、时间和pH值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1∶1,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 h、pH为9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95.5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金婷  张雁  李雁  王佳佳  廖娜  钟立煌  骆碧群  林江  
【目的】茶皂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物质,纯度是限制其应用和价值的关键因素。探究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Ultrasound-assisted two-phase aqueous extraction, UAATPE)油茶粕茶皂素的工艺条件及其提取机制,以开发纯度高且高效的提取技术,为油茶粕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油茶粕为原料,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得率的关键因素,经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比较传统乙醇提取法和水提法的提取物得率和纯度,评价UAATPE法茶皂素提取效果;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油茶粕微观结构,初步探讨UAATPE法提取机制。【结果】影响茶皂素得率的关键因素为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和超声时间,经Box-Behnken设计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质量分数27.50%(w/w),硫酸铵质量分数19.60%(w/w),液固比50:1,超声时间32 min,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6.21±0.54)%。与传统乙醇提取法相比,UAATPE法的茶皂素得率虽差异不显著,但其纯度提高了6.57%(P<0.05)。相较于传统水提法,UAATPE法提取的茶皂素得率和纯度分别提升了17.74%和40.23%(P<0.01)。微观结构显示UAATPE法处理的油茶粕因超声波空化效应,加剧了油茶粕组织破坏,产生大量空洞和强烈表面收缩,有效促进油茶粕茶皂素释放。UAATPE提取过程,茶皂素在双水相系统中首先经过固液提取进入电导率高的底相,然后经液液萃取迁移至极性较大的顶相,从而达到初级纯化,提升茶皂素纯度的效果。【结论】采用UAATPE法可以显著提高茶皂素得率和纯度,为油茶粕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亚萍  聂小安  姚小华  常侠  
研究了油茶籽残饼油制备生物柴油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动力学过程,探索了反应动力学因素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籽残饼油酯交换反应的理想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0.6%,反应时间90 min;此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为94.43%。经权威机构检测,所制得生物柴油主要性能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T 20828—2007,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为开发生物质导电材料,以木质素为原料,氯化铁为催化剂,通过热解炭化工艺制备木质素炭,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炭产率的4个主要因素即载气流量、升温速率、炭化温度、炭化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设计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较显著,当载气流量为1.26 L/min,升温速率为20℃/min,炭化温度为700℃,炭化时间为60 min时,炭产率达到最大值46.04%,与实际值45.86%较为接近,说明优化结果可信。洗涤处理后的木质素炭呈片层堆积状,其结构类似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霞  刘增再  刘毅  孙志良  
为优化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处方和工艺,选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研究制膜旋转蒸发转速、有机溶剂以及洗膜震速等对伊维菌素脂质体包封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制备试验条件:乙醚为有机溶剂,制膜旋转蒸发转速150r/min,洗膜震速50~100r/min.以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伊维菌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处方: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1;伊维菌素与总脂质量比1∶10;PBS液的pH值7.0;水相体积比4∶3.按最佳试验条件和工艺处方制备的脂质体,最高包封率达到(84±1.6)%,工艺稳定,镜下观察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小而均匀,无游离结晶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