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6)
- 2023(3366)
- 2022(3030)
- 2021(2858)
- 2020(2562)
- 2019(5777)
- 2018(5800)
- 2017(9891)
- 2016(6482)
- 2015(7511)
- 2014(7501)
- 2013(7093)
- 2012(6897)
- 2011(6217)
- 2010(6607)
- 2009(5711)
- 2008(6200)
- 2007(5604)
- 2006(4974)
- 2005(4440)
- 学科
- 济(17191)
- 经济(17169)
- 管理(15983)
- 业(15408)
- 企(12808)
- 企业(12808)
- 财(7426)
- 方法(6896)
- 学(6849)
- 理论(6493)
- 农(6131)
- 务(5731)
- 财务(5725)
- 财务管理(5713)
- 数学(5614)
- 教育(5574)
- 中国(5549)
- 企业财务(5451)
- 数学方法(5419)
- 教学(5374)
- 制(4724)
- 业经(4053)
- 农业(3913)
- 学法(3676)
- 教学法(3676)
- 银(3659)
- 银行(3623)
- 行(3388)
- 学理(3295)
- 学理论(3295)
- 机构
- 学院(89781)
- 大学(89520)
- 研究(36496)
- 管理(26741)
- 济(26671)
- 科学(26188)
- 经济(25788)
- 中国(25262)
- 农(23576)
- 理学(22341)
- 理学院(21956)
- 所(21513)
- 管理学(21155)
- 京(21085)
- 管理学院(21020)
- 研究所(19917)
- 农业(18805)
- 业大(17954)
- 江(15965)
- 中心(15565)
- 范(14329)
- 师范(14091)
- 财(14043)
- 技术(13858)
- 北京(13566)
- 院(13438)
- 省(13279)
- 州(12407)
- 农业大学(11766)
- 室(11309)
- 基金
- 项目(60081)
- 科学(44168)
- 研究(41497)
- 基金(39406)
- 家(37229)
- 国家(36866)
- 科学基金(28727)
- 省(25875)
- 划(22308)
- 教育(21947)
- 社会(21347)
- 自然(20812)
- 基金项目(20703)
- 自然科(20327)
- 自然科学(20314)
- 自然科学基金(19927)
- 社会科(19880)
- 社会科学(19872)
- 编号(17530)
- 资助(17052)
- 成果(15888)
- 重点(15199)
- 课题(14376)
- 计划(13361)
- 部(12971)
- 科技(12804)
- 发(12637)
- 创(12503)
- 科研(11880)
- 创新(11688)
共检索到141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华 周带娣 肖文军
为探讨茶树茎段培养中胚性状态的调控及其分化机理 ,以种子苗和成龄茶树嫩梢为材料 ,研究了培养基、培养时间对茎分化及分化状态保持的影响 .结果表明 ,茶树茎分化需要 2个月以上的诱导培养过程 .茎段产生分化后 ,在不同组分的培养基上交叉培养 ,维持分化能力的时间比在单一培养基上的长 .具有少量母体组织的不定芽苗在其基部分化了体细胞胚、不定芽 ,并在其叶上分化了体细胞胚 .不定芽苗在初代培养中 ,其切口处易诱导出非胚性愈伤组织 ,切除非胚性愈伤组织后 ,诱导出了胚性愈伤组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健 成浩 王丽鸳
从激素浓度与组合、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茶树幼胚培养中萌发率和再生途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幼胚的萌发需要有一定量的生长素的剌激作用,但较强烈的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对茶树幼胚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所使用的激素种类对于胚的再生途径有较大的影响,在MS+KT2.0+IBA0.1+GA31.0mg/L培养基上,80%以上的幼胚可以继续发育成熟并萌发成苗;而高糖浓度则会诱导产生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并从而导致不定胚的形成。
关键词:
茶树 幼胚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买凯乐 邵砾群 李荣珍 董丽芬 兰健花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树种,木材坚实,富含松脂,耐腐朽,是优良的建筑、电杆、枕木、矿柱等用材。油松是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徐化成,1993)。近期关于油松的研究主要有油松林水分平衡(常建国等,2013)、球花与花粉管(钮世辉等,2013;尚峰男等,2013)、光照对幼苗的影响(冯晓燕等,2013)、人工林更新(李兵兵等,20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邬秀宏 李中林 陈正明 朱学栋 邓敏 张莹 王廷华 唐敏
为了控制茶树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抗氧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琼脂浓度和pH值的高低进行了综合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以6 min为宜;外植体接种在MS+6-BA 2.0 mg/L+NAA 0.2mg/L+GA31 mg/L+核黄素0.02 g/L的培养基上,琼脂浓度为5.0 g/L,pH值为5.6,外植体生长状况良好,褐化率由57%下降为13.3%。
关键词:
茶树 外植体 褐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菁 赖钟雄 孙威江 郭玉琼
以乌龙茶品种武夷名丛中的早生种金凤凰、中生种金锁匙和晚生种肉桂的成年树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外植体灭菌、切割方式和外源植物激素、盐、蔗糖以及光照度等因素对腋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一芽二叶时期二叶位的茎段做为外植体较为合适;用0.1%HgCl浸泡9-11 min为最佳消毒方式,但应视茶树的品种(系)以及茎段的老嫩程度而定;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5 mg.L-1 IAA+0.5 mg.L-1 GA3+30 g.L-1蔗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少翔 王卉 孙毅 梁宏 崔贵梅
通过对30个品种(系)的研究,确立了小麦幼胚最佳取材时期的种子形态指标:在幼种子发育到嫩绿色,脊部由光亮转变为无光泽并具一层绒毛时,幼胚刚好发育到透明的后期和半透明前期。该时期仅有几个小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的幼胚的致密愈伤组织诱导状况及其继代保持和分化能力,并获得了良好的再生体系。使得致密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1%,在14d时分化频率达到96 7%,70d时分化频率仍可达62%。并就温室材料和大田材料以及不同年份大田材料的致密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和分化能力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组织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燕芬 周国兰 赵华富
为降低茶树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切割方式、转瓶间隔时间、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抗褐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消毒最适时间为7~8 m in;接种外植体带腋芽叶片保留2/5,3 d转瓶1次降低褐化的效果较好;经此处理的外植体培养在1/2MS+BA 2 mg/L+NAA 0.1 mg/L+Vc 1.0 g/L+AC 1.0 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褐化率由86%下降为41%。
关键词:
茶树 外植体 褐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成方
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做好状态数据分析,应切实掌握将状态数据转化为有价值信息的基本方法,明确研究的目的性、掌握数据的整体性、挖掘数据的关联性、提炼分析的针对性,不断提高状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状态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浩 秦大庸 王建华 周祖昊
区域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子之一,但传统区域缺水状态的识别方式存在许多局限和问题,其调控行为也缺乏系统性。该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五个层次上的区域缺水状态识别准则,并对区域缺水状态的度量过程进行了分析,所提出立足于现状供水能力、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外流域调水为基础的三次平衡度量,为今后区域缺水定量识别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框架,目前该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当中。最后该文提出了基于区域水循环、开源节流和区际资本三个层面上的多维调控行为,对于解决我国今后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有着积极的战略指导意义。
关键词:
缺水 识别 度量 调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根发 余毓君
本文研究了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及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脯氨酸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有恢复分化能力的作用。不同类型水稻的愈伤组织对总氮量和[NH+4-N]/[NO-3-N]之比有不同要求,籼稻的[NH+4-N]/[NO-3-N]不宜高,粳稻在低[NH+4-N]培养基(N_6)中多次继代后,经高[NH+4-N]刺激,能增加植株再生能力。N_6─MS交替继代能使粳稻愈伤组织保持分化能力。利用分化—脱分化—继代(再分化)程序,可以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胚性状态,促进植株再生,有利于水稻愈伤组织的长期保存。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调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王云 熊元元 刘晓 李明红 张厅 赖谦 李春华
【目的】发掘与叶型性状关联的SNP位点,为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收集于四川本地的91份茶树自然群体开展简化基因组测序(GBS),并利用测序获得的863 468个SNP标记对叶长(YC)、叶宽(YK)、长宽比(CKB)、叶身(YS)、叶色(YSZ)、叶尖(YD)、叶脉对数(YM)和叶缘(YY)8个叶型性状开展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LM(Q)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在P<0.01条件下,其中6个性状共检测到38个显著SNP位点:分别是叶长(YC)关联到1个显著、长宽比(CKB)关联到24个、叶色泽(YSZ)关联到6个、叶尖(YD)关联到2个、叶脉对数关联到1个以及叶缘关联到4个。38个显著SNP位点对关联性状的解释率在31.37%~60.70%之间。进一步在显著位点上下游50 kbp区域内进行候选基因挖掘,共得到8个候选基因 :CSA011953(Sec11a)、CSA027293(CAD3)、CSA020561(GAE2 )、CSA008530(AIM1)、CSA008531(MFP)、CSA008532(AIM1)、CSA008763(CYP72A154)、CSA029592(RABG3F)。对候选基因进行GO和KEGG注释,根据注释结果初步预测基因CSA027293(CAD3)与长宽比(CKB)、CSA008763(CYP72A154)与叶色(YSZ)紧密关联。【结论】38个茶树叶型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发掘与2个候选基因预测,可为茶树调控叶型基因精确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树 SNP标记 叶型 关联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虹 洪霓 王国平
对梨树茎尖培养的方法和在培养过程中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各个环节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茎尖培养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概述了茎尖培养在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现状 ,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梨 茎尖培养 病毒 脱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朔 陆根书 席酉民 梁磊
据统计,1999—2002年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年均增长率达31.42%。2005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量已突破100万人,其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国外相比,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相比,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萼辉 徐惠珠 王豫兰 杨玉英 赵守边
取‘美人’梅(Prunus mume cv.Meiren Mei)盆栽母树嫩枝茎段(1~1.5cm)用70%的酒精、0.1%的昇汞水溶液消毒后,接种于WB+KT 2mg/l+NAA 0.05mg/l培养基上置培养室静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3℃,光照为1 000~2 000lx,每日光照12h.培养25天后,茎段上腋芽萌发;再培养25天,这些芽转变成丛生芽.丛生芽在WB+BA 0.5mg/l+NAA 0.025mg/l培养基上培养25天后,它们便长成正常的幼苗.幼苗在WB+BA 0.025mg/l+NAA 0.05mg/l+IAA0.025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春末夏初时,生根小植株盆...
关键词:
‘美人’梅 茎段 离体培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金婷 黄少欣 韦持章 农玉琴 陈远权 廖春文 覃潇敏
为茶园氮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4个不同氮素营养水平(N0、N1、N2、N3)下茶树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变化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与不施氮(N0)处理相比,适宜施用氮肥可以增加茶树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以及微生物总量,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改善;亦提高了茶树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并且均在N1或者N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氮素水平下茶树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合理施用氮肥对于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群落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养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