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
- 2023(1179)
- 2022(1077)
- 2021(1025)
- 2020(914)
- 2019(2024)
- 2018(1909)
- 2017(3197)
- 2016(2236)
- 2015(2354)
- 2014(2360)
- 2013(2358)
- 2012(2330)
- 2011(2219)
- 2010(2261)
- 2009(2115)
- 2008(2087)
- 2007(1883)
- 2006(1606)
- 2005(1423)
- 学科
- 济(4999)
- 经济(4984)
- 管理(4981)
- 业(4454)
- 学(4367)
- 企(4322)
- 企业(4322)
- 方法(2535)
- 农(1876)
- 业经(1711)
- 数学(1640)
- 数学方法(1582)
- 森(1491)
- 森林(1491)
- 林(1465)
- 和(1415)
- 体(1408)
- 理论(1386)
- 人事(1375)
- 人事管理(1375)
- 组织(1374)
- 农业(1218)
- 虫(1207)
- 策(1164)
- 水产(1117)
- 划(1113)
- 害(1107)
- 壤(1072)
- 土壤(1070)
- 及其(1067)
- 机构
- 大学(33604)
- 学院(32922)
- 研究(15448)
- 农(15206)
- 科学(13927)
- 农业(12251)
- 业大(11565)
- 所(10164)
- 研究所(9752)
- 中国(9575)
- 管理(9092)
- 农业大学(8133)
- 京(8022)
- 理学(7979)
- 理学院(7842)
- 室(7748)
- 省(7651)
- 实验(7501)
- 管理学(7456)
- 管理学院(7417)
- 实验室(7202)
- 济(7105)
- 经济(6891)
- 重点(6883)
- 业(6567)
- 林业(6436)
- 院(5977)
- 中心(5947)
- 技术(5646)
- 科学院(5574)
共检索到4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周带娣 史云峰 禹利君
为探寻茶树外源 DNA导入的最佳材料 ,以茶树东湖早品种的种子胚和不同组织等为材料 ,研究了植物激素 (BA,IBA,GA3 )对畸形叶发生 ,不定芽、体细胞胚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激素组合条件下 ,畸形叶仅发生在种子胚第 1,2次生长的第 1~ 3叶位 ,不定芽分化率高低顺序依次为畸形叶、具有腋芽组织的叶柄、子叶柄 ;丛芽的分化率 ,子叶柄高于叶柄 ;子叶柄的不定胚分化率为 35 .3%,顶芽为 6 .0 %.
关键词:
茶树 畸形叶 诱导 分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正云 刘德华 肖海军 张丽霞
为了获得茶树发状根,生产茶叶中的有用物质,以大田茶树的根为材料,在离体培养下对其诱导发状根.结果表明,从茶树根愈伤组织中诱导出的发状根具有生长快、无向地性、密生白色根毛和较强的分枝能力.发状根分枝,存在直接分枝和在发状根上出现瘤状突起后在其附近发生侧根2种类型.发状根及其愈伤组织轮换在不同组分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发状根的分化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外植体在本研究的所有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不同品种的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茶树 根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发状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传远 梁英 王如才 王昭萍 于瑞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玲 侯正仿 季静 崔少杰 王罡
以安祖花嫩叶为试材,研究安祖花品种、培养基不同组分和培养温度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温度影响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当6-BA浓度为0.5mg·L-1时,嫩叶形成愈伤组织能力较强;将硝酸铵用量减少至MS配方量的1/2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变化,但当硝酸铵和氯化钙用量同时减至1/2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采用21~26℃变温培养较恒温培养更能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嫩叶在改良MS(1/2硝酸铵+1/2氯化钙)+0.5mg·L-1 6-BA+0.1mg·L-1 NAA培养基中,日温26℃,夜温21℃的变温暗培养,叶片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荣林 胡雲飞 杨亦扬 王文丽 申佳芳
以麝香草酚等10种小分子物质作为激发剂,比较研究了它们诱导茶树与害虫防御有关的酶系统变化和茶树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特征,以了解它们所引起的诱导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诱导物质几乎一致性地引起茶树叶片可溶性蛋白的上升,除3-氨基丁酸处理外各处理叶片氨基酸总量也趋于上升。水杨酸、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5-二羟基苯甲酸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共性,但它们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却有明显差异。与水杨酸相比,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5-二羟基苯甲酸诱导的茶树叶片生化物质的变化幅度较大,2,5-二羟基苯甲酸诱导处理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上升,有一定应用潜力。HarPi...
关键词:
激发剂 诱导 茶树 抗虫性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佳佳 尚旭岚 洑香香
以黑荆树叶片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6-BA与IBA组合、6-BA与2,4-D组合、TDZ与IBA组合均可诱导愈伤组织,但诱导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外源激素组合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其增长率为165.21%~208.53%,其中以6-BA与IBA组合的增长率最大;在添加TDZ与IBA的培养基上易分化出不定芽,但不同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对不定芽的分化率和芽的生长影响达极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筛选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mg/L IBA,诱导率为43.36%,平均增量和增长率分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肖 盘鑫海 刘馨蕴 侯金波 曾艳玲
【目的】利用楸树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培养愈伤组织并诱导出芽是楸树良种繁育的高效技术方法,同时也为楸树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楸树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光质等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观察,据此筛选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继而探索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在叶柄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基本培养基种类(MS、N6、DKW)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而6-BA浓度、NAA浓度和光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均具有显著影响。极差分析结果显示,当培养条件为白光,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NAA的浓度比在10∶1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即楸树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0 mg·L-1 NAA,光质为白光;对9组愈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发现蓝光照射条件下,采用DKW+3.0 mg·L-1 6-BA+0.01 mg·L-1 NAA配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明显的拟分生组织,此愈伤组织在DKW+0.2 mg·L-1 TDZ+0.01 mg·L-1 NAA配方下可以成功诱导出不定芽。【结论】1)光照条件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影响;2)TDZ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高效地促进楸树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生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楸树叶柄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和不定芽诱导的有效培养条件,为楸树无菌苗培育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楸树 叶柄 愈伤组织 光质 不定芽诱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永斌 李和平 廖玉才
以长江流域及华中地区推广的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比较其成熟胚在3种诱导培养基和1 种分化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和分化频率。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培养基在愈伤诱导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添加ABA的MB5培养基诱导效果最佳;不同小麦品种对培养条件的反应不同,华9943、华9914等4 个品种在3 种培养基上的诱导频率相同,而其余品种在3种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差异极显著。在分化绿点和成苗率上,品种间差异十分明显,农大146、苏麦6号、扬麦158、华麦12号和华麦8号的再生力强。因此,在小麦成熟胚培养中,筛选优良的基因型—培养基组合是必要的。
关键词:
小麦 成熟胚 愈伤诱导 分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春梅 邱璐 杨清辉 萧凤回 刘爱民
通过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暗培养、激素对小红参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小红参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条件为:以真叶和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在MS+BA 0.2 mg/L+NAA 3.0mg/L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愈伤诱导率达95%。芽形成的愈伤组织组织在MS+BA 5.0+NAA 1.5~2.0中均能分化出幼苗,分化率达100%,但叶形成的愈伤组织未能分化出苗。
关键词:
小红参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志 张逸 路钦越 郭佳禾 梁艳 张明怡星 杨章平
【目的】奶牛乳腺炎一直是奶牛养殖业和奶制品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制约着奶业的健康发展。有效进行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可以为奶牛的健康、生产优质乳制品提供良好保障。探究茶树油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作用效果,探索茶树油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可行性,为茶树油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参考。【方法】在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中分别添加50、100、200、500、1 000μg·mL~(-1)的LPS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细胞因子表达量以及ELISA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等方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的相关指标。研究构建了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模型。在200μg·mL~(-1) LPS诱导12h的奶牛乳腺炎细胞模型中分别添加0.0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2%、0.004%、0.006%、0.008%、0.01%的茶树油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100μg·mL~(-1)的LPS攻毒情况下,细胞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活性下降情况。进一步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在诱导12h的情况下,100μg·mL-1的LPS并未出现大量的细胞凋亡,而200μg·mL~(-1)的LPS诱导情况下约有46%左右的细胞出现了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以上结果表明:试验中,200μg·mL~(-1) LPS诱导12h为构建奶牛乳腺炎模型的最佳条件。添加茶树油浓度为0.0004%、0.0006%、0.0008%时细胞的凋亡比例会有所下降,其中添加茶树油浓度为0.0006%的这一组保护效果最为明显,其活细胞比例71.95%,早期凋亡细胞比例22.15%,晚期凋亡细胞比例5.11%,与未添加茶树油的乳腺炎模型组活细胞相比提高了约22%。之后对有保护效果的3组进行qPCR检测细胞因子与凋亡因子表达量,结果显示随着加入茶树油的浓度上升,TNF-α表达量下调的较多,IL-6的表达量下调的较少(P<0.01),STAT1的表达量在加入0.0004%浓度茶树油时有轻微的上调,在0.0006%和0.0008%浓度时表达量略微下调,其中添加0.0006%浓度茶树油表达量最低(P<0.05)。进一步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3组浓度的茶树油添加组均极显著降低了NF-κB、MAPK和Caspase-3的表达量,其中,0.0006%浓度茶树油组较其余浓度组的炎症反应蛋白的表达量最低,约为空白对照组的50%(P<0.05),而这3组的凋亡反应相关蛋白表达量则几乎持平,约为空白对照组的55%(P<0.05)。【结论】茶树油对于奶牛乳腺炎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降低细胞凋亡比例,提高正常细胞的存活比例,并下调炎症因子与凋亡因子以及相应蛋白的表达量。
关键词:
茶树油 奶牛 LPS 乳腺炎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士先 程曦 蒋正中 盛亮 上官明珠 邓威威 韦朝领
【目的】发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相关防御基因及其分子防御机制。【方法】利用cDNA-AFLP筛选茶树叶片被其主要害虫茶尺蠖取食后差异表达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验证;运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研究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茶树被茶尺蠖取食后,共发现231条TDF,经PCR验证和测序后,成功获得134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其中上调与下调表达的TDF数量分别为81和53条,各占测序获得序列的60.4%与39.6%;利用BL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国强 翟晓巧 蒋建平 刘心诚
在确定 5种泡桐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MS的基础上 ,筛选出了毛泡桐 (Paulowniatomen tosa)、南方泡桐 (Paulowniaaustralis)、白花泡桐 (Paulowniafortunei)、兰考泡桐 (Paulowniaelongata)和豫杂一号泡桐 (P .tomentosa×P .fortunei)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分别为MS +0 .5NAA +4BA、MS +0 .3NAA +2BA、MS +0 .5NAA +4BA、MS +0 .3NAA +6BA和MS +0 .3NAA +8BA) ,然后 ,从 18个不同浓度NAA和BA组合的MS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裘珍飞 曾炳山 李湘阳 刘英 查志刚
桉树(Eucalyptus L'Hérit.)是世界三大树种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桉树转基因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不同的种、无性系胚性愈伤诱导的难易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转基因工程实施的进程。尾巨桉(E.urophylla S.T.Blake×E.grandis W.Hill ex Maiden)无性系DH3229、巨尾桉
关键词:
桉树 愈伤诱导 再生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美霞 戴洪义
以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因型、暗培养、AgNO3对苹果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分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4mg/L+NAA0.20mg/L,MS+6-BA4mg/L+NAA0.10mg/L,MS+6-BA4mg/L+NAA0.05mg/L;基因型是决定苹果组培苗叶片分化的重要因素,3个苹果品种叶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福早红、鲁加6号、鲁加3号;暗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苹果叶片进行脱分化,提高叶片的分化率,苹果叶片暗培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5d;AgNO3抑制苹果叶片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科 陆锦时 朱明华 徐泽 郑清元 郑定贵
8个茶树品种加工3种典型外形的绿名茶,其茶多酚、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变化显著;氨基酸及可溶性糖总量品种×外形交互效应极显著,而变化特性不明显。不同品种加工的名茶中,针形名茶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最低,水浸出物含量居中,可溶性糖总量较高;扁形名茶水浸出物含量最低,咖啡碱含量最高,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亦较高;卷曲形名茶氨基酸及可溶性糖总量较低,咖啡碱含量居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茶多酚含量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