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3)
2023(11272)
2022(10135)
2021(9787)
2020(8374)
2019(19406)
2018(19438)
2017(38169)
2016(20875)
2015(23410)
2014(23517)
2013(23127)
2012(20963)
2011(18703)
2010(18855)
2009(16972)
2008(16349)
2007(14065)
2006(12053)
2005(10345)
作者
(60335)
(50106)
(49866)
(47532)
(31938)
(24159)
(22604)
(19802)
(19042)
(17907)
(17228)
(16770)
(15925)
(15864)
(15466)
(15318)
(14991)
(14973)
(14324)
(14251)
(12597)
(12354)
(12303)
(11361)
(11265)
(11105)
(11002)
(10987)
(10141)
(9922)
学科
(82215)
经济(82135)
管理(57607)
(54916)
(46735)
企业(46735)
方法(42399)
数学(37660)
数学方法(36762)
(20432)
中国(19685)
(19420)
(18881)
业经(17420)
地方(16138)
理论(15053)
(13758)
贸易(13750)
(13607)
农业(13496)
(13354)
(13280)
技术(12634)
(12453)
环境(12413)
财务(12380)
财务管理(12360)
企业财务(11701)
(11203)
(10637)
机构
大学(290722)
学院(290666)
管理(117525)
(109593)
经济(107154)
理学(103266)
理学院(102087)
管理学(99790)
管理学院(99292)
研究(95062)
中国(68324)
科学(63469)
(62546)
(48475)
(47841)
(47516)
业大(46748)
研究所(44896)
中心(42219)
(40660)
北京(39462)
财经(39140)
(38368)
师范(37980)
农业(37548)
(35591)
(35246)
(33534)
技术(32151)
经济学(31930)
基金
项目(207710)
科学(162372)
基金(149661)
研究(147881)
(131831)
国家(130792)
科学基金(112064)
社会(89775)
社会科(85028)
社会科学(85002)
(82191)
基金项目(79908)
自然(76422)
自然科(74667)
自然科学(74648)
自然科学基金(73263)
(69456)
教育(68837)
资助(63318)
编号(60562)
成果(47851)
重点(47002)
(44789)
(43650)
(42993)
课题(41897)
科研(40194)
创新(40040)
计划(38818)
大学(38253)
期刊
(113471)
经济(113471)
研究(80231)
中国(49939)
学报(49435)
科学(45489)
(42225)
管理(42211)
大学(36771)
学学(34789)
(34392)
教育(33539)
农业(29773)
技术(26596)
(19752)
金融(19752)
业经(19221)
经济研究(18412)
财经(18034)
(15580)
图书(15334)
(15279)
科技(15238)
问题(14684)
技术经济(14350)
资源(13950)
理论(13916)
林业(13576)
统计(13554)
(13423)
共检索到402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为对不同树龄茶树的树冠结构进行科学评价 ,并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以小乔木型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灌木型品种槠叶齐为材料 ,对湖南 8个地 (市 )规范化栽培茶园 1~ 18年生两类型品种茶树树冠结构的 15项指标进行系统调查 ,并运用计算机作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 ,两类型品种树冠结构指标随树龄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 ,各项树冠指标均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予以表达 .研究结果还表明 ,两茶树品种在 1~ 6年生期间 ,各项树冠指标增幅较大 ,7~ 14年生期间树冠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大 ,树冠结构比较稳定 ;14年生后 ,一些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 ,如新梢密度、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蒲莹  曾伟生  
[目的]由于激光雷达技术已经能准确测定立木树高及相关树冠因子,应用该技术建立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模型,为激光技术在森林蓄积估计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云杉、冷杉、栎树、桦树4个树种组的3 010株实测样木数据,分析了立木材积与胸径、树高、树冠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对数回归方法构建了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模型,用确定系数R2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等6项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立木材积与单一因子之间的相关,以胸径最为紧密,其次是树高,再次是冠长和冠幅。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模型中,以树高和冠幅作为解释变量的二元模型效果较好,再增加冠长因子的三元模型改进不大。云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艳荣  吴保国  郑小贤  郑德祥  刘洋  董晨  张慕博  
为了对杉木不同龄组树冠形态进行数学模拟,运用非线性回归筛选有效变量的方法将相对树冠半径(RCRj)和相对树冠长度(RCLj)确立为树冠形态模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选取福建省顺昌县297株杉木标准木的1 485个树冠半径测量值,基于8大类模型分别建立不同龄组的树冠最优模型。对最优模型进行误差和残差分析、模型检验、生物学意义评估,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熟林时期拟合效果最优的模型分别是Cubic、Poly4和Gauss Amp。使用本文建立的树冠轮廓模型预估树冠形态时,只需测量全树高、最大树冠半径和最大树冠长度。树冠轮廓模型是生长和收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评价林木间的竞争、森林小气候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崴  郑立华  李民赞  孙红  杨玮  
为给果园精细管理中果树修枝整形、果实品质评价以及果实产量估算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果园自然开心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基于果树三维点云结构,进行果树冠层空间光照分布建模研究。用三维点云重构技术和点云分割技术获取果树不同高度的点云分层,分别使用像素占比和Graham扫描算法计算各高度点云分层垂直投影的有效投影面积和占地面积及有效叶面积指数。以果树冠层不同高度层的有效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对不同高度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进行线性回归,获得果树冠层光照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果树冠层光照分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丹子  王成德  李倞  刘敏  
【目的】树冠外轮廓模型不仅能够描述任意位置处树冠半径,而且能够推导预测树冠体积与树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根据福建地区98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样地的413株杉木调查数据,构建了具有同一套模型参数的树冠外轮廓模型和树冠体积预测联立方程组系统。【方法】选取4种常用的可积分树冠外轮廓备选模型,利用积分法对备选模型进行推导,得到树冠体积预测模型;将模型方程分别两两联立建立树冠外轮廓与体积相容性联立方程组,并利用SAS软件模块中的似乎不相关回归过程估计联立方程组模型系统的参数。为了消除模型异方差,采用加权回归方法拟合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系统的拟合精度、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于模型4的联立方程组拟合精度高、预测性能好,其树冠外轮廓和体积拟合精度分别达到0.829 5和0.861 0,预测结果精度分别为0.803 9和0.856 0;通过似乎不相关回归法解决了联立方程组共线性问题,加权回归方法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性。【结论】所构建的树冠外轮廓-体积一致性模型方程实现了树冠外轮廓与体积模型之间互相推导,为进一步估测树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图3表3参3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鹏  贺东北  陈振雄  肖前辉  
【目的】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能够准确地测定单木、林分乃至大尺度森林结构参数(树高和树冠因子)。为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准确估测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提供计量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150株实测马尾松生物量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和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分析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与树高、树冠因子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模型。【结果】单株材积和地上生物量与树高因子的相关性最为紧密,其次才是树冠因子;基于树高和冠幅因子的二元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较高,达到92%以上,再考虑冠长因子的三元模型预估精度改进不大;基于树高和冠幅因子的二元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模型估计效果更好,相对于一元相容模型系统而言,二元相容模型拟合效果有较大幅度提高,预估精度达到92%以上。【结论】采用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基于树高和树冠因子的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问题,并且预估精度达到92%以上,所建二元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模型可为应用激光雷达技术反演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提供计量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伟生  
从“密度指数与林分测树因子数学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林分密度指数与断面积,平均直径和株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从数学上进行了推导,提出了正确的参数估计方法,并就拟合数学模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即互为自(因)变量问题与参数一致性估计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然  
以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天然林标准地为材料,选取30块大样本标准地,通过N=aD-b得出林分测树因子数学模型。G=aSDIb(H-1.3)c式为密度指数、树高与断面积模型;以Y=aSDIbXo式为密度指数与直径、株数、断面积的模型。模型可用于编制树高标准表、直径标准表、密度标准表以及密度控制图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郑海水  尹光天  杨曾奖  陈康泰  
依据生物体各部分器官与测树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对生长规律,以树围(G)和D2H为自变量建立橡胶树树叶、树干、小枝、树根、树头、地上、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估测模型,经综合检验,确认以树围为自变量的模型优于以D2H为自变量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更新橡胶林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同时建立了橡胶树生物量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方法,分别于2002和2003年在老山施业区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樟子松人工林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15块(2002年设置7块,2003年设置8块),共获取解析样木53株,实测2298个一级枝活枝条变量因子(包括总着枝深度、方位角、着枝角度、基径、枝长、弦长、弓高)数据资料。基于理论或经验生长方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静态模型及树冠动态生长模型。采用VC++6.0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开放式图形库,将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结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动态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基于实测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宏涛  孙玉军  吴明钦  王明初  杨星华  
以福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5块样地的33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探讨了树冠平均表面积、最大表面积、平均体积、最大体积4个复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冠复合指标与胸径、树高、冠长、冠幅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应的增加变量可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但当模型变量增加到2个以上时,模型精度提高不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以冠幅和冠长为变量的树冠表面积模型为最优;树冠体积以冠幅、冠长和树高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的预估精度P均大于70.3%,说明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杉木人工林的树冠表面积和体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晓雯  张宇  高和平  王利民  
通过尝试多种数学方法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期望获得较为统一的运算结果,以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回顾前人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问题进行研究,经实证分析发现,运用两种方法得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因素基本吻合,证明了两种方法可以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方法间的劣势,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也为这两种方法在其他领域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计秉玉  孟新  
大型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不同类型新储量的不断投入,地质储量结构发生变化,表征油田整体开发技术与经济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如产量、可采储量、采收率、储采比、开发成本与操作成本等等也随之改变,其变化规律可用一套数学模型来描述。在开发指标预测基础上,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如TOPSIS,可以实现新投产区块组合方案的优选。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实用、操作性强,可以为油区开发决策提供重要方法与手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萍  谢全志  李品武  侯渝嘉  胡翔  林强  
从茶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季节、新梢叶位、肥培管理以及品种间等方面进行茶树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环境、季节变化、光照、温度是影响茶树化感物质产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化感物质有向新梢顶端富积的特点;茶园土壤中积累的化感物质对茶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茶树品种间不同的遗传基因,导致化感物质含量的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志华  田娜  肖文军  
根据茶树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对品质上具有一定优异性的 19 个茶树品种的春茶 1 芽 2 叶固定样进行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分析,为茶叶加工与茶叶深加工筛选茶树优异品种资源,并为茶树优异资源的育种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白毫早,37-2,福安大白具有高水浸出物(>45%)特性;碧香早,37-2,福安大白茶具有高茶多酚(>34%)特性;苹云具有高氨基酸(>4.5%)特性;白毫早,福安大白茶,水仙 84-1 具有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特性;水仙 84-1 具有高咖啡碱(>4%)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