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5)
- 2023(5351)
- 2022(4799)
- 2021(4339)
- 2020(4030)
- 2019(9505)
- 2018(9502)
- 2017(18053)
- 2016(10547)
- 2015(12216)
- 2014(12543)
- 2013(12664)
- 2012(12221)
- 2011(11091)
- 2010(11246)
- 2009(10560)
- 2008(10827)
- 2007(10001)
- 2006(8450)
- 2005(7449)
- 学科
- 济(43098)
- 经济(43056)
- 业(26227)
- 管理(25969)
- 方法(23076)
- 数学(20691)
- 数学方法(20493)
- 企(20179)
- 企业(20179)
- 农(12535)
- 学(11879)
- 财(11166)
- 中国(9932)
- 贸(8526)
- 贸易(8523)
- 地方(8488)
- 易(8262)
- 农业(8251)
- 业经(7706)
- 制(7490)
- 和(7011)
- 务(6943)
- 财务(6930)
- 财务管理(6906)
- 企业财务(6502)
- 银(6220)
- 环境(6164)
- 银行(6155)
- 理论(5946)
- 融(5862)
- 机构
- 大学(160821)
- 学院(159674)
- 济(60794)
- 经济(59431)
- 研究(58122)
- 管理(55874)
- 理学(48081)
- 理学院(47467)
- 管理学(46349)
- 管理学院(46077)
- 中国(41857)
- 科学(41380)
- 农(40100)
- 京(35175)
- 所(33009)
- 农业(32284)
- 业大(32224)
- 研究所(30463)
- 财(27325)
- 中心(26621)
- 江(25203)
- 北京(22034)
- 财经(21896)
- 农业大学(21261)
- 院(20393)
- 范(20257)
- 省(20152)
- 师范(19959)
- 州(19756)
- 经(19715)
- 基金
- 项目(107848)
- 科学(81298)
- 基金(76059)
- 研究(71211)
- 家(69627)
- 国家(69085)
- 科学基金(55961)
- 省(43897)
- 社会(41529)
- 基金项目(40629)
- 自然(39230)
- 社会科(39205)
- 社会科学(39185)
- 自然科(38245)
- 自然科学(38228)
- 自然科学基金(37529)
- 划(37255)
- 教育(33080)
- 资助(32008)
- 编号(28521)
- 重点(25060)
- 成果(23703)
- 计划(23367)
- 发(23251)
- 部(23048)
- 科技(21844)
- 科研(21764)
- 创(21721)
- 创新(20460)
- 课题(20363)
共检索到230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云 林玉玲 赖钟雄 江春柳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的方法对不同茶树品种及萎凋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茶树不同品种APX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表达量变化范围为0.65-5.69,6个茶树品种AP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毛蟹、福云6号、肉桂、福鼎大白茶、黄旦、铁观音;茶叶APX基因的表达明显受到萎凋工艺的影响,在茶叶萎凋过程中APX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相对表达量变化范围为0.02-7.4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洪瑶新 谢凤 陈佳佳 陈志丹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叶色茶树嫩梢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桂皮酸-4-羟化酶(C4H)、类黄酮-3′-羟化酶(F3′H)和花青素合成酶(ANS)等结构基因在紫化茶树品种(系)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化茶树和常规绿叶茶树.紫化茶树因富含花青素呈紫红色,因此可推测C4H、F3′H和ANS等基因可能正向调控茶树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茶树 花青素 结构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丽飞 陈林波 梁名志 邓威威 田易萍 刘本英 刘军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5份茶树资源中的咖啡碱、可可碱组分进行测定,发现咖啡碱含量高的茶树资源可可碱含量低,而咖啡碱含量低茶树资源的可可碱被积累。利用RT-PCR分析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次黄嘌呤苷-5-单酸脱氢酶基因(TIDH)、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I)在咖啡碱含量不同的茶树品种间的表达水平差异,并结合咖啡碱含量数据发现,sAMS和TIDH的表达水平对咖啡碱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TCSI在高咖啡碱和低咖啡碱材料中均有表达,且TCSI在高咖啡碱材料中的表达比在低咖啡碱材料中高。推测可能是低咖啡碱茶树资源中咖啡碱合成酶活性低或者存在其他的调控机制,导致咖啡碱的生物合成受阻,使得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锴 何闪闪 张彩霞 张利义 卞书迅 袁高鹏 李武兴 康立群 丛佩华 韩晓蕾
【目的】筛选分析‘GL-3’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进一步解析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潜在分子机制,为提高苹果的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GL-3’苹果继代组培苗叶片外植体接种在再生培养基上,分别于0、3、7、14和21 d后取样并提取RNA,构建mRNA文库后采用Illumina Nova seq平台进行测序。筛选出各时间点的DEGs,根据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注释结果以及官方分类,使用R软件中的phyper函数对筛选到的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BLAST软件进行基因比对注释;重点分析植物再生相关的激素、酶、转录因子、多胺等DEGs;采用qRT-PCR对DEGs进行定量验证。【结果】再生培养基上培养3、7、14和21 d的苹果叶片外植体与对照组相比,分别筛选到5 250、4 937、6 852、6 493个DEGs,4个时间点共有的DEGs有3 027个。DEGs的GO功能富集显示,4个时间点筛选到的共有DEGs中上调表达的DEGs主要与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外围、蛋白激酶活性和有机环化合物结合等功能有关;下调表达的DEGs主要与单细胞代谢过程、钙离子结合、光合膜和类囊体部分等功能有关。DEGs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4个时间点筛选到的共有DEGs中上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磷酸戊糖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和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等途径中;下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α-亚麻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和光合作用等途径中。对与植物离体叶片再生相关的激素、酶、转录因子和多胺等相关DEGs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DEGs大部分呈上调表达趋势。经qRT-PCR验证后,所检测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对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获得了大量与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苹果离体叶片再生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诗雨 吴转容 廖凯丽 王萍 张德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为探究日光萎凋对不同鲜叶嫩度与茶树品种加工红茶品质的影响,对红茶适制品种、绿茶适制品种、红绿兼制品种等不同品种以及1芽1叶、1芽2叶等不同嫩度鲜叶进行日光萎凋处理。结果显示:日光萎凋对不同鲜叶嫩度与茶树品种加工红茶品质的影响不同。1芽2~3叶及以下嫩度原料萎凋过程叶片损伤较少,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1%、6%、8%和11%、19%、1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5%、13%和11%,茶黄素含量较高,其中1芽3叶和1芽4~5叶红茶茶黄素含量显著增加32%和10%。结果表明,日光萎凋对1芽2~3叶及以下嫩度原料处理效果明显,适合本身花果香较弱的茶树品种,加工红茶花果香浓郁的品种没有必要进行日光萎凋,白化和紫化品种不适合日光萎凋。
关键词:
鲜叶嫩度 茶树品种 日光萎凋 红茶 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秀华 孙威江 陈志丹 谢凤 陈佳佳
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获得紫化茶树武夷奇种C18的CsPAL3基因启动子即5′端侧翼序列,采用软件Plant CARE在线分析该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选取生长势一致的茶树植株的第2叶位叶片,采用锡箔纸对其进行遮阴处理,另一部分以自然光照条件为对照,分别经过2、4、6、8、10 d的遮阴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在遮阴组和光照组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CsPAL3基因启动子序列为501 bp,除CAAT-box和TATA-box核心启动子元件之外,还包含光响应(G-box、I-box、Sp1等)、脱落酸响应(ABRE)、低温响应(TCA-element)、干旱胁迫响应(MBS)、茉莉酸甲酯响应(CGTCA-motif、TGACG-motif等)、热激响应(HSE)等环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在遮阴组和光照组中均呈现下调趋势,且遮阴组的相对表达量下降趋势显著大于光照组,表明茶树CsPALs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对表达量受光照调控.其中CsPALa、CsPALb、CsPALc和CsPALf在遮阴处理4 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最明显,CsPALd和CsPAL3均在遮阴处理2 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最明显.这可推测CsPALs基因家族成员受光照环境调控.
关键词:
茶树 CsPAL3 启动子 光照 表达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川 曹红利 周艳华 王璐 郝心愿 王新超 杨亚军
【目的】克隆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CsGRs,研究CsGRs在茶树抵御不同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方法】在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茶树CsGRs,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反转录PCR(RT-PCR)引物和RACE-PCR特异引物,从茶树中克隆CsGRs的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sGRs在茶树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在低温、干旱、高盐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低温胁迫和干旱胁迫下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结果】RT-PCR克隆获得CsGR1的cDNA全长,其长度为1 827 bp,包含1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陈亮
MYB类转录因子是一类包含一段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的基因家族,广泛地参与植物发育和植物次生代谢的调节。根据前期芯片杂交和文库筛选得到的2个MYB转录因子的部分序列,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得到它们的全长基因:CsMYB1和CsMYB2,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HQ660373和HQ660374。序列分析表明:CsMYB1基因全长1132bp,开放阅读框长879bp,编码292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2.9ku,理论等电点为8.13;CsMYB2基因全长1020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675bp,编码224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5.4ku,理论等电点为9.05。...
关键词:
茶树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淋 乌云塔娜 叶生晶
【目的】杜仲橡胶是一种多萜类物质,而甲羟戊酸(MVA)途径是合成萜类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杜仲MV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预测杜仲橡胶合成的主要上游途径。【方法】在杜仲幼果和叶片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根据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分析,确定MVA途径的系列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杜仲橡胶合成的MVA途径共涉及23条Unigene,分别为3条eUACOT、3条eUHMgS、8条eUHMgR、2条eUMK、1条eUPMK和6条eUMDP基因。根据转录组RPKM(ReADS PeR KilO bASeS PeR MilliOn ReADS)数据对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仲MVA途径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欣 庞磊 李叶云 魏艳丽 江昌俊
【目的】通过转基因烟草验证茶树CsCBF1基因抗寒性功能,为发掘、筛选茶树重要功能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BI121-CsCBF1导入烟草,通过PCR、RT-PCR和GUS活性染色鉴定外源CsCBF1基因是否导入并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转录表达。然后将转pBI121-CsCBF1型、转pBI121型和野生型烟草分别置于25,4和0℃下处理48h后,检测其膜质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并将0℃处理3d的转pBI121-CsCBF1型和野生型烟草置于25℃下培养1周后观测恢复表型和统计死亡率。【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BI121-C...
关键词:
茶树 烟草 CsCBF1基因 抗寒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震 李纪元 殷恒福 范正琪 倪穗 吴斌 吕焘
[目的]通过对花青素苷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代谢产物的分析,系统地阐明‘金华美女’叶色变异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金华美女’为材料,‘贝拉大玫瑰’、杜鹃红山茶和红山茶为参照组,使用NCBI Primer Designing Tool设计山茶DFR、ANS、LAR、ANR和UFGT基因的荧光定量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这5个基因在叶片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对应时期的多酚合成途径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表儿茶素),以及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的主要代谢产物矢车菊素-3-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方慧 夏丽飞 陈林波 田易萍 宋维希 梁名志
【目的】进一步了解AGL9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以及该基因对茶树花器官形成与发育的作用。【方法】前期研究茶树正常花与不育花转录组差异时,筛选出一条与AGL9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征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AGL9基因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运用qRT-PCR分析AGL9基因的特性表达。【结果】经验证AGL9基因含有1个7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7.67 kD,理论等电点为8.96,命名为CsAGL9。Blastn分析序列发现CsAGL9与多种植物AGL9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保守基元分析表明,茶树CsAGL9具有MADS-box和K-box,属于E类功能基因。qRT-PCR分析CsAGL9在不育花的花瓣、雄蕊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花而雌蕊中的低于正常花。【结论】茶树CsAGL9基因对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扮演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成英 吕海鹏 林智 张悦 郭丽 谭俊峰
【目的】克隆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一个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酶学特性和调控茶树中甲基化类黄酮物质的代谢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以从茶树叶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结合RT-PCR与RACE克隆技术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诱导表达。【结果】该基因cDNA全长为1 246 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为40.2 kD,理论等电点为5.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棋赢 李娅菲 郭文利 张馨月 葛鑫 方志贞 孙洁 王仪佳 陈尚
【目的】探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STR基因(CsSTR)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调控模式,为其功能研究以及茶叶药用价值的挖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ACE克隆技术对茶树CsSTR1基因进行克隆,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亚细胞定位以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通过qPCR技术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CsSTR1基因cDNA全长1382 bp,其中5ˊ UTR长92 bp,3ˊ UTR长159 bp,CDS 长1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1.5 kD,理论等电点为 6.36,不稳定指数为29.74,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为88.94,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077。CsSTR1定位于液泡,其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占比分别为42.82%,29.79%,16.76%,10.64%,其三维结构呈六叶β-螺旋浆状。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CsSTR1与水稻OsSTRL2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sSTR1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芽和第一,二,三叶中表达量较高,在花和果中表达量较低。低温、PEG模拟干旱胁迫以及MeJA和SA处理均诱导CsSTR1基因上调表达;ABA处理后24 ~ 48 h,CsSTR1基因呈现下调表达。【结论】 CsSTR1在茶树芽叶发育以及逆境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激素MeJA,SA和ABA能调控CsSTR1基因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乐 朱旭君 王伟东 王炫清 林明露 黎星辉
[目的]进一步了解茶树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 HsP17.2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迎霜’中克隆得到Cs HsP17.2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7.2×103,理论等电点5.56;无信号肽位点,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被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茶树Cs HsP17.2与水稻(Gen bank登录号:P27777)和花生(abC41131)的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家族第Ⅰ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