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7)
2023(13188)
2022(10983)
2021(9775)
2020(7899)
2019(17590)
2018(16924)
2017(31364)
2016(17251)
2015(18776)
2014(17882)
2013(17607)
2012(16709)
2011(15277)
2010(15466)
2009(14050)
2008(13765)
2007(12426)
2006(11215)
2005(10109)
作者
(53938)
(44954)
(44909)
(41957)
(28492)
(21829)
(19971)
(17434)
(17212)
(16070)
(15447)
(15075)
(14796)
(14311)
(14222)
(13763)
(13511)
(13332)
(13127)
(12967)
(11590)
(11134)
(10982)
(10313)
(10199)
(10117)
(10024)
(9845)
(9259)
(9158)
学科
(72973)
经济(72902)
(48700)
管理(48491)
(37605)
企业(37605)
方法(25037)
中国(23833)
(22056)
数学(21451)
数学方法(21229)
地方(21095)
业经(18329)
技术(17226)
(16402)
农业(15456)
(15329)
(14771)
贸易(14758)
(14266)
(13321)
(13316)
银行(13253)
(12993)
金融(12993)
(12860)
环境(12520)
(12167)
地方经济(11755)
技术管理(11685)
机构
学院(244278)
大学(242736)
(100664)
经济(98707)
研究(94593)
管理(88055)
理学(75412)
理学院(74444)
管理学(72981)
管理学院(72547)
中国(69843)
科学(61719)
(54664)
(53308)
(50394)
研究所(46181)
(43333)
业大(43211)
农业(43137)
中心(41676)
(38775)
(34829)
北京(33872)
财经(33801)
(32583)
师范(32041)
(31964)
(30751)
(30680)
经济学(30542)
基金
项目(167635)
科学(130766)
基金(119818)
研究(115438)
(109347)
国家(108397)
科学基金(90389)
社会(73846)
社会科(70048)
社会科学(70031)
(68353)
基金项目(63246)
自然(59858)
自然科(58489)
自然科学(58467)
(57544)
自然科学基金(57453)
教育(51512)
资助(47705)
编号(43541)
(42396)
重点(38966)
(37957)
创新(35741)
(35005)
成果(34216)
计划(33717)
发展(32685)
课题(32566)
科研(32396)
期刊
(115010)
经济(115010)
研究(72959)
中国(56243)
(50481)
学报(49116)
科学(43414)
大学(36109)
管理(35008)
农业(34502)
学学(34341)
(31206)
教育(27789)
(24637)
金融(24637)
业经(20753)
技术(20389)
经济研究(19360)
(19003)
财经(16537)
问题(14934)
科技(14816)
(14385)
业大(13758)
(13052)
技术经济(12466)
商业(11959)
(11856)
农业大学(11364)
世界(11337)
共检索到378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月荣  陆建良  尚淑玲  
于春茶萌发前用茶树催发素喷施茶树树冠,分析喷施后茶树新梢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树催发素后,鲜叶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方向变化。氨基酸提高16.8%,维生素C提高20.4%,咖啡碱降低17.4%,茶多酚降低9.46%,酚氨比下降19.6%,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14.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鲜叶的内质评分提高5.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月荣  陆建良  张友炯  朱永兴  
利用茶树催发素在浙江杭州、余杭、建德、安吉,湖南祁阳,湖北宜昌等地对46个茶树品种进行叶面喷施,证明茶树催发素对提早春茶开采作用显著。一般能提早春茶开采5~7d,发芽密度提高27.5%~52.4%,新梢生长速度快19.4%~39.4%,1芽1叶梢长增加11.9%~47.1%,明前茶鲜叶增产114.6%,春茶鲜叶增产12%~1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科  陆锦时  朱明华  徐泽  郑清元  郑定贵  
8个茶树品种加工3种典型外形的绿名茶,其茶多酚、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变化显著;氨基酸及可溶性糖总量品种×外形交互效应极显著,而变化特性不明显。不同品种加工的名茶中,针形名茶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最低,水浸出物含量居中,可溶性糖总量较高;扁形名茶水浸出物含量最低,咖啡碱含量最高,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亦较高;卷曲形名茶氨基酸及可溶性糖总量较低,咖啡碱含量居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茶多酚含量亦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覃潇敏  黄少欣  韦锦坚  李金婷  陈杏  骆妍妃  韦持章  
为茶园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茶树土壤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茶树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咖啡碱含量,降低了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有效改善了茶叶品质。间作茶树土壤的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单作茶树,改善了土壤生态质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茶叶的营养品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放线菌的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说明茶园间作豆科植物对于茶园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茶叶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燕芬  魏成熙  何嵩涛  姜金仲  周国兰  俞迎春  
为给茶树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以开花期福鼎大白茶花为材料,研究自然摊晾阴干、恒温箱烘干、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蒸汽杀青+恒温箱烘干、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和微波杀青+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6种加工方法对其制品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部分加工工艺对含水率、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达极显著;咖啡碱含量除自然摊晾阴干法对其影响达极显著外,其余加工方法的影响均不显著;自然摊晾阴干和恒温箱烘干对总灰分含量的影响与其余加工方法的差异达极显著。②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和圆斗茶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建军  袁丁  司辉清  庞晓莉  唐晓波  杨洁6  
对福鼎大白茶园进行不同遮荫方式处理,并用冷冻干燥对鲜叶固样,分析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遮荫能使夏秋茶的多酚类、粗纤维含量减少,酚氨比下降;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含量增加。不同季节遮荫效果不一样,春季遮荫效果不明显,夏季效果最好,秋季次之;不同遮荫方式的遮荫效果也不一样,以黑色双层遮阳网遮荫效果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友勇  方成刚  孙雪梅  刘本英  周萌  蒋会兵  段志芬  成浩  汪云刚  赵才美  矣兵  杨兴荣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辉  李磊  李庆会  周琳  朱旭君  陈法军  王玉花  房婉萍  
[目的]探究大气CO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茶树光合系统及品质成分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龙井长叶’茶苗为材料,通过开顶式气室模拟高CO_2浓度(648~658μmOl·mOl-1)和温度升高(+0.57℃),测定不同处理下茶树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品质成分含量,研究茶树光合系统及品质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CO_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高,茶树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变化。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能促进茶树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合成,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CO_2浓度和温度共同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常颂  王庆森  黄建  张应根  王秀萍  陈荣冰  吴光远  曾明森  
对9个茶树品种(福云6号、玉龙、丹桂、优3、优510、黄旦、毛蟹、福云10号和铁观音等)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的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丙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游离氨基酸总量等的相关性不显著;黑刺粉虱的世代存活率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力争  苏晓倩  李勤  刘仲华  张大明  罗海辉  
研究了紫色深浅不一的5个特定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中的花青素、茶多酚、黄酮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紫色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类、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没有直接相关性.普通品种紫色芽的花青素、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黄绿色芽叶高,氨基酸、简单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芽叶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金婷  韦锦坚  韦持章  农玉琴  骆妍飞  陆金梅  廖春文  覃潇敏  
为了探究不同氮水平下茶树/大豆间作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4个氮水平(N0-0 g/kg,N1-0.25 g/kg,N2-0.5 g/kg,N3-1.0 g/kg)和茶树-大豆间作、茶树单作2种种植模式,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茶-大豆间作显著提高茶叶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改善了茶叶的营养品质以及产量;亦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状况。此外,在茶-大豆间作系统中,与常规施氮水平(N2)下的单作相比,氮肥减施1/2(N1)并未显著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成分含量,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叶品质成分与土壤各营养成分的丰缺显著相关,以有效磷的影响最大。本试验条件下,茶-大豆间作系统具有在减施氮肥而维持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改良的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  张月华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本文主要从茶树富氟特点和分布规律、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效转移、茶树次生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氟毒害的防御、茶树体内氟化物的存在形式对氟毒害的缓解、茶树细胞壁对氟的固定与解毒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 晓1  2   张月华1   余 志1   陈玉琼1   倪德江1  
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本文主要从茶树富氟特点和分布规律、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效转移、茶树次生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氟毒害的防御、茶树体内氟化物的存在形式对氟毒害的缓解、茶树细胞壁对氟的固定与解毒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 晓1  2   张月华1   余 志1   陈玉琼1   倪德江1  
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本文主要从茶树富氟特点和分布规律、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效转移、茶树次生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氟毒害的防御、茶树体内氟化物的存在形式对氟毒害的缓解、茶树细胞壁对氟的固定与解毒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勤飞  牛素贞  何嵩涛  尹杰  奉红琼  
为了明确久安古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久安古茶树的适制性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4个久安古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对其芽叶性状和1芽1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久安古茶树春梢芽叶色泽以绿色或黄绿色为主,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在22.08%~42.34%,均值为32.02%;游离氨基酸总量在2.26%~4.69%,均值为3.30%;咖啡碱含量在2.77%~5.20%;水浸出物含量在13.40%~56.01%,平均值为38.47%。24个材料中,19号和20号最宜制作绿茶,3号最宜制红茶。而3号、4号、5号、6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