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8)
2023(11734)
2022(9721)
2021(9130)
2020(7565)
2019(17415)
2018(17503)
2017(33769)
2016(18699)
2015(20993)
2014(21164)
2013(20641)
2012(18575)
2011(16543)
2010(16309)
2009(14797)
2008(14215)
2007(12334)
2006(10681)
2005(9407)
作者
(54057)
(44541)
(44365)
(42349)
(28577)
(21432)
(20203)
(17674)
(17135)
(15832)
(15314)
(14944)
(14199)
(14026)
(13862)
(13656)
(13490)
(13355)
(12818)
(12676)
(11200)
(11054)
(10718)
(10178)
(9991)
(9945)
(9923)
(9915)
(8995)
(8822)
学科
(73031)
经济(72954)
管理(51233)
(49004)
(40793)
企业(40793)
方法(32669)
数学(27782)
数学方法(27462)
中国(20057)
(19992)
(19963)
业经(17372)
(16647)
地方(14954)
农业(13456)
理论(13365)
(12037)
(11992)
(11648)
贸易(11641)
技术(11429)
(11263)
环境(11154)
(10876)
财务(10809)
教育(10800)
财务管理(10792)
企业财务(10256)
(9891)
机构
大学(263322)
学院(260063)
管理(103945)
(97900)
经济(95690)
理学(90619)
理学院(89617)
管理学(87964)
管理学院(87515)
研究(86423)
中国(61446)
科学(56911)
(56277)
(43780)
(43428)
(42969)
业大(41368)
研究所(40078)
中心(38222)
(36832)
(35731)
师范(35365)
财经(35327)
北京(35234)
农业(34467)
(32164)
(31475)
(30394)
经济学(28923)
师范大学(28744)
基金
项目(184317)
科学(143858)
研究(133757)
基金(132716)
(116078)
国家(115095)
科学基金(98498)
社会(82318)
社会科(77775)
社会科学(77755)
(72614)
基金项目(71104)
自然(65171)
自然科(63640)
自然科学(63622)
自然科学基金(62445)
教育(61144)
(60995)
编号(55142)
资助(54074)
成果(44757)
重点(41158)
(39663)
(38927)
(38065)
课题(37622)
创新(35456)
科研(35224)
项目编号(34146)
大学(34118)
期刊
(105442)
经济(105442)
研究(74794)
中国(46013)
学报(45512)
科学(40484)
(40468)
管理(37162)
大学(33707)
学学(31489)
教育(31185)
(31073)
农业(28491)
技术(22033)
(18474)
金融(18474)
业经(17675)
财经(16559)
经济研究(16542)
图书(16472)
(14227)
问题(14146)
(13961)
科技(13522)
理论(13219)
(12719)
实践(12334)
(12334)
技术经济(11961)
现代(11921)
共检索到367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淑娟  王坤波  傅冬和  李园莉  雷玉国  李勤  
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 5.6)匀浆浸提法和硫酸铵沉淀法,从茶鲜叶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pH,温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茶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50℃,亚硫酸钠、半胱氨酸和V-C为PPO的抑制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红梅  韩淑君  陈诚  高岩  兰红秋  
【目的】研究菊苣根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菊苣根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菊苣新鲜根为材料,从供试的3种三元酚、5种二元酚和4种单元酚底物中选出最佳反应底物,分析所选择底物的浓度、PPO提取液添加量、pH、温度及抑制剂对菊苣根PPO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PPO的酶促动力学特征。【结果】菊苣根PPO的最适底物为焦性没食子酸,其最佳浓度为40mmol/L,菊苣根PPO的最适粗酶液添加量为0.4mL,最适pH和反应温度分别为7.0和35℃。PPO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米氏常数为0.39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217.39U/min。控制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静  符真珠  王政  何松林  
【目的】研究影响牡丹试管苗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的因素,为牡丹的高效组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供试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研究温度、pH值、PPO提取液添加量及底物的类型和浓度对牡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牡丹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与最适pH分别为25℃和6.0,最适PPO提取液添加量为1mL。牡丹PPO的最适作用底物为咖啡酸,其最适浓度为0.08mol/L。【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pH值和培养温度,同时结合化学抑制剂调控牡丹PPO活性,可以达到在牡丹组织培养中减少褐化现象、提高试管苗生根率的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永菊  师俊玲  刘延琳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无核白葡萄干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cIlvaine缓冲液从无核白葡萄中提取PP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用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该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其催化邻苯二酚的催化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结果】以10mmol/L的邻苯二酚McIlvaine溶液为底物时,无核白葡萄P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反应pH为6.0。在最适作用条件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5mmol/L和500U/min。该酶在温度低于25℃时,能在60min内保持较稳定的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立祥  
进行茶多酚酶 (PPO)促氧化、碱性氧化、酸性氧化试验 ,结果发现 :茶多酚在 3种氧化条件下均可氧化并形成茶黄素 (TFs) ;酶促氧化形成茶黄素的含量比化学氧化形成量低。在双液相体系中茶多酚进行碱性氧化和酸性氧化 ,茶黄素形成量较接近。并就儿茶素氧化方法对茶色素制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安  黄意欢  罗军武  李家贤  龚志华  刘仲华  
选取有代表性的40个茶树品种(系)为材料,先采用PCR-SSCP-银染检测技术,对供试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基因进行SSCP分析,对PPO基因作初步基因分型;根据分型分析结果,对每一类型选择典型品种的PPO基因作进一步的DNA序列分析,用DNASTAR Program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搜寻.结果表明,茶树PPO基因存在丰富的SNP,其类型包括:转换(AG,CT)、颠换(AT,GC,G→T,A→C)与杂合子(C/T,A/G,G/T,A/T,A/C,G/C).在发现的37个SNPs中,有13个SNPs发生在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有10个错义SNPs位点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在PPO...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雷  张书芹  陈盛虎  徐小云  姚燕妮  黄友谊  
以龙井43号茶树鲜叶为材料,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茶树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分离出1个单一同工酶(PPO V),该同工酶亚基大小约为80ku。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坤波  刘仲华  赵淑娟  傅冬和  黄建安  
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梨(丰水梨、贡梨、雪梨、水晶梨、香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酶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具有相似的酶带,但酶带数目、Rf值及相对分子质量均存在种间差异.丰水梨有11条同工酶带,贡梨7条,雪梨5条,水晶梨和香梨分别为6条和4条.PPO同工酶带Rf值集中于0.40~0.70,其相对分子质量集中于4.5×104~9.4×104.同时研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丰水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最多,酶活性最大,合成茶黄素的能力最强.多酚氧化酶合成茶黄素能力大小顺序为:丰水梨,贡梨,雪梨,香梨,水晶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明  黄卓烈  谭绍满  莫晓勇  林海球  龙腾  
尾叶桉的 ML A无性系 (简称 ML A)是难生根无性系 ,尾叶桉的 U6无性系 (简称 U6)、刚果12号桉 W5无性系 (简称 W5)为易生根无性系。MLA各器官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比 U6、W5的低 ,而 ML A各器官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活性比 U6、W5的高。各树种的 PPO活性、IAAO活性及 PPO同工酶均具有器官的特异性。讨论了 PPO和 IAAO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宗亦臣  王贵禧  冯双庆  
对冬枣和梨枣果实的多酚氧化酶 (PPO)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分别就酚类物质、PPO的底物专一性、pH值与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2个枣品种的多酚氧化酶均有一个最适pH值 ,为7 0 ;冬枣PPO的最适天然底物是没食子酸 ,梨枣则是阿魏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成  李保云  尤明山  李卫华  刘广田  
采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21个小麦品种籽粒的多酚氧化酶(PPO),以综合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与其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种提取方法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提取全麦粉PPO的活性平均值和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57.2 U/(g.min)和77.7%;而用磷酸盐提取全麦粉PPO活性平均值为19.6 U/(g.min),变异系数为59.6%,低于前者。用磷酸盐提取完整籽粒的PPO活性平均值及变异系数最低,分别为5.1 U/(g.min)和16.7%。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别用磷酸盐和SDS提取全麦粉PPO活性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0.954;其次是磷酸盐提取的完整籽粒和SDS提取全麦粉的PPO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玉权  董维  张明晶  冯双庆  赵玉梅  
【目的】对分离纯化后的中华寿桃果肉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探讨中华寿桃果肉褐变机理。【方法】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下测定不同pH、反应温度、底物浓度条件下桃果肉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中华寿桃果肉66kD的PPO最适pH约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左右,该酶对温度有较强稳定性;该酶最适作用底物为绿原酸、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FeSO4、EDTA和抗坏血酸等化合物可以抑制PPO活性,CaCl2、CuSO4和MnSO4等则起促进作用。【结论】该酶耐热能力强,适度低温、酸性条件、抗坏血酸处理等可以抑制该酶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行健  程玉鑫  刘思宇  徐晓云  胡婉峰  潘思轶  
以红肉桃桃皮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ris-hCl缓冲液进行提取并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和柱层析法进行纯化,电泳得到单一的条带。根据米氏常数确定桃皮ppo的最适底物为邻苯三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桃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值为7.0~7.5,ppo在中性p h值环境中以及55℃以下更为稳定。分别应用圆二色谱仪、荧光光谱仪、动态散射光谱仪对ppo的结构进行表征。圆二色谱表明,该ppo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以及无规卷曲等结构,其含量分别为50.61%、32.47%、10.83%和6.21%。荧光光谱表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龙萌  侯杰  苏玉晶  吴宁  李莉  张维然  孙博超  
酵母硒和茶多酚都是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酵母硒作为有机硒源,兼有抗氧化和免疫增强的双重功效。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为探讨酵母硒和茶多酚及其配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组织硒沉积量,肝中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在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酵母硒(按硒计)3个水平(分别为0,0.25 mg/kg,0.50 mg/kg),茶多酚3个水平(分别为0,50 mg/kg,100 mg/kg),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日粮。选用体重为(1.75±0.01)g团头鲂1 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宇琼  林玉玲  赖钟雄  
以金花茶胚性培养物为材料,对体胚PPO基因克隆以及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转录水平进行q PCR分析和酶活性变化检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金花茶PPO基因c DNA序列1788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95个氨基酸;与登录Gen Bank的山茶属其他植物PPO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发现,同源性分别为74%和72%左右.同时,以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进行的q PCR分析表明: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PPO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球形胚PPO基因表达量最大,子叶胚和心形胚次之,成熟胚最小;而正常子叶胚和花状多子叶胚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对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PPO活性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