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1)
- 2023(14432)
- 2022(11706)
- 2021(10687)
- 2020(8764)
- 2019(19702)
- 2018(19294)
- 2017(36028)
- 2016(19136)
- 2015(21815)
- 2014(21459)
- 2013(21319)
- 2012(20266)
- 2011(18566)
- 2010(18929)
- 2009(18117)
- 2008(17076)
- 2007(15131)
- 2006(13948)
- 2005(13077)
- 学科
- 济(100345)
- 经济(100246)
- 管理(52064)
- 业(46223)
- 企(36582)
- 企业(36582)
- 方法(34094)
- 数学(29280)
- 数学方法(28926)
- 中国(28914)
- 农(23244)
- 地方(22104)
- 学(21480)
- 业经(20398)
- 财(19022)
- 贸(17757)
- 贸易(17742)
- 制(17374)
- 易(17265)
- 融(15590)
- 金融(15590)
- 农业(15428)
- 银(14576)
- 银行(14514)
- 行(14081)
- 地方经济(13978)
- 体(13399)
- 环境(13329)
- 发(13297)
- 理论(12659)
- 机构
- 大学(291631)
- 学院(285662)
- 济(130446)
- 经济(128154)
- 研究(113551)
- 管理(99731)
- 中国(86374)
- 理学(84531)
- 理学院(83459)
- 管理学(81744)
- 管理学院(81229)
- 科学(67612)
- 京(64028)
- 所(59235)
- 财(58285)
- 研究所(53666)
- 农(52608)
- 中心(48944)
- 财经(45823)
- 江(43511)
- 经济学(42827)
- 业大(42370)
- 经(41831)
- 农业(41411)
- 北京(41336)
- 院(40723)
- 范(38404)
- 经济学院(38275)
- 师范(37952)
- 科学院(34355)
- 基金
- 项目(185887)
- 科学(145924)
- 基金(137633)
- 研究(131841)
- 家(123284)
- 国家(122328)
- 科学基金(102227)
- 社会(87708)
- 社会科(83146)
- 社会科学(83124)
- 基金项目(70336)
- 省(68432)
- 自然(64295)
- 自然科(62882)
- 自然科学(62860)
- 自然科学基金(61766)
- 教育(59307)
- 划(59085)
- 资助(56872)
- 编号(48947)
- 重点(43191)
- 部(42102)
- 成果(41729)
- 发(41620)
- 国家社会(38833)
- 创(37767)
- 教育部(35939)
- 中国(35900)
- 课题(35695)
- 创新(35610)
- 期刊
- 济(153311)
- 经济(153311)
- 研究(95027)
- 中国(63606)
- 学报(52884)
- 农(49793)
- 科学(47180)
- 财(43756)
- 管理(41841)
- 大学(40320)
- 学学(37787)
- 农业(33753)
- 教育(30065)
- 融(29018)
- 金融(29018)
- 经济研究(26565)
- 财经(24773)
- 技术(23303)
- 经(21796)
- 业经(20850)
- 问题(20072)
- 贸(19110)
- 业(18933)
- 国际(17954)
- 世界(17689)
- 技术经济(15301)
- 版(14508)
- 统计(13849)
- 业大(13289)
- 图书(12695)
共检索到45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仲伟民
伴随着武力征服的19世纪全球化以市场全球化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成瘾性消费品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被卷入此次大规模的全球化过程中,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的作用最为突出。英国国内茶叶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茶税对英国财政的重要性,使英中贸易成为英国在东方最主要的贸易;为了弥补同中国的贸易逆差,英国利用印度殖民地全力发展对华鸦片贸易。在英国—中国—印度三角贸易中,英国是主宰,印度是工具,中国是最终的牺牲品。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趋势,中国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甚至没有应战的意识,这导致在战场和商战中全面失败,从而导致19世纪的全面危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庄国土
19世纪前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时期。18世纪中西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为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当这种贸易结构能保持平衡时,西人仍然获得巨额利润,传统的贸易方式仍可维持。由于白银短缺和中国政府厉行鸦片查禁,传统的中西贸易结构难以为继。西人随即诉诸武力,导致鸦片战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他麻醉品作为征服中国的工具使用,而台湾籍民则成为日本鸦片政策的棋子。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日本 福建 鸦片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日本割占台湾之后,福建成为台湾总督府"对岸经营"及日本"南进"政策的重要目标。为了在福建扶植潜在势力,日本领事馆庇护、放任台湾籍民(1)走私贩卖鸦片。台湾籍民借着治外法权的庇护,垄断了福建的鸦片市场,使福建烟毒泛滥,屡禁不止;而日本当局也从籍民的鸦片收入中得到"南进"政策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再次利用台湾籍民在厦门、金门等占领区实行鸦片专卖制度,一方面为占领军和傀儡政府提供财源,另一方面利用"交通船"把鸦片运往内地套取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并为日军搜集各种情报。总之,日本是把鸦片和其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日本 福建 鸦片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顺江 罗善兴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21世纪又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转折时期,知识经济将逐步代替传统经济的主体地位成为时代的潮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长期稳定和新的全球环境下保障我国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头等大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 ,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 ,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只有积极审慎 ,趋利避害 ,以积极的态度迎合全球化 ,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经济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与日本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相比 ,中国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产生较晚 ,两者至少相差一个多世纪。就危机意识的深度而言 ,中国知识分子也远不如日本知识分子。并且 ,中国知识分子危机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是 ,他们的危机意识始终都是围绕着自己国家的富强、民族独立 ,摆脱外来侵略与欺凌而发展和深化的。而日本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在初萌时期 ,便伴随有对外侵略扩张的意识 ,并在争取摆脱外来危机的同时 ,逐步膨胀着对外侵略扩张意识 ,以至于为日本政府的侵略扩张政策摇旗呐喊 ,推波助澜 ,最终酿成悲剧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知识分子 危机意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庄国土
中国茶叶在17世纪传入西欧,在18世纪前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输入地及贩运者也以西欧国家为主。研究18世纪中国与欧州的海上茶叶贸易,对了解18世纪中外海上交通、白银内流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史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茶叶输欧溯源 茶叶为欧洲人认识与享用始于16世纪来华的欧洲耶苏会士。第一批茶叶输入欧洲,系1607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中国澳门运到爪哇,再于1610年运抵荷兰阿姆斯特丹。但作为一种商品输入欧洲,可能是在1637年以后。1637年1月2日,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写信给驻在巴达维亚城(现雅加达)的公司总督:“既然茶已开始为一些人所消费,我们希望公司所有的船都应从中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杰
2013年8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3年经济史高端论坛暨全球化进程中的商业与商人组织:19—20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顺利举行。来自英国斯旺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洲昆兰士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海内外多所科研机构、高校的40余名学者与会。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就商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近代商业组织功能及其演变、近现代海外华商社团、商业组织与中外经济互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现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国权
日本经济虽在6O年代创造了"奇迹",八九十年代国际经济地位达到其历史巅峰。面临21世纪,日本经济潜伏着以下危机:市场发展危机、技术竞争危机、自身脆弱性与保守性危机、"日本精神"和"日本式管理"危机,因此对日本经济前景不宜做过高估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子文
21世纪上半叶,由国际分工深化引发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将使得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做出重大调整,这对我国既提出了严峻挑战,又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这次机遇是同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传统产业的转移及信息化后IT产业、产品及其技术的输出扩散与我国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及信息化相吻合的,所以这次机遇更易抓住。本文分析了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以及为我国带来的历史机遇,并相应提出了抓住这次机遇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21世纪全球化 历史机遇 应对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庞中英
“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界和学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述语。最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其基础和结构早在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日本等作为经济大国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变化。这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仅使经济活动变得日益国际化,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日益全球化。其结果是,国家经济与国际经济转向全球经济的时代,它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目和国际关系格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本文仅对此作一初步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武鑫
本文通过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分析,说明我国金融制度功能仍然滞后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金融模式并不存在内在稳定的独特优势。中国经济应对金融波动主要依赖资源的行政性配置。这种依赖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困境,恶化收入分配关系,反而会累积系统性风险。因此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转型仍然是当务之急。但是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并不是金融转型的惟一目标;可以借鉴德国金融模式,寻找金融自由和金融稳定并存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金融体系 金融转型 金融稳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在当今由美国引起的国际经济危机下,发生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该文在分析了各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后,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全球公共物品"为视角展开讨论。认为经济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基本凯恩斯主义理论框架讨论的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所以各国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具有封闭性、内在性的特征,应对政策的实质是以拯救本国经济为己任,这是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内因;"搭便车"和"囚徒困境"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征。但保护主义毕竟是短视行为,自由贸易依然是世界经济贸易的主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