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2)
- 2023(13768)
- 2022(12107)
- 2021(11249)
- 2020(9402)
- 2019(21832)
- 2018(21571)
- 2017(41944)
- 2016(23157)
- 2015(26080)
- 2014(26125)
- 2013(25804)
- 2012(23487)
- 2011(21217)
- 2010(21034)
- 2009(19538)
- 2008(19293)
- 2007(17125)
- 2006(14959)
- 2005(13397)
- 学科
- 济(90814)
- 经济(90686)
- 管理(71772)
- 业(66732)
- 企(56255)
- 企业(56255)
- 方法(43099)
- 数学(37444)
- 数学方法(37061)
- 财(25631)
- 农(25064)
- 中国(22290)
- 制(20835)
- 业经(20669)
- 学(19365)
- 务(16711)
- 财务(16642)
- 财务管理(16609)
- 地方(16148)
- 贸(16103)
- 贸易(16093)
- 农业(15661)
- 企业财务(15622)
- 易(15614)
- 理论(15200)
- 银(14539)
- 环境(14529)
- 银行(14472)
- 体(14318)
- 技术(14181)
- 机构
- 大学(334143)
- 学院(330747)
- 济(132750)
- 管理(132553)
- 经济(129835)
- 理学(114895)
- 理学院(113640)
- 管理学(111732)
- 管理学院(111134)
- 研究(110553)
- 中国(82495)
- 京(71178)
- 科学(67971)
- 财(63032)
- 农(56288)
- 所(55671)
- 业大(52243)
- 研究所(50503)
- 财经(50306)
- 中心(49846)
- 江(48604)
- 经(45690)
- 北京(44814)
- 农业(44284)
- 范(41735)
- 师范(41342)
- 经济学(39930)
- 院(39649)
- 州(38668)
- 财经大学(37586)
- 基金
- 项目(227056)
- 科学(178453)
- 基金(165813)
- 研究(164376)
- 家(145015)
- 国家(143859)
- 科学基金(123570)
- 社会(103447)
- 社会科(98125)
- 社会科学(98098)
- 基金项目(88379)
- 省(88113)
- 自然(81498)
- 自然科(79554)
- 自然科学(79536)
- 自然科学基金(78137)
- 教育(75319)
- 划(74135)
- 资助(68385)
- 编号(66530)
- 成果(54030)
- 重点(50507)
- 部(50429)
- 创(47172)
- 发(47073)
- 课题(45480)
- 创新(44064)
- 制(43762)
- 科研(43338)
- 教育部(43287)
- 期刊
- 济(144945)
- 经济(144945)
- 研究(98347)
- 中国(62761)
- 学报(54773)
- 农(50740)
- 科学(49647)
- 财(49086)
- 管理(48811)
- 大学(41654)
- 学学(39330)
- 农业(34795)
- 教育(34606)
- 融(29258)
- 金融(29258)
- 技术(27724)
- 财经(25217)
- 业经(22859)
- 经济研究(22317)
- 经(21463)
- 问题(18788)
- 理论(18627)
- 业(17886)
- 实践(17083)
- 践(17083)
- 技术经济(16165)
- 科技(16112)
- 图书(15981)
- 版(15956)
- 现代(14829)
共检索到484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淑萍
茶叶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国民经济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茶叶产品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由于茶叶品种繁多、市场定位差异较大,目前我国茶叶价格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对茶叶的生产和消费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茶叶生产要素成本及市场价格机制因素进行研究,对影响茶叶价格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茶叶价格形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茶叶价格 生产要素 市场机制 价格形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道和 池泽新 刘滨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5年我国茶叶产业中的绿茶和红茶的TFP变动及其对茶叶产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8—2003年我国绿茶TFP的年均增长率为1.61%,2001—2005年红茶TFP增长率为3.5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绿茶TFP增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茶叶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茶叶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茶叶TFP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夏桂平
国际茶叶价格看涨国内茶叶市场看旺●夏桂平在世界三大著名饮料茶叶、可可、咖啡中,茶位居“大哥大”。究其主要原因,茶叶不仅是人们解渴的上等饮料,而且具有提高人类健康素质的良好保健功能。茶,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颇受青睐。三大饮料中,茶消费量最大。世界饮料专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课题组 周望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本文分析了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走势,在此基础上利用LA-AIS模型对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本市场,除斯里兰卡外,中国茶叶的价格竞争力高于其他国家。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策略重点是: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以符合日本市场的准入要求。
关键词:
中国茶叶 日本市场 价格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清光 李晓钟
茶叶与咖啡是世界上主要的两大类饮料,茶叶曾经和丝绸、陶瓷被称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本文从我国茶叶的生产现状以及与世界茶叶出口价格的对比等方面评价了我国茶叶出口价格,并从茶叶出口的企业构成、产品类别结构变动和绿色茶叶出口变化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我茶叶出口价格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茶叶生产 出口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丽波 李馨雨 李细归
基于1985—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面板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中国茶叶生产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5—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重心持续“西移”,空间集聚存在显著正向规模效应,江南、华南和西南茶区聚集特征以“高高”型和“低高”型聚集为主,江北茶区未出现集聚特征,空间极化现象突出。(2)不同时期影响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1995年以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投入量为主,2010年降水量、日照时数、受灾面积的影响程度逐步凸显,2020年后交通运输水平成为显著驱动因素,但是有效灌溉始终是影响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价格机制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市场机制包含了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在市场机制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市场机制要发挥作用,必须由价格机制来实现。一、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机制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形成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祝成 许咏梅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是否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则会带来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国际红茶市场尤为明显;但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中国绿茶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绿茶市场价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霍尚一 柳新华
本文研究了俄罗斯茶叶市场。结果表明:自2001年以来,俄罗斯茶叶进口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进口品种以红茶为主,但绿茶进口快速增长;进口以原料茶为主,茶叶加工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五大公司控制了俄罗斯的茶叶进口和国内营销;中国对俄罗斯以出口原料茶为主,缺乏中国品牌产品。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绿茶的比较优势,实施品牌营销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玲
基于产业链理论中产品关联的视角,首先从茶青生产、茶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建构了茶叶企业产业链产品关联模型;然后提出并分析了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的5个要素——技术能力要素、生产能力要素、销售能力要素、财务能力要素和整合能力要素;最后,从能力要素出发提出提升茶叶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业链 茶叶企业 核心能力 构成要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李义平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是从交换价值入手讨论价值问题的。这是因为交换价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见到的更为具体的现象。马克思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者比例”。为什么两种商品可以比较进而交换呢?马克思透过交换价值,抽象出了更为本质的东西商品的价值,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琎 王磊
由于产权制度缺陷、市场分割、市场失灵和政府不当管制或干预,我国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双轨制"、技术和数据信息要素的有效市场价格难以形成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加快破除各类制度性障碍,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方面分类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反应灵活的要素价格体系。
关键词:
要素价格 “双轨制” 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海中 吴新民 陈保平
[目的]探明茶叶区域格局演变特征,对优化安徽省茶园空间布局意义重大。[方法]基于空间分析手段和县域统计信息,定量探究1998-2019年安徽省53个县区茶叶生产格局变迁规律,并对演变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安徽省茶园种植区域向皖西、皖南空间集聚不断增强。安徽省茶园种植主要分布在2大热点区域:以歙县、黄山市辖区为核心的皖南地区,以霍山县、岳西县为核心的皖西地区。(2)茶叶生产格局由“单核心”向“双核心+周围小中心”的集聚模式转变。(3)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安徽省茶园沿NW-NE方向展布,椭圆扁率由1998年的0.46增加2019年的0.54,椭圆中心逐步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安徽省茶园时空格局集聚及演变的驱动因素趋于多元化。自然资源是区域茶园生产变动的首要因子,政策因素是安徽省茶叶时空集聚的导向性因素,茶叶技术及茶园规模化建设是茶园扩张的推动力,茶叶市场、效益等外部性因子对茶园格局变迁发挥着日趋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茶叶 时空 集聚 驱动因素 安徽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