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4)
- 2023(3147)
- 2022(2527)
- 2021(2205)
- 2020(1732)
- 2019(3970)
- 2018(3686)
- 2017(6373)
- 2016(3868)
- 2015(4220)
- 2014(4083)
- 2013(3711)
- 2012(3196)
- 2011(2979)
- 2010(2966)
- 2009(2379)
- 2008(2321)
- 2007(2025)
- 2006(1684)
- 2005(1382)
- 学科
- 济(12126)
- 经济(12115)
- 管理(8796)
- 业(8098)
- 企(5957)
- 企业(5957)
- 方法(5842)
- 数学(5494)
- 数学方法(5345)
- 教学(4370)
- 理论(4336)
- 中国(4060)
- 农(3957)
- 教育(3712)
- 财(3251)
- 学法(3167)
- 教学法(3167)
- 学理(2942)
- 学理论(2942)
- 业经(2784)
- 农业(2490)
- 贸(2483)
- 贸易(2483)
- 易(2422)
- 技术(2403)
- 地方(2297)
- 环境(2242)
- 产业(2233)
- 研究(2201)
- 制(1978)
- 机构
- 学院(50739)
- 大学(48548)
- 济(18802)
- 经济(18378)
- 管理(16633)
- 研究(15985)
- 理学(14797)
- 理学院(14646)
- 管理学(14272)
- 管理学院(14197)
- 科学(10262)
- 农(9831)
- 中国(9755)
- 京(9171)
- 财(8630)
- 业大(8568)
- 所(7842)
- 农业(7801)
- 技术(7712)
- 江(7663)
- 研究所(7316)
- 财经(7288)
- 范(7208)
- 中心(7113)
- 师范(7100)
- 经(6741)
- 经济学(6499)
- 职业(6301)
- 经济学院(6032)
- 州(6020)
共检索到70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淑明 郑天汉 华伟平 吴远彬 兰思仁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色,花粉离体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I2—KI、TTC对花粉染色无效;红墨水染色法使有活力的花粉在蓝色滤光片下呈绿色或原色,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粉活力.花粉于25℃的恒温下离体培养4 h开始萌发,至24 h萌发稳定.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对花粉萌发的互作效应极显
关键词:
茵芋 花粉活力 染色法 离体培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思仁 郑天汉 阮淑明 华伟平 吴远彬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0、4、6℃及室温的6种保存温度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明显.保存30 d时,20、-12、0、4、6℃及室温下保存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4.9%、63.7%、69.8%、70.9%、46.9%、19.5%,4℃下保存的花粉活力是室温的3.64倍.-20、-12℃下保存的花粉活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直线下降,0、4、6℃及室温下保存的花粉活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抛物线型下降.-20、-12℃适宜花粉90 d的较长时间保存,90 d时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3.8%、62.4%;0、4、6℃适宜30 d的短期保存,30 d时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9.8%、70.9%、46.9%;室温仅适宜12 d的临时保存,12 d时的花粉活力为57.9%.
关键词:
茵芋 花粉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活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新军 粟建文 袁祖华 李勇奇 刘志敏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通用组合设计,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Ca2+和硼酸3浓度对苦瓜花粉体外萌发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苦瓜花粉萌发率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通过模型寻优获得了适于苦瓜花粉体外萌发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3种成分对苦瓜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蔗糖、硼酸、Ca2+.在本试验条件下,苦瓜花粉萌发率大于73%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质量浓度8.0%~8.8%,硼酸浓度1.59~1.84mmol/L,Ca2+浓度2.98~3.44mmol/L.
关键词:
苦瓜 花粉萌发 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勇军 王玲 马继琼 尹桂芳 陈建华 方顺权 肖支富
魔芋(Amorphophallus)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不遇、花粉寿命短、雌雄花成熟期不一致及特殊种地理隔离是开展魔芋杂交育种研究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不同温度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对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水分含量及保存温度均是影响魔芋花粉保存效果的主要因素;对魔芋花粉真空干燥3h且于-20℃保存至360 d,保存花粉的授粉结实率仍可达到23.63%。本研究结果可为魔芋重要杂交亲本花粉的利用提供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对魔芋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魔芋 花粉 保存 离体萌发 杂交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宁浩 何钢 赵思东 李樊 刘贤桂
以南方适宜栽培的6个枣品种花粉为材料,研究了枣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因子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枣花粉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中蔗糖含量为5%~15%,硼酸100~400 mg/L,适宜温度为25℃~30℃。硼酸对花粉管的生长影响尤其明显。
关键词:
枣 花粉 萌发率 培养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翠婷 吕洪飞 王锋 张春雨 林金星
该文研究了青花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硼(H3BO3)和钙(CaCl2)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同时还优化了培养基的组分配比.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青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并有明显的域值效应;应用识别酯化果胶的单克隆抗体JIM7和酸性果胶的JIM5,分别对青花粉管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发现无硼培养可导致酸性果胶在其顶端细胞壁大量富集,而酯化果胶减少;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实验揭示,无硼培养使其顶端胞质的Ca2+浓度梯度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硼可能作为一种相关因子影响关键酶活性,改变细胞壁的延展性以至影响花粉管细胞壁的构建,同时破坏了花粉管顶端极性生长依赖的Ca2+梯度,从而影响其花粉管的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翟学杰 董凤祥 张日清 王贵禧 梁丽松
采用固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硼和钙配比对杂交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浓度间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钙浓度间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时最适宜花粉管伸长;蔗糖的缺乏会导致胼胝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使其生长停滞,缺硼时胼胝质在花粉管内分布正常。杂交榛花粉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琼脂10 g.L-1。
关键词:
杂交榛 花粉 萌发 胼胝质 培养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衍明 叶晓青 梁丽建 贾新平
为了揭示茉莉花粉育性并为其活力检测提供一种高效方法,研究了取粉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不同添加物浓度、pH值、温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以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早上8:00-9:00所取花粉活力最高,适宜萌发的培养基为BK(成分为100 mg/L的H3BO3、100 mg/L的KNO3、200 mg/L的MgSO4·7H2O和300 mg/L的Ca(NO3)2·4H2O)+蔗糖80 g/L+PEG4000 120 g/L,适宜的pH值6.0,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光照为35~50μmol/(m2·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洁云 吴艳艳 牟海飞 温放 田青兰 韦毅刚 张英俊 符龙飞 彭嘉宇 黄伟华
【目的】分析不同配方培养基及贮藏条件对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效果的影响,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活力鉴定、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花瓣刚好完全展开大果型黄百香果花朵的花粉,采用L_(25)(5~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宜其离体培养的蔗糖、硼酸、硝酸钙浓度及pH;利用最适宜花粉离体培养基,开展花朵不同采样时间、花粉离体贮藏湿度和温度对花粉活力影响试验,确定适宜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离体贮藏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萌发率的因素排序为硝酸钙>蔗糖>硼酸>pH,确定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培养基pH 5.0。在最适培养基中,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为85.55%;于11:30—17:30采集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均在80.00%以上,其中,开花后3 h(16:30)花粉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除13:30和15:30外的其他时间采集花粉的萌发率(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炎林 于晓英 熊兴耀 陈己任 朱杰辉
为通过红花檵木单倍体愈伤组织获得红花檵木全基因组序列,在红花檵木‘细叶玫红’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与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相对应的花蕾外部特征,筛选出‘细叶玫红’单核靠边期花粉进行花药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培养基以SNG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 NAA+0.5 mg/L 6–BA+30 g/L蔗糖;花粉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优培养基为B5培养基,添加物同诱导培养基;花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为B5液体培养基,添加物同诱导培养基,转速为110 r/min,培养温度为2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红花檵木花粉愈伤组织最大吸收峰值约为叶片愈伤组织的50%;用染色体压片计数法观察到叶...
关键词:
红花檵木 花药 愈伤组织 单倍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陈陈 张捷 孟景祥 魏永成 常芳琳 张勇
[目的]筛选适宜风铃木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成分及其质量浓度,并探究花粉的最佳贮藏条件。[方法]以紫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im petiginosus)和黄花风铃木(H.chrysantha)的花粉为研究对象,先使用单因素试验初筛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中蔗糖、H_3BO_3、CaCl_2的适宜质量浓度和培养温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检验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筛选出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使用离体萌发法探究干燥处理对贮藏花粉活力的影响,以及干燥与新鲜花粉在不同温度(25 (室温),4,-20℃)下贮藏0~30 d花粉活力的变化趋势。[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紫花风铃木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为50~150 g/L,H_3BO_3质量浓度为50~200 mg/L,最适萌发温度为25℃;适宜黄花风铃木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为50~200 g/L,H_3BO_3质量浓度为100~200 mg/L,最适萌发温度为27℃;2种风铃木花粉在不添加CaCl_2的培养基中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Ca~(2+)或Cl~-对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正交试验中紫花风铃木在蔗糖100 g/L+H_3BO_3 100 mg/L+CaCl_2 20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为48.3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显著低于单因素试验中同质量浓度蔗糖和H_3BO_3下CaCl_2为0 mg/L的萌发率(75.23%);黄花风铃木在蔗糖150 g/L+H_3BO_3 200 mg/L+CaCl_20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为62.6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同贮藏温度下,干燥处理能减缓花粉活力的下降速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下的花粉活力均逐渐降低;新鲜或干燥花粉活力在-20℃贮藏条件下的下降速度均明显低于25和4℃贮藏条件,表明贮藏时间相同时,一定温度范围内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花粉活力的保持。[结论]紫花风铃木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0 g/L+H_3BO_3 100 mg/L,培养温度25℃;而黄花风铃木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50 g/L+H_3BO_3 200 mg/L,培养温度27℃;干燥处理后再进行低温贮藏能更好地保持风铃木花粉活力。
关键词:
风铃木 花粉离体萌发 花粉贮藏 花粉活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培 陈玉蓉
在30×170mm的试管内,倒入25~30ml加琼脂固化的C_(17)培养基,接种冬小麦花药后注入2ml左右不加琼脂而浓度相同的C_(17)培养液浸润培养,冬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从固体培养基的13.94%提高到29.95%,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还比固体培养基提高10.2%,分化绿苗丛数占接种花药的10.94%,是固体培养的2.37倍。
关键词:
冬小麦 花药培养 浸润 固体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勇军 王玲 陈建华 马继琼 尹桂芳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15%,适宜培养温度为26~28℃,该培养条件下,花魔芋和白魔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达26.78%、22.35%和455.18、427.22μm。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时起抑制作用;适宜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硼酸、硝酸钙浓度分别为150~200和200~300 mg/L。硝酸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国 石云平 黄宁珍 付传明 唐凤鸾 蒋巧媛
以凉粉草带茎节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凉粉草组培快繁过程的3个因素(6-BA、ZT、NAA)的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并针对凉粉草在组培快繁过程中极易发生玻璃化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凉粉草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无玻璃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ZT0.5 mg/L+NAA 0.02 mg/L+PVA 1000 mg/L,无玻璃化,增殖系数达9.1,芽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KT0.01 mg/L。1000 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