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
- 2023(1395)
- 2022(1185)
- 2021(1212)
- 2020(1280)
- 2019(1740)
- 2018(1661)
- 2017(2821)
- 2016(1595)
- 2015(1745)
- 2014(1581)
- 2013(1555)
- 2012(1445)
- 2011(1349)
- 2010(1363)
- 2009(1330)
- 2008(1245)
- 2007(1158)
- 2006(965)
- 2005(823)
- 学科
- 管理(5629)
- 济(5030)
- 经济(5019)
- 业(4430)
- 企(3917)
- 企业(3917)
- 学(2779)
- 方法(1711)
- 中国(1584)
- 技术(1523)
- 财(1515)
- 业经(1483)
- 人事(1417)
- 人事管理(1417)
- 农(1413)
- 数学(1292)
- 数学方法(1279)
- 地方(1152)
- 技术管理(1141)
- 制(1079)
- 理论(1030)
- 农业(1001)
- 水产(1000)
- 划(988)
- 环境(981)
- 及其(927)
- 融(895)
- 金融(892)
- 和(883)
- 策(883)
- 机构
- 大学(25529)
- 学院(24801)
- 研究(9532)
- 管理(8647)
- 科学(7936)
- 理学(7868)
- 农(7804)
- 济(7691)
- 理学院(7691)
- 经济(7479)
- 管理学(7454)
- 管理学院(7422)
- 中国(6859)
- 农业(6453)
- 业大(5943)
- 京(5701)
- 所(5466)
- 研究所(5148)
- 农业大学(4274)
- 中心(4191)
- 室(4156)
- 江(3898)
- 实验(3865)
- 省(3751)
- 实验室(3745)
- 重点(3570)
- 财(3557)
- 业(3496)
- 技术(3468)
- 院(3413)
共检索到36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覃川杰 汪成竹 陈晓辉 陈昌福
研究了口服茯苓多糖对中华鳖(Trionyx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茯苓多糖作为试验组,添加500·0mg/kg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照组,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投喂28d后,测定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鳖饲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白细胞的吞噬活性(t检验,P0·05);2个试验组中华鳖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差异(t检验,P<0·05),而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成竹 姚鹃 吴凡 谭斌 熊传喜 陈昌福
报道了口服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中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免疫多糖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鳖重0 mg(对照组)5、00.0 mg(试验I组)、1 000.0 mg(试验Ⅱ组)、1 500.0 mg(试验Ⅲ组)2、000.0 mg(试验Ⅳ组)和2 500.0 mg(试验Ⅴ组)。投喂28 d后,取其血液,测定了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I~Ⅲ组中华鳖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测验,P<0.05),而试验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素风 吴志新 王艳 祝东梅 冯雪 陈孝煊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明淼 陈孝煊 吴志新 易春龙 李雪竹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每kg饵料含量分别为0、0.5、2和4g),连续投喂,分别于试验前1d、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时各试验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优于其它两试验组,而且其攻毒死亡率最低。因此,从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为宜。
关键词:
果寡糖 草鱼 吞噬活性 溶菌酶 补体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亭亭 蔡完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6酵母硒、0.1%花粉、0.5×10-6酵母硒+0.1%花粉的混合物,投喂中华鳖幼鳖90d后。测定幼鳖的生长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对照组相比,0.5×10-6酵母硒+0.1%花粉组能显著促进中华鳖的生长(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差异(P>0.05)。0.5×10-6酵母硒组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中SOD酶和GSH PX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56.06%、44.7%...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洪徐鹏 夏思瑶 唐嘉荩 张庆华 薛晖 唐建清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0%、0.2%、0.4%、0.8%)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d、2 d、4 d、6 d、8 d、12 d、16 d、20 d,不同浓度组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RWG)及特定生长率(RSG)的变化规律符合修正的高斯模型(R2=0.999 9);当黄芪多糖的添加浓度为0.40%~0.75%时,实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13%±7.75%和1.57%±0.28%;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数NM的影响符合对数模型(R2=0.9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蜕壳数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增长有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宗英 姚鹃 陈昌福 谭斌 汪成竹 王绍辉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 mg(对照组)、600.0 mg(试验I组)、800.0 mg(试验Ⅱ组)、1 000.0 mg(试验Ⅲ组)、1 200.0 mg(试验Ⅳ组)和1 400.0 mg(试验Ⅴ组)。投喂30 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袁滢滢 吴朝霞 孙文涛 黄姗 范翠翠
分别用0.24、0.48、0.72、0.96、1.20g/L的尿素溶液饲养中华绒螯蟹幼蟹7d,测定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中华绒螯蟹幼蟹血清中上述3种酶的活性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随着浓度的增加,3种酶活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0.24g/L尿素浓度组中华绒螯蟹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0.96g/L浓度组中华绒螯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红权 赵玉蓉 余建波
选择平均体重(70.61±1.29)g的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抗生素组、0.25%、0.50%及1.00%壳聚糖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的后肾体指数(P0.05).添加0.50%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但有增加趋势.即草鱼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关键词:
草鱼 壳聚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耀武 屈文俊 李文辉
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按0.10‰、0.15‰、0.20‰、0.25‰的比例添加β(1,3)-葡聚糖,连续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var.koi)30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比较了β(1,3)-葡聚糖对锦鲤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对锦鲤的促生长作用越明显,在饲料中添加β(1,3)-葡聚糖能够提高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荣 刘利平 张宗锋 林升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海水鱼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以A组:1×106 cfu/mL、B组:1×107 cfu/mL、C组:1×108 cfu/mL 3组不同浓度的鳗弧菌菌液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在其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测定呼吸爆发、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鳗弧菌对花鲈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爆发在鳗弧菌感染12 h、36 h时,B组和C组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下降(P
关键词:
花鲈 鳗弧菌 非特异性免疫 半致死时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花 赵长臣 罗霞 江小燕 巩华 黄志斌
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60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成Ⅰ-Ⅳ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多糖0、10.0、30.0、50.0 mg/(kg·d),于D0、D8、D15、D22、D29测定草鱼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与溶菌酶(LSZ)活力等指标,D29时对4组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草鱼 非特异免疫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福艳 欧阳贤华 黎建斌 黄彩林 李大列 雷爱莹 黄婷 黎铭 梁万文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对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结构的影响,为罗非鱼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0.05%、0.10%和0.20%)分别饲养罗非鱼,56 d后测量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血清免疫指标(补体C3、C4,淀粉酶和溶菌酶)、肠道结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结果】0.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白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浓度、谷草转氨酶浓度、总抗氧化能力浓度、过氧化氢酶浓度、补体C3浓度、补体C4浓度、溶菌酶活性和绒毛高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37%、3.50%、17.42%、31.47%、32.47%、21.29%、121.43%、6.26%、13.06%、19.50%和25.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能有效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瑞芳 庄平 冯广朋 章龙珍 黄晓荣 贾小燕
采用逐步增盐法,结合生物酶学测定,研究了从淡水升高盐度到7、14、21、28和35对二秋龄雌、雄中华绒螯蟹血清总蛋白、氧合血蓝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的血清总蛋白、氧合血蓝蛋白含量逐渐降低;AKP活性先略升高,而后逐渐降低;与雄蟹的PO活力逐渐降低相比,雌蟹的PO活力先降低,当盐度高于21后维持稳定水平;SOD活性先略降低,盐度高于21被激活。除SOD外,雌蟹血清各测定指标均显著高于雄蟹(P<0.05)。研究结果表明,盐度接近或超过28将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3种免疫酶的活性及总蛋白和氧合血蓝蛋白的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汉 李义 王玥 郭明凯 俞泉宇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迫后第1天,pH 4.5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8)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H 6.0组的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5组和pH 9.0组,pH 10.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6.0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0.05);在pH胁迫后第7天,p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