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0)
2023(6723)
2022(5575)
2021(4900)
2020(3841)
2019(8653)
2018(8411)
2017(15239)
2016(8342)
2015(9345)
2014(9284)
2013(9392)
2012(9340)
2011(8657)
2010(9009)
2009(8008)
2008(7977)
2007(7231)
2006(6673)
2005(6417)
作者
(27137)
(22624)
(22522)
(21286)
(14518)
(11020)
(10091)
(8908)
(8748)
(8099)
(7944)
(7626)
(7576)
(7410)
(7178)
(6938)
(6686)
(6626)
(6567)
(6512)
(5996)
(5830)
(5592)
(5207)
(5147)
(5138)
(5088)
(5012)
(4643)
(4643)
学科
(40132)
经济(40097)
(18876)
管理(17775)
地方(16760)
中国(15542)
(12651)
(12610)
企业(12610)
业经(10315)
地方经济(9584)
(9198)
(9001)
农业(8902)
方法(8462)
(8291)
(8131)
金融(8131)
(7937)
银行(7922)
(7817)
教育(7725)
环境(6979)
数学(6881)
数学方法(6814)
发展(6677)
(6655)
(6564)
贸易(6553)
技术(6221)
机构
学院(122378)
大学(121392)
研究(53519)
(48703)
经济(47308)
管理(40176)
中国(39062)
科学(33056)
理学(32662)
理学院(32129)
管理学(31475)
管理学院(31243)
(28411)
(28161)
研究所(25408)
(24784)
中心(23176)
(22347)
(21549)
(20052)
(20011)
师范(19827)
农业(19090)
北京(18894)
(18760)
业大(18358)
(17429)
财经(16433)
师范大学(15944)
科学院(15822)
基金
项目(77100)
科学(59861)
研究(57557)
基金(52449)
(46726)
国家(46266)
科学基金(38064)
社会(34633)
社会科(32726)
社会科学(32722)
(32332)
基金项目(27367)
(27277)
教育(26161)
(24092)
编号(23909)
自然(23684)
自然科(23053)
自然科学(23046)
自然科学基金(22597)
资助(20920)
成果(19942)
发展(19079)
课题(18740)
重点(18731)
(18709)
(16079)
(15885)
创新(15063)
(14698)
期刊
(67041)
经济(67041)
研究(44689)
中国(35399)
(24067)
教育(21583)
学报(20158)
科学(19410)
农业(16686)
管理(16037)
(15040)
大学(14989)
(14482)
金融(14482)
学学(13908)
业经(12224)
技术(10710)
经济研究(10214)
(8924)
问题(8122)
财经(7698)
(7314)
资源(6987)
(6679)
(6521)
科技(6308)
世界(6152)
商业(6148)
(6122)
论坛(6122)
共检索到210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国  杨长举  王克勤  胡建芳  傅杰  
对茯苓喙扁蝽各虫态及若虫各龄期形态特征及发生世代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 ,在湖北茯苓喙扁蝽 1年发生 1~ 2代 ,且第 2代为局部世代 ;以第 1代成虫和少量第 2代若虫群集在茯苓窖段木下面及堆放在茯苓场地的潮湿段木下面越冬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为越冬成虫产卵盛期 ,6月上中旬进入孵化盛期 ,9~ 10月为第 1代成虫羽化盛期 ;成虫卵产于茯苓菌核的表皮下或缝隙处 ;若虫共 5龄 ;成虫、若虫均刺吸为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国  杨长举  王克勤  汪中文  傅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国  杨长举  王克勤  刘艳玲  傅杰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茯苓栽培时采用纱网片阻隔、敌敌畏凝胶缓释、敌敌畏硅藻土缓释、辛硫磷硅藻土缓释、辛硫磷毒沙及纱网套袋等方法都能有效控制茯苓喙扁蝽Mezira (zemira)poriaicolaLiu种群数量。其中 ,尤以纱网片阻隔法最好。该方法简便易行 ,可完全不用化学农药 ,而且纱网可使用多年 ,对害虫预防效果持久 ,并对茯苓菌丝及菌核生长无不良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磊  王建国  王章训  李猷  鞠瑞亭  
【目的】研究枫香刺小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现状,为其早期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及周边北美枫香种植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枫香刺小蠹标本,镜检观察其各虫态外部形态特征、前胃和雄虫外生殖器,并比较其与中国已知刺小蠹属昆虫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枫香刺小蠹成虫鞘翅坡面有齿4对,各着生于第2、4、6、8沟间部,前足和中足胫节外侧具4枚齿状突起,雌虫鞘翅坡面上齿小于雄虫;枫香刺小蠹与中国已经报道的2种刺小蠹属昆虫形态差异明显,华南刺小蠹体长小于2 mm,鞘翅坡面有齿3对,多刺小蠹与枫香刺小蠹大小相似,但多刺小蠹鞘翅坡面有8对尖锐的长齿,枫香刺小蠹有齿4对;枫香刺小蠹在上海地区1年发生2~3代,以幼虫取食北美枫香主干韧皮部内侧导致寄主快速死亡;在上海及周边的苗圃、公园、绿地等生境下,共发现14处北美枫香种植区遭受枫香刺小蠹为害而致死,累计死亡植株超过30 000株,也有个别地区的中国枫香被为害致死。【结论】枫香刺小蠹是刺小蠹属昆虫为害健康植物的首例报道。枫香刺小蠹属于寡食性害虫,其寄主范围目前已知仅限于枫香属植物,取食为害其他植物的可能性不大,其更偏好于取食北美枫香,可能与寄主植物的生理等效性原理有关。枫香刺小蠹对我国引种栽培外来观赏性色叶乔木北美枫香存在严重威胁,需高度重视该虫的危害风险,各地北美枫香种植区应尽快开展监测,一旦发现枫香刺小蠹为害,应立即清除有虫植株,设置隔离区,保护健康植株,阻止成虫侵入,防止其扩散蔓延;同时需加强对枫香刺小蠹适生区的风险预测、早期预警和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虫的最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李广武  刘后平  
据在四川省大邑县和北京室内饲养观察,暴猎蝽1a发生一代,以5龄若虫越冬。卵期27.08±1.00d。若虫共5龄,历期334.75±4.30d。成虫羽化后16~18d交配,交配后18~19d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是舞毒蛾、杨扇舟蛾、春尺蠖、北京杨锉叶蜂、柳毒蛾、刺槐蚜等多种林木害虫的捕食性天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发生现象学关于认识发生结构的揭示也为理解教育的发生开辟了思路。原初意义的存在及其在历史传统的回溯中得到探询,意向性的域的构成及其超越功能,先验主体性作为实践的主体性及其构成,以及胡塞尔之后现象学哲学家们在发生现象学方向上的发展与变化,提供了可以从中探询教育发生结构的线索,并且,基于现象学所特有的品格,在这个线索的展开中也使教育发生的形态开显出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彩华  姜会飞  李楠  翟志宏  丁谊  郭文利  
利用北京地区1978—2006年冰雹发生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和人工消雹降雨影响天气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地区冰雹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从多年平均情况看,冰雹发生频率和雹日都是山区多于城区,山区又以西北部最多、东部和西部次之、南部最少的空间特征。最后根据北京地区冰雹分布特征和冰雹对小麦、玉米和果树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应对冰雹的防灾减灾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松毛虫是具明显滞育阶段的昆虫,决定滞育的关键因子是光周,只有在充分考虑松毛虫光周滞育这一生物学特性的前提下,有效积温法则在预测松毛虫发生世代和发生期上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建议对象松毛虫这样的害虫应制订出规范化的有效积温测定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辉  周旭东  吕军  杨丽源  丁骅孙  
Information of Ophiostoma minus in Yunnan of China was provided, which includ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ine tree hosts, relatedness with bark beetles and temperatures, and the pathogenicity features. O. minus was proved to be a fungus associated wi...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兰珍珍   王新谱   施兴文   董川  
【目的】研究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幼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筛选影响松阿扁叶蜂幼虫发生的关键因子。【方法】2022—2023年,在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阿扁叶蜂主要发生区域设立21块样地,调查松阿扁叶蜂幼虫虫口密度和林分因子及立地因子。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松阿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关键因子;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得出松阿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法筛选出草本盖度、冠幅、郁闭度和坡位是影响松阿扁叶蜂幼虫发生的关键因子。根据关键因子建立了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的线性预测方程。筛选出的4个关键因子中,草本盖度和坡位对松阿扁叶蜂幼虫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冠幅和郁闭度对松阿扁叶蜂幼虫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结论】松阿扁叶蜂幼虫在林下草本盖度低、林分郁闭度和冠幅大的上坡位林地易发生。建议将这些林地作为防治重点区域,调整位于上坡位的林木草本盖度至0.3以上,冠幅至2.5 m以下,郁闭度至0.7以下,实现对宁夏罗山松阿扁叶蜂幼虫种群数量的生态控制。图5表3参3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有奎  傅辉恩  胥明肃  刘贤德  袁虹  
采取室内饲养观察与林间调查观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杉阿扁叶蜂(Acanthloy-dapiceacolaXiaoetZhou)的生活史、习性、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种群动态等特性;进行了多种措施的防治对比试验;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策略与技术措施;并开展了大面积人工地面防治与航空喷药防治,全面有效地控制了大黄山林区虫害的发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杨羽云  
价格竞争已是我国企业惯常采用的策略行为。本文以彩电行业为例 ,从产品特征、产业生命周期等 6大方面揭示了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 ,提出产业内企业可行的价格战应对策略 ,其结论具有一般性 ,并为预测价格战的发生提供了微观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记伟  徐小钰  刘家宏  解建仓  
【目的】分析渭河平原旱涝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为区域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旱涝灾害史料,重建渭河平原2 205年(BC193-AD2012年)的旱涝灾害等级序列,通过绘制旱涝灾害等级图谱,统计不同时间段灾害的分布及持续性规律,并利用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结合小波分析法探究旱涝灾害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结果】2 205年内渭河平原共有796年发生了各类洪涝灾害,旱灾发生总频次为480年,高于涝灾的316年,且旱涝交替现象明显,但近200年旱灾的发生频率有所下降,涝灾则呈上升趋势;2 205年中连旱灾害发生总频率高于连涝灾害,但连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在近300年有增强趋势;旱涝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付兆军  刘莉娟  邢世岩  刘晓静  辛红  吴岐奎  
以1,2和5年生银杏实生苗为对象,研究平茬、平放、移栽处理对根生垂乳发生、形态、生物量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根生垂乳发生率为22.00%,2年生苗木平茬的发生率最高,为58.81%,5年生苗木平放、移栽的发生率均为100.00%。1年生苗木根生垂乳数平均为1.11个;2和5年生苗木中均为平茬的最多,分别为1.99和1.81个,对照的最少,分别为1.08和1.07个。1年生苗木根生垂乳基径平均为0.38 cm;2和5年生最大的分别为平茬和平放处理,达1.39和2.67 cm,最小均为对照,分别为0.99和1.93 cm。1年生苗木根生垂乳长度平均为0.20 cm;2和5年生苗木中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宣立锋  王方晓  
本文阐述了世界笠扁蜡蝉属分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笠扁蜡蝉属的多型现象入手讨论了这个类群特异的形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