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2)
- 2023(8570)
- 2022(7788)
- 2021(7446)
- 2020(6226)
- 2019(14567)
- 2018(14679)
- 2017(28382)
- 2016(15636)
- 2015(17666)
- 2014(17633)
- 2013(17541)
- 2012(15906)
- 2011(14252)
- 2010(13920)
- 2009(12540)
- 2008(11968)
- 2007(10103)
- 2006(8607)
- 2005(7232)
- 学科
- 济(58225)
- 经济(58161)
- 管理(43580)
- 业(41142)
- 企(34841)
- 企业(34841)
- 方法(29553)
- 数学(25548)
- 数学方法(25263)
- 农(15211)
- 学(14459)
- 中国(14047)
- 财(13832)
- 业经(12970)
- 地方(12138)
- 理论(10479)
- 和(10247)
- 农业(10115)
- 贸(10049)
- 贸易(10045)
- 易(9735)
- 技术(9652)
- 环境(9556)
- 务(9220)
- 财务(9163)
- 财务管理(9149)
- 制(8955)
- 企业财务(8663)
- 教育(8648)
- 划(8411)
- 机构
- 大学(218433)
- 学院(216391)
- 管理(89626)
- 济(79090)
- 理学(78815)
- 理学院(77954)
- 经济(77212)
- 管理学(76596)
- 管理学院(76229)
- 研究(70726)
- 中国(49447)
- 科学(47576)
- 京(46732)
- 农(37764)
- 业大(36312)
- 所(35933)
- 财(34291)
- 研究所(33331)
- 中心(31540)
- 农业(30070)
- 江(29662)
- 北京(29272)
- 范(28518)
- 财经(28474)
- 师范(28226)
- 经(25941)
- 院(25712)
- 州(24731)
- 技术(23871)
- 师范大学(22941)
- 基金
- 项目(157849)
- 科学(122606)
- 基金(113461)
- 研究(113334)
- 家(99613)
- 国家(98791)
- 科学基金(84333)
- 社会(68467)
- 社会科(64745)
- 社会科学(64727)
- 省(62559)
- 基金项目(61545)
- 自然(57230)
- 自然科(55849)
- 自然科学(55835)
- 自然科学基金(54816)
- 划(52773)
- 教育(51428)
- 资助(46756)
- 编号(46696)
- 成果(37228)
- 重点(34786)
- 部(33990)
- 发(33012)
- 创(32943)
- 课题(31594)
- 创新(30605)
- 科研(30515)
- 计划(29588)
- 项目编号(29090)
共检索到296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张召荣 赵守忠 肖丽 冉光葵
以5个茎瘤芥自交系为亲本试材,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B1、B27个世代材料,对茎瘤芥营养生长期瘤茎蜡粉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瘤茎有蜡粉对无蜡粉为显性,由一对核基因控制。
关键词:
茎瘤芥 瘤茎 蜡粉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李娟 张召荣 赵守忠
利用现蕾期有较大差异的2个茎瘤芥自交系作为亲本配制了1个杂交组合,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对其衍生后代家系群体P1、P2、F1、B1、B2、F2现蕾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y154×b145的现蕾期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F2分别为47.22%、37.95%和46.45%;现蕾期改良时要有效地利用主基因,宜在中高世代选择。
关键词:
茎瘤芥 现蕾期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冷容 刘义华 张召荣 李娟 冉广葵
以23份茎瘤芥品种资源为试材,在晚播条件下对茎瘤芥1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等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的大小次序为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茎/叶、菜形指数、瘤茎横径、瘤茎纵径、菜皮百分率、叶宽、瘤茎产量、瘤茎空心率、开展度、株鲜重、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叶长、株高;瘤茎空心率、茎/叶、菜皮百分率、瘤茎产量等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均较高,在选育群体中进行选择和利用,其选择潜力大,选择有效,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
关键词:
茎瘤芥 晚播 数量性状 遗传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张召荣 冷蓉 李娟
以12个不同类型的茎瘤芥品种为试材进行了7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采用多元分析法研讨了茎瘤芥对播种期的响应与适应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性状对播种期的响应程度不同,可分为敏感型、迟钝型和中间型等3种类型;②品种对播期的响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可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响应等级,其中三转子77和半碎叶两品种为稳定型,各性状受播期的影响均较小;③以营养生长期长短为熟性划分标准,不同熟性品种,对播种期的要求不同即熟性愈早,可适播种范围愈窄,对播期要求愈严格;并进一步分析提出在四川盆地茎瘤芥产区早熟品种宜9月中旬播种,中熟品种宜9月上中旬播种,而晚熟品种可依不同栽培目的在8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均可播种。
关键词:
茎瘤芥 播种期 响应 多元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冷蓉 张召荣 李娟 肖丽
以3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叶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叶宽的加性效应占优势,但有时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不可忽视;叶重的上位性效应与加性效应并重,显性效应在某些组合也显著存在;上位性效应主要是加性与加性互作;叶性状的遗传基本上是以可固定遗传的加性类效应占主导地位,其F1代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优势。
关键词:
茎瘤芥 叶性状 基因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燕 李瑶
【目的】异硫代氰酸盐(Isothiocyanates,ITCs)具有抗癌和植物杀虫剂的作用,为解决天然硫苷酶提取复杂、费用昂贵等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法扩增硫苷酶的关键基因MYR1,通过构建硫苷酶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体外诱导表达,以获得外源硫苷酶。将从榨菜叶中提取的总RNA,通过Sal I酶切,插入p PIC9K-S表达载体构建重组子。在YPD培养基中菌体悬浮培养至OD600为1左右,更换BMMY培养基进行诱导表达72 h。【结果】提取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分析,发现表达蛋
关键词:
MYR1 硫苷酶 质粒构建 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先淑 谢朝怀 胡相云 余学川 朱嗣华 李进 文颖
以茎瘤芥主栽品种永安小叶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栽培条件下茎瘤芥瘤茎产量和空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期、采收期对瘤茎产量和空心有极显著影响;播期推迟,瘤茎产量、空心率和空心指数明显下降;采收期推迟,瘤茎产量、空心率和空心指数则明显增加。分析提出在重庆海拔500 m以下地区9月中旬播种,翌年2月中旬采收能较好地实现瘤茎低空心与丰产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茎瘤芥 产量 空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冷蓉 张召荣 高明泉 肖丽 张建红
本文将所研究的23个茎瘤芥品种13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以及生育期等四组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产量因素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间的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与生育期性状间的相关。典型变量分析结果指出无论是哪两个性状组间,在关联上起作用的主要有株鲜重、瘤茎横径和瘤茎膨大期。
关键词:
茎瘤芥 农艺性状 典型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进娟 杨仕伟 刘雪姣 冉广葵 于晓虎 曾胜 张召荣 朱学栋
茎瘤芥先期抽薹给榨菜产量带来极大损失,是当前影响榨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茎瘤芥极早抽薹材料‘92’和极晚抽薹材料‘203’配制杂交组合,自交获得F2代群体,根据集团分离分析法,运用600对芸薹属SSR共有引物,进行茎瘤芥抽薹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最终得到1个SSR标记Ol12-D09在早抽薹基因池中扩增出特征条带,而晚抽薹基因池中无特征条带,经F2代单株验证发现与茎瘤芥早抽薹基因紧密连锁,根据Kosambi函数估算其连锁距离为10.9 c M。本研究结果筛选的SSR标记可用于茎
关键词:
茎瘤芥 抽薹 集团分离分析法 SSR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义华 冷蓉 张召荣 周光凡 范永红 肖丽 李娟
以6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茎瘤芥生育期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生育期基本没有超亲现象,双亲生育期的表现制约着F1代的表现;遗传以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显性效应在某些组合显著存在,并显得重要;上位性效应较为普遍,其主要是加性与加性的互作;加性类效应明显大于非加性类效应;生育期的遗传改良宜累加选择。
关键词:
茎瘤芥 生育期 基因效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剑 方晓燕 张静恒 彭萌 李小平 黎晓容 王艳 吴虹玥
为了提高芥菜(B.juncea Czrn mustard)育种效率,采用3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8个组合,对茎瘤芥的茎瘤纵径、茎瘤横径和茎瘤重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茎瘤横径的组合没有明显的差异;茎瘤纵径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特殊配合力效应更重要;茎瘤重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都很重要。若育种目标偏重产量,可用Ⅰ作母本,Ⅳ作父本,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0.87和1.972,该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最大(3.948);若育种目标偏重消费习惯或品质,可用Ⅰ作母本,Ⅷ作父本,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
关键词:
茎瘤芥 配合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 茎瘤纵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华明 李仁全 彭万仁 张波 刘新春 刘松青
[目的]分离纯化川西高原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野生斜茎黄芪根瘤菌,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从该地区原生野生斜茎黄芪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通过BOX-PCR、16S rDNA-RFLP及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来分析斜茎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测定菌株的耐盐性、初始pH生长范围及生长温度范围来分析斜茎黄芪根瘤菌的抗逆性。[结果]从5个县8个采样点采集的斜茎黄芪根瘤中,分离纯化出30株根瘤菌。在相似系数分别为83%和82.4%的水平上,30个菌株在16S rDNA PCR-RFLP和BOX-PCR分析中各自聚成3和6个遗传群。斜茎黄芪根瘤菌16S rDNA 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0.954。16S rDNA序列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30个菌株分别属于Rhizobium(11/30 strains),Ochrobactrum(9/30 strains),Me.sorhizobium(1/30 strains)和Rhizobium-Agrobacterium(9/30 strains)。生理性状测定试验表明,在2%NaCl的YMA培养基上,30个供试菌株均能正常生长。进一步测定实验结果显示,除9/30的菌株只能耐受2%NaCl外,其他菌株中能最大耐受4%,6%,7%NaCl的分别占7/30,9/30,5/30(SCAU409,SCAU415,SCAU423,SCAU433,SCAU434);在全部供试菌株中,除6/30的菌株只能在pH4~10的培养基上生长外,其余24/30的菌株均能在pH4~11的培养基上生长;20/30的菌株能在4~50℃的恒温条件下生长,所有菌株能在4~37℃和在60℃(处理10 min后置28℃)条件下生长。[结论]川西高原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野生斜茎黄芪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多数菌株对高盐、高温、低温及过酸过碱环境均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这是首次对川西高寒山区野生斜茎黄芪根瘤菌遗传多样性进行的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闫杰 许强华 陈新军 李纲 刘必林
根据2009年7月到10月我国大型鱿钓渔船在东太平洋(81.9°~94.9°W,8.9°N~11.3°S)秘鲁和哥斯达黎加外海作业期间采集的样本,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724 bp部分序列,分析了采自秘鲁7个采样点和哥斯达黎加3个采样点的155个个体的序列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724 bp片段中发现了16个变异位点,155个个体出现43个单倍型。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揭示,155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7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3 69。群体间共享6个单倍型,秘鲁外海茎柔鱼群体享有最多特有单倍型(20个)。分子方差分析揭示,82.70%的遗传变异性出现在种群内...
关键词:
茎柔鱼 细胞色素b 遗传结构 系统发育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昌满 许明惠
在茎瘤芥采收期,每3 d采收1次,分析测定瘤茎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Vc含量在采收期均呈先降后升的规律,而游离氨基酸、硝酸盐则一直呈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变化较复杂;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建议茎瘤芥在雨水节6 d(现蕾前2 d)后收获。
关键词:
茎瘤芥 品质 收获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召荣 李昌满 刘义华 范永红 赵守忠 肖莉
采用田间试验和化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下,茎瘤芥各器官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瘤茎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均呈极显著二次回归关系;瘤茎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磷量(P2O5)在55.8 kg/hm2、施钾量(K2O)在133.5 kg/hm2范围内,增施磷、钾肥可提高瘤茎产量而降低硝酸盐含量。茎瘤芥无公害生产上,应控制氮、磷用量,适当增施钾肥。
关键词:
茎瘤芥氮磷钾产量硝酸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