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
2023(406)
2022(358)
2021(299)
2020(298)
2019(630)
2018(592)
2017(950)
2016(668)
2015(734)
2014(716)
2013(719)
2012(724)
2011(638)
2010(639)
2009(549)
2008(562)
2007(436)
2006(404)
2005(338)
作者
(3225)
(2863)
(2828)
(2752)
(2005)
(1419)
(1179)
(1138)
(1127)
(1114)
(1097)
(1024)
(1004)
(1001)
(980)
(951)
(917)
(903)
(863)
(846)
(845)
(800)
(774)
(733)
(671)
(664)
(657)
(656)
(654)
(650)
学科
(2116)
水产(1508)
管理(1268)
动物(1213)
(1117)
经济(1117)
(1109)
动物学(1085)
(875)
企业(875)
方法(599)
技术(543)
数学(528)
数学方法(524)
环境(510)
(467)
及其(449)
资源(441)
(439)
(380)
(377)
防治(362)
(360)
(349)
(342)
(336)
其他(321)
农业(311)
生物(302)
(298)
机构
大学(10386)
学院(10099)
(5822)
研究(5400)
科学(5352)
农业(4932)
业大(3973)
(3755)
研究所(3653)
实验(3477)
(3465)
实验室(3351)
重点(3213)
中国(3149)
农业大学(3125)
(2867)
(2793)
水产(2352)
技术(2341)
(2332)
工程(2197)
中心(2140)
(2119)
(2087)
研究院(2033)
科学研究(1991)
(1975)
管理(1852)
(1835)
资源(1797)
基金
项目(8865)
(6587)
国家(6546)
基金(5760)
科学(5733)
科学基金(4539)
自然(4146)
自然科(4049)
自然科学(4045)
自然科学基金(3960)
(3944)
(3776)
科技(3515)
研究(3481)
计划(3377)
基金项目(2860)
资助(2778)
专项(2627)
重点(2554)
(2542)
(2347)
科研(2262)
农业(2145)
(2128)
技术(2074)
(1779)
创新(1718)
(1697)
教育(1644)
(1408)
期刊
学报(6045)
(4708)
科学(3866)
大学(3791)
学学(3777)
农业(3199)
中国(2016)
业大(1972)
农业大学(1685)
(1657)
水产(1485)
(1347)
经济(1347)
林业(1254)
渔业(1249)
(1196)
研究(1139)
自然(1131)
自然科(1077)
自然科学(1077)
中国农业(1010)
科技(931)
管理(801)
农林(786)
(786)
科技大(777)
科技大学(777)
(750)
海洋(750)
农学(664)
共检索到13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远  刘必林  金宵  
茎柔鱼角质颚不仅表面存在色素沉积的梯度变化,从喙部到翼部黑色素逐渐变浅,其机械性能也存在显著的梯度变化,喙部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从喙部到翼部机械强度逐渐变小,韧性逐渐增大。测定无水以及水合状态下茎柔鱼角质颚不同部位(喙部、侧壁、翼部)的机械强度(杨氏模量),以及主要化学成分、内部分子交联结构,并利用电子扫锚显微镜观察了其不同部位表面和断面上的物理结构,探究茎柔鱼角质颚机械强度梯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无水茎柔鱼角质颚具有很高的杨氏模量,模量从喙部到翼部差异不显著(P>0.01);而水合的角质颚杨氏模量明显减小,模量从喙部到翼部呈现显著梯度变化(P<0.01)。茎柔鱼角质颚主要含有蛋白质、儿茶酚、壳聚糖和水,其机械强度随蛋白质、儿茶酚含量增加而增大,机械强度同时与内部分子交联反应形成的多巴-多交联多聚体以及与其表面和断面上物理结构有关,茎柔鱼喙部断面层状结构十分显著,生物体中分层越明显,其机械强度越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陈芃  刘必林  申丰源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资源丰富,约占我国远洋鱿钓总产量的50%以上,角质颚形态稳定,在头足类的种类、种群划分中有着重要意义。根据2017年2-4月调查期间赤道海域采集到的茎柔鱼角质颚样本,观测分析其角质颚形态特征、茎柔鱼个体生长对角质颚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角质颚的各形态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贯宇  陈新军  方舟  
为研究个体生长对茎柔鱼角质颚形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根据2009–2014年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79°22′~84°30′W、10°00′~18°16′S)采集的茎柔鱼样本,提取出1208尾茎柔鱼的角质颚,对角质颚的12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并利用角质颚微结构的生长纹来估算茎柔鱼的日龄,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了不同胴长组、不同日龄组以及不同性成熟阶段角质颚主要外部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角质颚各形态参数在雌、雄个体间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且雌性个体的角质颚大于雄性个体。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结果显示,在不同胴长组、不同日龄组和不同性成熟阶段,雌、雄个体角质颚的生长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贯宇  金岳  陈新军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被用于估算其个体大小及其生物量等。根据20092014年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79°22'W84°30'W、10°00'S18°16'S)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提取出1 346ind茎柔鱼的角质颚,并对角质颚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参数与胴长、体重和日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角质颚各形态参数的平均值均大于雄性个体,在角质颚12个形态参数中,上喙长(UHL)、上脊突长(UCL)、上侧壁长(ULWL)、下脊突长(LCL)、下侧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贯宇  陈新军  刘必林  方舟  
为了研究耳石和角质颚微结构在茎柔鱼年龄鉴定中的应用,实验根据2013年7—10月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79°57'~83°24'W、10°54'~15°09'S)采集的茎柔鱼样本,提取出39尾茎柔鱼的耳石、上角质颚和下角质颚,对其微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微结构的生长纹进行计数及其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角质颚微结构头盖背侧区域的生长纹较为完整,通过观察头盖背侧边缘的生长纹可以消除喙部被腐蚀所产生的影响;下角质颚与上角质颚的微结构十分相似,均具有喙部纵向生长纹和喙部截面纵轴,然而,在形态和色素沉着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分析认为,耳石轮纹数与上颚轮纹数、耳石轮纹数与下颚轮纹数以及上颚轮纹数与下颚轮纹数均呈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方舟  
头足类的角质颚具有结构单一和不易腐蚀的特性,其稳定同位素分析已成为头足类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2009年7-8月我国鱿钓船在哥斯达黎加外海捕捞的茎柔鱼样本,对其角质颚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其与胴长、日龄、性腺成熟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茎柔鱼样本的胴长范围在25.6~35.8 cm之间,体重范围在447.6~1 122.3 g之间,为小型群体;上、下角质颚的δ13C和δ15N有所差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δ13C和δ15N值随着胴长和日龄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均符合线性关系;不同性成熟度的个体也有着不同的δ13C和δ15N值,其中性成熟度为Ⅲ期个体的值最大。δ13C和δ1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瞿俊跃  李楠  李建华  
根据2010年、2015年和2016年在北太平洋海域所采集的柔鱼样本,分析其胴长、体质量及角质颚形态的年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并计算角质颚的月平均生长率,结合不同年份各月索饵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Chl.a)的分布,研究环境对角质颚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3年的个体胴长和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2016年的个体和角质颚的形态值最大,2015年的个体和角质颚形态值最小。不同年份间角质颚的各项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7 mg/m~3)所占比例较高;2016年由于适宜的SST和适宜的Chl.a,使得其个体有着形态较大的角质颚,同时个体也相对较大。不同年份间角质颚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8—9月的SST和Chl.a的变化是影响该年度个体角质颚形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岳  方舟  李云凯  陈新军  胡慧凌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信息。本文根据2010年5~6月和2012年5~7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平洋海域(170°E~172°W、38°N~41°N)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样本,对柔鱼东部群体的角质颚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利用耳石推测的柔鱼日龄建立其生长方程。主成分分析认为,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和上侧壁长(ULWL)为柔鱼上颚的主要形态参数,下喙长(LRL)、下喙宽(LRW)和下侧壁长(LLWL)为柔鱼下颚的主要形态参数。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认为,6项角质颚主要参数与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李建华  
根据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胴背长范围为166~266 mm),提取出264对角质颚(雌性143对,雄性121对),测定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下喙宽(LRW)、下侧壁长(LLWL)、下翼长(LWL)等6个形态参数,按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0~7级进行了划分,分析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变化,及其与个体生长、性腺成熟度以及角质颚生长等因素的关系。分析认为,1—3月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沉积以3级为优势,占总样本的35.98%。色素沉积的平均等级总体上随着月份推移而增加。胴背长与体质量随着色素沉积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关关系显著(P<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广泛用于头足类分类及资源量估算等研究中。根据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2 916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参数进行测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和下翼长(LWL)作为角质颚各区外部形态变化的特征指标,以头盖长和脊突长之比(HL/CL)、喙长和脊突长之比(RL/CL)、喙宽与脊突长之比(RW/CL)、侧壁长和脊突长之比(LWL/CL)、翼长和脊突长之比(WL/CL)分别作为角质颚各区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成忠  孙燕  赵大球  冯立国  陶俊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芍药花茎矿质元素含量和机械强度的测定,表明芍药花茎中Ca、K、Mg、Cu、Zn和Si的含量均表现为高机械强度类品种>中等机械强度类品种>低机械强度类品种,而Fe和Mn的含量却与之相反。其中,Ca、K、Mg和Si的含量差异在三类品种间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高机械强度类芍药品种花茎机械强度与Ca、K、Si 3种元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等及低机械强度类品种花茎机械强度则与Ca和Si 2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花茎机械强度与Cu的含量呈正相关,且与中等机械强度品种显著相关,花茎机械强度与Mg、Fe、Mn、Zn 4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类型间差异较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兆朋  谢方平  吴明亮  魏宵  刘剑锋  
为了给苎麻切割器的设计及切割动力学分析提供茎秆的力学性能参数,以苎麻成熟期底部茎秆为材料,对茎秆及其木质部进行了弯曲和扭转试验,得到其弯剪模量分别为155.7、252.9MPa,剪切模量分别为42.1、44.8MPa;对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了拉伸和压缩试验,得到其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1876、481MPa,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154.2、50.9MPa。运用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方法,确定了茎秆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52MPa、压缩弹性模量为102.4MPa、同性面泊松比0.22及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99;木质部的同性面泊松比为0.72、异性面泊松比为小于0.068;韧皮层弯剪模量为72.3MP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东  李继波  廖庆喜  
以华苎4号苎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收获期其茎秆底部切割区的剪切机械物理特性与参数。结果表明:苎麻底部茎秆最大抗剪强度平均值为64.1 MPa,最大剪切破坏力平均值为6 435 N;剪切破坏力随茎秆直径增大而增加,但直径相近时,其剪切特性主要受苎麻成熟度、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苎麻茎秆的剪切机械物理特性和参数与其木质部力学特性和参数有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芃  方舟  陈新军  
根据2012年5~10月在北太平洋海域(153°E~180°E,39°N~45°N)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样本,对柔鱼的两个群体(秋生群和冬春生群)的胴长(ML)、质量(BW)、角质颚等形态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角质颚形态参数对2个群体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胴长和质量上均具有显著差异,秋生群体柔鱼的角质颚所有形态参数均小于冬春生群体的均值;均数差异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上脊突长/胴长(UCL/ML)、上喙长/胴长(URL/ML)、上喙宽/胴长(URW/ML)、上侧壁长/胴长(ULWL/ML)、上翼长/胴长(UWL/ML)、下喙长/胴长(LRW/...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苏杭  方舟  陈新军  
依据中国鱿钓船2013年8~10月在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和2014年4~7月在中东太平洋海域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分别运用传统测量学法和傅里叶分析法对2种柔鱼类的角质颚进行识别,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传统测量学法共选取了12项角质颚参数值比较形态差异;角质颚外部轮廓形态通过软件转化为20组傅里叶代码(eFDs)后选取77个傅里叶值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2种柔鱼类上、下角质颚形态在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喙长(urL)、上喙宽(urW)、上侧壁长(uLW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