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0)
- 2023(3792)
- 2022(3337)
- 2021(3046)
- 2020(2501)
- 2019(5218)
- 2018(5245)
- 2017(9486)
- 2016(5195)
- 2015(5407)
- 2014(4847)
- 2013(4398)
- 2012(3597)
- 2011(3178)
- 2010(3203)
- 2009(3198)
- 2008(2816)
- 2007(2345)
- 2006(1961)
- 2005(1618)
- 学科
- 管理(12821)
- 济(12104)
- 经济(12090)
- 业(11162)
- 企(9422)
- 企业(9422)
- 农(5051)
- 财(4527)
- 方法(4216)
- 中国(3909)
- 学(3781)
- 业经(3756)
- 贸(3469)
- 贸易(3466)
- 易(3369)
- 数学(3309)
- 务(3287)
- 财务(3278)
- 财务管理(3275)
- 数学方法(3229)
- 农业(3169)
- 企业财务(3021)
- 理论(2873)
- 制(2754)
- 环境(2676)
- 地方(2376)
- 和(2256)
- 银(2238)
- 银行(2209)
- 教育(2190)
- 机构
- 学院(63193)
- 大学(58884)
- 研究(20612)
- 管理(19628)
- 济(18645)
- 经济(18152)
- 理学(16940)
- 理学院(16746)
- 管理学(16167)
- 管理学院(16071)
- 科学(15956)
- 农(15625)
- 中国(14638)
- 业大(12977)
- 农业(12578)
- 京(12211)
- 所(11323)
- 研究所(10350)
- 技术(9852)
- 江(9795)
- 中心(9507)
- 财(8928)
- 农业大学(8606)
- 省(8160)
- 州(8118)
- 范(7900)
- 师范(7741)
- 院(7624)
- 室(7158)
- 北京(7071)
- 基金
- 项目(45106)
- 科学(33474)
- 研究(30808)
- 基金(30219)
- 家(27942)
- 国家(27716)
- 科学基金(22573)
- 省(20056)
- 社会(17588)
- 社会科(16568)
- 社会科学(16565)
- 划(16318)
- 基金项目(15703)
- 自然(15625)
- 自然科(15262)
- 自然科学(15255)
- 自然科学基金(14931)
- 教育(14538)
- 编号(13486)
- 资助(12158)
- 重点(10736)
- 成果(10295)
- 发(10097)
- 计划(9857)
- 创(9788)
- 课题(9564)
- 科技(9240)
- 科研(9144)
- 创新(9132)
- 年(8749)
共检索到89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祯祯 严宁宁 牛童非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整株喷施4种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CK),连续喷施3 d后进行干旱处理再复水,在‘凤丹’到达中度、重度干旱2 d及复水2 d后取样,测定‘凤丹’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对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μmol/L MeJA处理后,中度干旱的‘凤丹’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250.3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较CK分别提高25.73%、68.0%、43.04%;‘凤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0μmol/L MeJA处理下达到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33.33%、26.09%、34.48%;喷施200μmol/L MeJA后,重度干旱的‘凤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最大,较CK提高了41.73%;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400μmol/L Me JA处理下最高,分别较CK提高了74.07%和13.44%;复水后,适宜浓度的MeJA处理使光合生理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增强‘凤丹’幼苗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提高‘凤丹’幼苗的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干旱对细胞膜的损伤,以200μmol/L MeJA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祯祯 严宁宁 牛童非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整株喷施4种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CK),连续喷施3 d后进行干旱处理再复水,在‘凤丹’到达中度、重度干旱2 d及复水2 d后取样,测定‘凤丹’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对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μmol/L MeJA处理后,中度干旱的‘凤丹’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250.3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较CK分别提高25.73%、68.0%、43.04%;‘凤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0μmol/L MeJA处理下达到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33.33%、26.09%、34.48%;喷施200μmol/L MeJA后,重度干旱的‘凤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最大,较CK提高了41.73%;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400μmol/L Me JA处理下最高,分别较CK提高了74.07%和13.44%;复水后,适宜浓度的MeJA处理使光合生理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增强‘凤丹’幼苗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提高‘凤丹’幼苗的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干旱对细胞膜的损伤,以200μmol/L MeJA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红利 邓华平 孙振元 赵梁军 韩蕾 巨关升 钱永强
以菊花‘夏黄’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自然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茉莉酸甲酯(M J)对菊花扦插苗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 mg.L-1M J处理使菊花扦插苗叶片含水量升高,叶绿素含量在处理8~12 d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处理第12天,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达2.7 mg.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高29.6%和70.5%。各处理相比,在生根扦插苗移植前4~8 d,喷施1mg.L-1M J提高菊花扦插苗抗旱性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MJ) 菊花扦插苗 抗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童非 薛娴 郭丽丽 郁敏 张晨洁 徐鑫傲 李瑞雅 侯小改
【目的】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获得改善温室牡丹花朵香气成分的方法,为提高牡丹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株喷施法,以5种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温室牡丹‘洛阳红’植株,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不同开花时期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结果】1)不同开花时期的温室牡丹‘洛阳红’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未喷施和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植株分别检测到23种和24种化合物。可将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分为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苯环类和烃类6大类,其中烃类和苯环类化合物的总释放量相对较高;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六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开花时期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对香气化合物的分析发现,对二甲氧基苯、2,4-二叔丁基苯酚、茉莉酸甲酯这3种化合物在大多数样品中含量较高,可视为温室牡丹‘洛阳红’的主要香气成分。3)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对二甲氧基苯含量下降,2,4-二叔丁基苯酚和茉莉酸甲酯含量升高,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结论】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能较好地改变温室牡丹‘洛阳红’香气成分及含量,从而改善‘洛阳红’置于室内时因香气过于浓郁而令人感到不适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汉 李卫东 陈颖 赵梁军
为探明水杨酸(SA)提高茉莉幼苗抗寒性的生理机制,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茉莉品种(单瓣茉莉,低抗;双瓣茉莉,高抗)为材料,研究叶面预先喷施SA(1.0 mmol/L)对低温胁迫下茉莉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预处理能够:1)缓解因低温胁迫导致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叶绿素和淀粉含量的下降,第15天时与CK1(低温)相比各项指标平均提高了51.2%、47.4%、28.3%、60.0%和30.0%;2)缓解因低温胁迫导致的初始荧光(Fo)、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上升,第15天时与CK1相比平均减少了8.2%、6.0%和34.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雍楠 王勇 张茹艳 赵雪蕊 孙得翔 石铭福 康益晨 张卫娜 刘玉汇 秦舒浩
【目的】探明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镉胁迫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及块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200μmol/L CdCl_2胁迫下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共设不喷施MeJA(CK)、喷施0.1μmol/LMeJA(T1)、喷施1μmol/L MeJA(T2)、喷施10μmol/L MeJA(T3) 4个处理,分别于苗期、开花期、薯块膨大期和成熟期取样,分析MeJ A对镉胁迫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含量、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产量(F_m)、可变荧光(F_v)、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块茎产量及其镉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在马铃薯苗期、开花期、薯块膨大期和成熟期,与CK相比,喷施MeJ A均可以提高镉胁迫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P_n、G_s、T_r、F_0、F_m、F_v和F_v/F_m,降低C_i。在同一时期的4个MeJ A处理中,T2处理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_n、G_s、T_r、F_0、F_m、F_v、F_v/F_m总体最高,C_i最小。喷施不同浓度MeJ A对镉胁迫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及其镉含量有明显影响,与CK相比,T1、T2、T3处理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显著增加了21.14%,34.60%和16.91%,块茎镉含量显著下降了48.09%,57.02%和38.70%。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产量与Chla、Chlb、Chl(a+b)、P_n、T_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源MeJ A能够改善镉胁迫马铃薯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块茎产量,其中以1μmol/L MeJ A处理效果最优,可有效缓解镉胁迫对马铃薯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桃杏 蔡昆争 曾任森
茉莉酸甲酯(MeJA)是植物体内一种具有应答外界刺激,传导逆境信号及启动抗逆基因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是MeJA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250,2.5,0.25μmol/L)MeJA对水稻幼苗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水稻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MDA含量、电导率及无机离子(K+,Ca2+,Mg2+)含量均显著上升,而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则显著提高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和叶片无机离子含量,从而增强水稻幼苗的抗旱性。以0.25μmol/L MeJA处理抗旱效果最好,2.5μmol/L次之,然后是250μmol/L。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干旱 水稻 抗旱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彦 成城 安立昆 秦佳 严远鑫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玉米内源茉莉酸(JA)在抗旱反应中的作用及对内源脱落酸(ABA)合成的影响。[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和茉莉酸合成缺少突变体opr7opr8(opr)为试验材料,进行土壤干旱处理和快速干旱处理。土壤干旱处理:生长至V7时期植株断水,13 d后复水为干旱处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对照。处理后1、4、7、10、13、16、19 d取样。研究干旱胁迫对B73及opr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_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快速干旱处理:切取V3时期幼苗地上部分,插入空试管为干旱处理;插入装满无菌水的试管为对照。各处理均置于28℃、相对湿度60%、光照强度为10 000 lx的生长箱中,分别于处理后0、1、3、6、9、12 h取样,采用RT-qPCR方法检测ABA合成通路关键基因Zm ZEP1、Zm NCED1和Zm AO1的表达情况。[结果]土壤干旱处理:对照中,opr的气孔密度小于B73,Ci值略低;干旱处理后,opr与B73的P_n、G_s和T_r值均下降,opr更敏感但下降速率慢。干旱7 d后,opr的净光合能力高于B73; T-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opr的酶活性下降时间晚于B73; MDA、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但opr的变化幅度小。植株快速干旱处理:opr和B73的Zm NCED1、Zm ZEP1和Zm AO1表达量在对照中无显著差异,干旱后均有上升,但opr中,Zm NCED1、Zm ZEP1及Zm AO1表达量低于B73。[结论]opr在土壤干旱条件下能够维持更高的叶片含水量、光合作用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损伤较低,表明玉米内源JA在植物的抗旱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内源JA的缺少能够减少水分损失,提高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快速干旱条件下,内源JA的缺少降低了ABA合成途径中的3个关键酶活性,说明抗旱反应中ABA的合成被延缓,引起了ABA调控的植物抗旱反应延迟。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茉莉酸 光合特性 脱落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清 王雪英 李亚男
选用马铃薯Mira和N552继代脱毒苗为材料,在人工诱导条件下研究水杨酸 (SA)、茉莉酸甲酯 (MJ)对试管马铃薯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和JA均能提高微薯的结薯率,其中SA的最佳浓度为10. 0×10-1mol/L,MJ的最佳浓度为 10×10-6 mol/L,但Mira和N552对SA和MJ诱导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SA对Mira和N552的单株结薯数影响较小,但对提高两品种的单株结薯重有明显作用。MJ对Mira的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有显著促进效应,但对N552的作用不显著。与对照比较, SA和MJ处理均导致茎叶和微薯的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但对淀粉含量表现为茎叶中的下降,微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桂连友 陈宗懋 刘树生
研究了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后,对茶树叶片中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以及对茶尺蠖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都能够诱导茶树叶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增加,茶尺蠖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受抑制,但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未受抑制,从而导致茶尺蠖幼虫中肠内各种蛋白酶间的协调性遭到破坏,生长受阻,这可能是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对茶尺蠖幼虫产生直接抗性作用的一种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昭军 林健 王琪 鲁艺芳 王雷 严善春
【目的】通过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长白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明确外源茉莉酸甲酯的诱导落叶松抗虫作用,为生态防治落叶松食叶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利用昆虫行为测定法,研究落叶松毛虫对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2年生长白落叶松苗的行为反应。【结果】茉莉酸甲酯诱导处理的松苗对落叶松毛虫雌虫具有很强的驱避作用,迫使其将大量卵产在对照处理松苗上;落叶松毛虫在用1、5或10mmol/L MeJA处理松苗上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47. 21%~77. 03%、43. 18%~55. 46%或71. 80%~80. 08%;落叶松毛虫雌虫对1、5或10 mmol/L MeJA处理松苗的嗅觉反应率分别比对照降低49. 24%、59. 71%或43. 68%~61. 24%;而高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落叶松毛虫嗅觉及产卵选择的影响更强。【结论】茉莉酸甲酯处理的长白落叶松明显影响落叶松毛虫雌虫的产卵和嗅觉选择行为,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诱导影响持续3~5 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安 甘立军 夏凯
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根结线虫对内源茉莉酸和水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根结线虫后16 h,黄瓜叶片中的茉莉酸含量急剧上升,上升幅度为对照的8.2倍;水杨酸含量也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并在侵染后24 h达到对照的5.02倍。田间试验表明,50 mg.L-1茉莉酸甲酯和50 mg.L-1水杨酸混合溶液处理,能有效地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并使黄瓜产量增加27.85%。
关键词:
根结线虫 黄瓜 茉莉酸 水杨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奇瑞 刘小林 徐胜光 范志伟 马焕锦 李宇 洪永忠 阮亚男 张瑞
【目的】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可以消减作物连作障碍,但是就消减机理而言,已有的研究尚未关注施用外源MeJA后,与作物连作障碍发生密切相关的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草莓3年连作土壤和红颜草莓为材料,通过观测草莓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单株果数和单果重等指标,研究施用不同浓度(0、10、50、100、200、500 μmol/L)外源MeJA后,草莓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无论是在幼苗期还是开花结果期,相对不施加MeJA的对照处理,MeJA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在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且多数达显著程度;MeJA处理的pH值相对比对照处理均有提高,且在幼苗期达到显著程度,提高幅度为3.90% ~ 5.58%;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在总体上相对比对照处理表现提高,且多数达显著程度;MeJA处理相对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草莓株高且降低幅度为22.33% ~ 27.19%,MeJA处理相对比对照处理提高了草莓单株果数且T3处理的提高幅度高达26.25%,不同浓度MeJA处理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处理为100 >50 >10 >0 >200 >500 μmol/L,50 μmol/L处理和100 μmol/L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02% ~ 31.60%;施加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草莓根际土壤养分、pH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呈现随着MeJA浓度增加而在100 μmol/L或其邻近浓度发生转折的规律。【结论】施用适量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连作草莓表现出根际土壤养分被较多吸收,土壤酸化程度缓解和土壤酶活性上升,从而使得草莓的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增加。但是,上述趋势会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而发生转折。以上发现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改善连作草莓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以促进植株生长和缓解连作障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嘉曼 傅俊范 周如军 严雪瑞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人参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将茉莉酸甲酯(MeJA)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为了明确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和病害严重度的影响,测定了0~800μg.mL-1不同浓度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μg.mL-1)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处理后2d接种人参锈腐病菌(1×106conidia.mL-1),测定参根内防御酶系活性,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低浓度MeJ...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人参 人参锈腐病 诱导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志强 徐海 马作斌 高东昌 徐正进
【目的】籼粳稻杂交可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多抗品种的主要途径,但是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两者花时不遇的困难直接影响籼粳间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可有效促进水稻花时提前,本文旨在研究MeJA对籼粳稻花时性状的调控效果及其敏感性差异,为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和籼粳稻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籼稻和6个粳稻品种为试材,2012年和2013年分别种植于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于调查花时性状的前一日17:00、当日6:00及8:00分别喷施0.04、0.4和4 mmol·L-1浓度的MeJA,调查始花时、盛花时、...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花时 籼稻和粳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