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
- 2023(801)
- 2022(584)
- 2021(523)
- 2020(461)
- 2019(862)
- 2018(762)
- 2017(1128)
- 2016(741)
- 2015(728)
- 2014(649)
- 2013(676)
- 2012(644)
- 2011(585)
- 2010(620)
- 2009(550)
- 2008(527)
- 2007(477)
- 2006(416)
- 2005(316)
- 学科
- 管理(1927)
- 济(1659)
- 经济(1654)
- 学(1610)
- 环境(1175)
- 业(1148)
- 企(943)
- 企业(943)
- 和(815)
- 生态(807)
- 资源(775)
- 财(556)
- 及其(547)
- 方法(541)
- 业经(515)
- 划(508)
- 中国(500)
- 农(499)
- 物(469)
- 植(431)
- 植物(430)
- 数学(422)
- 数学方法(411)
- 务(390)
- 自然(389)
- 财务(389)
- 财务管理(389)
- 森(387)
- 森林(387)
- 水产(377)
- 机构
- 大学(11162)
- 学院(11160)
- 研究(5514)
- 科学(5004)
- 农(4730)
- 农业(3749)
- 中国(3676)
- 业大(3521)
- 所(3402)
- 研究所(3291)
- 济(2896)
- 经济(2823)
- 室(2797)
- 实验(2768)
- 京(2673)
- 实验室(2660)
- 重点(2558)
- 农业大学(2531)
- 管理(2475)
- 省(2427)
- 中心(2283)
- 院(2168)
- 科学院(2090)
- 理学(2082)
- 理学院(2029)
- 业(2010)
- 管理学(1892)
- 管理学院(1882)
- 资源(1868)
- 研究院(1831)
共检索到15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斯 夏冰 孟祥静 王春燕 彭峰 汪仁
以单、复瓣茉莉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研究其在2009年南京地区秋冬自然降温过程中低温胁迫所造成的冷害指数变化及多个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条件下,单、复瓣茉莉的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单、复瓣茉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11月17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4和12.45U·g-1·min-1,过氧化物酶活性于12月20日达到最大值,复瓣茉莉是单瓣茉莉的3.28倍;两栽培品种的根系活力均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多次降温过程中复瓣茉莉的耐寒能力略强于单瓣茉莉,复瓣茉莉抗氧化酶活性表现最为突出...
关键词:
茉莉 自然降温 低温胁迫 抗寒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莉 郭泉水 金江群 刘建锋 李志勇 颜华
以崖柏和侧柏幼苗为对象,研究其叶片在秋冬季节性自然降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特征,并比较两树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秋冬季节性自然降温过程中,日最低气温由12.50℃降至-13.96℃,崖柏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增强,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没有变化,而侧柏的SOD和POD活性同时增强;两树种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但崖柏的增加幅度低于侧柏;两树种叶片MDA含量均极显著增加,但崖柏增加幅度较大。日最低气温与侧柏的SOD、POD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极显著相关,但仅与崖柏的SOD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季节性自然...
关键词:
崖柏 侧柏 自然降温 生理生化 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岳峰 郑其向 马晓 李家庆 伍宝朵 胡丽松 范睿
【目的】研究明确外源喷施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对胡椒抗瘟病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中国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苗为实验材料,给胡椒苗单独和混合方式喷施5 mmol·L~(-1) SA、1 mmol·L~(-1) JA处理。【结果】处理第20天时,单独喷施SA和混合喷施JA/SA的试验苗幼嫩的茎叶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15 d和间隔2 d喷施处理"热引1号"胡椒苗,接种病原菌后经表型鉴定。间隔2 d喷施5 mmol·L~(-1) SA、1 mmol·L~(-1) JA和JA/SA混合的3种方式抗病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这3种处理均使叶内源JA、SA增加,在接种病原菌后使叶片内源JA、SA、ETH含量达到了最高水平;随着接种后时间延长,胡椒叶片内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一直降低,对照下降程度较为明显;防御酶PPO、PAL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较优处理中维持较高水平。【结论】1 mmol·L~(-1) JA和5 mmol·L~(-1) SA外源处理可通过调节防御酶活性等,减缓胡椒病斑面积的扩大,不同方式处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祝佳媛 李鹏 崔海娇 周志强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室外自然越冬幼苗以及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导致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从9月至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由44.32%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52.9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由47.80%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62.12%。2)半致死温度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越冬幼苗的半致死温度的最低值分别为-37.5和-31.1℃。3)叶绿素含量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翌年1月份的叶绿素含量相对9月份分别下降了24.7%和38.0%。4)可溶性蛋白质...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自然降温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红利 邓华平 孙振元 赵梁军 韩蕾 巨关升 钱永强
以菊花‘夏黄’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自然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茉莉酸甲酯(M J)对菊花扦插苗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 mg.L-1M J处理使菊花扦插苗叶片含水量升高,叶绿素含量在处理8~12 d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处理第12天,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达2.7 mg.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高29.6%和70.5%。各处理相比,在生根扦插苗移植前4~8 d,喷施1mg.L-1M J提高菊花扦插苗抗旱性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MJ) 菊花扦插苗 抗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祯祯 严宁宁 牛童非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整株喷施4种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CK),连续喷施3 d后进行干旱处理再复水,在‘凤丹’到达中度、重度干旱2 d及复水2 d后取样,测定‘凤丹’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对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μmol/L MeJA处理后,中度干旱的‘凤丹’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250.3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较CK分别提高25.73%、68.0%、43.04%;‘凤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0μmol/L MeJA处理下达到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33.33%、26.09%、34.48%;喷施200μmol/L MeJA后,重度干旱的‘凤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最大,较CK提高了41.73%;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400μmol/L Me JA处理下最高,分别较CK提高了74.07%和13.44%;复水后,适宜浓度的MeJA处理使光合生理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增强‘凤丹’幼苗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提高‘凤丹’幼苗的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干旱对细胞膜的损伤,以200μmol/L MeJA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祯祯 严宁宁 牛童非 郭大龙 郭丽丽 侯小改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整株喷施4种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CK),连续喷施3 d后进行干旱处理再复水,在‘凤丹’到达中度、重度干旱2 d及复水2 d后取样,测定‘凤丹’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对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μmol/L MeJA处理后,中度干旱的‘凤丹’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250.3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较CK分别提高25.73%、68.0%、43.04%;‘凤丹’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0μmol/L MeJA处理下达到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33.33%、26.09%、34.48%;喷施200μmol/L MeJA后,重度干旱的‘凤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最大,较CK提高了41.73%;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400μmol/L Me JA处理下最高,分别较CK提高了74.07%和13.44%;复水后,适宜浓度的MeJA处理使光合生理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外源MeJA处理能增强‘凤丹’幼苗对干旱的抵抗能力,提高‘凤丹’幼苗的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干旱对细胞膜的损伤,以200μmol/L MeJA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锋 杨江帆
对正常大鼠和链脲佐菌素(STZ)高血糖造模大鼠灌胃茉莉花茶茶汤,测定灌胃茶汤前后大鼠的血糖浓度和糖耐量,研究茉莉花茶对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对禁食12 h的正常大鼠灌胃600 mg·kg-1茉莉花茶茶汤后其血糖浓度有所下降;连续30 d灌胃600 mg·kg-1茶汤,正常大鼠的血糖浓度略有下降;茶汤能提高正常大鼠的糖耐量,减小血糖曲线下面积;不同剂量茶汤对STZ高血糖造模大鼠的血糖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在300~600 mg·kg-1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茉莉花茶 血糖 糖耐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良英 李栒 罗宽
茉莉素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 .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茉莉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包括茉莉素的分布、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等
关键词:
茉莉素 植物激素 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艳 潘秋红 战吉宬 黄卫东
【目的】研究内源茉莉酸类(JAs)和水杨酸(SA)对机械伤害的响应特点。【方法】以豌豆幼苗为试材,设置机械伤害、外施茉莉酸(JA)和SA3个处理,分别采用ELISA、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内源JAs与S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结果】伤害处理后30min,内源JAs含量显著增加,随后迅速下降;JAs生物合成关键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OS)活性增加滞后于JAs含量增加。伤害处理后24h,内源JAs含量又有小幅升高,此时LOX和AOS活性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相对应,内源自由态SA在JAs突发时呈下降趋势。外源JA处理后内源SA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同伤害处...
关键词:
水杨酸 茉莉酸类 机械伤害 豌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志强 徐海 马作斌 高东昌 徐正进
【目的】籼粳稻杂交可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多抗品种的主要途径,但是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两者花时不遇的困难直接影响籼粳间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可有效促进水稻花时提前,本文旨在研究MeJA对籼粳稻花时性状的调控效果及其敏感性差异,为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和籼粳稻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籼稻和6个粳稻品种为试材,2012年和2013年分别种植于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于调查花时性状的前一日17:00、当日6:00及8:00分别喷施0.04、0.4和4 mmol·L-1浓度的MeJA,调查始花时、盛花时、...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花时 籼稻和粳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芳 李睿 仲天庭 朱昌华 夏凯 甘立军
为了探索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是否参与调控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以协青早A和协青早B为材料,通过分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的生理效应,比较2种材料对于外源MeJA敏感性的差异;通过检测机械伤害和幼穗发育过程中内源JAs(JA+MeJA)含量的变化,比较它们内源JAs合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外源MeJA抑制协青早A的种子萌发,但不能抑制协青早B的种子萌发;MeJA抑制水稻的第2叶生长,协青早B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应;MeJA诱导的离体叶片衰老进程2种材料无明显差异。当水稻叶片受到机械伤害后,协青早B内JAs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协青早...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梅
《爱如茉莉》是一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文章以清新优美的笔调,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素雅温馨。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充盈着真爱,是一篇适合朗读的好文章,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好素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岗 刘惠霞 侯慧波 高文海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JA)处理和油松球果小卷蛾幼虫危害引起油松球果挥发物、多酚氧化酶(PPO)、蛋白酶抑制剂(PI)以及球果游离氨基酸、松脂和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卷蛾幼虫危害后,1年生和2年生球果单萜挥发物种类没有变化,只是含量发生了变化,并且挥发物总量明显增加;2年生球果受害后,α-蒎烯、莰烯、β-水芹烯和β-蒎烯含量下降,而β-月桂烯和D-柠檬烯含量增加,这种成分和挥发量的变化对天敌具有吸引作用。外源MJA处理后,与1年生和2年生受害球果挥发成分有类似的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得多。外源MJA处理和小卷蛾幼虫危害后,均可引起1年生和2年生球果PPO和PI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彦 成城 安立昆 秦佳 严远鑫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玉米内源茉莉酸(JA)在抗旱反应中的作用及对内源脱落酸(ABA)合成的影响。[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和茉莉酸合成缺少突变体opr7opr8(opr)为试验材料,进行土壤干旱处理和快速干旱处理。土壤干旱处理:生长至V7时期植株断水,13 d后复水为干旱处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对照。处理后1、4、7、10、13、16、19 d取样。研究干旱胁迫对B73及opr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_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快速干旱处理:切取V3时期幼苗地上部分,插入空试管为干旱处理;插入装满无菌水的试管为对照。各处理均置于28℃、相对湿度60%、光照强度为10 000 lx的生长箱中,分别于处理后0、1、3、6、9、12 h取样,采用RT-qPCR方法检测ABA合成通路关键基因Zm ZEP1、Zm NCED1和Zm AO1的表达情况。[结果]土壤干旱处理:对照中,opr的气孔密度小于B73,Ci值略低;干旱处理后,opr与B73的P_n、G_s和T_r值均下降,opr更敏感但下降速率慢。干旱7 d后,opr的净光合能力高于B73; T-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opr的酶活性下降时间晚于B73; MDA、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但opr的变化幅度小。植株快速干旱处理:opr和B73的Zm NCED1、Zm ZEP1和Zm AO1表达量在对照中无显著差异,干旱后均有上升,但opr中,Zm NCED1、Zm ZEP1及Zm AO1表达量低于B73。[结论]opr在土壤干旱条件下能够维持更高的叶片含水量、光合作用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损伤较低,表明玉米内源JA在植物的抗旱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内源JA的缺少能够减少水分损失,提高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快速干旱条件下,内源JA的缺少降低了ABA合成途径中的3个关键酶活性,说明抗旱反应中ABA的合成被延缓,引起了ABA调控的植物抗旱反应延迟。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茉莉酸 光合特性 脱落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