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0)
2023(5074)
2022(4049)
2021(3992)
2020(3366)
2019(7396)
2018(7390)
2017(13855)
2016(8102)
2015(9013)
2014(8970)
2013(9248)
2012(8571)
2011(7510)
2010(7738)
2009(7200)
2008(7410)
2007(6772)
2006(6055)
2005(5215)
作者
(22949)
(20121)
(19503)
(18653)
(12086)
(9622)
(8724)
(7697)
(7293)
(7010)
(6732)
(6433)
(6326)
(6264)
(6237)
(6109)
(5779)
(5673)
(5567)
(5379)
(5172)
(4871)
(4732)
(4720)
(4560)
(4550)
(4410)
(4309)
(4144)
(4138)
学科
(44132)
(33507)
(31379)
经济(31261)
农业(29212)
(21147)
管理(20999)
(13157)
企业(13157)
财政(12326)
业经(12098)
(10745)
(9916)
农业经济(9750)
中国(9624)
(9213)
农村(9208)
地方(8681)
(8511)
(8358)
方法(8344)
财务(8319)
财务管理(8278)
(7970)
企业财务(7938)
及其(7908)
方针(7559)
数学(7553)
收入(7552)
数学方法(7486)
机构
学院(111704)
大学(105764)
(46779)
(46226)
经济(45868)
管理(40069)
研究(39952)
农业(35115)
理学(34813)
理学院(34487)
管理学(33909)
管理学院(33753)
中国(32252)
(28313)
业大(26056)
科学(25882)
(22055)
农业大学(21231)
(21179)
研究所(19510)
中心(19238)
(18567)
财经(17910)
(17801)
(17431)
(16194)
经济管理(14637)
科学院(13998)
(13727)
(13385)
基金
项目(72490)
科学(55999)
研究(54380)
基金(51842)
(45520)
国家(44979)
科学基金(37491)
社会(34145)
社会科(31789)
社会科学(31781)
(30761)
基金项目(27884)
(27697)
(23848)
编号(23751)
自然(23042)
自然科(22408)
自然科学(22401)
教育(22284)
自然科学基金(21971)
资助(19635)
成果(19228)
(16849)
(16262)
(16033)
重点(15968)
(15318)
课题(15260)
(14847)
(14599)
期刊
(61144)
经济(61144)
(53414)
农业(35850)
研究(32243)
中国(29405)
(25767)
学报(22123)
科学(18697)
大学(17020)
业经(16676)
学学(16659)
(16103)
农业经济(13281)
农村(13007)
(13007)
(12980)
金融(12980)
问题(9710)
(9497)
管理(8810)
财经(8795)
农村经济(8769)
世界(8052)
经济问题(7744)
业大(7618)
(7616)
财政(7616)
(7398)
教育(7194)
共检索到17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目前我国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国有资产、收入以及其他资源资产的权益严重缺失。导致这种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财产权界定不够完整和清晰、农民财产非资本化、财产权配置不平等以及分配体制不合理等。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需从上述诸方面着手。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锋  
从现实看,农民土地使用权尚未充分发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功能。农民土地使用权是物权而不是债权,是农民最重要、最大的财产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严格用途管制和严格规划管理下,赋予农民集体更加完整的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让土地使用权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祖勤  张荆红  
各级人大代表主要是一种荣誉称号还是职务规范,我国有关法律一直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人大代表首先和主要是一种职务,要有效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就必须给予一定的保障条件,包括法律保障、政治保障、时间保障、物质保障及辅助人员保障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城镇化是我国今后最大的内需,如何使2亿多农民工真正市民化则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能不能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以及如何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这首先要弄清楚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农民的财产权以及如何才能行使完整的财产权。本文认为,目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具有财产权属性,但权能不完整、具有脆弱性。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的根本是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破除农民获取土地财产收益的行政权障碍;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流转起来并通过产权整合实现增值,同时要加强户籍、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曲颂   郭君平   李荣耀  
在充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前提下,构建“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处在重要窗口期。本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户籍关系变化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调整为逻辑主线,审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内涵演化,梳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处置的政策脉络和地方探索,进而剖析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研究认为,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在于辨明农民进城落户与融入城镇的关系,厘清集体内部转让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边界,着力解决“三权”退出补偿不足的核心问题,确立“以用定转、转用联动”一体化机制,抓住集体成员身份去留的根本症结,以及做好退村进城之间权利保障的接续衔接。在此基础上,应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多层级多元化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软硬兼施”完善引导机制、统筹推进改革与完善配套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在全  
为了激发农村的经济增长潜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此,要从培育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功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和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旭宇  
农民的财产权益不仅包括有形财产的权益,还包括很多无形财产的权益;不仅是一种"归属"的权益,更是实施一系列"行为"的权益;不仅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属性,更具有资本的属性;既包括很多显性权益,也包括大量的隐性权益。但这些权益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略了,这是农民财产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深层原因。要完整地认识、全面地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就必须重视这些被忽略的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娟  姜开勤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失地途径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土地征用;二是“农地的隐性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上访事件连连不断,诱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因为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更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对未来的希望和千百年来凝聚在土地中的财产权益。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保障失地的财产权益,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土地征用过程中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流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4个省(市)"农民上楼"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其财产权利的损益情况。结合访谈及相关资料,本文发现:"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边界明确,物权显著增加,集体利益分享权以不同形式实现,但用益物权实现度较低;农民整体上财富积累能力降低,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农民上楼"后的物权、集体利益分享权和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利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影响农民的投资行为和拆迁意愿,导致征地拆迁成本增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金明  陈利根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利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和分析综合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化应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并在财产法框架下考量其多重权利属性;(2)传统农民土地权利物权体系不能涵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丰富内容;(3)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对农民在农村土地上的财产利益进行科学的类型化,应包括土地上的归属利益、使用利益、流转利益和未来权益等财产利益;(4)农民主体不同性质的身份决定了土地财产权的不同属性。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各种形式之间是密切联系又独立平等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英洪  李芳  
新时期改革农地制度,应该尊重农民意愿、注重维护宪法秩序。建立农户所有、社区所有和国家所有的多元产权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