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4)
- 2023(2986)
- 2022(2636)
- 2021(2439)
- 2020(2142)
- 2019(5074)
- 2018(5036)
- 2017(9760)
- 2016(5449)
- 2015(6133)
- 2014(6217)
- 2013(6176)
- 2012(5634)
- 2011(5138)
- 2010(5072)
- 2009(4499)
- 2008(4522)
- 2007(3999)
- 2006(3450)
- 2005(2863)
- 学科
- 济(29406)
- 经济(29388)
- 管理(18493)
- 业(15015)
- 方法(14160)
- 数学(13027)
- 数学方法(12943)
- 企(12605)
- 企业(12605)
- 农(5334)
- 地产(5303)
- 房(5303)
- 房地(5303)
- 房地产(5303)
- 学(5099)
- 财(5047)
- 中国(4598)
- 业经(4155)
- 城市(4053)
- 贸(3913)
- 贸易(3913)
- 城市经济(3808)
- 易(3759)
- 地方(3699)
- 农业(3648)
- 划(3482)
- 人事(3442)
- 人事管理(3441)
- 环境(3414)
- 技术(3397)
- 机构
- 大学(81130)
- 学院(79915)
- 济(32431)
- 经济(31857)
- 管理(31769)
- 理学(28240)
- 理学院(27889)
- 管理学(27290)
- 管理学院(27164)
- 研究(26659)
- 中国(19037)
- 科学(17951)
- 农(17427)
- 京(16437)
- 业大(15581)
- 农业(14038)
- 所(13998)
- 财(13904)
- 研究所(13101)
- 中心(11825)
- 财经(11763)
- 江(11443)
- 经(10822)
- 经济学(10020)
- 农业大学(9843)
- 北京(9829)
- 范(9808)
- 师范(9657)
- 院(9414)
- 经济学院(9186)
- 基金
- 项目(57354)
- 科学(45279)
- 基金(42981)
- 家(38821)
- 国家(38517)
- 研究(37359)
- 科学基金(32754)
- 社会(24669)
- 基金项目(23582)
- 社会科(23528)
- 社会科学(23522)
- 自然(22747)
- 省(22400)
- 自然科(22272)
- 自然科学(22268)
- 自然科学基金(21920)
- 划(19158)
- 教育(17823)
- 资助(17574)
- 编号(13343)
- 重点(12852)
- 部(12825)
- 创(12007)
- 计划(11644)
- 发(11524)
- 科研(11436)
- 创新(11190)
- 教育部(10847)
- 大学(10443)
- 人文(10436)
共检索到108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春 魏毓棠 王静 何明 唐萍 杜雪晶
以单性结实品系D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N1为试材,进行授粉和未授粉处理,研究茄子子房(幼果)内的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单性结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D1未授粉与授粉处理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IAA、ZR、ABA的含量逐渐升高,而GA含量在花后4d达到最高值,后又迅速下降。对于非单性结实品系N1,授粉可使子房内源激素IAA、GA、ZR、ABA水平急剧上升,而未授粉的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较低,生长抑制类激素ABA相对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授粉处理中IAA、GA、ZR和ABA含量分别为未授粉的14.5倍、3倍、4.5和2倍。D1授粉与未授粉处理以及N1授粉处理,在开花前后AB...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内源激素,激素平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翔 章文才 涂炳坤 夏仁学 舒常庆 汪长江 徐向阳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了空苞栗子房和正常栗子房胚胎发育期的内源激素含量 ,并分析了BR、GA3、PP333对板栗子房和顶芽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常栗胚胎发育期子房内源GA1+3、iPAs 含量和 (GA1+3 +iPAs) /ABA值呈现出“双峰”型变化模式 ;而子房内源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且幅度较小。空苞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在整个胚胎发育期未出现明显的峰值 ,且子房内源GA1+3、iPAs含量和 (GA1+3+iPAs) /ABA值呈下降趋势 ,ABA含量呈上升趋势。空苞栗子房内源激素GA1+3、iPAs 含量和 (GA1+3 +iPAs) /ABA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徐永荣 王鹏程
采用控制授粉方法分析了板栗授粉前后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授粉刺激了板栗子房内源GA1/3、iPAs含量及(GA1/3+iPAs)/ABA值增加,并降低了子房内源ABA含量。未授粉子房和正常授粉子房在授粉前后内源激素含量及变化趋势上的差异,与空苞栗子房和正常栗子房间同一时期的差异基本相似,且未授粉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空苞栗一致。因此可认为板栗子房授粉不良是空苞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板栗 授粉 内源激素 空苞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志翔 王鹏程 徐永荣 杨晓萍 章文才
The content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and nutri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ovary of normal chestnut and empty\|shell chestn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ntents of endogenous GA 1+3 ,iPA\-S and the ratio of (GA 1+3 +iPA\-S)/ABA in normal chestnut ovary showed as a “Double peaks” pattern,whi...
关键词:
板栗 子房 内源激素 营养物质 空苞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明辉 赵步洪 吴翔宙 陈涛 杨建昌
【目的】研究灌浆期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以中熟籼稻扬稻6号和中熟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按照一次枝梗数将稻穗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以穗中部一、二次枝梗不同粒位籽粒为研究对象。【结果】灌浆前期开花较早的籽粒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以及淀粉合成酶(SSase)、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明显高于同枝梗上开花较迟的籽粒,灌浆后期则相反;籽粒开花越早,其内源激素含量以及酶活性到达最大值的时间越早,峰值也越高。灌浆前期ABA、Z+ZR、IAA含量、ABA/(Z+ZR+IAA)比值以及SSase...
关键词:
水稻 粒位 激素 酶活性 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水源 王燕 李俊凯 费永俊 朱桂才
对银杏叶丛枝叶中内源激素和类黄酮含量进行全周期测定。结果表明 :早期脱落酸 (ABA)含量低 ,但在7月初有一次绝对值较低的含量峰 ,8月底后含量迅速上升 ,在 11月初达到含量最大值 ,含量峰与叶中类黄酮峰同步 ;乙烯 (ETH)在 7月初和 9月底形成 2次高峰 ,第 2次峰值较大 ,第 1次峰与叶中类黄酮峰平行 ,第 2次峰超前 ;细胞激动素 (CTKs)含量早期高 ,后波动次数较多 ,玉米素 (Zrs)与CTKs含量变化曲线极显著相关 ;赤霉素 (GA)含量早期较高 ,中后期含量较低 ,在 7月中旬、9月底 2次达到含量低谷 ;吲哚乙酸 (IAA)含量在 5月中旬、8月中旬、9月底出现...
关键词:
银杏 叶 内源激素 类黄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冰 潘秀清 武彦荣 高秀瑞
以课题组选育的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S8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和果实发育与茄子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温度是诱导茄子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主要气象因子。影响茄子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最敏感时段是开花前1 d至开花后2 d,诱导D-11品系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温度在6.3~15℃。单性结实品系D-11在未授粉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能,其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接近于授粉后生长的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自然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品系S8,且比S8果实增长快、果重大。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温度 果实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秀清 高秀瑞 武彦荣 郭秀林 刘子会 李冰 王洪昌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S8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营养成分变化与茄子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D-11品系在不授粉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能,其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接近于授粉后生长的果实,且比S8品系果实增重快、果重大。授粉当天单性结实品系子房中蛋白质含量比非单性结实品系高59%。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D-11和S8品系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果实发育 营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华忠 吴则东 韩英 方智远
【目的】研究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表现型具明显差异的两对甜菜单胚CMS系及其O型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等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结果】在营养生长的糖分积累期,ABA、IAA、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差异显著,而DHZR、IPA、ZR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开花初期的叶片,除IPA外,IAA、ABA、DHZR、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饱满花蕾的IAA、ABA、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甜菜激素变化较...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生育周期 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浦梅 孙永玉 高成杰 李昆
[目的]通过研究滇重楼种子层积过程中不同阶段内源激素含量与种胚长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来探讨种子休眠机理。[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阶段种子内激素含量。[结果]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由54.34 ng·g~(-1)·FW降至32.16 ng·g~(-1)·FW,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显著升高,吲哚乙酸(IAA)含量波动较大,但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随层积时间延长,未萌发种子中ABA含量持续降低,gA含量与gA/ABA值持续升高,仍显著低于已萌动种子中激素含量(p<0.05);种子在层积42天后,种胚开始膨胀,胚率快速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与种胚生长呈...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 层积 内源激素 胚率 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传明 黄宁珍 李顺辉 赵志国 黄志琼 石云平 唐凤鸾
以10年生南方早熟梨类型"丰水"为试材,在年生长周期中,对春季开花之前、夏季花芽分化期和秋季二次开花期3个不同发育期叶片与芽内源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方丰水梨叶片和芽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芽中低水平的IAA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芽中低水平的IAA有利于花芽春季萌动开放和秋季二次开花的发生;芽和叶片中GA3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水平的GA3有利于花芽分化;芽中高水平的ZT有利于花芽分化的开始,随着花芽分化进程的推进,芽中的ZT逐渐转移到叶片中;ABA仅在花芽分化期的叶片中出现一次峰值,暗示其在花芽分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南方丰水梨 内源激素 花芽分化 二次开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成超 黄秦军 苏晓华
以黑杨派3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进行定位观测,用石蜡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伸长节间和成熟节间的结构区别,并用GC-MS-SIM法测定幼叶等有代表性组织的内源IAA和ABA含量。结果表明:1)节间数月增量与苗高月增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第1和第2节间总长与苗高月增量、IAA含量、ABA含量及IAA/ABA无显著相关;2)伸长节间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次生木质部不明显;成熟节间细胞较大,排列松散,有明显的次生木质部;3)5—7月,凌丰1号3个幼嫩组织部位的内源IAA含量、ABA含量、IAA/ABA、节间数月增量和苗高月增量都在增大;7月,3个无性系的节间数月增量和苗高月增量的排列顺序与幼嫩组织的IAA含量没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齐元 刘飞虎 何宽信 朱肖文 李立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花蕾发育过程中IAA,GA3,ZT及ABA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小花蕾→中花蕾→大花蕾,烟草雄性不育系花蕾中IAA和ZT含量都比相应保持系的高;而不育系花蕾中GA3和ABA含量都比保持系的低。据此认为烟草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烟草 细胞质雄性不育 花蕾发育 内源激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德运 胡立勇
以高产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华双 3号为试验材料 ,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测定了功能叶中 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苗期低氮水平下表现高IAA含量 ;施氮促进了越冬期ABA含量增加 ,以及初花期IAA、GA1+ 3 和iPAs的合成量增加 ,并使后 3种激素的含量在盛花期下降更为显著。越冬以后随着施氮量增加 ,IAA的百分比下降 ,而GA1+ 3 、iPAs百分比上升。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油菜功能叶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平衡关系。
关键词:
油菜 氮素 内源激素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小芬 邱学礼 张素华 张云芬 曾民 曾黎琼 杨树明
[目的]探究不同耐冷氮高效水稻材料内源激素代谢特点,以阐明氮营养对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调节机理。[方法]以水稻近等基因系耐冷氮高效116和冷敏氮低效167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胁迫与4个氮肥水平(10,20,40和60mg/L)耦合对水稻根、叶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随水稻生育进程,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ABA含量在成熟期达峰值。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随施氮水平增加而升高,ABA则相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低温抑制IAA、CTK、GA合成,促进ABA升高,4种激素含量呈现116高于167,叶高于根。低温与中氮耦合对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的调控为正效应,低温与高氮耦合调控ABA为负效应,中氮可使水稻维持较高内源激素含量,这是增强水稻耐冷性的内在机理之一。[结论]在低温和氮肥耦合下,维持根叶中较高的IAA、CTK、GA、ABA含量,以及施氮对根、叶激素耦合效应的差异,是引起水稻耐冷性和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生理调节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