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5)
- 2023(6892)
- 2022(6143)
- 2021(5681)
- 2020(5203)
- 2019(11859)
- 2018(11791)
- 2017(23157)
- 2016(13135)
- 2015(14814)
- 2014(15091)
- 2013(15175)
- 2012(14444)
- 2011(13105)
- 2010(13226)
- 2009(12270)
- 2008(12594)
- 2007(11627)
- 2006(9680)
- 2005(8884)
- 学科
- 济(53439)
- 经济(53390)
- 业(35142)
- 管理(33967)
- 方法(28170)
- 企(27512)
- 企业(27512)
- 数学(25255)
- 数学方法(25017)
- 农(14861)
- 财(14786)
- 学(13240)
- 中国(12828)
- 贸(10639)
- 贸易(10638)
- 制(10346)
- 易(10330)
- 地方(10033)
- 业经(9892)
- 农业(9697)
- 务(9639)
- 财务(9622)
- 财务管理(9595)
- 企业财务(9144)
- 银(8745)
- 银行(8701)
- 融(8272)
- 金融(8267)
- 行(8253)
- 和(8097)
- 机构
- 大学(195347)
- 学院(194104)
- 济(77150)
- 经济(75371)
- 管理(70350)
- 研究(68876)
- 理学(60836)
- 理学院(60063)
- 管理学(58860)
- 管理学院(58501)
- 中国(50088)
- 科学(45875)
- 农(43500)
- 京(41608)
- 所(37908)
- 财(35296)
- 农业(34952)
- 研究所(34840)
- 业大(34539)
- 中心(31855)
- 江(29630)
- 财经(28512)
- 经(25874)
- 北京(25861)
- 范(25044)
- 师范(24706)
- 经济学(24148)
- 院(23799)
- 州(23517)
- 农业大学(22466)
- 基金
- 项目(130536)
- 科学(100140)
- 基金(93543)
- 研究(89558)
- 家(84104)
- 国家(83412)
- 科学基金(68839)
- 社会(54859)
- 社会科(51924)
- 社会科学(51904)
- 省(51779)
- 基金项目(49668)
- 自然(46480)
- 自然科(45401)
- 自然科学(45378)
- 自然科学基金(44592)
- 划(44206)
- 教育(41739)
- 资助(39282)
- 编号(35803)
- 重点(30157)
- 成果(29716)
- 部(29207)
- 发(28093)
- 创(26693)
- 计划(26366)
- 科研(26070)
- 课题(25133)
- 创新(25076)
- 性(24331)
共检索到27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树谷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张骞方 何炼 蒋秋平 代顺冬 李琼英
以参加抗性鉴定的茄子品种为研究材料,应用茄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标准方法和SRAP标记方法,研究了茄子抗黄萎病性状与SRAP标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82个茄子品种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2.5%~83.33%,平均病情指数为31.57%,病情指数散差较大,离散程度较低,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极显著,高抗病或者高感病品种数较少;基于K=3时ΔK最大将所有品种分为3个亚群,即两个小亚群和一个大亚群;采用MIM_Q+K模型对病指均值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8个SRAP标记与病指显著关联,其中标记EM7/ME7-11达极显著水平(–log P>3,P<0.001)。这些标记关联性稳定且关联度高,可用于后续分...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素君 唐丽媛 李兴河 王海涛 刘存敬 张香云 张建宏
通过关联分析挖掘与陆地棉黄萎病抗性关联的分子标记,为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的分子检测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益参考。选用在棉花基因组上均匀分布多态性较好的237个SSR标记对214份陆地棉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了扫描,并使用Power Marker v3. 25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Structure 2. 2分析群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3年黄萎病抗性鉴定数据,采用Tassel 2. 1中的GLM(Q)方法挖掘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QTLs。结果表明,不同陆地棉材料黄萎病发病情况差异显著; 237个标记共检测到280个多态性位点,共计695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6个,平均等位变异数2. 479 0;按照基因型数据可将该群体划分为2个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在不同年份中发掘与黄萎病抗性显著关联(P
关键词:
陆地棉 SSR 黄萎病抗性 关联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宝利 陈志霞 杜亮 叶雪凌 李宁
以14个不同品种茄子为试材,人工接种黄萎菌悬液,判断各品种黄萎菌抗病情况及类型,调查茄子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根际土壤微环境与抗病特性的关系。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茄子叶片防御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蔗糖等生理生化产物含量;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测定土壤氧化还原酶及水解酶活性,判断各项指标与茄子抗黄萎病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PPO、PAL活性与抗病性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相对电导率、总叶绿素含量与抗病性显著正相关,而MDA含量与抗病性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放线菌数量,B/F、A/F值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与抗病...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抗病 生理生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华兰 叶鹏盛 何炼 李琼芳 韦树谷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孢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茄子黄萎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个参试的茄子品种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OP、41-1和35-R5等10个,耐茄子黄萎病的有23个。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等一批抗黄萎病资源,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0等抗病品种。
关键词:
茄子 品种资源 黄萎病 抗病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仁伟 王晨 戴思兰 雒新艳 李宝琴 朱珺 卢洁 刘倩倩
【目的】寻找与菊花重要园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菊花复杂数量性状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利用筛选出的19对SRAP引物组合对58个典型大菊品种进行多位点扫描分析。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对获得的分子标记与这些品种的18个重要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58个大菊品种划分为5个亚群结构:平瓣类、管瓣类、畸瓣类、桂瓣类和日本品种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有6个标记位点与5个性状关联(P<0.01),其中与花部性状(花梗粗度、花瓣宽度、筒状小花数量)相关位点共5个,与茎部(茎粗度)相关位点1个,与叶部性状(叶厚度)相关...
关键词:
菊花 表型性状 SRAP 关联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井立军 常彩涛 孙振久 王武台 刘文明 蔡荣旗
选取 6份对黄萎病具有抗感差异的茄子材料 ,利用半双列杂交第 2种设计方法配制组合 ,调查人工灌根后的抗病指数。结果表明 :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 ,F1与双亲均值有很强的相关性 ;抗性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且至少受 2对显性基因组控制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 抗性遗传 杂种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敏丽
试验以赤茄,GS2,CRP和托鲁巴姆等4个野生茄子为砧木,以油罐茄、黑又亮、短把黑、快圆茄和二民茄等5 个山西省主栽品种为接穗,进行了茄子嫁接栽培的田间试验和果实品质的测试。结果表明:茄子嫁接成活率可达 88.5%以上;4个供试砧木中,托鲁巴姆对茄子黄萎病的抗病性最强;20个砧穗组合中,快圆茄/托鲁巴姆的综合指标最佳,与对照相比,发病率降低41.7%,总产量增加75.4%;嫁接株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没有下降。
关键词:
茄子 嫁接 黄萎病 砧木 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生 刘存敬 刘素恩 郭娴 张建宏 崔瑞敏 王兆晓 耿军义 张香云
利用抗黄萎病棉花种间渐渗系冀79作父本,高感病陆地棉品系1096作母本,配制杂交组合。感病对照、亲本及F1、F2在田间混生病圃鉴定。对亲本、F1及F2分离群体的抗性表现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该抗源抗黄萎病性状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该抗源抗性是由1个显性抗(耐)病基因和2个加性基因共同起作用,其中加性基因起主要作用。并且2个加性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2个加性基因同时存在并且纯合时,植株表现为高抗;当2个加性基因同时存在并且杂合时,植株表现为抗病;当只有1个加性基因存在时,不论纯合还是杂合,植株都表现为耐病;当2个加性基因不存在时,植株表现为感病。
关键词:
渐渗系 黄萎病 抗性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怀志 张峻 李翔 陈火英
利用SRAP技术对36份茄子栽培品种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选用25对引物组合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56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02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4.08条多态性条带;品种间‘望哈茄’与‘本溪早紫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86,‘辐射1号’与‘沪紫长茄’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1。同时使用8对引物组合构建了36个品种的指纹图谱,其中引物FC8ME10可以把‘闽长茄’与其他茄子品种完全区分开。引物SA1OD3可以把‘敦和茄’和‘苏大青茄’同其他茄子品种区分开来。表明:SRA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出茄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能有效应用于茄子品种指纹图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威世 杜雄明 马峙英
以高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 15-3493"和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石河子875"的175个F2代单株作为标记群体,采用BSA法筛选多态性引物,构建了1个包括3个SSR引物在内的连锁群。通过Mapmaker软件将与黄萎病抗性有关的1个位点定位在该连锁群,该位点与SSR标记BNL3556相距13.1cM,可解释表型变异方差的50.1%,为主效基因位点。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分子标记 连锁图 SS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方生 毛正轩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试分析了棉花萌动种子及棉株感病前后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结果表明,罹病反应中叶片PPO同工酶谱的变化差异可作为鉴定抗枯、黄萎病大小的生化指标;棉花萌动种子PPO同工酶在不同抗枯黄萎病品种间及品种内个体之间表达均存在多态性,确认了分别与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性状相关的两条标记酶带。根据这两条标记酶带频率的大小,可鉴定棉花品种(系)的抗性水平。同工酶测试分析后的种子经室内培养后在田间仍能正常生长,其标记酶带与田间抗病性表现一致,因而可作为筛选抗病品种的一种室内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云雷 王红梅 陈伟 龚海燕 桑晓慧 崔艳利 赵佩
【目的】发掘棉花抗黄萎病相关的优异等位基因,利用优异等位基因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分子检测,实现对抗病性的快速鉴定和对抗病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有效解决当前抗病性鉴定周期长、抗病性选择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方法】选用125份陆地棉优异种质,分别采用田间黄萎病病圃鉴定和温室接种鉴定对材料进行抗黄萎病鉴定,分析材料的抗病性变异;通过筛选前期获得的与棉花抗黄萎病表型显著关联的优异等位基因位点并计算其效应值,分析不同材料中含有的优异等位基因数目及其优异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研究利用优异等位基因位点进行棉花抗黄萎病预测的可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优异等位基因 分子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红 周宝利 张磊 郑玉艳
采用不同浓度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提取物灌根处理茄子幼苗,研究对茄子黄萎病抗性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处理后茄子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低,对黄萎病的抗病性增强,其中2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抗病性最高,发病率仅为13.04%,病情指数为3.26%。经苦参提取物处理后健康茄子植株根际真菌(F)数量较对照增加16.67%~89.33%,放线菌(A)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细菌(B)数量较对照降低,感病植株茄子经苦参提取物处理后根际真菌有所减少。随苦参提取物浓度增加,A/F比值增高,提高了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B/F比值增高,提高了细菌在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比例...
关键词:
苦参提取物 黄萎病 发病率 根际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李增书 张寒霜 王凯辉
以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作对照,对14份转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抗黄萎病基因材料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试验材料的发病程度年份之间差异较大,但趋势基本相同;棉花整个生育时期的发病程度不同,从前、中、后期呈逐渐加重之势,后期黄萎病发生最重,且材料之间差异很大,后期鉴定应作为黄萎病鉴定的主要时期,前、中期也应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供试材料中鉴定高抗黄萎病材料1份,抗病材料1份,耐病材料9份,说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抗黄萎病基因对黄萎病具有一定抗性,且可在棉花植株内表达;抗病好的材料皮棉产量不一定最高,品种选育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抗病性是重要依据,产量才是最终目标。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性 品种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怀仲 李琼芳 叶鹏盛 曾华兰
1991~1995年对四川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系)进行了抗枯、黄萎病性鉴定。302份鉴定枯萎病品种(系)中,抗病、耐病和感病品种(系)的比例分别为71.2%、20.5%和8.3%;203份抗黄萎病性鉴定品种(系)中,抗病、耐病和感病的比例分别为18.2%、56.7%和25.1%;同时鉴定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的198份品种(系)中,双抗品种占17.7%,抗枯萎病和抗、耐黄萎病的品种占61.1%,推荐双抗品种(材料)6份。同“七五”鉴定结果相比,“八五”新育成的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抗性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