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4)
- 2023(4611)
- 2022(3644)
- 2021(3323)
- 2020(2790)
- 2019(6449)
- 2018(6551)
- 2017(12446)
- 2016(6930)
- 2015(8189)
- 2014(8216)
- 2013(7968)
- 2012(7289)
- 2011(6420)
- 2010(6811)
- 2009(5761)
- 2008(5757)
- 2007(5254)
- 2006(4544)
- 2005(3928)
- 学科
- 济(26785)
- 经济(26760)
- 业(16856)
- 管理(16535)
- 企(13643)
- 企业(13643)
- 农(8609)
- 方法(8609)
- 产业(8543)
- 业经(8081)
- 中国(7685)
- 地方(7554)
- 数学(6926)
- 理论(6849)
- 数学方法(6844)
- 技术(6444)
- 教学(6426)
- 教育(5596)
- 农业(5346)
- 结构(5161)
- 制(4962)
- 学(4795)
- 地方经济(4660)
- 体(4407)
- 贸(4404)
- 贸易(4401)
- 学法(4372)
- 教学法(4372)
- 易(4249)
- 和(3996)
- 机构
- 学院(95830)
- 大学(91412)
- 济(36917)
- 经济(36058)
- 管理(34138)
- 研究(31575)
- 理学(28885)
- 理学院(28607)
- 管理学(28110)
- 管理学院(27963)
- 中国(22421)
- 京(19408)
- 科学(19120)
- 所(15920)
- 江(15879)
- 农(15580)
- 财(15348)
- 研究所(14411)
- 中心(14245)
- 技术(14021)
- 业大(14008)
- 范(13831)
- 师范(13636)
- 州(12611)
- 北京(12416)
- 农业(12260)
- 财经(12029)
- 院(11701)
- 职业(11421)
- 经济学(11075)
- 基金
- 项目(62765)
- 研究(49565)
- 科学(48092)
- 基金(41059)
- 家(35367)
- 国家(35061)
- 科学基金(29508)
- 社会(29155)
- 省(27732)
- 社会科(27677)
- 社会科学(27669)
- 教育(23982)
- 划(22327)
- 编号(21697)
- 基金项目(21624)
- 自然(17525)
- 成果(17165)
- 自然科(17095)
- 自然科学(17091)
- 自然科学基金(16760)
- 资助(16666)
- 课题(16269)
- 发(15787)
- 重点(14703)
- 创(14497)
- 年(13526)
- 创新(13408)
- 发展(12977)
- 部(12977)
- 展(12788)
共检索到146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晓华 刘小玲
从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视角,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过程分为范式导入期、范式构建I期、范式构建II期和范式成熟期四个阶段。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突破面临四大障碍,分别是:创新因子储备不足、创新主体合作缺失、创新资源供给有限、创新环境建设滞后。借鉴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新能源汽车技术生态位培育应着力创新因子培育机制、主体激励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和环境优化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晓华 王林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过程及阶段性特征,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考察了技术和市场生态位在新兴产业发展不同时期的作用,针对市场生态位构建中存在的障碍因素,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探究了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生态位培育的机制设计,包括新技术与市场需求的连接机制、消费者偏好的引导机制、基础设施的供给机制和公共政策的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长令 马犇 杜玖玉
该文通过对A-U模型的拓展,构建了一个消费者、新产品和支持政策共同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典型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的经验,对我国新兴产业市场演化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通过实行市场开放政策和营造多元化的市场,不仅能够增加消费者数量,还能提高潜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知晓程度,实现其数量快速增加;2.在新产品市场化初期,资金补贴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产品的成本,加快辅助设施建设进程,促进潜在消费者向消费者转变。为加快新兴市场培育,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破除消费者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壁垒,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新产品购买、使用及辅助设施建设等资金补贴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铠军
摒除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存在范式误区。通过对价值链核心环节和支撑环节的梳理,提出范式价值链的概念,并揭示战略新兴产业挫败与范式价值链的能级较低和动力机制节奏不连贯有关。建议在GDP增长为特征的量式指标基础上增加以范式升级为特征的质性指标,以及通过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范式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范式价值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李育冬
本文从多层级政府模块、政策体系模块、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三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体系评估框架;其中多层级政府模块包括中央政府、省级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政策体系模块包含政策目标组合、政策工具组合和政策客体组合,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是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本文以上海市为样本,对该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政策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培育机制,构建了产业培育政策体系综合指数,验证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雪洁 孟辉
新兴产业因其技术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极易成为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而产业政策能否真正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其能否有效发挥激励约束效应。本文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阐释其产业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显著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导致的激励约束缺失。据此提出新兴产业政策需依据产业发展阶段特征及政策目标差异,构建多元主体的全过程政策实现机制,并适时视政策效果对其进行调整或退出的选择,才可能尽量降低激励约束缺失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建华 马瑞俊迪 姜照华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勃昕 惠宁
选取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科研创新能力、产业基础水平、市场需求潜力、政策保障力度五个维度的十项指标建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基于灰度关联理论的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模型,实证测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选择耦合度。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将产业发展条件与现实基础的耦合情况作为产业选择的根本出发点,站在国家层面进行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产业链的纵深度。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勇清 陈曼琳
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区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类,搜集了政府、制造商和消费者在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相关的政策文本、论坛发言、媒体采访等热点信息资料,应用文本挖掘和对应分析等方法对新能源汽车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意愿及其差异性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制造商和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过程中的"政策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示范推广等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意愿相对较高,制造商对于金融扶持等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意愿相对较高,消费者则对于购置补贴、税收减免等需求侧方面的政策意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策意愿 热点信息 文本挖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向群 申星
2022年,新冠疫情此起彼伏,俄乌冲突云谲波诡、美元加息收割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初显……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堪忧,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发展得如火如荼。这是因为我们敢于正视危机,更善于寻觅其中所潜藏的重大机会。
关键词:
产业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小平
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插电式(包括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新政一出,汽车行业行情看涨,但同时有关专家也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过高、续航里程较短以及目前国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在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然是前途光明,但道路比较曲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五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