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0)
- 2023(14851)
- 2022(12562)
- 2021(12219)
- 2020(9802)
- 2019(23199)
- 2018(23409)
- 2017(43304)
- 2016(24669)
- 2015(27783)
- 2014(28538)
- 2013(27259)
- 2012(24840)
- 2011(22285)
- 2010(22597)
- 2009(19895)
- 2008(19601)
- 2007(17272)
- 2006(15078)
- 2005(13356)
- 学科
- 济(81116)
- 经济(81010)
- 管理(65398)
- 业(60688)
- 企(51085)
- 企业(51085)
- 方法(36860)
- 数学(30970)
- 数学方法(30527)
- 中国(27591)
- 教育(24439)
- 农(23482)
- 财(22644)
- 学(21798)
- 理论(20668)
- 业经(19657)
- 地方(17042)
- 制(16496)
- 农业(15567)
- 技术(15183)
- 务(14854)
- 财务(14781)
- 财务管理(14745)
- 和(14577)
- 贸(14572)
- 贸易(14560)
- 教学(14460)
- 易(14137)
- 企业财务(13916)
- 银(13732)
- 机构
- 大学(333030)
- 学院(330722)
- 管理(124139)
- 济(114420)
- 经济(111226)
- 研究(109273)
- 理学(106674)
- 理学院(105353)
- 管理学(103285)
- 管理学院(102653)
- 中国(77361)
- 京(72826)
- 科学(69776)
- 财(55508)
- 所(55308)
- 范(53974)
- 师范(53513)
- 江(51269)
- 农(51043)
- 研究所(50274)
- 中心(49875)
- 业大(48462)
- 北京(46783)
- 财经(43990)
- 师范大学(43236)
- 州(42145)
- 教育(41944)
- 技术(41721)
- 经(39869)
- 农业(39790)
- 基金
- 项目(222121)
- 科学(173205)
- 研究(169743)
- 基金(154608)
- 家(133889)
- 国家(132589)
- 科学基金(112612)
- 社会(100711)
- 社会科(94895)
- 社会科学(94868)
- 省(89358)
- 教育(84888)
- 基金项目(81650)
- 划(76396)
- 编号(73410)
- 自然(72500)
- 自然科(70742)
- 自然科学(70726)
- 自然科学基金(69420)
- 资助(63457)
- 成果(62614)
- 课题(53186)
- 重点(50625)
- 部(49210)
- 发(47659)
- 创(46380)
- 项目编号(45155)
- 年(43904)
- 创新(42873)
- 性(42707)
共检索到493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方向通过15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实践一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范式。本文对该范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者的学术立场和学术主张进行了评介,包括范式产生的背景、研究者的行动尝试、范式的雏形(概念概括、共同承诺的信念、价值、范例)、范式的方法论意涵、该研究方向的地位以及今后继续探索的思路。通过本文,作者希望倡导一种批判反思的、基于实践问题的并为实践服务的教育研究取向,以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
实践—反思 质性研究 范式 知行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淑玲 陈向明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更新教师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者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研究改革的重点。2013年9月1日",首届‘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召开。"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的范式采用贴近实践的质性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研究,以"求真"和"求善"为双重目的。会议就该范式的理论建构与行动等主题展开了讨论,重点关注对该范式的理解、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等,并展望了推进该范式的发展以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实践 反思 范式 质性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欣 陈向明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但也存在着不够"科学"(缺乏实证资料支持)或过于"科学化"(过分追求定量研究意义上的"客观性"、"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的问题,而且鲜有一线教师能从研究结果中获取直接指导。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经由15年的探索,提出了"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范式。"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是指研究必须立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雷积才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3年,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基础教育教研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制度,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保障制度,在地区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青兰 王喆
当前,我国数据交易市场面临场内交易合规成本高的入场难、场外黑灰产盛行的监管难以及国际数据合规话语权缺失的作为难等痛点。基于此,提出一个数据交易动态合规理论模型,在严守合规底线和不降低合规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标准”“合规师”“信用”“人工智能”等要素进行范式创新,可以实现对变量“合规灵活程度”的调节,从而满足动态合规的要求,获得合规体系建设的最优解。通过深圳数据交易所的改革探索与前沿实践,将理论模型应用于现实世界,进一步论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光林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围绕职业需求,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职业素质教育实践项目和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还应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学科 李志强
课程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在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下,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达到规范化的标准和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努力。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一直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漂生 易斌
针对信息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和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教师—馆员学科教育合作"模式,并在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教师—馆员合作 教学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桂支
为提高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一些地方院校提出了对师范生进行全程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措施。文章介绍了全程实践教学的概念,描述了全程实践教学的活动设置,即强化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增强师范生的职业定位,传统师范实践教育与真实情境实验、见习相结合,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敏感性,集中专业实习,夯实学生的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双导师指导,改进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效果,同时对已经进行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师范生 全程实践教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羽 刘惠琴 石中英
高质量的教育研究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当代主流教育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实证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这三种范式面临两大危机:研究无法系统指导实践改进、主流范式缺少中国本土文化的贡献,限制了教育研究价值的实现。本文提出"指向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以解决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系统范式的本体论基础包括教育实践的统一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复杂动态性;认识论主张包括具身性、情境性和整体性;方法路径包括驻校教育研究模式、"学术—实践共同体"的建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材料等,并提出"实践改进性"的学术评价标准。系统范式的实践面临诸多挑战,要求对教育实践系统与教育研究的关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创新学术评价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良好的职业素质最能体现高职教育所培养学生的内在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以凸显职业性、注重实践性、坚持人本性为理念指导。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融合,建设三个平台,实现四个结合,打造五大中心"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理念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胜利 崔贞姬 李明霞 刘伟华
如何结合中学教育实际开展超常教育,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难点之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与吉林大学附中五年合作研究总结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初、高中与大学一体化"的超常教育模式。实践表明:将初中、高中、大学打通,借助少年科学院这个载体,是实施超常教育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通过加强师资配备与培训、科研课题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交流平台创设等措施为超常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
超常教育 模式 中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智心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探索如何利用同伴教育模式开展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方法/过程]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探讨同伴教育队伍的构建机制,探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效果。[结果/结论]研究生以同伴身份,通过"微课堂"同伴培训、"专题课堂"同伴助教、"微课程"同伴创作等方式来协助图书馆开展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减轻图书馆因师资不足带来的教学压力,为同类图书馆扩大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规模、提高教育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研究生 信息素质 同伴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苏慧
社会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实证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范式变迁。特殊教育研究长期以来较好地坚持了科学实证主义的传统,但新的范式的接受和应用较慢。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质的研究范式与特殊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从价值追求、实践和理论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当今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质的研究方法;认为特殊教育的研究应该走向多元的研究范式,即在坚守实证科学精神的同时,纳入建构与人文主义的情怀,在进一步规范逻辑验证性质的量的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对归纳探索性质的质的研究范式的探索与运用。文章最后倡议:特殊教育研究者积极转变研究范式,加强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等质的方法的运用,藉此丰富特殊教育的实践,探索丰富多彩的、具有本土化...
关键词:
质的研究 特殊教育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松涛 郝凌菲
对世界教育社会现实真实存在的完整性质和形式、有机统一的全质形态进行对应性地科学反映和把握,构成了比较教育学的对应性全质形态研究范式。它要求比较教育学学者以开阔和现实的全球视野,立足现代全球社会生态化发展基本走向和文明建设的视位,面对世界教育社会现实的真实全质形态存在,运用历史与逻辑科学统一的生态理念、结构框架及思路和叙事方法,对世界教育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全质形态进行对应性的理念形态性反映和建构与文本形态性刻画、表达和呈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