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2)
- 2023(3649)
- 2022(3109)
- 2021(3004)
- 2020(2513)
- 2019(5439)
- 2018(5527)
- 2017(9580)
- 2016(5526)
- 2015(6415)
- 2014(6511)
- 2013(6219)
- 2012(5928)
- 2011(5426)
- 2010(5602)
- 2009(5295)
- 2008(5475)
- 2007(5120)
- 2006(4561)
- 2005(4187)
- 学科
- 济(18816)
- 经济(18791)
- 管理(14230)
- 业(12255)
- 企(10180)
- 企业(10180)
- 学(8454)
- 方法(8005)
- 数学(6393)
- 数学方法(6185)
- 农(5477)
- 中国(5468)
- 财(4455)
- 理论(4176)
- 制(4145)
- 业经(3985)
- 地方(3848)
- 税(3557)
- 农业(3544)
- 银(3458)
- 银行(3442)
- 和(3413)
- 环境(3324)
- 行(3288)
- 税收(3265)
- 收(3234)
- 融(3056)
- 贸(3056)
- 金融(3056)
- 贸易(3050)
- 机构
- 大学(85860)
- 学院(84195)
- 研究(33891)
- 管理(26509)
- 科学(26402)
- 中国(25818)
- 济(25086)
- 经济(24230)
- 理学(22350)
- 农(22333)
- 理学院(21937)
- 管理学(20985)
- 管理学院(20860)
- 京(20447)
- 所(19576)
- 研究所(18092)
- 农业(17926)
- 业大(17196)
- 中心(15904)
- 江(13660)
- 北京(13063)
- 范(13016)
- 师范(12796)
- 省(12544)
- 财(12395)
- 室(12159)
- 院(12150)
- 农业大学(11432)
- 科学院(11371)
- 技术(11305)
- 基金
- 项目(57928)
- 科学(44368)
- 基金(41910)
- 家(40405)
- 国家(40125)
- 研究(35148)
- 科学基金(32274)
- 自然(24500)
- 自然科(23924)
- 自然科学(23918)
- 自然科学基金(23476)
- 省(22492)
- 基金项目(22169)
- 划(20598)
- 社会(19859)
- 社会科(18706)
- 社会科学(18700)
- 资助(17433)
- 教育(16211)
- 重点(14266)
- 计划(13976)
- 编号(13260)
- 科技(12943)
- 发(11964)
- 科研(11884)
- 部(11692)
- 成果(11198)
- 创(11106)
- 创新(10566)
- 专项(10545)
共检索到13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内根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系在垂直方向上有根系密集区和根系稀疏区之分 ,分属 0 4 0cm和 4 0 80cm土层 ,分别占总量的 81.93%和 18.0 7% ;在水平方向上 ,根量随带距的变化大致呈“两侧多、中间少”的分布趋势 ,并随生育期的延续 ,这种水平差异趋势越来越显著 ;在时间上 ,灌浆期是小麦根量“由多向少”变化的转折时期
关键词:
苹果-小麦复合系统 根系 时空分布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秀玲 陆光明 徐祝龄 宋兆民 孟平 张劲松
本文从农林复合系统角度探讨了杨树林带和小麦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认为:林带根系分布水平伸展至1.5H(H为树高)范围内,尤以0.5H范围内树根最为集中,并且90%以上根系集中于0~100cm土层内,其中20~60cm土层为根系密集区。树根二维分布可用二次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来描述。与杨树根系分布趋势相反,小麦根系则越靠近林带越少,且其根系密集区主要在0~20cm土层内,与杨树根系密集区位置上下错开。讨论了土壤水分状况、林带遮荫与根系分布的关系以及林带附近的作物生产效能。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林带 根系的分布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果树吸水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以期为苹麦复合系统苹果根系吸水运移模型的建立及水分生态特征的分析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 :垂直方向上 ,苹果吸水根根量主要集中 0~ 80cm土层内 ,约占总量 94 33% ,且 0~ 4 0cm所占比例较大 ,达 6 3 76 % ,80cm土层以下仅约为总量的 5 6 7%左右 ;在水平方向上 ,分布在林带区和作物区内各占 39 71%和 6 0 2 9% ,其中作物区内的根量主要集中在 4 0~ 12 0cm带距范围内 ,约占作物区内的 74 7% ;吸水根根长密度 (RD :cm·cm- 3)与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丽华 陈兴武 胡锐 谢小清 段丽娜
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 620 m3/hm2(W1)、1 950 m3/hm2(W2)、2 400 m3/hm2(W3)、2 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 827.5 kg/hm2...
关键词:
冬小麦 滴水量 根系 时空分布 耗水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琛稀 刘航空 韩明玉 张东 杨杰
【目的】明确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的生长规律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为苗木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富士/M9)为试材,在2013-03-29-2013-10-23,每隔7d对其地上部主干长度进行测量,利用原位取土法每隔30d将根系全部挖出,分析苗木的生长动态和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主干生长近似"S"型生长曲线,可分为生长渐增期、生长快增期、生长缓增期3个时期,LogiStic生长曲线能很好地反映其生长动态。地下部根系在6、9月份出现2个生长高峰,7、8月份根系死亡量较大;在水平方向,吸收根、输导根主要分布在距树干0~30cM处;在垂直方向,吸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洪颜 张佩 徐敏 庄立伟
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3~5月)逐日气象资料,利用冬小麦春季涝渍害的监测指数模型和灾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历史反演,分析了春季涝渍害的发生和灾损风险区划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春季涝渍害频发于沿江及以南地区,且30%以上年份造成冬小麦减产。冬小麦春季涝渍害灾损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南高北低,年代际变化显著。其中,10 a尺度下以1960年代涝渍害灾损高风险范围最大,分布在鄂东、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江苏的江淮西部地区,其次是1970年代和1990年代,2000年代高风险区范围最小,仅零星分布在江南局部地区;30 a尺度下各年代际涝渍害灾损风险呈高值区南缩减小、低值区逐渐扩大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世景 徐萍 张正斌 卫云宗
【目的】研究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互作关系,为气候变化下黄淮旱地小麦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7年国家黄淮冬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在不同区域试验点的农艺性状与降水资料,结合地理时空分布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出苗-成熟期总降水的关系。【结果】空间分布上,黄淮旱地小麦实际单位面积产量、千粒重呈现由西部旱薄地向东部旱肥地增加的趋势。西部旱薄地的株高相对较高,中东部旱肥地的株高相对较低。中东部以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普遍较低,中东部以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相对较高。时间变化上,河南、山西和陕西的中西部旱地的出苗—成熟期总降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出苗—抽穗期总降水与实际单位面积产量、株高、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黄淮旱肥地的株高和有效穗数决定了产量变异的53.2%,黄淮旱薄地的株高和千粒重决定了产量变异的67%。【结论】建议黄淮旱肥地冬小麦育种以适当增加株高,提高花前高效利用有限降水的能力和增加穗部发育为主。黄淮旱薄地育种以稳定株高,提高花后转运干物质的效率和收获指数为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来 仲崇高 蔡靖 姜在民 张硕新
【目的】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复合系统中细根的分布格局及形态变异,为种间关系研究及农林复合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核桃、小麦单作为对照,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系统中植物细根的空间分布和形态差异。【结果】①复合系统中核桃细根根长的垂直分布重心深度为35.49 cm,比核桃单作(29.97 cm)下移了5.52 cm;水平径向的分布重心为距树干基部0.91 m,比核桃单作(0.99 m)向树干基部靠近了0.08 m。复合系统中小麦根长的分布重心深度为18.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秀娟 靳孟贵 郝汉舟 林丹
在调查黄石沿江冲积土壤的基础上,进行了作物中镉调查。通过混酸(HNO3+HClO4)湿法消解,利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几种常见经济作物和蔬菜镉(C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按食品卫生标准和USEPA(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人类最大允许摄入RfD(Reference dose)Cd值1μg/kg·d对其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蔬菜及粮食作物Cd含量一般为根、茎部分大于可食部分;蔬菜可食部分的Cd含量大于粮食经济作物中的含量,可食部分Cd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茄子中,为1.215mg/kg(干重),其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小麦系统作物根系的差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起身至乳熟期间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量比单作系统平均约高 4 .74 % ,但二者间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趋势均基本一致 ,将果树引入原本单作的作物生态系统对作物根系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文静 姜会飞 霍治国 姚光林
[目的]苹果是一种经济林果,其品质和产量对果园效益和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连阴雨灾害是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分析1982—2018年苹果生长季连阴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探讨连阴雨灾害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苹果生产布局、产业优化和果园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982—2018年18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发育期数据,选取始花—幼果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三个生育阶段,结合连阴雨灾害指标,分析苹果不同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空间上,苹果各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区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是灾害发生的主要生育阶段,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过程均天数、频率和年均过程次数均呈现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时间上,1982—2018年连阴雨发生总次数、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呈现年际间波动。对比三个生育阶段历年连阴雨灾害统计情况可知,多数年份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发生总次数、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均高于始花-幼果期,且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1982—2018年中国北方苹果连阴雨灾害发生概率极小,且灾害发生区域集中,主要受降水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文静 姜会飞 霍治国 姚光林
[目的]苹果是一种经济林果,其品质和产量对果园效益和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连阴雨灾害是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分析1982—2018年苹果生长季连阴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探讨连阴雨灾害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苹果生产布局、产业优化和果园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982—2018年18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发育期数据,选取始花—幼果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三个生育阶段,结合连阴雨灾害指标,分析苹果不同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空间上,苹果各生育阶段连阴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区域,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是灾害发生的主要生育阶段,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过程均天数、频率和年均过程次数均呈现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时间上,1982—2018年连阴雨发生总次数、连阴雨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呈现年际间波动。对比三个生育阶段历年连阴雨灾害统计情况可知,多数年份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发生总次数、过程均降水量和灾害强度均高于始花-幼果期,且着色-成熟期和采收期连阴雨灾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1982—2018年中国北方苹果连阴雨灾害发生概率极小,且灾害发生区域集中,主要受降水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茜 夏斌 孙耀 陈聚法 张艳 曲克明 赵俊 崔正国
本研究分析了2013年5月(春季)、7月(夏季)、11月(秋季)、12月(冬季)渤海中部海域表、中、底层海水中汞(Hg)、砷(As)两种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Hg的含量范围为0.0029–0.3926μg/L,平均含量为0.0676μg/L。从垂直分布来看,水体中Hg的含量呈现底层>中层>表层的变化特点;从四季的变化特点看,水体中Hg的含量呈现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其中,仅有夏季表层水体达到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其余水体中Hg的含量均有超标现象发生。As的含量范围为0.65–10.83μg/L,平均含量为1.50μg/L,除夏季表层水体中的As含量较高...
关键词:
渤海中部 汞 砷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丽娟 胡学旭 陆伟 王步军
【目的】分析小麦籽粒品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籽粒品质的因子。【方法】选用种植时间长、范围广的济麦2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其2010—2015年6省历年籽粒品质空间分布图,筛选籽粒形成期的温、光、水和经纬度关键因子。【结果】不同年份、麦区间小麦籽粒品质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籽粒硬度6年总趋势呈东北低西南高分布,并逐年下降,不同年份、纬度间呈多态分布,华北北部强筋麦区(Ⅰ)和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Ⅱ)多数年份高于黄淮南部中筋麦区(Ⅲ),硬度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德英 袁继存 徐锴 程存刚 闫帅
为了明确不同中间砧嘎啦苹果幼树的树体形态和不同径级根系养分分布特征,揭示树体矮化与根系矿质营养分布和积累之间的关系,选取GM256、辽砧2号、SH1、SH6、SH38和SH40矮化中间砧和乔砧的3年嘎啦苹果盆栽幼树为试材,测定树体的形态指标和根系结构特征,将根系分不同径级解析后,测定矿质营养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结果表明,与乔砧嘎啦苹果相比,不同中间砧嘎啦苹果的树体高度和干截面积明显减小,致矮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SH38、SH1、SH6、GM256、SH40和辽砧2号。不同矮化中间砧、不同径级根系矿质营养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矮化中间砧嘎啦苹果
关键词:
嘎啦苹果 矮化中间砧 根系形态 养分累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