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
2023(1613)
2022(1514)
2021(1374)
2020(1229)
2019(2951)
2018(2940)
2017(5685)
2016(3195)
2015(3351)
2014(3264)
2013(3383)
2012(3245)
2011(3054)
2010(3016)
2009(2746)
2008(2667)
2007(2314)
2006(2134)
2005(1943)
作者
(10647)
(9116)
(9112)
(8453)
(5769)
(4505)
(3955)
(3625)
(3424)
(3406)
(3049)
(3041)
(3000)
(2930)
(2836)
(2770)
(2690)
(2650)
(2556)
(2491)
(2337)
(2304)
(2264)
(2081)
(2021)
(2020)
(2012)
(1986)
(1984)
(1885)
学科
(15098)
经济(15087)
(6641)
方法(6326)
管理(6205)
地方(5756)
数学(5715)
数学方法(5648)
(4737)
(4320)
企业(4320)
(3667)
农业(3444)
中国(3330)
(3283)
地方经济(3280)
贸易(3280)
(3164)
业经(2636)
(2428)
环境(2247)
(2116)
金融(2115)
(1877)
(1703)
收入(1673)
(1642)
(1619)
电子(1580)
网上(1493)
机构
大学(45772)
学院(45588)
研究(19352)
(18744)
经济(18422)
管理(15220)
科学(13766)
(13613)
理学(13254)
中国(13145)
理学院(13047)
管理学(12700)
管理学院(12622)
(11235)
农业(10624)
研究所(10448)
(10232)
业大(9655)
中心(8481)
(7780)
(7382)
(6972)
科学院(6891)
农业大学(6842)
(6602)
北京(6283)
财经(6261)
经济学(6119)
(6081)
师范(5995)
基金
项目(34462)
科学(26174)
基金(25302)
(24286)
国家(24114)
研究(21564)
科学基金(19191)
基金项目(13767)
社会(13630)
自然(13459)
(13402)
自然科(13147)
自然科学(13144)
社会科(12911)
社会科学(12906)
自然科学基金(12872)
(11753)
资助(10416)
教育(9484)
重点(8138)
(7992)
计划(7731)
编号(7531)
(7498)
科技(7272)
(7051)
科研(6850)
创新(6655)
(6521)
(6156)
期刊
(19859)
经济(19859)
(13066)
研究(12868)
学报(12282)
科学(10511)
中国(9075)
农业(8539)
大学(8478)
学学(8257)
管理(5480)
(5386)
(4991)
(3878)
金融(3878)
业大(3776)
林业(3252)
财经(3213)
经济研究(3174)
技术(3097)
(3069)
农业大学(3023)
业经(3014)
教育(3012)
问题(2918)
资源(2850)
(2827)
科技(2798)
中国农业(2489)
自然(2380)
共检索到6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艳   叶晓琴   曹海霞   阿地力·沙塔尔  
[目的]明确和田地区核桃物候与苹果蠹蛾的发生关系,为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核桃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定点、定期在野外进行物候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三径,通过随机抽样法调查苹果蠹蛾各虫态发生,并将核桃物候与苹果蠹蛾各虫态发生进行关联。[结果]对苹果蠹蛾成虫消长动态调查发现,于4月下旬,‘新丰’核桃物候为果实膨大期,‘扎343’核桃物候为坐果期时,越冬代成虫达羽化高峰,在此阶段开展对越冬代成虫的防治,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于7月下旬,‘新丰’核桃物候为果皮转色期,‘扎343’核桃物候为硬核期时,第1代成虫达羽化高峰,在此阶段开展对第1代成虫的防治,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对产卵调查发现,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核桃物候为果实膨大期(花后20 ~30 d),此时为第1代卵防治的最佳时期;5月上旬至5月下旬,越冬代成虫产卵达高峰,核桃物候为果实膨大期(花后30 ~40 d),此时为第1代初孵幼虫防治的最佳时期;8月上旬,第1代成虫产卵达高峰。‘新丰’核桃物候为果皮开裂期,‘扎343’核桃物候为果皮转色期,此时为第2代初孵幼虫防治的最佳时间。对蛀果调查发现,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为害并达为害高峰,核桃物候为果实膨大期(花后40 ~60 d),此时为第1代老熟幼虫防治的最佳时期;8月上旬,第2代幼虫蛀果达高峰,‘新丰’核桃物候为果皮开裂期,‘扎343’核桃物候为果皮转色期,此时为第2代老熟幼虫的最佳防治时期。[结论]结合核桃物候明确了苹果蠹蛾各虫态的发生动态,为苹果蠹蛾各虫态的精准防控奠定基础,进而减少苹果蠹蛾对核桃果实的为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小艳   叶晓琴   阿地力·沙塔尔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为害后诱导核桃果皮产生的防御应答响应。[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酶标仪微量法分析核桃果皮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防御酶的活性以及苹果蠹蛾与核桃的互作关系。[结果]核桃果皮被苹果蠹蛾蛀食后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为害24 h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为害48 h时可溶性糖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次生代谢物质胡桃醌、单宁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胡桃醌在为害48 h时含量达到最高,为976.68μg·g~(-1),是对照的1.44倍;单宁含量在24 h时达到高峰,为4.11 mg·g~(-1),是对照的1.33倍;类黄酮的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4 h时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为害12 h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72 h时CAT活性达峰值,为55.97 U·min~(-1)·g~(-1),是对照的1.45倍;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72 h时达最高值,是对照的1.62倍;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4 h时达到峰值,为623.69 U·g~(-1),是对照的1.98倍。[结论]核桃果皮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以及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对苹果蠹蛾的为害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发挥防御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婷  王康  郑燕  门秋雷  钱路  安榆林  冯纪年  张雅林  陈茂华  
【目的】揭示河西走廊苹果蠹蛾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联系,分析地理种群间的序列变异、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方法】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扩增并分析了河西走廊8个地理种群132个苹果蠹蛾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I)基因片段,应用DnaSP 5.10计算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核甘酸多样性指数(Pi)和Tajima’s D值,采用ZT软件包进行Mantel检验,分析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利用软件Arlequin 3.11计算成对种群间的固定系数(Fst)。【结果】在获得的132条序列中共发现了8个变异位点和5个单倍型,其中3个单倍型为种群共享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少云  巴拉提·吐逊巴克  
2010年起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经过5年的努力,和田地区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双语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分析,和田地区城乡教育基础建设、教师培训力度、双语教育等仍存在不均等现象;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视角分析,教育援疆资金带动当地社会经济效益不显著;教育援疆资金注入当地教育资金不充盈;教育援疆提升职业教育效果有待提高等。因此,应做好教育援疆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大对农牧区中小学的投资力度、实现横向财政支付的最大成效化、提升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调整等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炀  
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有效地缩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结合和田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十二五教育规划中的教育信息化战略,从教育网络和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信息化推动教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四个方面为和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模式。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将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阿卜杜伟力  
本文阐述了国家级贫困地区和田地区的贫困现状 ,其次论述了这个典型贫困地区造成贫困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再次分析了本人所调查的典型贫困户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最后讨论了这样一个“少、边、穷”地区反贫困的措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红梅  姚春林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了和田地区的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及维汉双语教育现状,分析其英语教育发展前景。针对师资质量、语言环境、教材教法、教育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应分流和引入并举,提高师资质量;创造条件让越来越多的新疆学生有机会在内地接受优质教育;加快教材和教辅建设,帮助教师摸索出适合和田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馨月  黄嫒媛  赵骁  王敦  冯纪年  
【目的】获得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Ⅱ(CpomPBP2)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融合表达,为探明苹果蠹蛾雌雄间的信息素交流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苹果蠹蛾触角总RNA,利用RT-PCR、3′-RACE和5′TAIL-PCR扩增技术获得CpomPBP2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pomPBP2对CpomPBP2进行重组表达与检测;并对融合蛋白pET28a-CpomPBP2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及可溶性鉴定。【结果】以苹果蠹蛾触角总RNA为模板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为模板经RT-PCR、3′-RACE和5′TAILPCR扩增,得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馨月  黄嫒媛  赵骁  王敦  冯纪年  
【目的】获得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Ⅱ(CpompBp2)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融合表达,为探明苹果蠹蛾雌雄间的信息素交流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苹果蠹蛾触角总RNA,利用RT-pCR、3′-RACE和5′TAIL-pCR扩增技术获得CpompBp2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pompBp2对CpompBp2进行重组表达与检测;并对融合蛋白pET28A-CpompBp2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及可溶性鉴定。【结果】以苹果蠹蛾触角总RNA为模板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为模板经RT-pCR、3′-RACE和5′TAILpCR扩增,得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涛  赵江华  冯俊涛  张兴  
【目的】探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田间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为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角式、飞翼式、水盆式和圆筒式4种诱捕器,较系统地研究了诱捕器类型和悬挂高度、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剂量和纯度等因素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三角式和飞翼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佳;诱捕器设置在树冠中上部的诱捕量极显著高于下部及顶部;每诱芯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含量为0.75 mg时诱捕效果最佳,剂量低于每诱芯0.25 mg或高于1.5 mg时,诱捕量显著下降;性信息素纯度对诱捕效果影响较大,在每诱芯1.00 mg剂量下,纯度为75%的性信息素诱捕效果较佳。【结论】田间宜采用三角式粘胶诱捕器;每诱芯中含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永锋  张建  罗光明  赵基花  沈冰  
 在阐述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网络模型。并分别利用BP网络模型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蔷  
和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辖七县一市,土地总面积24.80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戈壁及南部山区等难以利用土地占全地区土地面积的82.86%。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小不等的300余块绿洲中,其中耕地约56.09%集中分布在和墨洛绿洲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有斌  李晓东  孜比布拉·司马义  赵学鹏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利用2000—2014年和田地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除2009年为高水平外,其余年份脆弱性均为中度水平;从脆弱性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以2009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由障碍度因素分析得出,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地区内部各县市生产总值变异系数等敏感性因子,旅游劳动生产率、人均GDP等应对性因子是制约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有斌  李晓东  孜比布拉·司马义  赵学鹏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利用2000—2014年和田地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除2009年为高水平外,其余年份脆弱性均为中度水平;从脆弱性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以2009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由障碍度因素分析得出,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地区内部各县市生产总值变异系数等敏感性因子,旅游劳动生产率、人均GDP等应对性因子是制约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瓦尔·买买提明  张小雷  杨德刚  
选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西部欠发达贫困地区—新疆和田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与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农业用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耕地与未利用地等两种土地类型和城市化间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两种地类的减少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体现了和田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影响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