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
2023(1403)
2022(1050)
2021(944)
2020(750)
2019(1692)
2018(1630)
2017(2914)
2016(1642)
2015(1634)
2014(1713)
2013(1536)
2012(1314)
2011(1202)
2010(1154)
2009(1097)
2008(1052)
2007(902)
2006(823)
2005(699)
作者
(5275)
(4281)
(4277)
(3915)
(2531)
(1999)
(1798)
(1615)
(1585)
(1473)
(1404)
(1403)
(1402)
(1375)
(1302)
(1261)
(1216)
(1203)
(1180)
(1170)
(1133)
(1084)
(1055)
(993)
(943)
(896)
(890)
(886)
(841)
(837)
学科
(5338)
经济(5336)
管理(4179)
(3643)
(2912)
企业(2912)
方法(2387)
数学(2320)
数学方法(2195)
(1639)
(1573)
中国(1545)
(1406)
地方(1360)
业经(1156)
(1082)
(1045)
(1045)
银行(1037)
财务(1023)
财务管理(1023)
(1014)
贸易(1014)
(998)
农业(997)
(988)
金融(988)
(985)
企业财务(944)
产业(892)
机构
学院(22142)
大学(21653)
管理(7539)
(7392)
研究(7335)
经济(7158)
理学(6579)
理学院(6518)
管理学(6161)
管理学院(6136)
中国(5451)
(5416)
科学(5129)
业大(4609)
(4202)
农业(4199)
(3803)
(3671)
研究所(3481)
中心(3445)
工程(3251)
(3185)
农业大学(3049)
财经(2926)
技术(2874)
(2865)
(2769)
(2746)
北京(2680)
(2672)
基金
项目(16336)
科学(12253)
基金(11500)
(10749)
国家(10674)
研究(10202)
科学基金(8858)
(6708)
自然(6304)
社会(6208)
自然科(6180)
自然科学(6180)
自然科学基金(6062)
社会科(5937)
社会科学(5931)
基金项目(5641)
(5637)
资助(5153)
教育(4868)
编号(3812)
重点(3640)
计划(3597)
(3422)
科技(3355)
科研(3311)
(3291)
(3150)
创新(2997)
成果(2977)
课题(2916)
期刊
(7780)
经济(7780)
学报(5522)
研究(5329)
(5257)
大学(4461)
中国(4399)
学学(4354)
科学(3880)
农业(3590)
管理(3139)
(2682)
技术(2547)
业大(2113)
教育(1866)
农业大学(1847)
(1766)
金融(1766)
(1731)
统计(1573)
业经(1476)
(1403)
(1395)
经济研究(1386)
科技(1381)
决策(1310)
自然(1308)
财经(1292)
自然科(1145)
自然科学(1145)
共检索到3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陈春皓  李建平  张阔  
针对苹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撞击损伤问题,对管道气力输送装置的参数组合进行研究。以输送管道内径、管型和进风口风速为影响因素,以苹果迎风面风速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单因素仿真结果利用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最优输送参数组合,通过验证试验检验最优组合的可靠性。单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管道内径分别为88、96、104、112和120 mm时,随着输送管道内径的增大,苹果迎风面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管型对苹果迎风面风速大小影响的排序为,下圆弧管>螺旋管>S型管>上圆弧管>反S型管;当进风风速分别为14.07、15.83、17.59、19.35和21.11 m/s时,随着进风风速的增大,苹果迎风面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多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输送参数组合为,管道内径112 mm、下圆弧型管型、进风风速19.35 m/s,此时苹果迎风面风速为18.46 m/s。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优输送参数组合的管道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苹果时苹果损伤率为14%,苹果损伤面积0~14.82 mm~2,损伤体积0~23.84 mm~3,86%的苹果为一等及以上果,14%的苹果为二等果。管道气力输送装置可有效降低苹果采摘后落入果筐时的损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阔   刘洪杰   李建平   刘树腾   李绍波   徐硕  
针对苹果采后管道输送过程中果实碰撞损伤较大的问题,对苹果在输送管道内下落的运动规律及管道输送装置最优参数组合进行研究。应用Ansys Workbench LS-DYNA软件进行苹果下落动力学仿真分析,并建立苹果在输送管道内下落的动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相结合探究苹果在管道内的运动规律;以输送管道曲率半径、苹果果径和缓冲材料类型为因素,以苹果与果筐碰撞时的等效应力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管道输送装置最优参数组合;应用对标试验对苹果输送过程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送管道曲率半径的增大,苹果与果筐碰撞位置越靠近筐底,苹果与果筐碰撞时的等效应力逐渐增大;随着苹果果径的增大,苹果与果筐碰撞时的等效应力逐渐增大;缓冲材料对缓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珍珠棉>EVA泡棉>保温保湿带>气泡膜>瓦楞纸衬垫。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响应值影响均显著,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为输送管道曲率半径>缓冲材料类型>苹果果径。当苹果果径为75 mm时管道输送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输送管道曲率半径200 cm、缓冲材料为珍珠棉,苹果与果筐撞击时的等效应力最小为26.48 kPa,管道输送装置对苹果保护作用最好。建立的苹果管道下落模型能准确模拟苹果下落的真实过程,可为设计与优化苹果管道输送装置提供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生  
针对当前邮电局对许多单位的报纸信函文件仅送至单位的收发室,然后由收发室分拣后再用人工传达,不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工作需要的现状。从气力输送角度出发,对收发室分拣后的报纸文件采用管道气力输送装置,并采用编程实现自动控制,完全可以高效地在本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送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乌兰图雅  王春光  赵方超  王晓蓉  
针对农业纤维物料螺旋输送装置输送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以比能产量和功耗为输送性能的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建立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以比能产量最大,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影响螺旋输送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螺距为300~355mm,螺旋轴转速100~140r/min、喂入量30~70kg/min时,螺旋输送装置能满足较高效率较低能耗输送要求;各因素对比能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螺距、螺旋轴转速;影响功耗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螺旋轴转速、螺距;螺旋输送装置优化参数组合为:螺距325mm,螺旋轴转速100r/min,喂入量30kg/min。优化后螺旋输送装置的比能产量为0.084 6kg/W,较优化前提高了4.96%,功耗为439.781W,较优化前降低了2.4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祥辉  王昕  张文杰  史明明  魏宏安  
针对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纵向尺寸较大、田间作业掉头不灵活、通过性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对4U-14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进行参数分析。主要对该分离输送装置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田间试验过程发现,当二级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刮板高度≥60mm,输送速度为0.8~1.0m/s,倾斜角度≤36°时,薯块输送较平稳,不易伤薯且土薯分离效果较好。该分离输送装置集土薯分离功能和大倾角薯块输送功能于一体,整机结构紧凑。该收获机薯块装袋作业适应于土质疏松、无板结的旱地(覆膜)种植马铃薯的收获;当土壤湿度较大、结块严重时,亦可将薯块集中堆放(液压操纵)或条铺于地面。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庄保陆  郭根喜  王良运  
设计制造了一套远程压力输送自动投饵系统,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功能特点。详细阐释了系统配备的分配器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分析S形弯管内物料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滑管式分配器的基本设计原则:将分配器的类型根据支管布置形式的不同区分为上半圆式和下半圆式;再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管径-支管数"组合使S形弯管的物料流动性能最优,且使分配板上的支管孔边缘距离符合电子定位器件和密封器件的安装要求;使弯管管径小于前端直管管径;使分配器的全尺寸尽可能地小。根据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计算公式推导和设计演示,获得了弯曲半径、孔边距和全尺寸的计算公式及其与管径、支管数组合的优化选择方法,进而确定了分配器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伟  吴努  顾峰玮  林德志  周新星  胡志超  
为了提高全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降低抛送装置的抛送功耗,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抛送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叶轮转速、物料含水率、叶片倾角等影响作业质量的3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抛送功耗的显著顺序依次为叶轮转速、物料含水率、叶片倾角;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叶轮转速1 600r/min、物料含水率63%、叶片倾角后倾9°,对应的比功耗919.89m2/s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  孟凡成  高文英  
秸秆深埋还田机在田间作业过程中,覆土镇压的效果是检验机具覆土装置设计合理性的关键。由于东北地区棕壤土玉米种植过程中,连年的化肥施用与拖拉机等机组的田间作业,导致土壤犁底层上移、理化性质变差,影响农作物产量,秸秆的焚烧又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寻求合理的秸秆利用方式变得十分必要。为了改善机组在工作过程中阻力过大、覆土镇压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一种螺旋式覆土装置,探究其在机具覆土作业过程中的优缺点。结合覆土原理,通过对覆土装置运动过程中土壤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确定了螺旋叶片的主要参数:螺旋轴直径为50mm,长度为1100mm,覆土宽度为1200mm,两螺旋叶片间距为500mm,螺距为250mm,最大螺旋升角为16°,螺旋线的圈数为2圈,两螺旋叶片对称布置。为确定机具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试验选取机具的前进速度、覆土器转速、开沟深度为试验因素,覆土合格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对田间试验的数据分析,改进后机组的最佳工作性能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2km·h-1、覆土器转速290r·min-1、开沟深度25cm。田间试验表明:覆土合格率为97.1%,满足秸秆深埋还田的技术要求和地方标准,可以为秸秆深埋还田机覆土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明先  曾百功  郝林杰  黎奎良  石耀华  叶进  
针对叶菜定植盘残留基质、叶菜碎屑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工厂化叶菜定植盘清洗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机架、清洗组件、刮渣组件、防水组件等构成。工作时,定植盘由输送线送入清洗装置中,刮渣组件去除定植盘上较大块残留物,清洗组件去除基质、叶菜碎屑等。选用6530型不锈钢扇形喷嘴,以靶距和冲击角为试验因素,清洗面积占比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子试验和二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后的清洗参数为:扇形喷嘴出口孔径3.5mm、水射流锥角65°、水射流靶距45mm、水射流冲击角5°,清洗面积占比最大可达97.45%。经清洗试验验证,清洗面积占比均值为94.70%,可满足工厂化叶菜定植盘的清洗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明先  曾百功  郝林杰  黎奎良  石耀华  叶进  
针对叶菜定植盘残留基质、叶菜碎屑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工厂化叶菜定植盘清洗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机架、清洗组件、刮渣组件、防水组件等构成。工作时,定植盘由输送线送入清洗装置中,刮渣组件去除定植盘上较大块残留物,清洗组件去除基质、叶菜碎屑等。选用6530型不锈钢扇形喷嘴,以靶距和冲击角为试验因素,清洗面积占比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子试验和二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后的清洗参数为:扇形喷嘴出口孔径3.5mm、水射流锥角65°、水射流靶距45mm、水射流冲击角5°,清洗面积占比最大可达97.45%。经清洗试验验证,清洗面积占比均值为94.70%,可满足工厂化叶菜定植盘的清洗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清亮  吕忠孝  
参照螺旋搅龙的设计计算方法 ,给出了螺旋弹簧输送装置在垂直向上输送物料时的临界转速、垂直向上分速度和理论生产率的计算公式。试验测定了临界转速和实际生产率 ,并对试验结果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彬  张兆国  王圆明  王海翼  庞有伦  张振东  
针对云南黏重板结土壤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的薯土分离效果差、输送分离装置线速度不匹配、薯块抛落高度大等致使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的问题,基于"两级输送分离+高频低幅+低位侧铺"的薯土分离工艺,设计了一种适宜黏重板结土壤的马铃薯收获机多级输送分离装置。通过对多级输送分离装置和薯土混合物的运动特征分析,验证了输送分离筛产生"高频低幅"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得到薯土混合物随输送分离筛向后运动和抛散分离的临界条件;通过薯块抛落阶段运动学分析,确定了低位缓冲侧铺装置的结构参数。以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二级分离筛线速度和侧输出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70m·s~(-1)、二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60m·s~(-1)、侧输出线速度为1.00m·s~(-1)时,其含杂率为2.15%,符合参数优化范围,并通过高速摄影技术验证了一级输送分离筛"高频低幅"振动分离段运动特征。各级输送分离筛在优化工作参数下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测得明薯率为98.46%,破皮率为1.42%,伤薯率为1.36%,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满足黏重板结土壤条件下马铃薯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思贞  郭嘉明  李亚慧  陆华忠  吕恩利  
【目的】研究厢内管道式超声波加湿装置的工作特性,提高保鲜运输加湿系统的工作性能,改善保鲜环境的湿度均匀性。【方法】设计了一套管道式加湿装置,搭建保鲜运输加湿系统试验平台并研究水雾输送管管径(12.5,19.0和25.4mm)、开孔数(2,4,6和8孔)、水雾输送风机电压(12,18和24V)、回风道风速(4,6和8m/s)对加湿特性的影响。【结果】水雾输送管管径、回风道风速、水雾输送管开孔数、水雾输送风机电压对加湿均匀性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在水雾输送管管径为25.4mm、回风道风速为4m/s、水雾输送管开孔数为4孔、水雾输送风机电压为24V时,厢内相对湿度标准差最低,为2.92;在回风道风速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素梅  林金国  
对现有的竹筒支架进行改进设计,开发一种既可储放竹筒又可进行自动输送的装置,将竹筒逐根输送到破竹机或展平机等后续加工设备的接料装置上.采用制作的手摇式装置进行试验,确定了排列倾斜角度为4°~6°,分隔轮的辐条长度约等于竹筒直径,得到分隔轮转速和电机功率的计算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奇  谢方平  康家鑫  王修善  罗琪  
为解决4LZ–4.0大豆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清选清选含杂率和损失率偏高的问题,选取鱼鳞筛角度(17.1°、27.1°和37.1°)、风机转速(969、1090和 1212 r/min)、喂入量(2、2.5、3 kg/s),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测试清选装置损失率和含杂率,筛选最优清选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清选参数最优组合为:鱼鳞筛角度26.8°、风机转速1075 r/min、喂入量2.3 kg/s,损失率与含杂率分别为0.18%和2.07%,对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0.26%与0.44%。收割机清选装置效果最优时,大豆脱出物在沿清选筛纵向质量占比从29.88%减少到6.34%,沿清选筛横向质量占比分布先从27.51%减小到7.88%,再增加到18.96%,呈“前面多后面少、两边多中间少”的近似“Y”状分布,可为清选筛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