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9)
2023(12261)
2022(10752)
2021(10183)
2020(8492)
2019(19468)
2018(19612)
2017(37461)
2016(20875)
2015(23238)
2014(23506)
2013(22949)
2012(21047)
2011(18825)
2010(18628)
2009(16776)
2008(16212)
2007(14091)
2006(12029)
2005(10365)
作者
(62079)
(51475)
(50905)
(48618)
(32677)
(24802)
(23272)
(20353)
(19500)
(18334)
(17625)
(17207)
(16413)
(16195)
(16046)
(15783)
(15641)
(15316)
(14731)
(14546)
(13068)
(12692)
(12571)
(11686)
(11529)
(11519)
(11446)
(11199)
(10416)
(10317)
学科
(74425)
经济(74329)
管理(57260)
(53324)
(44669)
企业(44669)
方法(35511)
数学(30464)
数学方法(30095)
(20780)
(19985)
(19648)
中国(19635)
业经(16498)
(15227)
地方(15201)
理论(14474)
农业(13113)
(12727)
(12706)
财务(12634)
财务管理(12611)
技术(12569)
(12477)
贸易(12472)
(12094)
(12072)
银行(12021)
企业财务(12008)
环境(11756)
机构
大学(289730)
学院(287862)
管理(111876)
(104710)
经济(102152)
研究(98733)
理学(97509)
理学院(96300)
管理学(94420)
管理学院(93909)
中国(70263)
科学(66216)
(62136)
(54776)
(51099)
业大(48879)
(48323)
研究所(47227)
中心(44096)
农业(43380)
(41544)
财经(39113)
北京(38803)
(38496)
师范(37986)
(36025)
(35667)
(33901)
技术(33444)
师范大学(30632)
基金
项目(206049)
科学(159800)
基金(147816)
研究(145967)
(131244)
国家(130177)
科学基金(110105)
社会(88372)
社会科(83509)
社会科学(83485)
(81983)
基金项目(79082)
自然(74694)
自然科(72928)
自然科学(72899)
自然科学基金(71564)
(69541)
教育(67198)
资助(60913)
编号(59287)
成果(48359)
重点(46338)
(44394)
(43214)
(42868)
课题(41493)
科研(40157)
创新(40002)
计划(39763)
大学(37691)
期刊
(111903)
经济(111903)
研究(80751)
学报(55608)
中国(54474)
(49560)
科学(47719)
大学(40498)
管理(39986)
学学(38346)
(36045)
教育(34539)
农业(34452)
技术(24072)
(21549)
金融(21549)
业经(18758)
财经(18407)
经济研究(17636)
(17388)
图书(15750)
(15586)
科技(15426)
业大(15321)
(15311)
问题(14482)
理论(13994)
实践(13046)
(13046)
技术经济(12657)
共检索到40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荣  孙广宇  张苗  章柱  
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症状复杂多样,症状类型是研究其病原多样性的基础。对采自陕西省苹果产区洛川、黄陵、乾县、永寿、彬县、礼泉、眉县、武功、杨凌等地果园中的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在体视镜和显微镜下病原菌菌体形态进行了观察、分类。结果表明,陕西主要苹果产区的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的症状类型复杂,煤污病有4类(分枝类、煤烟类、刻点类和开裂类)9亚类(雪花状、树枝状、平滑煤烟状、粗糙煤烟状、亮刻点状、暗刻点状、底纹蜂巢刻点状、蜂巢状和条块状);蝇粪病有3类(棕点类、微点类和黑点类)。其中的雪花状、条块状、微点类和棕点类为新的类型。以上结果显示,我国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菌体类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能包括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一平  彭埃天  宋晓兵  程保平  凌金锋  陈霞  
【目的】调查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和病毒病在广东省梅州市柑橘主产区的危害情况,分析该地区柑橘黄龙病菌(CLas)的原噬菌体多样性。【方法】以16S r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梅州市不同抽检地在2017—2019年3年间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已报道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裂皮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 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和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提取样品的RNA,反转后以样品的c DNA为模板,通过普通PCR的方法分析梅州市抽检地区柑橘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此外,以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的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运用普通PCR方法分析该地区CLas菌株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除2018年9月梅州大浦顺兴公司蜜柚基地的抽检样品外,梅州市其他被检地区均发现CLas。总体来说,梅州市的脐橙CLas检出率为55.3%,蜜柚为61.5%,沙田柚为61.7%。其中2017年采集自平原县大拓镇的蜜柚和沙田柚样品CLas检出率为100%,兴宁市白马镇的蜜柚为100%,沙田柚为80%;其他抽检地区的样品CLas检出率在16.7%—83.3%。虽然梅州市部分地区的检出率较高,但其病原菌的含量并不高,大部分处于柑橘黄龙病发病初、中期,属可防可控阶段;此外,梅州市柑橘病毒的总检出率不高,CTV、CTLV和CYVCV为梅州的主要病毒,CEVd和CCDa V没有检测到。CTV、CTLV和CYVCV在脐橙上的检出率依次为78.9%、7.9%和21.1%,蜜柚为15.4%、25.0%和9.6%,沙田柚为6.4%、2.1%和4.3%。基于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来研究CLas原噬菌体多样性的PCR扩增条带共有4种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经过PCR电泳和测序得出,来自梅州市脐橙和沙田柚的CLas菌株以SC2-1型为主,蜜柚上以SC1-1型为主。【结论】梅州柑橘产区的柑橘黄龙病目前属于可防可控阶段,其病原菌菌株的原噬菌体在不同品种上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在抽检时发现有柑橘病毒病的存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种苗监管,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进行绿色防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斌  刘丽锋  吴会杰  田莉莉  周增强  古勤生  
【目的】分析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遗传多样性并确认其优势类群。【方法】对采集分离的64个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对部分菌株的进行了ITS序列测序,采用ISSR分析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通过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明确了所分离的64个菌株是苹果轮纹病菌。17个菌株ITS序列与贝格伦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的序列一致,并且被分成两个类型H1和H2。用13条ISSR引物从64个菌株中扩增出121条条带,其中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锦  王雪峰  苏华楠  李中安  周常勇  
【目的】通过原噬菌体区域高度变异的基因位点研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种群分化,探讨病原菌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方法】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对中国不同柑橘产区的224个‘Ca.L.asiaticus’株系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PCR扩增的条带类型呈多态性,具有4种条带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西南地区以SC1-1型为主,广东、广西地区以SC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张志飞  罗峰  罗宽  杨静  朱有勇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似水平 ,可将 12 9个菌株分成 4个谱系 ,2 4个单元型 .优势谱系为 L1和 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 15个单元型 ,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 41.0 9%和 46 .5 1% .优势单元型为 H5 ,H6和 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 .2 8% ,16 .2 8%和 17.83% .研究揭示稻瘟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 ,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美丽  王立志  闫天海  杨营  徐琴  王继文  郭伟  
为研究林麝粪便细菌的结构与组成,选取6只2~3岁的圈养条件相同且健康的公林麝,饲喂精粗比为2∶8的饲粮,收集其新鲜粪便,提取其总DNA,然后用16SrrNA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IllumINA mISeq250Pe测序平台,对扩增子进行mISeq双端测序。结果显示:1)借助IllumINA mISeq250Pe测序平台对样品进行测序,共获得85 091条有效序列,5 133个有效OTu。2)所得OTu经物种注释被归类为23个门,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51.1%±19.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35.6%±15.5%)、变形菌门(PrOTeOB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翠翠  金静  李保华  王彩霞  董向丽  张振芳  
为了明确黑点病的诱因与发病条件,将套袋苹果的黑点病斑划分为黑斑型、褐变型、黑点型和内变型4种类型。黑斑型病斑中,Alternaria属的病菌分离频率最高,占89%;褐变型病斑中,Acremonium和Alternaria分离频率较高,占80%以上;黑点型病斑中,Trichothecium和Alternaria的分离频率高,占75%以上。其中,3株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分别为A.tenuissima、A.sclerotigenum和T.roseum。3株病菌中离,T.roseum致病力最强,从离体果实的伤口侵染后形成大型褐色病斑,病菌侵染与扩展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6.8,22.5℃;A.tenuiss...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于舒怡  刘长远  赵奎华  王平  赵达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采用叶盘接种法测定采自19个省(市)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并使用SRAP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间存在一定致病力分化现象,供试的69株病原菌中55%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6%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经接种后,3个寄主品种病情指数范围为0.56~88.89。根据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弱、中、强、最强致病力4类,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弱致病力菌株占总数比例58%以上,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病原群体,华北和华中地区未出现强致病力菌株。对供试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扩增共得到条带26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67条,多态性比率达99.1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相似性系数0.622处,69个菌株被聚类为5个类群,但未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有关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分化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莉  杨家荣  俞征  李随院  
为了明确田间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的分化情况,选取中国、英国、印度3个国家不同苹果产区的57株有代表性的苹果黑星病菌株,分别接种嘎啦、富士、秦冠3个寄主品种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其病斑大小、形状、颜色存在较大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寄主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寄主对病菌的反应类型并结合病害严重度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57株苹果黑星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类群:强致病力Ⅰ型、中等致病力Ⅱ型、弱致病力Ⅲ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妮  段灿星  肖炎农  王晓鸣  朱振东  
【目的】明确中国不同地区豌豆镰孢根腐病菌的种类及其致病基因多样性,为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对病原菌分离物进行鉴定,通过茄镰孢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si)致病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对病原菌分离物致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6个病原菌分离物鉴定为茄镰孢豌豆专化型。致病性测定表明所有分离物对豌豆品种"草原27"致病,其中81.3%的分离物致病力强,10.4%的分离物致病力中等,只有8.3%的分离物具弱致病力。用4个致病基因PDA、PEP1、PEP3和PEP5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在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凇  张晓昱  王宏勋  
 在获得 1株高产γ- 亚麻酸 (gammalinolenicacid,GLA)的刺孢小克银汉霉菌 (Cunninghamellaechinu lata)的基础上,观察了影响其菌体形态和GLA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pH、装液量、离子的类型和浓度、接种体类型等对刺孢小克银汉霉菌的形态影响很大。起始为pH 5,装液量 (500mL三角瓶 )为 50 ~100mL以及适当的离子浓度有利于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保持分散的形态,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GLA的含量。利用纯孢子液接种始终造成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形态成为球形,GLA含量较低,处于 10%以下,而菌块接种形态成絮状,GLA含量较高,可达 1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国英  涂立超  杨国桂  周华众  
通过对细菌过滤器过滤、氯仿处理以及用稻细条病病叶组织浸提液直接分离噬菌体等方法的比较 ,结果表明 :三者中相比之下 ,细菌过滤器过滤法是最为简便可靠的噬菌体分离方法。通过对湖北省 10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与 2 0个噬菌体互作反应的研究表明 :不同来源的细条病菌与不同来源的噬菌体之间 ,存在着亲和性的分化。根据它们相互的亲和关系 ,可把 10个细条病菌菌株划分为 6个组 ,把 2 0个噬菌体划分为 7个溶菌型 ;其中RP、RS、RT、RX、RY等 5个细条病菌菌株可与所有参试的 2 0个噬菌体发生亲和反应 ,据此在用噬菌体技术进行湖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测报工作中 ,这些广亲和性的菌株可作为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辉  李燕歌  周春然  宁留芳  杨洪强  
【目的】根区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系环境的重要因素,炭化苹果枝是废弃果树枝条低氧高温热解产物,研究施用炭化苹果枝对苹果根区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炭化苹果枝的合理应用以及改善果园土壤生物学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季,将长势一致的2年生‘富士’苹果幼树(砧木为平邑甜茶)移栽到含有不同质量比(0—4%)炭化苹果枝的盆栽土壤中,于移栽120 d后采集土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建立文库,利用Miseq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结构。【结果】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遥  付洁  毛岚  杨家荣  
【目的】对来自英、法两国20株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5对SSR引物,对分属于7个生理小种的苹果黑星病菌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其多态性位点,计算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并对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5对引物共检测到43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获得等位位点8.6个;PIC变幅为0.76~0.90,平均为0.85,GS变幅为0.72~1.0,平均为0.85;供试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英、法两国的苹果黑星病菌之间存在人为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宁伟   罗丽   张艳   邱润霜   杨应美   赵紫芳   董文汉   杨根华  
【目的】探明云南水稻纹枯病菌AG-Bb融合亚群的病毒种类,筛选可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的真菌病毒,为防治水稻纹枯病提供生防病毒资源。【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NGS),鉴定水稻纹枯病菌AG-Bb融合亚群菌株8-Q-36、2-R-11和2-Q-13的病毒种类,利用利巴韦林-高温尖端脱毒法筛选具有降低寄主致病力的病毒。【结果】通过比对分析菌株8-Q-36、2-R-11和2-Q-13序列,发现所获得的病毒可归类于6个真菌病毒科:双分体病毒科(Partitiviridae)、内源体病毒科(Endornaviridae)、镰刀菌病毒科(Fusari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横纹病毒科(Rhabdoviridae)、全病毒科(Totiviridae),以及部分未分类病毒。与原始菌株8-Q-36相比,脱毒菌株8-Q-36-1的菌落形态更为蓬松,菌核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且致病力明显增强。经双链RNA(dsRNA)提取检测发现,脱毒菌株8-Q-36-1中最大的一条≥10 kb的dsRNA缺失,由此可判定该dsRNA能够降低寄主致病力。经NCBI比对,发现该dsRNA的部分序列为RdRp序列,且与内源体病毒科的RdRp序列具有同源性,与相似性最高的病毒RsEV6序列的一致性为56.02%,因此菌株8-Q-36的分离物可能是一种新病毒,暂命名为RsEV11。【结论】水稻纹枯病菌AG-Bb融合亚群菌株8-Q-36、2-R-11和2-Q-13具有丰富的病毒多样性,其中菌株8-Q-36中存在能够降低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的生防病毒分离物。本研究首次在双核丝核菌属(Ceratobasidium spp.)中发现了具有生防价值的真菌病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