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9)
2023(6468)
2022(4871)
2021(4339)
2020(3615)
2019(7772)
2018(8111)
2017(14927)
2016(8699)
2015(9954)
2014(10432)
2013(9798)
2012(8689)
2011(7756)
2010(7783)
2009(7254)
2008(7173)
2007(6598)
2006(5852)
2005(5381)
作者
(27893)
(23304)
(23248)
(22114)
(14599)
(11007)
(10576)
(9298)
(8910)
(8425)
(7934)
(7766)
(7648)
(7544)
(7526)
(7008)
(6945)
(6931)
(6827)
(6494)
(6072)
(6032)
(6015)
(5352)
(5319)
(5293)
(5241)
(5079)
(4902)
(4894)
学科
(32398)
经济(32355)
管理(23161)
(20854)
(16635)
企业(16635)
中国(11951)
方法(11182)
(10739)
(9776)
数学(9189)
数学方法(9089)
业经(8720)
(8694)
(7905)
(7865)
地方(7390)
农业(6935)
理论(6484)
(6186)
银行(6149)
(5959)
(5924)
(5840)
金融(5833)
教育(5097)
发展(5076)
(5061)
体制(5022)
(4913)
机构
学院(123167)
大学(122991)
研究(47211)
(43627)
经济(42433)
管理(40869)
理学(34709)
中国(34241)
理学院(34229)
管理学(33242)
管理学院(33059)
科学(32285)
(29480)
(27467)
(25947)
研究所(23854)
农业(23059)
业大(22977)
(21004)
(20506)
中心(20419)
(17598)
北京(17143)
(17064)
(16925)
师范(16786)
技术(16331)
财经(16219)
(16056)
农业大学(14802)
基金
项目(84090)
科学(64187)
基金(58587)
研究(58008)
(53663)
国家(53213)
科学基金(43512)
社会(34923)
(34632)
社会科(32819)
社会科学(32812)
基金项目(30565)
自然(28954)
(28902)
自然科(28301)
自然科学(28285)
自然科学基金(27768)
教育(26956)
资助(23473)
编号(23472)
成果(19940)
重点(19642)
(18327)
课题(17794)
(17157)
(16992)
计划(16966)
科研(16170)
创新(15936)
科技(15879)
期刊
(52584)
经济(52584)
研究(35208)
中国(29930)
学报(28578)
(28259)
科学(23556)
大学(20774)
学学(19793)
农业(18530)
教育(17155)
(16445)
管理(16022)
(10799)
金融(10799)
技术(10325)
业经(9602)
(9507)
业大(8445)
经济研究(8380)
财经(8169)
(8139)
问题(7166)
(7096)
科技(6895)
农业大学(6893)
林业(6858)
图书(5958)
商业(5480)
(5426)
共检索到191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圣友  张福锁  王贺  姚青  于忠范  姜学龄  
为探讨苹果粗皮病 (IBN)致病机理 ,本试验以易感品种富士和抗性品种乔纳金 ,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调查 ,研究了粗皮病与树体氧化还原活性的关系。主要结果表明 :大田条件下 ,严重感病的富士叶片中的POD活性明显高于抗病品种乔娜金和轻微感病的富士 ;叶片和枝条中的VC含量与POD相反。盆栽条件下 ,随着土壤锰水平的增加 ,叶片中的POD活性明显增加 ;枝条中的VC含量明显降低 ;在不同土壤锰水平下 ,富士叶片的POD活性和根系还原力都高于乔娜金 ,差异甚至达到显著水平 ;在施锰量为 0和 33mg·kg-1时 ,乔娜金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高于富士 ,而在施锰量达到 330mg·kg-1时 ,富士叶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广宇  卫小勇  孙悦  肖云学  商圣平  朱明旗  郭云忠  
【目的】明确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树体营养之间的关系,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陕西省苹果主产县白水县选取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不同的24个果园,调查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测定发病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研究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叶片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树体营养水平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单因子回归分析显示,当叶片K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旭丽  臧睿  王磊  康振生  黄丽丽  
从苹果树腐烂病病斑上分离得到分离物,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颜色为乳白色,30d未形成产孢体,在37℃高温下不能生长。在20%苹果树皮煎汁培养基(ABA)上于25℃培养6d即可形成大量微小(直径0.1~0.5mm)的产孢体,每皿(直径9cm)数量平均达140~250个。根据其在枝条上产生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子实体的形态特征,鉴定为Valsa malicola Z.Urb.及其无性型Cytospora schulzeri Sacc.&P.Syd。进一步的ITS序列聚类结果也表明,陕西各分离株与美国和南非的V.malicola聚为一类。采用菌丝块接种烫伤的离体苹果枝条(秦冠、富士),发现其在伤口部位扩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娣  刘爱红  王金花  张元珍  王衍安  张福锁  束怀瑞  
【目的】研究缺锌大田富士苹果树、苹果幼树和苹果树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幼苗有机酸与锌吸收分配的关系,探讨有机酸影响锌吸收分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盛果期苹果树大田栽培、两年生幼树砂培和平邑甜茶幼苗溶液培养法进行试验。【结果】萌芽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和有机酸浓度呈现高于正常树的趋势,盛花期二者的浓度呈现低于正常树的趋势,生理落果期小叶病树根系R0-1.5、R1.5-3、R3-5和R5-15锌浓度显著大于正常树。与正常树相比,有机酸浓度小叶病树R0-1.5和R1.5-3中下降,R3-5和R5-15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有观  
出租苹果树的生意江西于都县盘古山钨矿邮编:342311李有观译日本青森县的一些苹果种植场开办了一种出租苹果树的生意.城里人只要缴交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挑进一株苹果树,从而在收获季节得到这株苹果树的全部果实.缴费的数目根据苹果树的等级而不同.种植场承担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少先  郜长明  刘玉国  
本文针对固安县大面积低产苹果园所存在的问题,从改造树体结构入手,通过修剪减少主枝数量,增加短枝数量,开张主枝角度,改善树体光照强度及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了花芽的形成。形成的花芽,使结果部分由外围结果向立体结果转化,提高了座果率,并配合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防治等措施,从而使果园总产大幅度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晓  孙传茹  王彩霞  练森  董向丽  李保华  
【目的】腐烂病是苹果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主要造成死枝、死树。论文旨在明确低温等环境因子和枝条龄期等寄主因子对腐烂病菌(Valsa mali)侵染致病的影响,分析腐烂病流行成灾的原因,为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接种试验,检测腐烂病菌在苹果枝干各部位的定殖率,观测腐烂病菌在伤口内的定殖部位,测试低温冷冻、枝条浸水后冰冻、枝条失水、枝条龄期等因子对接种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影响。【结果】8月份用分生孢子喷雾接种的苹果树,次年3月份检测,7个枝位的带菌率都接近或超过90%;接种到伤口上的腐烂病菌主要定殖于伤口坏死组织内,并在死组织内生长扩展,但没有穿透伤口外围的愈伤木栓层而侵入活体的皮层组织致病;在检测的6个枝位中,新鲜伤口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最为敏感,接种发病率最高,果柄痕次之,叉丫、芽眼和果苔枝的敏感性稍差,发病率稍低,皮孔抗病性最强,接种病菌不能致病;低温冷冻和浸水后冰冻(枝条上形成冰晶)都能增加枝条芽眼部位对接种腐烂病菌的感病性,其中-25和-18℃两个温度下处理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10、-7和0℃3个温度处理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浸水后冰冻枝条(模拟冬季降水后结冰的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相同温度处理未结冰枝条的发病率;在低温冷冻和浸水后冰冻处理的枝条中,一年生枝条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二年生枝条的发病率;一年生枝条经浸水冰冻处理后,梢部的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同一枝条基部的发病率;浸水后冰冻再经失水处理枝条(模拟枝条越冬后因大风、高温等失水),对腐烂病菌的侵染致病更加敏感,接种发病率显著高于浸水后冰冻枝条的发病率,而且失水量越大,接种发病率越高,芽眼部位的接种发病率最高可达85%。【结论】腐烂病菌易在苹果枝干上定殖,定殖病菌主要在伤口或枝干表层死组织内存活并生长,定殖病菌能否侵染致病关键取决于环境因子对枝条栓皮层的破坏;低温冷冻,尤其低于-15℃的低温冻害能破坏枝条的栓皮层和皮层,增加苹果枝条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与低温冷冻相比,浸水后冰冻对枝条栓皮层的破坏作用更大,结冰枝条对腐烂病更加敏感;枝条浸水冰冻后再失水,对枝条的破坏作用尤为严重,枝条越冬后失水能显著增加其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枝条的龄期不同,栓皮层的发育成熟度、强度和韧度各不相同,受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后,其受到破坏的程度也不同;树体不同部位栓皮层的结构不同,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敏感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磊  臧睿  黄丽丽  谢芳琴  高小宁  
于2003-09~2004-06在陕西杨凌、周至、礼泉、淳化、黄陵等地,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树龄与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表现为随着树龄的增加腐烂病危害逐渐加重。地区之间苹果树腐烂病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除地区间小气候外,管理水平也是影响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民吉  张强  李兴亮  周贝贝  孙健  张军科  魏钦平  
【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仇农学  王宏  李艳  郝少莉  
通过研究苹果渣多酚(APPs)的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对苹果渣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苹果渣中多酚还原能力高于BHT和TBHQ;对.OH和DPPH.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522.4和15.8 mg.L-1;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小于BHT和TBHQ,IC50为126.4 mg.L-1;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军  王京  梁微  马百全  董丽娟  马锋旺  符轩畅  李翠英  
【目的】矮化砧木可以诱导地上部接穗品种矮化,实现苹果的丰产和稳产。因此,深入挖掘调控苹果树体生长的基因,可以改善苹果树形,加强苹果园地的管理方便性。【方法】以矮化苹果砧木‘G.41’和乔化苹果砧木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为亲本构建的188株F1代分离群体为试材,并于每个分离群体植株上嫁接‘富士冠军’。基于SSR标记技术,采用Join Map 4.0作图软件构建苹果遗传连锁图,应用Map QTL 5.0作图软件,结合后代群体的表型数据,对接穗高度和接穗横截面积生长性状进行初步QTL定位。结合苹果基因组序列信息,利用Primer5.0软件进行新SSR标记开发,并对初步定位区域进行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结果】该研究从36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8对在亲本之间表现出多态的SSR引物,多态率为29.9%。其中95对引物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并在5号连锁群上初步检测出4个与植株生长性状相关的QTL位点,与接穗高度、接穗横截面积性状紧密连锁的两个标记,为L05024和Hi09b04。根据初步定位区域的序列信息,设计了新的SSR引物24对,其中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的有10对,利用该10对引物对5号连锁群重新分析。构建了包含21个SSR标记、总长为86.0 c M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平均遗传距离为7.52 c M。通过对接穗高度与接穗横截面积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在SSR标记L05024和Hi09b04之间找到与其相关的QTL位点,其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9.2%和51.7%。将该QTL位点与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其物理距离为543 kb,并且该QTL区间包含16个候选基因。推测其中MDP0000323212为与植株生长密切相关的基因。【结论】本研究将砧木诱导矮化基因定位于苹果第5号染色体543 kb区段内,侧翼标记分别为L05024和Hi09b04,其物理距离为4.048—4.591 Mb,并筛选到可能参与调控植株生长的候选基因MDP000032321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红柱  同延安  吕世华  刘汝亮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树体生物量及不同器官钾含量和钾累积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26~09-21,果树地上部和整株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果实成熟期(09-21)之后趋于平稳;03-26~07-30,根系生物量几乎没有变化,07-30以后快速增加。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钾含量均表现为物候期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成龄器官(枝、干、根系)中钾含量基本呈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03-26~04-30,果树主要利用贮藏的钾素建造器官;04-30~09-21,果树生长所需的钾素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且钾素分配随生长中心的变化而转移。03-26~07-30,整株钾累积量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丙智  阮班录  君广仁  张林森  车玉红  高建军  
以10年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改形对树体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形后随每hm2留枝量的减少,光合作用加强,净光合速率提高,净光合产量增加,果实品质提高;但改形过重,留枝量过少,净光合产量有下降趋势,果实品质提高不明显。对间伐果园,改形以隔2株伐1株,抬干60~80cm,每株留枝量650~700最好;对不间伐果园,以抬干80~100cm,每株留枝量350~550为佳。冬剪改形后留枝量以60万~90万/hm2较为适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柯希望  黄以超  王惠  黄丽丽  
【目的】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中对降解根皮苷发挥主要作用的物质,为揭示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皮苷为碳源发酵培养苹果树腐烂病菌10d后,测量菌丝干质量及病原菌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以淀粉为碳源获取病原菌30d的无菌发酵液,进一步分离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和蛋白类物质。用HPLC法分别检测病原菌、淀粉无菌发酵液、有机酸类、蛋白类物质及发酵剩余液对根皮苷的降解作用。【结果】以根皮苷为碳源发酵培养病原菌10d后,每100mL发酵液中菌丝干质量为48mg,病原菌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92.46%,发酵液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99.88%。1mg/mL蛋白类物质与根皮苷作用5d的降解率为90.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定宣  胡杨  孙光超  高小宁  尹志远  黄丽丽  
【目的】筛选苹果树腐烂病菌T-DNA插入表型或致病突变体,为研究该病菌的表型及致病相关基因提供起始材料。【方法】从建立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随机挑选230株突变体菌株进行表型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并对部分致病突变体进行TAIL-PCR侧翼扩增。【结果】大部分的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03-8在表型及致病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仅30.87%的突变体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其中16株突变体(占突变体总数的6.95%)致病性发生了明显的增强,而表型与03-8相比无明显的变化;20株突变体(占突变体总数的8.69%)致病性与03-8无显著性差异,但是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6.1%的突变体则同时表现出表型及致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