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9)
- 2023(11102)
- 2022(9970)
- 2021(9361)
- 2020(7940)
- 2019(18498)
- 2018(18435)
- 2017(35676)
- 2016(19792)
- 2015(22380)
- 2014(22362)
- 2013(22195)
- 2012(20374)
- 2011(18486)
- 2010(18317)
- 2009(16535)
- 2008(16165)
- 2007(13870)
- 2006(12124)
- 2005(10319)
- 学科
- 济(76623)
- 经济(76534)
- 管理(53962)
- 业(51458)
- 企(42798)
- 企业(42798)
- 方法(38493)
- 数学(33368)
- 数学方法(32950)
- 农(20241)
- 学(20163)
- 中国(18286)
- 财(17498)
- 业经(16608)
- 地方(15202)
- 理论(13893)
- 农业(13684)
- 贸(13602)
- 贸易(13598)
- 易(13115)
- 和(12832)
- 环境(12580)
- 制(11957)
- 技术(11905)
- 务(11280)
- 财务(11219)
- 财务管理(11200)
- 教育(10895)
- 划(10779)
- 企业财务(10627)
- 机构
- 大学(286752)
- 学院(283142)
- 管理(111913)
- 济(104686)
- 经济(102316)
- 理学(98398)
- 理学院(97173)
- 研究(96517)
- 管理学(95126)
- 管理学院(94642)
- 中国(67911)
- 科学(65514)
- 京(61567)
- 农(52251)
- 所(50344)
- 业大(47983)
- 研究所(46854)
- 财(45611)
- 中心(42099)
- 农业(41422)
- 江(39999)
- 范(39344)
- 师范(38916)
- 北京(38504)
- 财经(37848)
- 院(34768)
- 经(34454)
- 州(32648)
- 师范大学(31804)
- 技术(30449)
- 基金
- 项目(203145)
- 科学(158495)
- 基金(146909)
- 研究(143306)
- 家(130339)
- 国家(129286)
- 科学基金(109507)
- 社会(87416)
- 社会科(82659)
- 社会科学(82634)
- 省(79583)
- 基金项目(79222)
- 自然(74710)
- 自然科(72931)
- 自然科学(72911)
- 自然科学基金(71586)
- 划(68093)
- 教育(65978)
- 资助(60548)
- 编号(57954)
- 成果(46795)
- 重点(45841)
- 部(44135)
- 发(42498)
- 创(41858)
- 课题(40014)
- 科研(39584)
- 创新(39014)
- 计划(38781)
- 大学(37148)
- 期刊
- 济(109794)
- 经济(109794)
- 研究(78289)
- 学报(53079)
- 中国(49153)
- 科学(47434)
- 农(46561)
- 大学(38638)
- 管理(38583)
- 学学(36455)
- 农业(32768)
- 财(32084)
- 教育(31707)
- 技术(22964)
- 融(18614)
- 金融(18614)
- 业经(17941)
- 财经(17493)
- 经济研究(16960)
- 业(16660)
- 图书(16193)
- 科技(15038)
- 经(14778)
- 版(14653)
- 业大(14446)
- 问题(14301)
- 资源(14288)
- 理论(13813)
- 技术经济(13318)
- 实践(12874)
共检索到393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张景娥
以6个富士系品种富士、早熟富士、长富2号、红将军、福岛短枝富士和望山红为试材,对果皮中花青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研究成熟过程中色素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富士系品种在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较为一致,花青素含量逐渐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有双峰出现,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变化不大。在早熟富士和红将军成熟前,花青素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低于其他品种。通径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变化与其他色素呈负相关,受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富士苹果 果皮 色素 花青素 通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贵元 夏仁学 曾祥国 吴强盛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于果实着色前对其进行DMSO喷布处理,研究了处理对果皮主要色素和糖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对处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着色前DMSO处理不影响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但处理加快了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延缓了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上升;处理基本不改变果皮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但处理加快了果皮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的上升,极显著降低了果皮蔗糖含量;处理和对照果皮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糖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敬志 田旗 鲁心安
为了给城市街道秋季有色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于2005-08~2005-12采用比色法连续测量枫香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8~12月份,枫香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和b含量以及a/b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季节变化,枫香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不明显;随着气温的下降,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地表现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枫香叶片逐渐由黄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枫香叶色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绿素总量呈很高的负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不大;叶片...
关键词:
枫香树 花色素苷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芬 夏仁学 周开兵
以不同地点的纽荷尔脐橙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成熟果实的外观色泽。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对果皮单一色素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各时期单一色素含量的高低都有明显的影响,在果实膨大期,在各时期果皮间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分别无显著的差异。果皮着色主要决定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比值高低,而与单一色素含量无直接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志翔 王鹏程 徐永荣 杨晓萍 章文才
The content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and nutrient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ovary of normal chestnut and empty\|shell chestn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ntents of endogenous GA 1+3 ,iPA\-S and the ratio of (GA 1+3 +iPA\-S)/ABA in normal chestnut ovary showed as a “Double peaks” pattern,whi...
关键词:
板栗 子房 内源激素 营养物质 空苞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丽春 徐翔宇 李金平 马会勤
以5个不同果皮颜色的普通型无花果品种的秋果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变化,以及果皮色素含量与果实糖分累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花果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降后升,花色苷含量在成熟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无花果果皮颜色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成熟期不同色素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红色和紫色品种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远高于黄色和黄绿色品种。紫色品种M121成熟期不仅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且叶绿素含量在5个品种中名列第二,一方面揭示了决定无花果色泽的色素多样性,另一
关键词:
无花果 果实发育 秋果 色素 可溶性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春太 周珺 姚行成 陈先红 王军 林位夫
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1%盐酸乙醇作为橡胶树古铜期叶片花色素苷提取液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提取时间为6 h;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受p H值影响较大,随着p H升高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其对光强也比较敏感,但对温度较不敏感,可见,黑暗和酸性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雨萱 王亮生 周肖红 甘长青
以北京香山不同海拔处生长的黄栌为材料,分析叶色(明度L*值、色相a*值和b*值、彩度C*值)与叶片色素组成(花青素苷、黄酮醇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色相a*值与叶绿素含量成负相关,与花青素苷含量成正相关,即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花青素苷含量的增加是黄栌叶片绿色褪去、红色显现的主要原因;黄酮醇苷含量有上升的趋势,影响叶片的明度L*值和色相b*值;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稳定,与叶色变化无显著相关性。2007年秋季调查香山从195~564 m范围内不同海拔高度处黄栌叶色和色素组成的时空变化规律。时间尺度上,高海拔564 m和中海拔466,315 m处的变色规律基本一致,以5...
关键词:
黄栌 叶色 花青素苷 叶绿素 时空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长明 孙传清 陈亮 李自超 王象坤
用 Asominori/IR2 4重组自交系 (RIL )为材料 ,对控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籼粳分化度的 QTL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了 5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QTL(Am1~ Am5) ;分别位于第 1,7,8,9,12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16 .6 % ,13.2 % ,17.1% ,13.2 % ,14.6 % ;Am1,Am3,Am5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IR2 4 ,Am2 ,Am4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Asominori。同时检测到了 5个控制籼粳分化度的 QTL(Ij1~ Ij5) ,分别位于第 1,2 ,11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2 1.9% ,2 1.4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宁环 徐怀德 王林刚 陈伟 张梦娟
对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梅果皮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分别在280和510 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属于花色苷类化合物。西梅果皮色素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12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西梅果皮色素在pH 2.0~5.0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试验添加范围内,N a2SO3、葡萄糖、柠檬酸、山梨酸钾及F e3+等对西梅果皮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蔗糖、苯甲酸钠及K+,Zn2+,Cu2+,A l3+对西梅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V c对西梅果皮色素有一定的护色作用;该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80℃),高温(100℃)对其稳定...
关键词:
西梅果皮 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自勉 王贤萍 许月明 林桂荣 李全
以元帅系苹果为试材,在小袋气调贮藏、大帐气调贮藏及低温冷藏三种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贮藏期间果肉中芳香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低温冷藏时,红星苹果贮藏初期乙醛、乙醇及乙酸乙酯含量低,60天时形成高峰,其后持续下降,呈跃变形。小袋简易气调贮藏时,果肉中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低,贮藏后期乙醛含量显著上升。②小袋气调贮藏时,红星苹果乙醛含量低于短枝型品种新红星及首红,而乙酸乙酯含量高于短枝品种。贮藏90天时,红星苹果乙醛含量下降及乙酸乙酯增加更为明显。③小袋气调贮藏时,测出了红星苹果13种4大类芳香物质,其中醇类和酯类物质有明显高峰期,醛类贮藏期持续上升,酮类则无显著差异。小袋简易气调贮藏...
关键词:
元帅系苹果,芳香物质,贮藏,气相色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城 李甲明 姚改芳 刘军 胡红菊 曹玉芬 张绍铃 吴俊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
关键词:
梨 红色果皮 花色素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洪强 夏惠 王进 邓群仙 梁东 吕秀兰 唐礼平
检测‘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内4种类黄酮化合物(黄酮醇、黄烷醇、原花色素和花色素苷)及总类黄酮的含量,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果皮黄酮醇含量在花后21~31d达峰值,为0.185~0.195 mg/g,花后52 d降至最低,为0.009 mg/g,随后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果实成熟;黄烷醇和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相似,均是花后21~42 d迅速增加至峰值,分别达到3.238 mg/g和8.604 mg/g,之后随果实成熟逐渐下降,至花后80d时降至最低值;花色素苷含量则至花后42d后才能检测到,并随果实生长开始增加,直至成熟时达到峰值9.664 mg/g;类黄酮含量花后21~31 d逐步下降,但花后42 d时迅速升高达到峰值,为18.723 mg/g,然后随果实生长含量逐渐降低;黄酮醇合酶基因(FLS)在转色前表达水平低,之后显著上升,临近成熟时再次下降,与黄酮醇含量变化不一致;无色花色素双加氧酶基因(LDOX)和UDP–葡萄糖–类黄酮–3–O–糖苷转移酶基因(UFGT)的表达水平从转色期前开始升高,直到果实成熟达到最高值,与花色素含量变化一致;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AR)和花色素还原酶基因(ANR)的表达水平随果实成熟逐渐降低,与黄烷醇和原花色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葡萄 果皮 类黄酮 基因表达 果实发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范淑秀 黎毛毛 郭乃辉 王鑫瑞 王嘉宇 陈温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水稻穗部籽粒产量的形成。以典型直立穗粳稻品系沈农0530-9和大穗型高产籼稻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和F2∶3群体为试材,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与直立穗粳稻沈农0530-9相比,高产籼稻北陆129不同生育时期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且生育中后期叶绿素降解较为缓慢;不同生育时期亲本和遗传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动态变化特征,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关系最密切。共检测到26和25个控制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相关的QTL,分布在1~11号染色体上;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相关QTL位点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和相对独立遗传特性,分布于第1、2、3、6和7号染色体上的QTL簇在控制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方面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效应,5个染色体区域包含22个相关的位点,占QTL总数44.0%,其他QTL位点遗传相对独立,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R3M10~RM6676区域和第6染色体RM587~RM19660区域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效性,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和穗粒性状的遗传重叠效应较为明显;第2染色体RM1347~RM6247区域的qCJ2a、qCH2a、qCM2、qCD2、qTGW2、qGN2、qPW2和qSSR2是一个新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和穗粒性状的多效性主效QTL,暂将其命名为qCHY2,该区域来自沈农0530-9的增效等位基因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具有明显的降低效应,具有明显降低穗粒数和籽粒充实性状的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间存在相互独立与相互依赖两种遗传关系,也为相关主效QTL簇的精细定位和功能解析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严静 江雨 樊秀彩 姜建福 张颖 孙海生 刘崇怀
【目的】探讨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类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为中国野生葡萄的加工利用及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变叶葡萄、刺葡萄、华东葡萄、桦叶葡萄、毛葡萄、秋葡萄、桑叶葡萄、山葡萄、腺枝葡萄、燕山葡萄和蘡薁等11个野生种98个株系的葡萄果实为试材,以欧亚种品种‘赤霞珠’为对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不同野生种成熟葡萄果皮中的黄烷-3-醇类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野生种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桑叶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类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其余野生种葡萄果皮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株系 果皮 黄烷-3-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