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2)
- 2023(2861)
- 2022(2548)
- 2021(2602)
- 2020(2332)
- 2019(5636)
- 2018(5812)
- 2017(11340)
- 2016(6121)
- 2015(7082)
- 2014(7099)
- 2013(6764)
- 2012(5901)
- 2011(5398)
- 2010(5602)
- 2009(5069)
- 2008(4803)
- 2007(4188)
- 2006(3512)
- 2005(3078)
- 学科
- 济(26204)
- 经济(26189)
- 方法(16228)
- 管理(15146)
- 数学(15118)
- 数学方法(14638)
- 业(14601)
- 企(12447)
- 企业(12447)
- 农(5759)
- 学(5555)
- 理论(5483)
- 中国(5334)
- 业经(4704)
- 贸(4162)
- 贸易(4158)
- 易(4028)
- 财(3863)
- 地方(3797)
- 教学(3763)
- 农业(3651)
- 和(3505)
- 技术(3320)
- 制(3192)
- 划(3056)
- 环境(2880)
- 银(2853)
- 策(2852)
- 银行(2846)
- 融(2737)
- 机构
- 学院(84765)
- 大学(83593)
- 管理(33873)
- 济(31181)
- 经济(30506)
- 理学(29736)
- 理学院(29385)
- 管理学(28322)
- 管理学院(28194)
- 研究(26367)
- 中国(19844)
- 科学(18700)
- 京(17905)
- 农(14307)
- 所(13817)
- 业大(13812)
- 研究所(12856)
- 财(12733)
- 江(12256)
- 中心(12069)
- 北京(11356)
- 农业(11065)
- 范(10980)
- 师范(10844)
- 技术(10474)
- 财经(10440)
- 州(9966)
- 院(9862)
- 经(9479)
- 工程(9034)
- 基金
- 项目(60287)
- 科学(47316)
- 基金(43635)
- 研究(40297)
- 家(39000)
- 国家(38768)
- 科学基金(33583)
- 省(24440)
- 自然(24356)
- 社会(24036)
- 自然科(23843)
- 自然科学(23838)
- 自然科学基金(23397)
- 社会科(22900)
- 社会科学(22894)
- 基金项目(22639)
- 划(20410)
- 教育(19964)
- 资助(19732)
- 编号(16354)
- 重点(13850)
- 部(12622)
- 创(12317)
- 成果(12264)
- 计划(12044)
- 发(11963)
- 科研(11931)
- 创新(11549)
- 课题(11488)
- 大学(10979)
共检索到11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宏 杨俊仙 郑玉红 汤庚国
依据苹果属最新的分类学研究成果,重新鉴定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标本馆的山荆子标本,选取了358个有价值的分布记录转换成地理坐标数据,用DIVA--GIS绘制了现状地理分布,这种分布式样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较小,西南、中部、东北地区变种数量相当。利用全球气候栅格数据(分辨率arc30s),对落在世界气候变量包络内的分布点的19个气候变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年降雨量、日均温差/年温差、暖季雨量是山荆子分布的主导因子,变种间的主导因子生态位有一定间隔或仅离群者重叠。用当前气候数据和未来气候数据对山荆子的当前、未来可能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现状潜在分布区的一些高适区...
关键词:
分布记录 GIS 潜在分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刚 孟艳琼 孙婧 王雷宏 闫士凤 程耀辉
【目的】利用DIVA-GIS软件模拟麻花杜鹃在当前和未来的潜在分布区域,揭示影响麻花杜鹃分布的因子,为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起源、系统进化研究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资料。【方法】全面收集麻花杜鹃的地理分布资料,基于获得的73个精确分布点信息,利用DIVA-GIS中的BIOCLIM模型对麻花杜鹃地理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和预测,绘制麻花杜鹃实际地理分布及当前和未来潜在分布区域图,并结合19个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取影响麻花杜鹃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结果】麻花杜鹃在我国的分布格局为:中部较多,南部和东部也有一定的分布。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最热月温度、温度季节变化方差和年降雨量是影响麻花杜鹃分布的主要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仙 王雷宏 徐小牛
【目的】用已有的采集标本分布记录,模拟三叶海棠的地理分布。【方法】从中国4个标本馆获取三叶海棠的291个分布数据,从WorldClim网站下载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其地理分布。【结果】①三叶海棠的潜在分布地区有:巴基斯坦东北部;不丹中部、东北部;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东南部、河北省东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区。②依据模拟分布值0.5~0.7标定的三叶海棠分布区域,排除其潜在分布区域,再结合这些区域的地理间隔性,从宏观景观上将三叶海棠的地理分布格局划分为4个区块:中国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交界地区;中国重庆大部分地区,贵州大部分地区,湖北西南部,湖南大部分地区,广...
关键词:
三叶海棠 MaxEnt模型 地理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红江 李艳锋 陶炼 杨文渊 代安国 左力 宦云敏
【目的】研究西藏喜马拉雅山荆子生态地理分布及表型遗传多样性。【方法】实地调查及采样研究方法相结合。【结果】西藏喜马拉雅山荆子[Malus rockii Rehd.(M.baccata var.himalaica(Maxim.)Schneid.)]野生居群集中分布区位于北纬28°39'30°35',东经92°09'95°12,海拔28003300 m,呈带状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冲积土形成的河床半湿地,或河岸的阔叶林缘或针阔叶混交林缘,处于原始野生状态。调查山荆子自然变异类型表明:树龄最大4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夏侯佐英 朱弘 金桂宏 王佳佳 范晓月 周洁昕 张明如 何云核
为探究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的地理分布格局,了解它在气候变化下地理迁移的趋势,运用DIVA-GIS软件及其整合的BIOCLIM和DOMAIN模型,结合经过筛选的80个精确分布点信息,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表明:当下蛛网萼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中国浙赣闽交界处和日本四国岛,且未来气候下蛛网萼的最适生活区有明显的缩小,低度适生区整体向西偏移,并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表明:2种模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均达到0.9以上,说明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对19个气候变量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95%以上,其中年降水量(BIO12),最湿季降水量(BIO16)和最暖季降水量(BIO18)载荷值较高,是影响蛛网萼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表明水分是影响蛛网萼分布的主要因素。建议基于其预测的分布区域开展相应的调查与保护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荣 郝蕙玲 杨集昆
本文将水蜡蛾科(Brahmaeidae)的中国种归属问题进行了统一,并把外生殖器特征纳入属征,系统描述了各届特征和在中国的分布。
关键词:
水蜡蛾科 属征 分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乃壮 张永红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在应用Talling 公式计算浮游植物日光合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计算年光合生产力及通过水温订正后得出其气候生产力的方法。用上述方法联系我国湖泊一般特性,计算了在理想条件下我国大陆东侧 36个点淡水光合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及气候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东部淡水水域的年气候生产力大致呈纬向分布由南向北递减,这与大气光合有效辐射、年日照时数和水温的时空变化有密切关系。各地的气候生产力在 1.6~24.4gc/m~2·年之间,与世界相近气候下贫营养湖的浮游植物生产力大致相当。只是东北北部偏低,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有效生长期太短。此外,四川盆地的气侯生产力亦低,主要原因则是夏秋两季光合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先容 余岩 周颂东 何兴金
基于文献资料、标本资料和实地考察,收集巴山榧树县级分布点57个,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位模型(GARP)预测巴山榧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其地理分布及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汇流累积量、年均气温、雨日频率和水汽压对巴山榧树分布的影响较小,而太阳辐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和霜日频率对其分布影响显著;巴山榧树间断分布于海拔800~2700m的亚热带山区,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及沟谷地带;预测我国中部地区为巴山榧树良好生长区;目前巴山榧树的实际分布远小于其适生区;巴山榧树虽然仍有不少种群,但各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小、人类破坏极为严重,应加强保护和繁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荣 李俊清 谭海明
合欢属植物在中国分布范围广 ,地理变异大 .它们大多为先锋树种 ,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植物群落中多以伴生种出现 ,然而在热带落叶季雨林中却成为优势树种 .我们分析了台湾、海南、云南、广西四地合欢林的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 :合欢属植物成为优势树种是由特殊的生境条件和频繁的人为干扰造成的 ,合欢群落所在的落叶季雨林并不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而是一种干扰顶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君 白占雄 关文彬 王棒
我国共有苜蓿属(Medicago)植物13个种、1个变种,其中栽培品种主要是:紫苜蓿(M.sativa L.)、野苜蓿(M.falcata L.)、花苜蓿(M.ruthenica(L.)Trautv.)、南苜蓿(M.hispida Gaertn)、天蓝苜蓿(M.lupulina L.)和其他一些一年生苜蓿,其中紫苜蓿(M.sativa L.)栽培最多、分布最广泛。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有36个,其中地方品种17个、育成品种17个、引进品种及野生栽培品种各1个。并在我国栽培品种可划分为6大种植区划的基础上,将地方品种划分为7个生态类型,育成品种划分为5种育种类型,而引进品种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贵梅 袁周伟 宋月华
【目的】为了解世界斑叶蝉族昆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探讨其世界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与演化路径。【方法】基于Dmitriev的3I Interactive Keys and Taxonomic Databases叶蝉分类数据库、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分析斑叶蝉分类研究的相关文献,依据斑叶蝉族地理分布数据,研究1851~2021年7月斑叶蝉族昆虫种属组成及世界地理分布。【结果】全世界共记录斑叶蝉204属1929种。斑叶蝉在各个动物地理区中均有分布,以东洋界为主,共有133属857种,其中特有属98个,特有种765个,分别占斑叶蝉族总数的48.04%和39.66%;热带界次之,共计51属293种,特有属34个,特有种257个,分别占斑叶蝉族总数的16.67%和13.32%;古北界共有45属324种,特有属12个,特有种230个,各占斑叶蝉族总数的5.88%和11.92%;跨区分布的属、种中以东洋-古北界为主,共17属68种,各占总数的8.33%和3.53%;其余除新北界外所占比例均较低。世界斑叶蝉族昆虫地理分布聚类分析表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相关性为东洋界与古北界、东洋界与热带界、新北界与新热带界彼此间的联系性较强、区内物种间的交流频繁。【结论】全世界共记录斑叶蝉204属1929种,斑叶蝉在各个动物地理区中均有分布,以东洋界为主,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清春 李晖 李晓笑
结合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定量分析了中国冷杉属Abies Mill.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并探讨几种珍稀濒危冷杉属植物孤岛状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1)川西滇北横断山区是我国冷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变异中心;(2)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冷杉属植物物种多样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格局,在98°~104°E、26°~30°N之间,冷杉属种数分布最集中;同样,垂直分布格局也呈现相似的趋势,在2 600~3 600 m的中高海拔冷杉物种数较多;(3)冷杉属植物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经度的减小而上升,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4)冷杉属植物喜湿冷的特性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该属几种冷杉的濒危现状。
关键词:
冷杉 地理分布 濒危成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丹丹 陈征海 张芬耀 谢文远 陈锋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四明山的铁角蕨科Aspleniaceae地理分布新记录属、种——过山蕨属Camptosorus Link,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凭证标本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