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
- 2023(427)
- 2022(400)
- 2021(381)
- 2020(314)
- 2019(663)
- 2018(664)
- 2017(847)
- 2016(829)
- 2015(886)
- 2014(785)
- 2013(799)
- 2012(783)
- 2011(792)
- 2010(764)
- 2009(663)
- 2008(643)
- 2007(658)
- 2006(525)
- 2005(449)
- 学科
- 学(2107)
- 害(1780)
- 虫(1555)
- 虫害(1447)
- 生物(1432)
- 病虫(1373)
- 病虫害(1373)
- 防(1045)
- 防治(1025)
- 治(1024)
- 微(998)
- 微生(998)
- 微生物(998)
- 及其(910)
- 生物学(899)
- 病害(793)
- 水产(792)
- 微生物学(774)
- 鱼(640)
- 动物(578)
- 菌(566)
- 各种(534)
- 业(518)
- 物(475)
- 类(456)
- 苹果(443)
- 壤(408)
- 土壤(407)
- 动物学(389)
- 传(384)
- 机构
- 大学(12100)
- 学院(12006)
- 农(9961)
- 农业(8118)
- 科学(7355)
- 研究(6857)
- 业大(5996)
- 农业大学(5361)
- 所(5098)
- 室(4962)
- 研究所(4900)
- 实验(4896)
- 实验室(4779)
- 业(4491)
- 重点(4468)
- 省(3911)
- 生物(3545)
- 中国(3467)
- 技术(3254)
- 科学院(3003)
- 中心(2686)
- 京(2685)
- 林(2540)
- 科技(2448)
- 部(2444)
- 工程(2356)
- 植(2228)
- 农业科学(2110)
- 江(2095)
- 家(2091)
共检索到15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敏 李军 胡小松
利用酵母粉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 15个批次苹果原料样本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 ,并用API 2 0CAUX菌种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得到的 2 5株酵母菌分别属于假丝酵母菌属、酿酒酵母菌属和克勒克酵母菌属的 6个种 :克柔 /平常假丝酵母菌 (Candidakrusei) 13株 ,酿酒酵母菌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5株 ,克勒克酵母菌属酵母菌 (Kloeck eraspp .) 2株 ,木蓝假丝酵母菌 (C .magnoliae) 2株 ,热带假丝酵母菌 (C .tropicalis)和乳酒假丝酵母菌 (C .kefyr)各 1株 ,鉴定准确率均超过 95 % ,其中模...
关键词:
苹果 酵母菌 API菌种鉴定系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卢曼 陈小兵 王兴兴 潘迎捷 王永杰
西藏开菲尔粒(俗称藏灵菇)是由多种乳酸菌(间或少量醋酸菌)和酵母菌共生而成一种外形酷似菜花的白色或乳黄色团状聚合体,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用于酸奶制作的天然野生菌种资源。采用扫描电镜、分离培养、26S rRNA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西藏开菲尔粒中的酵母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鉴定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西藏开菲尔粒中酵母菌多为球形(2.0~5.0μm)或椭圆形(1.0~3.0×2.0~4.0μm);从西藏开菲尔粒中分离出的16株酵母菌分属于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亚罗酵母属(Yarrowia)这3个属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小珍 张汉尧
【目的】分离鉴定云南昆明葡萄产区的葡萄酒相关酵母,为该地葡萄酿酒酵母资源的筛选及其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采自昆明官渡区三瓦村的葡萄桨果为材料,将葡萄果皮用灭菌的液体SelMed富集培养基进行培养,经稀释再培养以获得酵母单菌落,采用ITS序列分析和RFLP鉴定分离的相关菌种,并利用微卫星指纹图谱对酿酒酵母的不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云南昆明葡萄产区葡萄果皮上分离获得了207个单克隆菌落。PCR扩增和RFLP分析表明,这些单菌落分属于3个属,分别为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和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其中梅奇酵母属出现频率最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新云 刘又嘉 邓艳玲 郭抗萧 谭周进
为研制新型微生态制剂,从试验小鼠中分离出1株肠道酵母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菌落呈白色、圆形,在显微镜下细胞呈椭圆形,出芽生殖;该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和D–甘露醇,能够同化蛋白胨和硝酸钾,不能耐受高浓度乙醇,脲酶试验结果为阴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18SrDNA(登录号为KC534843)与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18SrDNA(登录号为Ab013567)的同源性达99%,26SrDNA(登录号为KC534842)与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26SrDNA(登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安东 贾翠英 陈红歌 吴云汉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菌Y02为出发菌株,以8×1015cm-2注入剂量对出发菌株Y02进行诱变处理,得到1株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别的特异突变株ION -11dry。发酵试验表明,该特异突变株的产酒率比出发菌株提高22.4%,是一株优良的产苹果酒酵母菌菌株。对特异突变株与出发菌株在碳源同化、氮源同化、酵母菌菌体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异突变株ION -11dry是一株与出发菌株Y02有显著差别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苹果酒 酵母菌 离子注入 诱变处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磊 刘均忠 秦胜利 于佳民 孙谧
以26S rDNA法将实验室保藏的1株产虾青素的海洋酵母菌YS-185鉴定为粘红酵母。以海洋酵母菌YS-185为试验菌株,运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探索培养基组分和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适生长起始pH值为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温度20℃;虾青素合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分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佳虾青素合成条件:pH 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培养温度25℃。发酵优化后的虾青素产量2.670μg/ml,较优化前的1.572μg/ml提高了69.8%。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正强 齐金姗 邓红 区显聪 李里特
为从自然界中筛选出耐冷冻酵母菌 ,从土壤、谷物、果蔬、空气等不同来源筛选分离得到 6 0多株酵母菌 ,通过模拟面团预发酵进行耐冷冻酵母菌的初筛选 ,并通过普通面团预发酵进一步筛选 ,得到了 3株耐冷冻酵母菌 ,编号为 FTY2 8,FTY 31和 FTY 5 6。这 3株耐冷冻酵母菌冷冻 7d后存活率和相对发酵力均超过80 ,且海藻糖质量分数大大高于耐冷冻性较差的酵母菌 ,其质量分数最高达 16 .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巩文峰 马青
在活体和离体条件下,采用刺伤苹果接种酵母菌的方法,研究了3株拮抗酵母菌对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引起的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株酵母菌孢子悬浮液对青霉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80%~96%;3株酵母菌可以在苹果果实伤口处接种后的前3 d快速定殖,在之后的5 d保持稳定;在PDA对峙培养中,酵母菌不能抑制病菌的生长,而在其液体培养中,酵母菌孢子悬浮液能显著抑制青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其上清过滤液和灭菌液不能抑制果实的腐烂,表明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营养和空间竞争。
关键词:
生物防治 酵母菌 青霉菌 采后病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鹏 张彦博 胡美英 陈少华 瞿菲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柑橘采后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拮抗酵母菌,为柑橘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从园艺果园采集不同的水果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生防酵母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DB液体培养试验和刺伤接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浮液对离体和活体柑橘绿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获得1株拮抗酵母菌HP-10,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离体和活体抑菌试验表明,菌株HP-10悬浮液能有效抑制绿霉病菌孢子的萌发;用108CFU/mL HP-10悬浮液处理病原菌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爱国 刘延琳 王泽举 韩娜 胡劲光
【目的】探明宁夏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酵母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了分离自宁夏广夏三基地葡萄园的21株野生葡萄酒酵母菌,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21株被测菌株与相关菌种模式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供试菌株与已知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及其分类地位。【结果】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21株被测菌株鉴定为6属7种,分别为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罕见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occidentalis)、葡萄汁有孢汉生...
关键词:
野生葡萄 酿酒酵母 自然发酵 生物学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育阳 白稳红 刘延琳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宁夏御马葡萄酒厂的神索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得到的105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和聚类,进而对代表性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经分类鉴定应归入4属5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i、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氏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8%、1%、1%和87%;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灿灿 岳田利 袁亚宏
【目的】从腐败浓缩苹果汁中分离、纯化高渗酵母,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为浓缩苹果汁中高渗酵母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腐败浓缩苹果汁为材料,先用YPD培养基分离酵母菌株,之后用高糖琼脂培养基筛选高渗酵母,观察菌落形态、细胞形态,测定生理生化指标,以ITS序列分析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确立其分类学地位;并进一步研究了其耐糖性、厌氧性和产气性。【结果】从腐败浓缩苹果汁中分离获得了1株高渗酵母菌株,将其命名为BLCC-12-01,其能够在含650g/L葡萄糖的环境下生长,通过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可初步确定其属于异常毕赤酵母属;ITS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LCC-12-01与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建芬 李勇
考察了natamycin对酵母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确定了其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佳添加时间。结果表明 :natamycin对酵母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小抑菌浓度为 2 5 μg·mL-1;其抑菌效果与其浓度成正相关 ,与加入natamycin时酵母菌的初始活菌数成负相关 ;在酵母菌生长延迟期加入natamycin抑菌效果明显好于稳定期加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孔利 张子辉 王珊珊 张杰
从喂食聚乙烯塑料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ener))幼虫的肠道液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还原Cr(Ⅵ)的酵母菌ZJH-1,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该菌株对Cr(Ⅵ)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7mmol/L,在含有50mg/L Cr(Ⅵ)的条件下,对其他重金属的MIC分别为Cu(Ⅱ)13 mmol/L、Pb(Ⅱ)6 mmol/L、Ag(Ⅰ)4 mmol/L、Mn(Ⅱ)16 mmol/L、Ni(Ⅱ)3mmol/L、Co(Ⅱ)3mmol/L、Cd(Ⅱ)0.9mmol/L和Hg(Ⅱ)0.2mmol/L。以Cr(Ⅵ)还原率为指标,考察了温度、pH、接种量、供电子体以及不同重金属离子对Cr(Ⅵ)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YPD)中,菌株ZJH-1还原Cr(Ⅵ)的较优pH和温度分别为9.0和40℃;在最适条件下,接种量为8%时,Cr(Ⅵ)的还原效果最佳;当葡萄糖作为供电子体时,48h内Cr(Ⅵ)的还原率为100%;菌株在含有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培养液中,除Cu(Ⅱ)、Pb(Ⅱ)和Co(Ⅱ)外,菌株ZJH-1还原Cr(Ⅵ)的能力和生长能力均受到抑制,抑制顺序为Mn(Ⅱ)>Hg(Ⅱ)>Ag(Ⅰ)>Ni(Ⅱ)>Cd(Ⅱ)。对菌株ZJH-1还原Cr(Ⅵ)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ZJH-1在Cr(Ⅵ)污染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亚平 李宗军 王燕 欧亦群
为筛选酿造枸杞酒的优良酵母菌种 ,从枸杞发酵醪中分离得到 47个酵母菌株 ,乙醇发酵试验初筛后得到 5个性能较好的菌株 .通过进一步的生理生化试验及性能测定 ,Y9和 Y33菌株是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 ,尤以 Y9菌株性能最好 ,其发酵酒含乙醇 1 5 % ,可耐 1 5 %~ 1 7%的酒精 ,可在 6 0 %的糖液中发酵 .
关键词:
枸杞 酿造酒 酵母菌属 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