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0)
- 2023(7419)
- 2022(6065)
- 2021(5882)
- 2020(4852)
- 2019(11616)
- 2018(11657)
- 2017(22720)
- 2016(11949)
- 2015(13387)
- 2014(13215)
- 2013(12664)
- 2012(11176)
- 2011(9926)
- 2010(10316)
- 2009(9681)
- 2008(9511)
- 2007(8600)
- 2006(7329)
- 2005(6476)
- 学科
- 业(47538)
- 济(46453)
- 经济(46401)
- 管理(45688)
- 企(44762)
- 企业(44762)
- 方法(25352)
- 数学(22261)
- 数学方法(21752)
- 财(16297)
- 技术(16043)
- 务(13047)
- 财务(13011)
- 财务管理(12994)
- 企业财务(12524)
- 技术管理(12149)
- 业经(11349)
- 中国(11018)
- 理论(9880)
- 农(9615)
- 制(9441)
- 划(7706)
- 和(7188)
- 学(7161)
- 策(7116)
- 银(7055)
- 银行(7050)
- 体(7017)
- 融(6830)
- 金融(6829)
- 机构
- 学院(165298)
- 大学(164129)
- 管理(71396)
- 济(65687)
- 经济(64364)
- 理学(62555)
- 理学院(62018)
- 管理学(60883)
- 管理学院(60573)
- 研究(45321)
- 中国(36563)
- 京(33126)
- 财(31723)
- 科学(26158)
- 财经(25385)
- 江(23616)
- 经(23055)
- 中心(21602)
- 所(20969)
- 业大(20801)
- 北京(20801)
- 商学(20173)
- 范(20003)
- 商学院(19983)
- 师范(19837)
- 州(19259)
- 经济学(19178)
- 财经大学(19049)
- 研究所(18749)
- 农(18542)
- 基金
- 项目(109648)
- 科学(88829)
- 研究(82093)
- 基金(80261)
- 家(68476)
- 国家(67911)
- 科学基金(60978)
- 社会(52774)
- 社会科(50166)
- 社会科学(50157)
- 省(44179)
- 基金项目(42315)
- 自然(39997)
- 教育(39986)
- 自然科(39209)
- 自然科学(39205)
- 自然科学基金(38567)
- 划(36580)
- 编号(33210)
- 资助(32843)
- 创(29093)
- 成果(26725)
- 创新(26081)
- 部(24463)
- 重点(24327)
- 课题(22846)
- 发(22236)
- 教育部(21833)
- 人文(21620)
- 项目编号(21531)
共检索到237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霞 白建磊
本文从"元宝曲线"的角度分析了苹果公司价值创造模式,揭示出苹果公司价值创造模式的三个要素:基于顾客体验的产品研发、品牌形象塑造和音乐商店加软件商店业务模式。探析了其品牌形象塑造路径和音乐商店加软件商店业务模式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苹果公司的价值创造模型。最后,根据苹果公司的价值创造模式提出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宗巍 乔钦彧 赵福全
本文以产品创造为切入点,对汽车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以信息技术企业为参考对象进行产品创造模式重构进行了研究。以通用汽车和苹果公司为例,阐释了汽车与IT企业在产业链、产品与企业三个层面固有的不同特点;并从产品创造团队的组织结构、产品决策、产品研发与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四个环节对汽车与IT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差异解读;最终,梳理提出了汽车企业在产品创造模式创新方面借鉴IT企业的具体策略与针对性建议,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产品创造模式 汽车 信息技术 对比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宗巍 乔钦彧 赵福全
本文以产品创造为切入点,对汽车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以信息技术企业为参考对象进行产品创造模式重构进行了研究。以通用汽车和苹果公司为例,阐释了汽车与IT企业在产业链、产品与企业三个层面固有的不同特点;并从产品创造团队的组织结构、产品决策、产品研发与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四个环节对汽车与IT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差异解读;最终,梳理提出了汽车企业在产品创造模式创新方面借鉴IT企业的具体策略与针对性建议,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产品创造模式 汽车 信息技术 对比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永淦 沈晓峰 许世群
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而企业管理必须立足价值创造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财务价值和经营价值两个角度对企业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继而对基于价值链系统、智力投资和电子商务的现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作分类梳理,提出基于集群协作和利基的创值模式、基于专精和个性服务的创值模式以及基于虚拟经营的创值模式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路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勇
欧盟委员会近日作出裁定,要求爱尔兰政府向美国苹果公司补收2003至2014年的税款(包括利息)最高达130亿欧元。对此,爱尔兰、美国、苹果公司都表示难以接受。这一判决映射出了国际税收新的发展动向,即原来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税收利益之争,随着低税国和避税地的出现已陷入了三角关系,而欧盟的介入则成为了第四种力量,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难以解决。本文分析了该案背后的各方利益诉求,阐述了该案对国际税收秩序变革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雪 严中华
在"政府失效"、"市场失败"和"志愿失灵"三重压力之下,社会创业实践在全球得到不断开展,但是,目前社会创业研究还严重滞后于社会创业实践。由于对社会创业理论概念框架的认识仍比较模糊,导致不同背景的学者对社会创业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社会创业研究最需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创业组织如何创造社会价值以及相关的系统实证研究。为此,本文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关键词:
社会创业 社会价值创造 非营利组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颖 刘小鸽
并购基金在过去四十年间已成为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后我国并购基金也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诞生了控股型、参股型以及"上市公司+PE"型三种类型的并购基金。文章以并购基金的核心——价值创造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海外与我国并购基金在价值认可与价值发现、价值持有与价值促进、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三个方面存在的异同,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并购基金 价值创造模式 价值创造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董保宝
在对知识管理价值观和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动态能力观点,从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互动的角度提出知识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依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对运用知识管理构建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进行个案分析。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本研究的贡献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价值创造模式 动态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天 谢炜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价值的来源和价值创造模式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对不同经济时期的企业价值来源理论进行总结,提出当前经济时期下企业价值的主要来源。同时在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上,提出价值创造模式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价值来源 创造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玉明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需具备人力、财务和物质等三种基本资源。在市场经济下,特质资源的货币表现实际上就是财务资源,因此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与此相对应,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企业经理人面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从经理人市场和金融市场获得人力资源(本)和财务资源(本)并整合利用它们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财务资源(本)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单独的人力资源(本)同样不能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本)与财务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海晨 林汉川
在美国品牌发展中,政府通过采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价值观和文化全球输出、自主品牌扶持和保护、增加品牌国际传播话语权策略,企业通过采取注重产品质量、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方式、持续创新以及文化注入的品牌塑造行为,实现了品牌的成长。本文在梳理这一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品牌成长的双重作用机制,提出中国应借鉴美国品牌成长的成功经验,采取在政府层面从品牌战略和国家营销上推动品牌塑造、在企业层面从产品质量和产品营销上推动品牌塑造的中国品牌成长策略,以推动中国从经济和制造业大国向品牌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品牌成长 作用机制 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海晨 林汉川
在美国品牌发展中,政府通过采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价值观和文化全球输出、自主品牌扶持和保护、增加品牌国际传播话语权策略,企业通过采取注重产品质量、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方式、持续创新以及文化注入的品牌塑造行为,实现了品牌的成长。本文在梳理这一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品牌成长的双重作用机制,提出中国应借鉴美国品牌成长的成功经验,采取在政府层面从品牌战略和国家营销上推动品牌塑造、在企业层面从产品质量和产品营销上推动品牌塑造的中国品牌成长策略,以推动中国从经济和制造业大国向品牌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品牌成长 作用机制 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瑜
随着生产型经济的高度成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已逐步从工业化、信息化进入"服务化",形成了"服务经济",服务驱动型企业价值创造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服务经济发展及企业价值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价值创造发展逻辑,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创新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构建新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文章研究认为,企业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研究结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服务驱动 企业价值 价值创造 服务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伟翔 曹雷
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劳动成为第一价值创造力,形成了科技创新主导型的现代价值创造模式。科技创新主导型现代价值创造模式具有与传统劳动价值论不同的全新的结构和特征。
关键词:
科技创新劳动 价值创造模式 模式结构特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贾根良 李家瑞
美国现行企业治理模式失灵是其经济难以真正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大股东介入公司运营非但没有带来理想中的效率提升,反而干扰了管理层的正常决策,加重了对劳动者的盘剥。金融资本家大肆攫取公司资源,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股东治理模式误解了股东与经理人的经济关系,高估了股东投资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错把股东视为唯一的风险投资者与关键的创新推动者。此外在分析时所采用的同质化抽象处理也不利于普通股东。股东至上的观念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倾向于大股东的利润分配方案根植于以交换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不能据此来指导企业经营。我国下阶段的公司改革需要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注于提升企业生产创新能力的新型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